教育“减负”,一个沉重的话题

中国自古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说法,勤奋刻苦对于学生来说那是天经地义。但万事都有个度,不能不说,我们现在的学生不是不刻苦,而是过度了。记得上初中之时,那时候考中专师范很热,对于农村家庭来说是不二的选择,初中生里,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中专师范,并且分数线要高出高中线很多。考上中专师范是包分配的,考上了就等于得到了铁饭碗,于是大家拼了命的学。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名校”就这样诞生了。

教育“减负”,一个沉重的话题

当时,为了考中专师范有多辛苦呢?早上五点就坐到班里上早自习了,谁要是迟到,那是要被狠狠的打一顿的。当时的打,木凳腿子经常被打断。晚上到几点呢,十点多。有的同学要自愿学到晚上十二点多,甚至一点多,因此成为老师们夸奖的对象。假期也很少,过春节时,到腊月29才放假,正月初六就开学了。好的是,当时每周都能休息一天。当然,这样的“名校”在当时还不多,大部分孩子还是轻松自在的。

教育“减负”,一个沉重的话题

这样的学习节奏,对人的伤害也是不小的。一部分人,因此悔恨终生。记得,初三时班里的第一名,也是全校的第一名,从校长到班主任经常夸他学习如何的刻苦。一次上课的时候,脸一白、晕过去了。后来医生给的结论是神经衰弱,这个同学因此而休学了,休了半年的学,中考时成绩远超中专师范线。但他上了高中后,隔三差五的请假,为什么呢?由于神经衰弱而头痛,他以后如何,已经不知,可能落下病了吧。还有一位同学,上晚自习的时候,爬桌子上睡着了,老师过来把他拉起来给了两个嘴巴子,但老师手一松,该同学又爬在那里睡着了。全班同学大笑,把该同学叫醒,问刚才发生了什么,该同学全然不知。该同学也是个学习非常好的学生,可见有多累。还有一位同学,是个跑校生,有一次凌晨两点就来到了学校,原来他是把电子手表上的两点看成了五点。更悲剧的是,一位同学下了晚自习回家,晕过去了,倒在垃圾堆上睡了一晚上,幸好没有被冻僵。

二十多年过去了,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下来,比以前还要辛苦。因为我们的选拔标准没有变,还是考试。学生有跳楼的、有猝死的,教师有过劳得病死的,这些成为时代之痛。命都没了,真不知道学习和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时不时的听到,某地学生跳 楼了,某地学生自杀了,某地学生猝死了,某位老师30岁左右得病死了,等等。这些事就在我们的身边,时不时不发生了,一次次震惊,一次次麻木,生活依旧没有什么改变,悲剧依旧一次次的上演,以后有可能还是如此。想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而又那么的无能为力。

当然不是否定我们的教育制度,考试还是最好的、最公平的选人方式,但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实现减负呢?别让这些悲剧重演。

教育“减负”,一个沉重的话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