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鐵路是人們社會生活融匯交流的主要渠道,火車站是一座城市的地標和門戶,又是鐵路的樞紐,承載著人與城市之間最為重要的關係。它見證過最傷感的離別,也見過最真摯的歡迎。這裡有對陌生環境的恐慌,也有對未來生活的期待。

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鐵路車站為1830年開通的英國利物浦及曼徹斯特鐵路而建的。現在曼徹斯特,利物浦路車站被保留作為科學博物館。

中國歷史上第一座火車站是唐山站。唐山站建於1881年,唐山大地震中受損,重建於1978年。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南京火車站始建於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原址位於下關地區,1968年9月遷入現址,與南京長江大橋同時建成投入使用,原南京站改為南京西站。1905年,滬寧鐵路開工。1908年,滬寧鐵路建成通車,當時的南京火車站命名為江寧車站,位於下關地,1927年改稱南京車站。1947年,南京車站擴建,規模為全國之首,于右任先生題寫站名:《南京車站》。1949年解放後,南京車站改名為南京火車站,簡稱南京站。

1960年代,南京長江大橋開始建設,原來在長江兩邊、連接津浦鐵路和滬寧鐵路的浦口火車站、原南京站(今南京西站)因無法直接連接大橋,所以南京計劃興建新的火車站,將原和平門車站擴建為南京火車站。1968年10月,新南京站與南京長江大橋同時開通啟用。

2009年底,南京站開始進行北擴工程,作為滬寧城際鐵路始發站使用。2010年7月1日,滬寧城際高鐵開通而投入使用。2010年11月,南京站北廣場工程開工,2014年8月8日,南京站北站房工程竣工啟用,進站天橋與南站房對接;

南京火車站國家鐵路客運一等站、中國十大火車站之一。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常州火車站始建於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隸屬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現為直屬特等站。車站為鐵道部唯一服務六星級車站。解放前,常州鐵路運輸以客運為主。解放之後,常州站為南京鐵路分局直轄站,屬二等站,1984年升格為一等站。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淮安火車站,隸屬上海鐵路局,現為二等站。淮安火車站於2004年7月開通客運列車,2005年7月1日起可通往全國各地。

淮安南站建於1996年。現為三等站。淮安南站原名新長鐵路淮安站,隨著2007年位於淮陰區的原新長鐵路淮安北站改造完成後,改名為淮安南站,原淮安北站更名為淮安站,客運業務整體遷移到新淮安站。2013年7月1日起,根據上海鐵路局執行新的列車運行圖方案,淮安南站暫停客運業務,僅辦理貨運業務。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車站原名新浦站。1925年,新浦站與隴海鐵路運河(邳州)至海州大浦段同步建成使用。原址位於海州區解放東路,隨隴海鐵路穿越市區中心區域。1998年東隴海鐵路複線化改造完成通車,鐵路線改繞市區外圍,新浦站遷建至現址。2004年1月1日車站更名為連雲港站。連雲港站於2015年3月20日起正式進行改造。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2003年,舊站辦理貨運。2004年7月1日,南通火車站開辦客運。2007年4月18日新站啟用。2016年5月15日,寧啟鐵路正式開通動車組列車,南通步入動車時代。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蘇州站初建於1906年的清末光緒年間,由蘇州地方政府出資建造,到1908年正式建成投用。當時站屋僅有205平方米,站臺兩座。抗日戰爭時期,蘇州站(舊)遭到嚴重破壞。1941年,蘇州站(舊)第一次修復。解放後,蘇州站(舊)主體面積擴建到1400平米。

新站於1979年4月開工建設,1982年6月投入使用,並於2007年11月開始改造,2010年4月投入使用。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泰州火車站於2004年7月1日開工建設,2005年5月31日竣工,7月1日正式啟用。隸屬上海鐵路局新長車務段管轄,現為二等站。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無錫站始建於1905年,1906年7月18日滬錫段竣工。1949年4月10日 無錫站新站屋落成,建築面積為1016.73平方米。

1969年在原址擴建。1982年5月12日 無錫站被鐵道部核定為特等站。

2002年9月28日火車站廣場改造竣工。現無錫站於2007年11月起正式進行改造,2010年4月份投入使用。並於2010年7月1日開通高鐵。

無錫地鐵一號線於2014年7月1日正式開通,緊靠無錫汽車站,旅客10分鐘之內步行可實現普鐵、動車、高鐵、長途汽車與公交車、出租車、地鐵、機場大巴的無縫換乘。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宿遷站是徐宿淮鹽城際鐵路、寧宿鐵路、合青高鐵、連宿蚌鐵路4條高等級客運樞紐高鐵站,是徐宿淮鹽城際鐵路重要站點,建於2015年,隸屬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管轄,現為一等站。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徐州府站始建於1908年6月,由英國建築師小古龍設計,中國人張伯、陳正庭承建。車站站址位於子房山(雞鳴山)西側。1910年1月,車站站房竣工,稱徐州府站,為英國風格的磚木結構平房建築。1927年,徐州府站改名徐州站。1936年,車站又改名銅山站。1938年,徐州會戰時車站被日軍炸燬,之後日軍掌握隴海線後對車站實施軍事管制。抗戰勝利後車站複名徐州站至今。1948年車站以及隴海線線路在淮海戰役中再次被毀。1948年12月1日解放軍攻佔徐州後,徐州鐵路和徐州政府緊急搶修在戰爭中被毀的鐵路。

1957年10月,擴建了東站廣場,新建了候車室。1992年8月,徐州新客站工程正式開工,1996年新客站竣工並投入使用,徐州站站房通過白色貼磚外立面、青色濾光玻璃、拱形天頂組成了類似風帆的造型,頗有即“一路順風”的寓意,站名則由李可染題寫。

2008年9月,徐州站改造工程啟動工程於2008年年底完工。第二期工程為站房外立面改造,於2009年底開工,2010年2月14日完工。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鹽城火車站始建於1996年,於新長鐵路鋪建時新建,隸屬上海鐵路局新長車務段管轄,現為二等站。

2004年7月開通客運列車,2006年3月為適應未來鐵路客流的增長啟動改擴建,2007年2月3日改擴建車站正式投入營運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揚州站2003年開工建設,2004年3月建成,當年4月18日使用。隸屬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新長車務段管轄,現為二等站。

2013年4月起,作為寧啟複線改造以及電氣化工程的重要節點工程之一,揚州火車站實施路面與電氣化工程改造。

2016年5月15日,寧啟複線電氣化工程完成,揚州站正式開通運營動車組列車,可直達南京、合肥、武漢、重慶等地。

一車站、一座城|江蘇

鎮江客站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6年)。據《鎮江市志》記載:1906年,由兩江總督端方奏請清廷撥款,鎮江站建成於牌灣西端。首任站長為黃啟晉,總工程師為留德博士汪浙榮。當時有站屋8間,283平方米,其上“鎮江”二字,原為康有為女弟子蕭嫻所書。

1973年4月,政府選定在鎮江西郊勞動路建新客站老站拆遷,將原李家山前湖泊填埋掉。1974年11月4日破土動工,1978年1月5日正式使用 ,一直到90年代末期都是滬寧線上設施最好最現代化的新車站。開站之日,廣場上紅旗招展,人山人海,有20餘萬人參與了開站儀式。由鄧穎超夫人剪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