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類藥品的副作用有哪些?

仁厚17

激素有多種,如甲狀腺激素(甲減患者需要)、生長激素(矮小症患兒需要)、褪黑激素(失眠患者需要)、雌激素(更年期患者可能需要)等。人體分泌這些激素時有一定規律,若患者分泌不足,按照正常規律補足即可。

但我們平常所說的激素類藥物主要是指糖皮質激素。它來自腎上腺,只在應激狀態及出現炎症時分泌,具有強大的抗炎作用。慢性炎症患者,體內糖皮質激素消耗量大、自體分泌量難以應對持續出現的炎症,需要額外補足,以抑制病情、保護組織。

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會持續攻擊自身組織,引起慢性炎症,常需要服用糖皮質激素。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牛皮癬、過敏性哮喘、多發性硬化症、乾燥綜合徵等等。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會使體重明顯增加。還可能會使脂肪重新分佈,出現滿月臉、水牛背、腹部肥胖等向心性肥胖。此外,還會導致骨質疏鬆、容易感染,皮膚紋理變化,停用後還可出現疲勞、虛弱等戒斷反應。


糖皮質激素是如何對抗炎症的?

炎症是人體清除有害外來物的常見反應方式。但這種反應並不總是恰當好處,一旦過頭甚至認錯敵人,用炎症打了自己,就會自損嚴重。糖皮質激素能夠抑制免疫系統,有快速、強大而非特異性的抗炎作用,對各種炎症均有效。

  • 在炎症初期,糖皮質激素抑制毛細血管擴張,減輕滲出和水腫,又抑制白血細胞的浸潤和吞噬,而減輕炎症症狀。

  • 在炎症後期,抑制毛細血管和纖維母細胞的增生,延緩肉芽組織的生成。而減輕疤痕和粘連等炎症後遺症。

糖皮質激素的這種抗炎作用一般用在過敏、自身免疫疾病等反應過度

的情況。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有哪些副作用?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會導致體重增加、外形改變、免疫抑制、肌肉萎縮、骨骼變化、體液瀦留及性格變化等副作用。因此,它常用於短期內抑制急性發作的炎症。

(1)體重超標

糖皮質激素會激發食慾,吃更多食物。此外,體液瀦留也是體重增加的一個原因。重新分配脂肪,使其聚集在腹部(腹部肥胖)、面部(滿月臉)、以及脖子後面(水牛背)。

使用糖皮質激素的劑量越高、服用的時間越長,體重增加的幾率就越高。

(2)增加感染風險

使用糖皮質激素時,身體的免疫系統是被抑制的,因此更容易受到感染。在有些情況下,使用糖皮質激素會使身體原本就存在的感染進一步惡化,尤其是酵母菌感染和真菌感染。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期間,應該更加註意衛生,降低感染的風險。例如洗手、避免接觸病人。

切記!如果你在使用糖皮質激素出現任何感染的跡象,包括眼睛感染、鵝口瘡等,請立即聯繫醫生進行處理。

(3)刺激血糖升高

糖皮質激素主要通過以下方面來導致血糖升高,糖尿病患者使用此類藥物尤其要注意。

  • 刺激肝臟葡萄糖異生;


  • 抑制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

  • 增加肝糖原合成來保證糖原異生的資源;

  • 增加肝糖原、肌糖原含量;

  • 減慢葡萄糖分解成 CO2 的氧化過程;

  • 減少機體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

(4)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

(5)皮膚紋理變化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藥膏,會給皮膚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如使表皮組織變薄、皮膚的彈性減弱、皮紋消失以及皮膚的色素髮生異常(表現為黃褐斑樣的色素沉著或者色素減退斑),還可表現為皮膚局部的多毛、乾燥或魚鱗病樣變化。

(6)影響心情

糖皮質激素也可造成失眠甚至影響心情。

(7)停藥後出現戒斷反應

使用糖皮質激素兩週以上的患者,如果停藥,可能會導致戒斷反應。例如疲勞、虛弱、疼痛、關節疼痛、睡眠障礙等。如果你需要停藥,與醫生確認是否可以逐漸降低劑量,而不是立即停止服藥。


有這些副作用,是否意味著不能使用糖皮質激素?

不是的。醫學總是在權衡利弊的過程中選出最優的方案。

對於有持續性炎症、尤其是急性發作期的患者而言,疾病對身體的損害及帶來的痛苦要遠大於上述副作用。按醫囑用藥一般都利大於弊,不必談激素色變。

以下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或減少副作用:

(1)儘可能局部應用。在徵得醫生同意的前提下,儘可能使用局部使用的糖皮質激素,如藥膏。避免全身注射型或口服型糖皮質激素。

(2)注意飲食:低鈉高鉀高蛋白飲食、適當補充鈣劑和維生素D。



激素是個比較廣泛的概念,我們體內有很多種不同作用的激素類物質,比如性激素類,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胰島素等都屬於激素類。它們可由身體分泌,對生理過程的調節起重要作用。

在我們普通人印象中激素副作用比較大,這類激素一般指的是糖皮質激素,比如地塞米松、強的松、潑尼松等。這類藥物主要作用是調節免疫、具有抗炎,抗病毒、抗休克等作用。


糖皮質激素有強大的藥理作用,但是使用不合理的話,也會帶來較大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常見副作用:

長期使用可導致向心性肥胖;骨質疏鬆、股骨頭壞死;引起胃腸潰瘍,有胃腸道出血風險;

糖皮質激素還可引起血糖、血壓波動上升;

由於其有免疫抑制作用,所以可能加重病毒、細菌等感染;

兒童使用還可能影響生長髮育;

長期外用激素藥膏,可引起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


對於需要長期小劑量口服激素藥物的患者,一般選擇早晨服用,因為內源性激素早上分泌旺盛,服藥時間與內源性糖皮質激素分泌時間同步,可以降低對自身腎上腺皮質功能抑制作用。


我是無名藥師,點擊關注,我會與您分享更多的藥物知識。

無名藥師

激素分為很多種,應用廣泛的是糖皮質激素,我想題主問的激素指的應該是糖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長期大量使用能引起很多不良反應。




1 長期大量使用,會出現與糖皮質激素引起物質代謝和水鹽代謝紊亂,表現為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痤瘡,皮膚變薄,多毛,水鈉瀦留,水腫,高血壓,高血脂,低血鉀,糖尿病等

一般情況下,停藥後症狀可自行消失。

2 誘發加重感染

,糖皮質激素抑制機體免疫功能,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能誘發感染或體內潛在的病灶擴散,加重病情。

3 誘發加重潰瘍。糖皮質激素能刺激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並且抑制胃黏液的分泌,降低胃腸黏膜膜抵抗力,所以能誘發或加重胃,十二指腸潰瘍。



4 心血管系統,由於水鈉瀦留和血脂增高,引發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

5 停藥反應,突然停用糖皮質激素或減藥過快,體內糖皮質激素突然降低,在應激狀態下,如創傷,感染,表現為嘔吐,乏力,低血壓甚至是休克,需要及時搶救。(所以糖皮質激素停藥時,應逐漸減量,停藥)。

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出現肌痛,關節痛,發熱等原來沒有的症狀,稱為停藥症狀。停藥後,已經控制好轉的症狀又出現或加重,稱為反跳現象。

5 其他方面,糖皮質激素抑制蛋白質合成,促進鈣,磷排洩,導致肌肉萎縮,傷口癒合延遲緩慢,兒童發育緩慢,骨質疏鬆,興奮中樞,出現精神以及行為的改變,偶見癲癇及精神病發作

可以看出糖皮質激素類的副作用很大,有很多病人不能用糖皮質激素(或是慎用)。



比如,抗菌藥物不能控制的感染,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症,骨折或創傷恢復期,新進的胃腸吻合術,角膜潰瘍,活動性消化性潰瘍,孕婦,嚴重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病和癲癇等,這些人禁用或者說慎用糖皮質激素類。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不良反應很多,應用需謹慎,醫生都會衡量利弊來用藥。


用藥小助手

激素有多種,平常所說的激素主要是指的糖皮質激素,它的副作用也要分兩部分來說,一部分是外用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另外一部分就是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


外用糖皮質激素常見的副作用是引起局部皮膚的萎縮,毛細血管擴張,多毛,色素異常等,另外,也可以引起激素依賴性皮炎,增加真菌或細菌感染的機會等。所以對於面部,生殖器部位等需要慎重,需要使用應該由醫生指導應用。規範使用,使用得當,不良反應較少,不規範使用往往是出現副作用的主要原因。如果大面積,長時間使用,也可能會出現系統使用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