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歐楷已經有三個多月了,每天臨摹一個多小時,但總覺得字無力,字的力量如何練?

大頭菜357

原因也許多在於需要繼續堅持!也許沒有專門筆畫進行訓練!也許是沒有掌握楷書筆畫書寫的“一畫三段寫”書寫方法!或者還直接用上了所謂“古人原帖”!

不錯了,三個月能臨寫到這樣的水平,已經算得上高效率了。不過還得堅持!

一、書法作為一門手工技術活,要有書法知識、書法技巧的積累,更少不了長期的臨帖或者觀摩視頻進行實例書寫!

“書法練習,理性入門,理性思考,理性分析,理性總結”應該是取得成長的重點招術。按照朋友所說,筆畫無力可能的原因最大可能還是練習時間尚少。

堅持初心,假以時日,必將有所收穫!

二、從楷書入手,不知道朋友是不是直接練習所謂古帖,對於新手而言不能直接臨幕古帖的!

結合日常應用,建議從楷書入手。楷書規則嚴格,從筆畫書寫筆法到筆畫布局結構都有成熟嚴格的規則。這種嚴格的規節正好代表了楷書書法成熟性,也就是說,只要人們按照這種規則書寫,在一段時間的鍛鍊後就能書寫出相對規範的規範書體漢字。

從這裡分析可以看出,你所使用的書帖必須能明確展示法度的字帖!古帖大多經過轉刻變化已經少了那種鋒芒。初學者也不太可能能夠復原其原貌!更無從借鑑了!

圖:古帖與現代歐楷高手書法比較圖

圖:田英章關於筆法結構講解更讓人容易理解操作

楷書同樣是中國現代最主要使用仍法定書體,這又保證了每天領悟到的書法技巧,都可隨時得到應用與練習。楷書早在唐代成為成熟書體,現代楷書書法在田英章等一批書法家的研究總結後又簡化了筆法寫法技巧,變化少了,但入門簡單化了。事實也證明

田英章這套技法足夠支持書法入門法掌握基礎技法!為後來深造做準備!

三、為民展示筆畫力度,必須專門練習筆法,用“一畫三段寫”展現筆鋒

需規下,為了提高效率,我們可以先對規範楷書筆法進行初步專門練習,掌握一些簡單筆畫書寫技巧,又用這些筆畫組合成相應偏旁部首,再用偏旁部首組合成整字即可。這種方法相對比較成熟,容易見效。更主要的是,可以較好體現方塊字的氣勢與特色!

圖:必須過關的筆畫示意圖

圖:楷書筆法“一畫三段寫”基本技法圖示

四、補上摹帖課,也許讓你發現問題,摹帖可以讓人更直接地理解書法筆畫筆筆到位的技法技巧

摹帖也許可以更為清晰地讓學習者感受筆法的陽剛,也能輔助理解結構處理經驗!

最後:

無論什麼書體,結構是最重要的基礎,結構懸決定了書體成功與否的關鍵。但是楷書的筆法卻是工筆楷書的"錦上添花“的要素。田英章先生的楷書經驗是目前工筆楷書的最好成就。“鐵畫銀鉤”更是其楷書風骨!值得學習借鑑。


創新炎黃

問題:學習歐體已經三個多月了,每天臨摹一個小時,但總覺得字沒有力量,字的力量如何訓練?

1、正常情況下,掌握一定的方法,一個月就能把筆畫寫的很有力量感了,這個方法就是中鋒用筆之法,會了中鋒用筆,稍微加一點速度,就能寫出很有力量感的筆畫。

你一年了還太弱,就要重新檢查一下你的中鋒用筆是否標準,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找一個書法老師,讓他幫你看一下,現場糾正,效果更好。

2、練習的還是太少,看似每天一個小時不少了,但是你缺少一個關鍵的練習方法,集中訓練,每週要找一天時間進行集中訓練,最少保持一次的練習時間超過3三個小時,這樣的練習效果才更好。一天一個小時,剛剛進入狀態就結束了,很難達到練習的目的。

3、可以試著換換書寫工具,差的書寫工具對於寫出的線條的筆力也有影響。

你覺得呢?


不二齋

學歐體,從歐陽詢的《八訣》來看:

丶(點)如高峰之墜石。

乚(臥勾)似長空之初月。

一(橫)若千里之陣雲。

丨(豎)如萬歲之枯藤。

戈(戈勾)勁松倒折,落掛石崖。

𠃍(折)如萬鈞之弩發。

丿(撇)利劍截斷犀象之角牙。

乀(捺)一波常三過筆。

澄神靜慮,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虛拳直腕,指齊掌空,意在筆前,文向思後。分間布白,勿令偏側。墨淡則傷神彩,絕濃必滯鋒毫。肥則為鈍,瘦則露骨,勿使傷於軟弱,不須怒降為奇。四面停勻,八邊具備,短長合度,粗細折中。心眼準程,疏密攲正。筋骨精神,隨其大小。不可頭輕尾重,無令左短右長,斜正如人,上稱下載,東映西帶,氣宇融和,精神灑落。省此微言,孰為不可也。


古人用意象表達筆力:自己心中需要有意象表達“點如高峰墜石”之勢感,用筆達意。

古人用心神運筆出筆力:澄神靜慮,端己正容,秉筆思生,臨池志逸。

用意在筆先:整體設計、分間布白、墨色濃淡、肥瘦長短、……【見上面文字】

用形之精到、氣與神合。

筆力是有諸多的精到完成的,不但是用筆和結構產生,自己的精神力量或精神世界(性情)是很重要。

書法的水準絕定是我們自己的審美意識和精神世界。

字內功夫亦要得於字外功夫。

書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學,如其人也。

參讀研悟經典法帖,開眼界見精神,慢慢就會知道筆力是從何而來:以自然萬象入筆意,以吾之心畫。

歐陽詢九成宮


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


虞世南孔子廟堂碑


清揚有儀

字的力量是隨著用筆的水平提升而提升的。

區區三個月,每天才一小時。

上下也就一百多個小時。

按照“一萬小時定律”

這才百分之一。

“一萬個小時”在書法中不過是灑灑水。

也只是個起步水平。



就用筆的熟練度來說

頭一年能寫字能手不抖就可以了。

兩年能掌握基本結構就可以了。

想把字寫出力量。

就得熟悉筆性,用筆的提按轉折都得把握。

沒有五年八年,什麼都不是的。

所以

三個月

最重要的就是踏心。

不是方法的問題

而是量沒到

陳忠建臨帖少說都得二十幾年。

你跟他學是沒錯的

但是學三個月就想有點力量,未免要求的太過高了。

同樣一個字,一樣的結構,一樣的筆法。

十年和二十年差在哪?

如果沒有差距,又何必堅持幾十年。

所以

堅持吧。


梁宇航

你好。不知你此前還學習過別的書體沒有,如果沒有建議看看我的第一篇文章。

筆力是初學最難弄懂的東西之一。筆力不只是物理上的“力”。不然所有的書法家都該是大力士。

我們也能明白最基本的一點,筆力是對毛筆的控制力。

再往深層次說,就需要結合筆畫的提按、速度來表現筆力。

總之筆力是一個相對抽象一點的東西,它是你一眼就能看出來的,但是它不是單獨存在的“事物”,他是多方面因素綜合起來的一種筆畫狀態,我們叫它“筆力”。

你問字力量怎麼練,那就是多練。初學先追求筆畫的光滑流暢,爭取一筆寫成。然後再逐漸增加提按頓挫。用筆多用中鋒,行筆速度不能太快,要體會筆和紙摩擦的觸感。慢慢的筆力會增強。
說一個小故事。前些天我去健身,在舉啞鈴的時候發現右手比左手力氣大了不少。練習書法還能增加小臂力量😄


指路書法

學習書法的朋友最熟悉的一個詞便是“力透紙背”。這個“力”是什麼力?字中的“力量”是靠穩定的控筆能力來達到的一種視覺上的觀感。不是你使用大力去寫的力氣。




書法的力量訓練,是多方面的。包含有持筆的力量,運筆的穩定,筆畫長短的準確、節奏的控制等。總的來說,每天堅持練習,熟能生巧。“力度”就會反映在你的作品中。



訓練的方法先從慢後快,再回到慢。開始時由於能力不足,只能慢慢把字形寫準確。以你目前的情況來說,應該可以加強速度上的練習,快速準確的運筆,對力感的訓練非常有效。能夠做到快速準確以後,再重新回到平穩的書寫上來。這時候的慢,不同於開始階段。是能夠快而不快。就如同老司機一樣,他可以開快,但不開快。在開快的時候,能平穩的停下來。書法運筆和開車非常相似。當快要快,在快的時候能準確的停止,在轉折的地方能慢中有快的轉折。能慢能停,你的書法力感就可以體現出來了


子衿tjk

字無力,有兩層意思,筆畫無力和字的整體無力,也就是林糊糊所謂的字立不起來。





筆畫無力的原因是對筆畫的造型、表現技法不夠純熟,心力不足,用筆遲滯,不能一個筆畫一氣呵成,必須加強臨帖,通過臨帖,掌握技法,心揮手運,也就是以心意和心力指揮毛筆去書寫,心力到了,筆畫自然有力。還有就是對筆畫的讀帖和理解較淺或不能讀出點畫的精氣神來,心中無法,表現在紙上的點畫自然無力。

還有一種原因就是結構臨習的不準確。出現的原因有:

一是讀帖不到位,沒有找準點畫在字中的方向和位置。這需要很好的讀帖能力,因為書法筆畫的造型是非常微妙的,常常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二是理解不到位。比如一點一畫為什麼這樣而不是那樣。一位高明的書法家的一點一畫都是匠心獨具,煞費苦心經營位置的。理解之後 ,書寫時才能到位和精準。比如“文”字的點,過短或偏左右都會影響其精氣神的表現。

三是表現不到位,神不足。突出的是字的重心問題 ,重心偏了,整個字自然無精神。這裡舉一個毛爺爺的題字,我們分析一下。

還有張海的書法,如:





字形雖然呈隸書的扁意,但由於將字的重心處理的恰到好處,用筆用墨的巧妙,每個字仍然能立得起來,而且精氣神非常充沛,並沒有“紙壓蛤蟆”或萎靡不振的狀態。


翰墨書道

“筆力”,是漢字特有的一個境界,之所以是“境界”,因為不是那麼容易達到的。何況你才學了三個月,每天一小時,不算勤奮。



筆力這東西,體現的是功力。不是咬牙瞪眼的用力拿筆往紙上按,也不是每一筆畫都寫的刀削斧劈就叫筆力。他是通過筆畫和結構的組合,字形內在散發出來的氣質。這需要長期的實踐和總結才會有所體現。有那麼點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意思。

當然了,不同的人寫出來的字風格不同,表現出來的視覺感受也不同,有的人寫字就是婉轉靈動,也有的人寫出來就是險峭剛毅。所謂“筆力”也是相對存在的,你把歐陽詢的《九成宮》和鍾紹京的《靈飛經》比一下,顯然《靈飛經》缺少點力量,但是《靈飛經》比起趙孟頫的《道德經》,後者有顯得軟弱撫媚了,但也比我們寫的有筆力。




那麼回到個人書法的“筆力”問題上,這其實就是字的力度,視覺衝擊力問題。解決的方法,表面看是在於筆畫質量和結構構成有問題,筆畫寫的軟,是火候不到功力淺,結構鬆散是臨帖不精,字形把握不準。往深了說,是修養不到,見識不夠,相關知識積累不到位。總之這是一個長期摸索練習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歐楷本身是以結構緊湊,筆畫俊郎,字形險絕著稱,只要學習方法正確,加上勤奮刻苦,假以時日克服“筆力”的問題應該不大。




柏柏刺客

看了你的字,覺得很好。至於你說的無力,你自己找到哪裡無力了嗎?你為什麼說,你的字寫的無力?



這是歐陽詢的年字



這是你的年字

我不知你的這個年字,是從哪個帖臨出來的。但是,你這個字,寫的太正了。

從總體的感覺來看,你的字肥,歐的字瘦。

你這個年字失力的根本原因,是沒有自信。比如,你的那一豎,中間想瘦了一點,猶豫了,結果成了敗筆。一豎必須一氣呵成,不能彎,尤其像你中間的小彎,最容易洩力。

最後一橫,也不成功。橫要寫的有力,要有寫豎的氣象,有縱有勒。說白了,就是放的開,停的住。你的這一筆,沒有放開。

另外,從橫豎交錯之處,有一些金石氣,不知是你有意為之?

金石氣是臨習拓本中最常見問題,我們臨帖,要像啟工老師所說的那樣,透過刀痕見筆痕。尤其是歲月侵蝕的痕跡,絕對不能臨。

你的這個年字,沒有一筆是斷開的,這不符合傳統的審美習慣。你看一下歐陽詢這個年,除了必須連著的,都是斷開的。所謂君子和而不同。

古人云,圓而滑。稜角產生力感和美感。我們看歐陽詢這個年字,幾乎是處處見方。而你的,幾乎見不到方。

我們再看柳公權的年字:


再看顏真卿的年字




是不是也是方多圓少。

另外結構,也能產生力感,如歐陽詢的年。


這種上瘦方,下面三角形的結構,也讓人感到力量。

本人斗膽說一下,歐陽詢這個年,處理的並不出奇。如果我臨這個字,我會變一下。

第一筆高一點,第一橫長一點,這樣這個年字,就有了欲倒之勢。


秩和律師147753

就這個問題,我來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你所選擇的是歐楷,歐楷的難度大家有目共睹,不是很容易就能學到手的。

學習歐楷,三個多月應該是還沒有入門的,其實學習任何一種書體,你以為寫得像那麼回事兒了,其實還沒有,因為你剛開始沒有練字,現在照著字帖臨習,字自然有所提升,所以你會覺得你寫得可以了,其實行家一看便知。



還有,我覺得每天臨摹一個多小時,時間還是挺短的,因為我們學習字,不是拿著字帖就寫,而是要觀察字的筆畫,結構,這些東西搞清楚了,方能下筆,才能事半功倍。


另外就是關於字的力度,有的人為什麼寫出字來有力度,就是因為常寫,常研究,所以字的力度還是時間和汗水的結晶,不經過經年累月的練習,是不可能寫出有力度的字的,關鍵點就是,字的力度不是拿筆使勁畫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