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配式建築和傳統建築有何不同?

裝配式建築和傳統建築有何不同?

裝配式建築的主要特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功能多樣化

通過現場大量的裝配作業,使得現場現澆作業大大減少,可以顯著提高勞動生產率。從功能上來看,首先,裝配式建築外牆設計有保溫的功能,能夠讓住戶在冬天的時候感覺到溫暖,在夏天的時候感覺到清涼,節約了空調的使用次數,減少廣對空氣的汙染;其次,裝配式建築的牆體和門窗的密封功能較好,隔聲效果好;第三,防火、抗震性能好,裝配式建築的特殊材料可以給人們提供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不容易在乾燥的天氣下自燃,長期使用不會出現裂縫、變黃等問題,裝配式建築抗震性能較好。

裝配式建築和傳統建築有何不同?

施工裝配化

裝配式建築大量的構件都是由工廠生產加工完成,米用建築、裝修一體化設計、施工等程序,裝修可隨主體施工在工廠完成,既保證了裝修質量,又能加快工程整體進度。由於裝配式建築的重量比傳統的建築更為輕便,人們只要畫好基本的構造圖便可以直接在工地上進行施工,由於其施工速度非常快,因此工作效率也提高很多。

裝配式建築和傳統建築有何不同?

設計多樣化

裝配式建築更符合綠色建築的要求而且設計的標準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程度更高,配合工廠的數字化管理,整個裝配式建築的性價比會越來越高。而且目前的建築在設計上多以房間內的固定格局為主,房屋的整體運用不是很靈活,但裝配式建築卻可以避免這樣的缺點,其主要住宅葉以進行大小分割,根據住戶的要求來配置。

裝配式建築和傳統建築有何不同?

裝配式建築施工技術

裝配式建築是建築工業化的主要形式、產物和載體,有工業化、裝配化、標準化、一體化裝修的特點,是由建築部品、建築構件、結構構件以及機電設備等部分以可靠的連接方式裝配二成的工業化建築。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是目前我國裝配送建築最主要的結構形式。

(1)主要構件採用預製件。大量的建築部品及構件由車間生產預製而成,採用平面化的施工方式輔以先進的計算機計算代替現澆結構立體交叉作業,可製造出誤差控制在幾毫米之內的高精度的預製構件。基於混凝土材料的強兼容性,可以使用預製工業生產出種類繁多的產品。

(2)預製構件大多采用將防水、保溫、結構一體成型性能完善的一體化製造工藝,減少了物料損耗和施工工序。同時,由於預製構件的澆築、養護、存放均在工廠進行,受天氣影響小,利於冬季施工,在工廠生產存放期間建築材料中的有害物質得到釋放,裝配式建築建成後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3)裝配式建築的結構及建築構件預製完成後,將被運輸到施工現場後採用機械化吊裝裝配。在工期上可以採用並行工程,設計院繪製部分或全部構件製作圖的同時預製構件生產廠進行構件製造、儲存、構件出廠、運送,而現場的樁工程和基礎以及地下工程的施工也可在同一時間完成,吊裝過程及預製構件生產過程可與現場各專業施工同時進行。再加上裝配式建築施工方法由於不再遵循傳統的操作面工序而轉為工廠生產,起到了減少操作面的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難度的作用,使工程建設勞動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大大縮短了工程建設週期。

(4)對放線及標局測量精度、預留孔位置要求高。由於工廠化生產,構件尺寸經預製不可改變,放線尺寸偏小會導致預製構件無法安裝,偏大又會導致拼縫過大。標高測量也需更加準確,剪力牆的標高如果控制不好會造成疊合板不能平整安裝,或者導致剪力牆與板間縫隙過大需重新支模。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預留預埋時,孔的位置和尺寸必須精準,否則重新開槽及洞口會給施工增加難度甚至影響結構安全。

(5)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安裝過程相對複雜,其建造過程對從業人員的工程實踐經驗以及技術水平、管理能力要求更高。目前我國關於裝配式建築的相關標準及規範明顯滯後於施工技術的發展,限制了裝配式建築的應用領域及建築總高度和層高。

從上面幾個方面可以得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與傳統的現澆混凝土結構有較大差別。

裝配式建築和傳統建築有何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