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病,是要做胃鏡還是查幽門桿菌?

愛情陽光

那麼胃不舒服了是要做胃鏡還是查幽門桿菌呢?

其實做什麼檢查主要還是看目的是什麼?

說到胃鏡,做過胃鏡的人,估計一提到“胃鏡”兩個字就有一種作嘔的感覺,那麼胃鏡既然這麼讓人難受,為什麼還要做胃鏡呢,做胃鏡能查出哪些問題呢?

胃鏡是一根細長的管子,前端裝有攝像頭,通過嘴伸入受檢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腸,醫生可以在外部的屏幕上直接清楚的看到上消化道內各部位的健康狀況,如消化道內是否有潰瘍、包塊隆起及曲張血管形成等,另外在必要時還可以通過胃鏡夾取胃內組織,進一步檢查。

因此胃鏡是觀察胃內有無器質性病變,無可替代的檢查!

既然是無可替代的檢查,那麼能不能在做胃鏡的的時候搭個便車順道查一下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呢?

這個真的還就可以!

在做胃鏡時如果要檢查幽門螺桿菌,可以通過胃鏡取出小塊的胃粘膜組織,通過快速尿素酶試驗、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鏡檢以及細菌培養等方式檢查有無幽門螺桿菌感染!

最後如果通過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結果是陽性,那麼基本可以確定確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是陰性,此時我們要考慮到是不是假陰性的可能,為了進一步確定有沒有幽門螺桿菌感染,有時候醫生會建議通過呼氣試驗來進一步檢查!

所以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桿菌檢查它兩之間是一個交集的關係,但是在胃病檢查時又是不可替代的關係!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中醫內科程勇教授介紹:

很多人在得了胃病後,會有這樣的問題:胃鏡做還是不做,多久複查一次?因為人們認為,做胃鏡的過程很痛苦,有的人害怕活檢對胃會造成損傷,所以不想做胃鏡檢查或者不想頻繁做胃鏡檢查。因為胃炎,特別是有萎縮、腸化、異型增生主要的診斷需要依靠胃鏡以及病理檢查,因此建議反覆發作的慢性胃炎、有腫瘤家族史的胃病病人,應定期胃鏡並常規病理檢查。

至於做胃鏡檢查的頻率,要根據病情的程度有所區別。慢性胃炎一般一年複查一次胃鏡,有中度以上腸化生、輕中度異型增生者應半年複查一次,重度異型增生和不完全性大腸型腸化生最好3個月複查一次。


海上名醫

胃病是個籠統的概念,傳統所說的胃病主要是指胃炎、胃潰瘍等良性疾病、常見疾病。如果廣泛胃病應該包括雖有的良惡性疾病。

再看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是兩個不同的檢查手段,儘管有些醫療單位在做胃鏡檢查時會同時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兩種檢查基本是不能相互替代的。

目前幽門螺旋桿菌檢查的常用方法就是吹氣試驗,比較簡單,並且沒有痛苦。但是這個檢查僅僅瞭解是否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但是不能瞭解整個胃部情況,比如有無胃炎及嚴重程度、有無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及程度、有無佔位等疾病。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建議做胃鏡吧,現在的胃鏡是可以同時檢測幽門螺旋桿菌的。

我就在前段時間做了一次胃鏡,之前總是聽別人說覺得很可怕,事實上還是和聽說有很大區別的,以下就是我自己的經歷:
大概前年(16年)冬天開始,我就有較高頻率的胃痛和腹脹,程度並不劇烈,而且大部分不適,都會在一小時之內漸漸緩和。但胃疼的頻率過高,使得我產生了一些不必要的擔心。。。
我先是陷入懷疑自己得了某種絕症的隱秘心情裡……然後自己胡亂上網查,又看到了據說50%的人都會有的“幽門螺旋桿菌”上,腹脹、消化不良等等,一看症狀,咦,我想,這不就是我?
然鵝我沒有想到,在我掛完號衝到醫生面前,一口氣說完“大夫,我胃脹不舒服一年了,懷疑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要求做C12呼氣測試!”

我:“啊?胃鏡也可以查幽門螺旋桿菌嗎?”

醫生說:“對,我建議你還是做胃鏡吧。”

我就懵了,點了點頭,醫生給我開了單子,讓我去預約胃鏡。

做胃鏡的情況和上圖一樣。

人躺在小床上,醫生拿著管子,讓你吞嚥進喉嚨裡,然後帶著胃鏡的管子就這樣一步一步走入了你的胃裡。

我喝了麻藥,朦朧之中,根本分不清楚,到底哪裡是鼻子哪裡是嘴吧。醫生用管子在我胃裡遊蕩了一圈,就在我以為要結束的時候,醫生悠然地說:“接下來呢,我要進你的十二指腸看一看”
護士姐姐對醫生說:“你看,那裡是不是有一顆小息肉”
因為胃鏡和管子攪動,我開始嘔吐——

醫生:“唉,你別嘔,我剛找到小息肉,又看不見了……”

護士:“你看你看,在這!”

我又嘔吐——
護士:“你要配合我們呀,不然小息肉找不到,還得繼續找”

我接著嘔——

經過一番尋覓,醫生終於找到了小息肉,又用胃鏡邊上的小刀把息肉割了下來。

割完小息肉之後,醫生把管子緩緩抽離胃部。

就在我第二次以為快要結束的時候,醫生在喉嚨處進行了一個取樣:“你再忍忍,我順便檢測一下幽門螺旋桿菌。”

胃鏡的大致流程就是這些,我的檢測結果是淺表性胃炎,醫生給我看了報告,囑咐了我一些注意事項。


羋十四

胃病,即許多與胃相關疾病的統稱,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十二指腸複合潰瘍、胃息肉、胃結石、胃的良惡性腫瘤,還有胃黏膜脫垂症、急性胃擴張、幽門梗阻等。它們有一些相似的症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後飽脹、噯氣、返酸,甚至噁心、嘔吐等。那麼,得了胃病,是要做胃鏡還是查幽門桿菌?

對於胃病的檢查,原則上應根據患者臨床症狀給予相關的檢查。胃鏡和幽門螺旋桿菌檢查是兩個獨立的檢查。

一、胃鏡檢查。

胃鏡還可以進行採樣檢測:可在患者需做胃鏡檢查時“搭車” 採樣,在活檢採樣時一起作顯微鏡檢查.檢測是否有幽門螺桿菌。

二、幽門螺桿菌檢查。


家庭醫生在線網

胃鏡檢查和幽門螺桿菌(HP)檢查之間既有密不可分的聯繫,又有一定的區別。臨床上經常遇到一些病人來問做了胃鏡是否就不用再查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檢查是否可以替代胃鏡?今天我就帶大家梳理一下二者的關係。

二者聯繫

簡單的說,胃鏡檢查過程中可以同時檢測幽門螺桿菌。在臨床上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手段包括兩大類:侵入性檢測和非侵入性檢測。前者包括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學檢測及培養等;後者包括C13或者C14尿素呼氣試驗(俗稱“吹氣”)、糞便HP抗原檢測以及血清學檢測。而所謂的侵入性檢測實際上就是在胃鏡下完成的,所以做過胃鏡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報告單,其中一項就是HP(+)或者HP(-)。目前在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就是快速尿素酶試驗和C13或者C14尿素呼氣試驗。

二者區別

一般來說,做了胃鏡並在胃鏡下行HP檢測後就不需要單獨再通過其他手段檢測HP了,但是單純檢測HP卻不能代替胃鏡檢查。因為檢測HP只能說明幽門螺桿菌是否存在以及數量的多少,卻不能直觀的觀察到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的病變情況,而做胃鏡的時候可以“順道”取一塊胃黏膜組織來檢測幽門螺桿菌。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呈包含和被包含的關係。

總結

通過上面的講解,相信大家對胃鏡和查幽門螺桿菌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定的瞭解,應用何種手段檢查需要靈活把握。

如果反覆胃不適,為了檢查胃病變情況,優先選擇胃鏡檢查,一方面明確胃是否存在病變以及病變程度,同時又能檢測幽門螺桿菌,並根據胃病情況決定是否要根除幽門螺桿菌(即根除幽門螺桿菌有相應的指證,並不是只要又有幽門螺桿菌就需要除掉的)。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大家,如有疑問,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希望大家關注並支持我,我會努力為大家分享最科學的健康知識!


Dr趙

按照醫生的角度來說,當患者胃部有不舒服和其他症狀出現的時候,肯定會建議患者進行胃鏡檢查,因為胃鏡可以更加全面,更加直觀的看到胃部疾病的變化,可以明確的診斷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胃鏡還有一個優點就是胃鏡不僅僅侷限於胃,而且還可以對食管和十二指腸部位的疾病進行診斷。


而對於幽門螺桿菌的檢查太過於片面,只是針對幽門螺桿菌一種病因,雖然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部疾病的一個重要病因,可是幽門螺桿菌檢查只能明確胃部疾病是否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無法判定胃部疾病的發展和程度,也無法判定病變是否良性和惡性。

但是站在有些患者的角度,他們懼怕胃鏡,覺得胃鏡檢查太難受😖,所以更願意選擇檢測幽門螺桿菌這一無創檢查來明確疾病。如果幽門螺桿菌確實陽性,那麼就可以避免難受的胃鏡檢查了。



小克醫學


初心920922

慢性胃病有很多種,常見的有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

胃息肉也是轉化為胃癌的一個因素。我就是因為胃痛,作胃鏡檢查,診斷淺表性胃炎。可是長了個息肉,醫生給我做胃鏡時,順便給我鉗除了這個息肉,化驗良性,排除了胃癌。

所以我覺得做胃鏡很好,直觀的就確診了病情。幽門螺桿菌也可以查,很簡單,呼口氣,就行。病人無痛苦,價格也不貴一百元。


霹靂火雜談

胃鏡要好一些,能更加直觀的檢查出胃,十二指腸處有無潰瘍、糜爛、結節、局部變形等病變,還可以發現胃癌早期病灶。發現病灶後先做全面仔細的觀察,初步瞭解病變的性質,確定活檢部位,直接取病變組織,做出更準確的診斷,像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等。幽門螺桿菌檢查只能看是不是攜帶者,不能確診得的是什麼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