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夷陵之戰贏了會怎樣?

小意

孫權殺關羽、奪荊州的行為是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主要原因,所以夷陵之戰說白了就是雙方圍繞荊州歸屬問題而發動的戰爭。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建立了三國之一的蜀漢政權,並大造戰船、準備伐吳。

時間回到219年,劉備剛在漢中打敗曹操,自立為漢中王。漢中之戰後,劉備分封麾下的文武百官,勢力也達到了鼎盛。當時的劉備除了據有益州以外,還有荊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這與諸葛亮當初在《隆中對》裡規劃的“跨有荊州和益州”的戰略設想基本符合。

東漢十三州(深紅色部分為荊州)


219年,前將軍關羽為了響應劉備在益州的勝利,也在荊州發動了北伐戰爭,包圍了曹操的襄陽和樊城一帶。一時之間,關羽軍隊聲勢滔天,連曹操也不得不避其鋒芒、商議遷都的事宜。然而好景不長,孫權趁關羽北伐的機會,派遣麾下的呂蒙、陸遜等人偷襲南郡。曹操與孫權合力擊敗了關羽後,關羽鎮守的荊州南郡、武陵、零陵全部落入孫權的手中。220年,關羽父子在臨沮被孫權軍隊俘虜後遭到了斬殺。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劉備之前與孫權約定的“聯盟”,更使得諸葛亮《隆中對》的設想化為泡影。

荊州七郡地圖



因此,劉備稱帝以後立即攻擊孫權,盡起水陸兩軍5萬多人沿江而下,深入荊州地界數百里。為了避免與吳軍水師交戰,劉備又命令蜀軍捨棄戰船全部上岸。劉備在荊州夷陵與陸遜相持了半年之久,始終無法前進,士氣低落、後勤困難,最後遭到陸遜的火攻,一敗塗地。亂軍之下,蜀軍只要依靠焚燒盔甲、糧草堵塞道路,才勉強保護劉備撤退回永安。夷陵之戰中,劉備派出去東征的軍隊幾乎全軍覆滅,連隨軍的傅彤、馬良、張南、馮習全部戰死,鎮守江北的黃權被迫投靠魏國。夷陵之戰後不久,劉備在悲憤交加中病逝。可以說夷陵之戰是蜀國丟失荊州以後又一重大的挫折,它不僅使得蜀國奪回荊州的夢想破滅,更使得諸葛亮後來的北伐不得不繞道遙遠的漢中出兵。益州北部山川險阻、路途遙遠,使得諸葛亮北伐多次徒勞無功。如果劉備能在夷陵之戰中取勝,至少有三條路可以走:

最好的結果:統一南方,二分天下

夷陵之戰後,劉備可能會分兵進攻荊州各郡。只要他在荊州重新站穩腳跟,就有機會攻擊長江下游的孫權。平定江東以後,南方的交州也會歸附於劉備集團。事情能夠發展到這裡,中國的“南北朝”時代將會提前到來,最終的結果就是魏、蜀平分天下。不過以劉備的兵力很難做到這種程度,因為孫權與江東的士族集團聯繫密切、民心依附。

一般的結果:奪取荊州,罷兵言和

夷陵之戰後,劉備肯定會全力進攻荊州。當時的荊州7郡已經演變為了9個郡,主要是曹操在南陽郡的基礎上分離出了章陵郡和襄陽郡,其餘的武陵、長沙、零陵、桂陽、江夏、南郡6個郡都在孫權手中。夷陵之戰的失利會加大孫權防禦荊州的難度,也會動搖東吳的軍心。筆者推測劉備如果在夷陵之戰取勝,或許會奪取孫權佔據的荊州各郡,再與孫權停戰。如果劉備的兵力足夠強大,或許可以做到這種程度。

最壞的結果:平分荊州,吳蜀聯盟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後取勝,但又無法徹底打敗東吳,或許會與平分荊州,重新回到214年“湘水劃界”後劉備和孫權在荊州的歸屬劃分。前提是劉備在夷陵之戰取勝,而雙方又同意何談。就算不能取得整個荊州,劉備拿回的荊州三郡也有利於後來的諸葛亮北伐。諸葛亮可以從荊州的漢水流域出兵,不必再翻越險要的秦川,勞師遠征。


中外歷史

三國時期,戰局風去劇變。官渡之戰,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大勢;赤壁之戰,決定了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面;而夷陵之戰,卻隱約透露了蜀國的敗意,此戰之後明眼人早已看出了蜀國猶如強弩之末,開始走了下坡路。可是“欲申大義於天下”的蜀漢終究會讓人有些嘆惋,那麼我們假設一下,夷陵之戰如果結局反轉,又會怎麼樣?



蜀漢疆土擴大了,卻並不得人心



三國鼎立,從表面看,是一場戰爭決定的,但就根本而言則是源於三股門閥士族力量的碰撞。譬如曹操,代表的就是血統正朔,只要掌控了擁有血脈傳承的皇帝,其他的政權都是反革命;再比如劉備,代表的就是制度正統,想恢復的並不是漢獻帝的皇權,而是漢朝以來“非劉氏稱王者,天下共擊之”的制度;再比如孫權,則是佔山為王的諸侯割據的做派,也不管誰當皇帝,只要不去覬覦我父兄的遺產就行,而赤壁之戰更深刻的背景就是以此為基礎的。



龐統為什麼要獻連環計,周瑜為什麼堅持抵抗曹魏,徐庶進曹營為什麼一言不發。他們難道不明白統一之後可以減少兵戈,有利於百姓安居樂業麼?不,龐統、周瑜是江東士族的傑出代表,並不希望曹魏佔領江東,徐庶則是劉備陣營的,也認同恢復“劉漢天下正宗”的觀點。除此以外湧現的英雄,荀彧、黃蓋、韓當、闞澤、關羽、張飛等等,雖然有些出身武將,但他們的立場很鮮明,字裡行間可以體會到他們的堅持。

所以,夷陵之戰也一樣,即使劉備勝了,佔據了江東,也不會得人心。因為此時不比西晉滅吳,孫權仍是江東士族傑出的代表,保護著江東的門閥文化,也堅守著江東的士族規則,而劉備則是打破規矩的搗蛋鬼,短期內不會被當地士族、當地輿論接受。

不會一觸即潰的吳國,最終會倒向魏國



夷陵之戰後,蜀國沒有立刻滅亡,吳國也不會。所以,無論出於何種原因,吳國都會倒向魏國。吳國不同於蜀國,從來不講究正統,只是想保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蜀國攻打吳國,絕對是滅國戰爭,因為蜀魏都是力圖統一的,都有著不能打折的理想。這迫使削弱的吳國轉而投靠魏國,要說報仇也好,也說歸順正統也好,總比活生生的兼併要體面的多。而吳國的倒戈最終會讓蜀國腹背受敵,吃不消,最後又強大的魏國“光復”。

蜀漢最終會在內憂外患中滅亡



蜀漢本身就是一個外來政權,只是在劉漢天下的口號裡隱藏了這個身份。局面良好時,還可以利用興興向榮的趨勢敷衍各個派系,一旦外界壓力太大,必然導致內部各派系互相抱怨、傾軋。內憂不除,外患尤強,即使張良在世也回天乏術,更不用說一個諸葛亮乎。

所以,有時候一場戰爭的失敗要比勝利更好,因為它牽動著局勢的變化,雖然失敗會帶來些許折損,但是可以避免頗多樹敵,反而讓局面更加開朗。這就是身為武將的劉備和身為軍事的諸葛亮之間的區別,這裡面的智慧差著境界呢。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雖然我們有時看不懂歷史,但仔細琢磨,也會對聖人的經典有些感觸吧。


輝說BOOK

夷陵之戰,是劉備伐吳時的一場重要戰役,劉備在這場戰役中大敗而歸,蜀漢軍隊損失殆盡,劉備不久也病死白帝城,使得本來蒸蒸日上的蜀漢從此走了下坡路。很多人不禁為劉備惋惜,認為是他的一時疏忽大意致使輸掉了戰爭。其實,仔細分析,我們不難發現,劉備其實很難取勝,即便勝了夷陵之戰,也很難消滅孫權集團。



第一,戰略方向上的錯誤。劉備伐吳的重要原因,是孫吳背信棄義,偷襲奪取了荊州,殺害了關羽。劉備和關羽是結義兄弟,憤怒之下,才要舉兵報仇。但伐吳之前,諸葛亮等人苦苦勸阻,因為蜀漢的主要敵人是曹魏,應該繼續堅持“東和孫權,北拒曹魏”的戰略,伐吳只能使鷸蚌相爭漁人得利。諸葛亮主張對孫吳還是應該採用外交手段進行斡旋,不宜兵戎相見。但劉備和張飛不聽,堅持伐吳。這就犯下了一個大錯,就是戰略方向上的偏差。我們都知道,如果戰略思想上有誤,是很難取得戰爭的勝利的。

第二,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剛才我們說了,劉備伐吳的戰略是極其有問題的,是不太可能取得勝利的,因為受種種客觀條件的制約,伐吳根本不是明智之舉。

首先,從政治軍事上來說,當時的形勢是,曹魏統一了北方,幅員廣闊、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軍事強大,可以說曹魏是一家獨大,而且時時都在想著滅掉孫權、劉備。劉備伐吳時,其實北方的曹丕一直都在密切注視戰爭的走向,如果劉備勝了夷陵之戰,曹魏肯定會有軍事動作,而不會放任劉備消滅孫權集團、使蜀漢發展壯大。

其次,當時蜀漢立國不久,當方面都不穩定。劉備伐吳是在自己稱帝三個月之後進行的,當時的情況是,劉備剛剛奪取了西川和漢中,人心不穩、局勢不穩,南方的少數民族控制區域還時常作亂。很多人說劉備伐吳不帶諸葛亮等於自己作死,其實諸葛亮勸阻劉備、劉備心中不悅只是其中一個小因素,最主要的是當時蜀漢建國不久,必須要有一個能力超強、威望極高的人來留守主持大局,除了諸葛亮,好像沒人能夠勝任。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劉備伐吳的時機根本不成熟。

再次,孫權集團的力量也不可小覷。劉備伐吳時,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代,控制了長江以南的大片土地,民富物豐、基礎牢固,而且孫權手下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孫權又很會用人,夷陵之戰就是他力排眾議、堅持啟用陸遜而取得的勝利。夷陵之戰前,劉備軍隊勢如破竹,取得了一些戰術層面的勝利,但是孫權集團的主力沒受什麼損失,而且如果陸遜堅守不戰的話,勞師遠征的蜀漢軍隊是拿他沒辦法的。即便沒有火燒連營七百里,陸遜也還是有其他辦法的,而且即便是劉備贏了,恐怕也是慘勝,根本沒辦法徹底消滅孫權集團。


老眼讀書

將會有個天大的窘境。雖然希望皇叔能一統天下,光復大漢,但是贏得結局不一定會比敗的結局好。

先說孫吳,夷陵之戰敗了,雖然說損失慘重,但元氣猶在,仍可以收縮兵力,放棄荊州,固守江東,北邊有長江天險,依舊可以和劉備死磕到底。不再進攻合肥,示好曹魏,孫劉聯盟徹底土崩瓦解,曹魏也樂見孫劉互換兵力,消耗元氣,甚至在某方取得勝利的時候幫一把手生一把火。東吳剛敗,將士都是本地人,看到家破人亡,誰不用命拼殺,劉備後續面對的將是一群悍不畏死的隊伍。當然東吳也可以示好劉備,割讓荊州,以求劉備退兵,但是劉備是否會接受,可能性太低。



再說劉皇叔打了勝仗,士氣大盛,將荊州盡歸己有,然後問題來了,要不要荊州,要的話荊州讓誰去守,關羽張飛黃忠皆死,手中能鎮守一州之地的將領還有誰?第二荊州一得,分兵把守,對東吳在兵力上已無優勢,再想滅了東吳已無可能,同時北邊曹魏虎視眈眈,豈會沒有動作,兩線作戰能保留兵力已經很難,何況要贏。捨棄荊州直搞黃龍,然後面臨的後續補給問題,兵力補充問題,同時孫吳舉國之兵防守,要贏得難度估計不亞於夷陵之戰。曹魏南下佔領荊州,同時養精蓄銳,劉備仍然面對兩線作戰,最後估計也是無力迴天。接受孫吳求和,退兵回成都,荊州仍需分一部分兵力出來,不管誰來守,孫曹虎視眈眈,想長久保留很難。或許退兵是最好的,保存實力,將荊州搗爛,留給孫曹去爭。但此次退兵,以後估計再無東進的機會了。



曹魏是最高興的,就等著魚死網破撈好處,不管戰爭打到那個程度,都能撈的不少的好處。劉備贏幫孫吳,讓孫劉聯盟破裂,分兵南下,奪漢中或荊州都可以。孫吳贏同樣南下威逼孫吳,給劉備時間整頓兵力,或者直接奪了荊州,待時而動。只要能破壞聯盟,讓孫劉不死不休就是大勝。



有粉必互,開心評論,願見識更多道友。


Alan我執

夷陵之戰,是三國中比較著名幾場戰役之一。無論是真實的歷史還是小說《三國演義》,這場戰役都以劉備集團的失敗而告終。

這場戰役是漢的國運之戰,勝則國運昌盛,敗則國運衰落。很可惜,這次戰役以漢的失敗而告終,從此漢也從此一蹶不振。雖有諸葛亮辛苦北伐,但終難挽回頹勢。

假如歷史反轉,夷陵之戰,以劉備集團的勝利而告終。

那麼,比較肯定的結果有:

一:漢得到一個完整的荊州,甚至再得到其他領土。

二:劉備得到荊州,或者說得到荊州以及其他領土之後,必定和吳休戰。

三:漢北伐時,漢中出的部隊必定是偏師,主力一定是從荊州北伐。

四:漢從此國運昌盛,吳很可能一蹶不振。

不太確定的結果:

一:漢魏很有可能聯合滅吳。

二:吳在失敗之後,極有可能向魏稱臣,聯合伐漢。

除此以外,劉備集團的二代文官武將必定不會那麼匱乏。在關羽張飛及龐統法正死後,肯定有優秀的人才補上(夷陵之戰戰敗,漢老一輩的關羽張飛隕落,而作為二代的將領死的死降的降,直接導致人才匱乏)


青瓦紅葉

作為皇叔粉,我是真心希望夷陵之戰劉備能打贏的。



當時的戰況東吳連敗數陣,已是退無可退人心惶惶。如果陸遜再不帶來一場勝利,東吳的老將很有可能會發動兵變,奪取白面書生的指揮權,皇叔在順勢圍殲東吳最後的有生力量。所以夷陵之戰若能打贏吳國必然滅亡!



滅了吳國,皇叔在領土上坐擁兩川和江東,荊州也迴歸了,兵員賦稅源源不斷,加上治國小能手諸葛亮的管理,可以說和曹魏旗鼓相當了。



接著意淫。諸葛亮在沒有荊州的情況下,北伐都差點拿下長安。而如果夷陵打贏就可以和江東兩路出兵,而沒有後顧之憂!相信北伐戰爭的成功率會極高,即使一次北伐不成,可以在兩川和江東發動車輪戰,魏國肯定吃不消的,早晚會GG。



可惜歷史不是三國無雙,我想誰贏誰就贏,夷陵之戰若能打贏,皇叔必能光復漢室江山,就不會有什麼三國歸晉,五胡亂華了。




加菲仙人

這個問題提的並不成立。劉備發動夷陵之戰的目的是為了奪取荊州,而非為關羽報仇或者吞併東吳。當然,劉備在軍事上與東吳有一戰之力,但是從綜合實力的角度來看,劉備集團還差得太遠。這就是為什麼關羽身死幾年之後,劉備才發動戰爭的原因。所以,劉備和孫權對於當時的形勢看得都很透徹,所以他們之間的爭鬥一定會因為這個形勢而不會變成仇敵,這就是為什麼劉備死後,諸葛亮執政,立馬要重新與東吳重建聯盟的原因,而聯盟很快取得成功。孫劉之爭,其實爭的是荊州,以及萬年老二的這個位置。也就是說,我既不能在短期內被曹魏給滅了,也不能被對手滅掉,我還要碾壓對手。同樣,曹丕對於這個形勢他看得很透,所以他也不能冒這個險,否則萬一再是一場赤壁之戰那怎麼辦?曹操赤壁之戰失利,沒有出現後院起火的情況。但如果他曹丕失敗了,會不會就是下一個袁紹?這個很難講。

現在回到提的這個問題的初衷來說。即便劉備夷陵之戰取勝,也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關鍵還是我說的荊州問題。孫權不會讓劉備掐著脖子過一輩子,搞不好,如果孫權豁出去了,會聯合曹魏滅蜀漢也說不準。所以我個人的意見是蜀漢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守不住荊州的,這是曹魏和孫吳都不願意看到的局面


乾坤正法79859246

這個假設提得很好啊,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如果劉備在夷陵之戰獲勝,那劉備就會率軍乘勝追擊收復荊州,收復荊州後劉備可能就不會回成都了,劉備會自己守荊州同時有張苞關興等輔佐,而成都會由諸葛亮輔佐劉禪,這樣一來隆中對戰略還成立。

如果上天能在給劉備十年休養生息的時間,劉備就會把荊州治理的比關羽還好,劉備收復荊州後會和東吳暫時和好,在荊州養精蓄銳,待時機成熟和諸葛亮兩面夾擊曹魏。

可天不遂人願,劉備夷陵慘敗後託孤白帝城,至此,隆中對戰略徹底瓦解。


天宇的文史情懷

正常的夷陵之戰想必大家都很瞭解,這裡不做多說,就按照題主的提問咱們一起推演一下。

夷陵之戰勝利,將會徹底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東吳將退出爭霸舞臺,只剩下魏蜀爭霸的局面。



本來蜀國地處偏遠,雖然諸葛亮隆中對說西川沃野千里,其實不然,遠遠比不上中原富庶之地與江南。蜀國大敗吳國,才真正有了與曹魏爭霸的雄厚資本。

此時,荊州重回蜀國懷抱,而且吳國已滅,隆中對的第三步也已經沒了後顧之憂,雖然雲長翼德陣亡,但是可以派遣其他大將駐守荊州,待機實施隆中第三步。



此時我認為不應該立刻與曹魏交戰,要想穩勝,最好休養生息,待兵精糧足,自兩川兵馬出漢中,荊州出兵夾攻曹魏,諸葛亮總攬全局,讓馬良輔佐趙雲出兵荊州,步步為營,以正道御兵,一點點蠶食曹魏領土。

這個時候,即便司馬懿這等絕頂謀士不再韜晦,亮劍出征,在天下大勢面前也不過苟延殘喘而已,終會被覆滅。

蜀漢得以統一天下,延續漢朝氣運。



這樣安定個二三十年,待劉備諸葛亮這一輩故去,劉禪登基繼承大統,因昏庸無能致使民不聊生,最終引發"二次黃巾起義",繼而天下大亂,群雄割據,爭鬥不休,屆時某一位諸侯擒住劉禪,挾天子以令諸侯,爭殺不斷。

就這樣,劉禪成了第二個漢獻帝,天下再次紛爭不斷,重演漢末風雲。

所以,劉備夷陵之戰不能勝。


靖阿雪

蜀軍8萬,吳軍兵力10萬,總共也有將近10萬.在後勤方面,蜀軍派趙雲督辦糧草,所以不因為糧草而失敗。劉備之所以失敗,正因為他沒有天時地利人和這3大忌諱:天時,他選擇酷暑去攻打吳國,吳國做為防守國沒什麼,而作為進攻國方的蜀國,每天冒著烈日行軍,這使士兵的士氣和身體都慢慢衰弱。

假如只單單是天時,蜀軍還可以依靠士兵的數量取勝。但沒了地利,為陸遜創造了偷襲的好機會。蜀軍駐紮在樹林茂密的地方,雖然靠近河流,但是也沒有辦法對抗吳軍的進攻。最致命的是,劉備沒人和,在出徵前不聽諸葛亮和趙雲的勸告,馬良勸他不要駐軍在樹林茂密之處也不聽,這為陸遜的進攻創造了很好的機會。所以劉備的失敗是必然的。

但是我們現在假設說,如果劉備在這場戰役中勝利的話,那麼關羽失去的荊州三郡,肯定會被奪回來。至於開始割讓給東吳的三個郡,很可能得不到。我這麼說是有依據的,在歷史上劉備兵敗夷陵之後,陸遜就開始退兵,是認為曹魏會趁隙攻擊,果然在三國演義中曹魏是這樣做的。反之如果蜀漢勝利,曹魏就會和東吳達成同盟,進攻蜀漢,以此來消耗蜀漢的實力,即便勝,也是殘勝。

不過這次勝利,不至於蜀漢的中堅將領損失殆盡,還給諸葛亮開闢了一條從荊州北伐的道路,不至於北伐時期過於艱難,蜀漢可以從兩路進軍,可以使曹魏應接不暇。至於諸葛亮的北伐是否能夠勝利?這倒是不能保證,但是蜀漢的實力一定比歷史上更加的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