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痛胃鏡?

邱思蜀
段醫生講科普☞帶你一起漲知識!

很多人搞不懂: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究竟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無痛胃鏡”。

目前,胃鏡檢查由於安全、創傷小、直觀等優點,成為診斷上消化道疾病的常用檢查手段 。

普通胃鏡和無痛胃鏡的區別就在於一個“”字。

普通胃鏡可引發患者明顯不適,如噁心、嘔吐、痛苦不適 、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甚至對胃鏡的恐懼心理。因此,無痛胃鏡應運而生。


無痛胃鏡,顧名思義,沒有痛苦的胃鏡檢查。就是在檢查前應用鎮靜麻醉藥,使患者在不知不覺中進行胃鏡檢查,檢查結束後很快甦醒,無明顯不適。

目前,有一種新型的檢查“膠囊胃鏡”,只需要吞嚥一粒膠囊大小的儀器可以檢查整個胃腸道。


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的應用適應症和禁忌症是相同的。

一、哪些人需要行胃鏡檢查?

(2)懷疑上消化道潰瘍、息肉、胃炎、出血、腫瘤者建議行胃鏡檢查明確診斷。

二、哪些人不能做胃鏡檢查?


(1)嚴重心肺疾病、精神疾病、胸腹主動脈瘤、腦卒中急性期、血壓尚未控制、凝血功能障礙者;

(2)上消化道出血,休克尚未糾正者;

(3)懷疑消化道穿孔者。

無痛胃鏡雖然能減輕病人的疼痛,但也有其副作用。

(1)鎮靜麻醉藥能引起呼吸抑制甚至暫停、心率減慢、血壓下降、心臟抑制等。因此嚴重高血壓、心肺疾病的老年人不建議行無痛胃鏡檢查。

(2)無痛胃鏡的費用肯定較普通胃鏡的貴。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講科普

無痛胃鏡,從字面上看,並不是說做胃鏡沒有疼痛感,而是因為病人是在睡夢中完成胃鏡檢查,因而感受不到做胃鏡的不適,在不知不覺中就完成了檢查,所以謂之為無痛胃鏡。

現在,由於生活、飲食等不良習慣導致許多人患有胃病,需要做胃鏡檢查,但是,一談到做胃鏡,許多人就害怕了,因為以往大家都聽說做胃鏡很痛苦,所以寧願選擇長期忍受胃病困擾,也不去檢查,從而延誤了病情。無痛胃鏡,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無痛胃鏡在普通胃鏡檢查的基礎上,配伍少量的鎮靜藥、鎮痛藥,即輸個液,從靜脈裡給予一定量的麻醉藥,一兩分鐘,病人便進入了睡眠,醫生就可以進行胃鏡操作,整個過程僅幾分鐘,病人沒有痛苦,沒有恐懼的感覺,不會出現噁心、嘔吐等反應,所用的麻醉藥物起效快,半衰期短,體內無蓄積,可控性較好,甦醒快,有良好的鎮靜鎮痛作用,病人依從性好,從而減少了一定的漏診率。

但是,並不是病人想做無痛胃鏡就能做的,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查,進行評估,因為如上所述,無痛胃鏡也是通過簡單的全身麻醉來完成的,各種靜脈麻醉藥對呼吸、循環有一定的影響,尤其年齡較大者,耐受性較差,更應該嚴格評估,進行心肺功能等檢查後,再行無痛胃鏡操作。雖然操作過程僅數分鐘,但也會密切監測好各項生命體徵,如呼吸、血壓、心率、血氧等。無痛胃鏡操作完,病人大多能即刻甦醒,稍做休息即可完全清醒。

本期答主:劉娜,醫學碩士


生命召集令
無痛胃鏡是在胃鏡檢查的過程中,經靜脈給予患者適當的鎮靜麻醉藥物,減少了受檢者的刺激反應,使其在鎮靜、舒適、無痛苦的狀態下完成胃鏡診治的一種技術。

胃鏡檢查雖是無創檢查,但不同於超聲或 CT等影像學檢查,受檢者對胃鏡檢查常有排斥心理,主要在於胃鏡置入時對咽喉、食道、胃形成強烈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常引起較強的血壓和心率波動及難以忍受的噁心嘔吐,令患者痛苦,併產生恐懼心理。

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相比較:

(1)提高了檢查的安全性

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血壓、心率都有下降,但在檢查過程中相對平穩,而普通胃鏡檢查血壓增高,心率增快,而且波動較大,有報道甚至可誘發死亡,因此相對普通胃鏡檢查,提高了胃鏡檢查的安全性。

(2)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

普通胃鏡檢查絕大多數患者在插鏡時存在咽部反射,而無痛組基本無咽反射;惡性嘔吐及躁動在無痛胃鏡檢查明顯減少

(3)提高了提診斷的全面性、準確性

無痛胃鏡檢查雖然較普通胃鏡有較大的優勢,但其檢查費用較普通胃鏡要高,在面對經濟問題時,也是一部分患者所要考慮的。



參考文獻:陳 立.無痛胃鏡與普通胃鏡檢查的比較[J],中國內鏡雜誌,2012.02:220-222


健康答疑

說實話無痛胃鏡只是個噱頭,和無痛人流一樣,只是普通胃鏡時對受檢者進行靜脈全身麻醉而已。普通胃鏡前在口腔和食道內用利多卡因進行表面麻醉實際上沒那麼痛苦。


胃鏡檢查有兩種,一種是普通胃鏡是一根管子頭部有攝像頭管芯內有數據傳送線路和供活檢鉗、電凝頭、導管操作的通道。

希望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關注小克醫學,明天學習健康知識。


小克醫學

簡單的講,就是經過麻醉後進行,檢查過程在患者睡眠中完成,減少恐懼、噁心、嘔吐及不適感,有助於醫生更仔細的檢查,更容易發現早期微小病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