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步膝蓋疼痛?是怎麼回事?

溫永徵


南醫三院

根據題主的描述,可能的原因有:髕股關節疼痛綜合症;膝關節骨關節炎。

跑步是目前生活壓力大,工作繁忙的人群最主要的運動方式了,跑步簡單,看上去不需要特別多的技術含量,但是不正確的跑步會給膝關節帶來很多麻煩。

1、髕股關節疼痛綜合徵

膝蓋由四塊骨頭構成,包括了髕骨,股骨,脛骨,腓骨;它們構成了髕股關節,脛股關節,脛腓骨聯合關節這三個主要的關節。跑步時我們的膝關節要做成千上萬次的屈伸活動,此時髕骨就會在股骨的表面不斷的來回上下移動。

當髕骨的位置不正確或者先天發育不良;或者股骨的傾斜角度有問題就會在跑步時,髕骨不能夠沿著股骨進行正常的合槽運動,可能會向某一側偏離,造成該側反覆的壓力異常,進而產生磨損。

髕股關節疼痛多發生於前側,感覺是裡面的刺痛,這是髕骨的軟骨產生了磨損,特別是在上下樓梯,走路負重的時候更加。如果不及時糾正,很可能發生髕骨軟化,加速軟骨磨損,產生骨關節炎。

2、骨關節炎

膝關節骨關節炎往往多發於中老年人,是一種退行性變,不可逆轉,往往會發生關節間隙變窄,骨質增生的骨刺,骨贅,走路疼痛,上下樓梯,下蹲疼痛,關節活動度下降,平衡能力下降等。疼痛類似於髕股關節疼痛,也是在膝蓋內部的刺痛。

題主還說是不是因為寒冷造成的?其實不是,寒冷只是加重了疼痛的感覺,讓你感覺更敏感了,並不是關節炎或者髕股關節疼痛的直接原因。

那麼對於這樣的問題,還想跑步應該怎麼辦呢?

1、穿合適的服裝:合適的跑鞋是基礎,可以起到減震緩衝保護的作用;合適的衣物可以保暖,減少抽筋的可能。

2、跑前的熱身和牽拉:進行一些慢跑和動態牽拉,增加肌肉溫度,打開關節預防損傷。

3、跑步後的靜態牽拉:跑步後進行靜態牽拉,特別是大腿和小腿肌肉的牽拉。

4、加強臀肌的力量:膝蓋周圍並沒有多少肌肉保護,主要靠的是臀部肌肉的控制,現在的科學研究也發現,加強臀部肌肉的力量能減少膝蓋疼痛的發生。兩個簡單的動作加強臀部力量,減輕膝蓋疼痛!

臀中肌練習:貝殼式:15個一組,3-4組。感覺屁股側方發力就對了!

臀大肌練習:動態臀橋:15個一組,3-4組。


BSU李明威

膝蓋疼的原因很多,因為膝關節結構非常複雜,任何一個地方出問題都可能引起膝蓋疼痛。

就跑步而言,跑姿,跑速,跑鞋,路況,環境,飲食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膝蓋疼痛。

跑姿可以嘗試更換前後腳掌著地順序,全腳掌著地適合初級跑者,對膝蓋衝擊最小,後腳跟著地對膝蓋衝擊比較大,前腳掌著地需要較高的配速。

跑鞋選緩震跑鞋,如果是內外旋足和高低弓足,選支撐性和穩定性都好的跑鞋,我比較偏愛阿迪boost,耐克的氣墊和zoom也行,好的就是聖康尼,亞瑟士,NB和布魯克斯。




天氣因素和路況也可能會導致膝蓋疼,可以考慮要不要戴護膝跑步,儘量去操場,不要去路況不好的地方跑步。跑步時不要像踢足球那樣急轉、急停,儘量勻速跑,以後膝蓋不疼了,可以變速跑。



上圖中列舉的只是常見的疼痛情況,如果兩三天後緩解,完全沒有疼痛感,可以不用太在意,否則還是去就醫比較好。

平時在家裡多鍛鍊一下膝蓋,主要是靠牆半蹲和靠牆深蹲兩個姿勢,半蹲強度小,適合膝蓋輕微疼痛或者術後康復鍛鍊,體重大的人,深蹲適合膝蓋沒有疼痛感的人。手機下載keep,裡面有膝關節康復鍛鍊課程1和2,跟著練兩週左右一般就能緩解,以後每週練兩三次就行。







行遠

首先建議你去看看醫生!別覺得麻煩或者沒必要!關節構成複雜,一些韌帶軟骨的問題不及時處理會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傷!




你跑完步膝蓋疼我覺得有以下可能。

1.有可能你熱身運動沒做好。

充分的熱身運動可以提高人體體溫,消除肌肉、韌帶的粘滯性,使肌肉柔順,韌帶伸展性加強,從而減少膝蓋在運動中受到的壓力。增強關節活動幅度,分泌更多的關節滑液,減少膝蓋的磨損。使得練習者在運動時易於伸展和收縮,也使運動時的協調性明顯提高。



2.你跑步時間太長了。你的膝蓋難以承受過大的運動量。記得今年我參加了一個環泰山徒步活動,走了快十三個小時大概七十多公里!第二天,那感覺酸爽的說不出話來!

3.你的腿部肌肉力量不行 。尤其是大腿肌肉對膝關節提供的保護。大腿正面的股四頭肌和擴筋膜張肌,股四頭肌強壯,能夠減少運動時對髕骨和半月板的衝擊,很多膝蓋正面痛都是由此引起的。

而擴筋膜張肌與髂脛束有關,很多膝蓋外緣疼痛也是髂脛束問題。練習大腿肌肉有很多種方式,比如箭步蹲,深蹲,爬樓梯,靠牆靜蹲等。


仲夏等你

很多胖友覺得跑步只要甩開腿跑就是了大!錯!特!錯!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正確的跑步方式,這導致了他們非但沒有通過跑步獲得身體健康,反而跑了一身傷。

跑步雖然看起來簡單,每個人都會但實際上真的是個技術活。你知道每天因為跑步受傷的人有多少嗎?《哈佛大學報》統計數據表明有80%-85%之多!

跑步運動雖然相對簡單又不涉及激烈對抗,一般不會發生膝關節韌帶斷裂這樣的嚴重受傷,但一遍又一遍重複同樣的動作(尤其是跑步姿勢不正確),使關節肌肉承受巨大的壓力,導致身體出現逐漸性、積累性損傷。跑步說白了就是身體不斷向地面撞擊的一種活動,而且速度越快、騰空越高,撞擊力越大。跑的距離越長,累積起來的負荷也越大。

有研究指跑步著地時的撞擊力是步行時的3至5倍,所以無論是骨骼或肌肉,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強化才能增加訓練量,否則下肢的骨骼、關節或肌肉沒能適應負荷時,就會出現受傷的情況。

舉個栗子:肌肉的力量一般比骨骼的力量增長得快,在這個“過渡期”,由於骨骼沒能完全承擔外來的力量,就容易出現疲勞性骨折以及其他勞損的症狀,

“過多過急”的跑步安排是新手er最常犯的錯誤,也是最經常被忽視的運動受傷因素,突然增加訓練量是引起跑步受傷的一個重要原因。

跑步引起的運動損傷可達到十五六種,疾病部位從腳跟到膝蓋、腰背部都會有可能損傷。跑步過量比較容易引起跟腱疼痛,是因為跟腱在長距離跑動的過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刺激,應該減速、減少跑動,必要時休息。如果成為跟腱炎就意味著,跟腱發生鈣化並失去彈性。

不當運動也會導致半月板損壞,引發髕骨疼痛。而我們的半月板是不能自主修復的,一旦損傷,就是不可逆的。

平時跑步如果是在水泥地,路面比較硬,對膝關節的衝擊比較大。而且肥胖人群膝關節疼痛會更加明顯一點,如果在跑步過程中感到膝蓋疼痛必須停止。

無論是膝關節內單純的軟骨刺激或半月板損傷,還是疲勞性骨折都會引起疼痛都需要停止跑動,給膝關節休息的時間以延長它的壽命。


脊柱特工

跑步一定要有健康的方式,跑的時間太長,對膝蓋的損害也比較大,對關節處的磨損度也會加大。

劇烈的運動度,也會加劇膝蓋的疼痛,運動不要太過強烈,要適度,選擇比較中性的運動比較好,身體運動完以後,略微出一些汗,是最好的運動。

老年人出來散步,一定時間不要過早,選擇在白天,溫度上升以後,太陽出來以後,這樣比較好,天氣過冷,這樣不利於身體的健康。

一旦運動以後,感到膝蓋或者關節出現疼痛嚴重的話,一定馬上就醫,不要往後拖。


漂亮的學姐

沒做好熱身,花15分鐘熱熱身,活動膝關節,拉伸大腿,活動腳腕,做三十個深蹲。拉伸小腿,我每天都做這些熱身動作,效果很好,尤其是膝關節活動和深蹲很有必要,天冷縮短熱身時間的話就只活動膝關節,深蹲和腳腕就可以了……跑完壓壓腿,拉伸下小腿就可以了。第二,可以買個髕骨帶,挺有效的。


BIGMAN給你更大的你

關節韌帶或者軟骨損傷。韌帶損傷稍微好辦一些,休息一段時間就好了。軟骨磨損不好辦,軟骨就那麼厚,磨掉了就沒了。軟骨磨損嚴重了,關節就會沒有緩衝直接摩擦,造成骨關節炎。走路劇痛,嚴重的不能走路要做輪椅,或者換合金關節,效果並不能百分百保證,並且康復期很長。換一對好的合金關節大約20萬。


閒趣的歡樂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