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地緣政治和以色列相比,哪個更糟糕?

村中一奇花

這是個蠻有意思的問題,韓國和以色列,哪個地理位置更慘?

這絕對是世界上最慘的比慘大會。

個人認為,應該是韓國更慘。

先說說以色列吧。

以色列的地理位置慘在哪裡呢?以色列的所有鄰國都跟他有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雖然穆斯林內部各個教派彼此爭鬥不斷,什葉派遜尼派打的海枯石爛,各國內部也派系林立。但唯獨在對待以色列這件事兒上,所有的穆斯林都能夠捐棄前嫌,在消滅以色列這件事兒上同仇敵愾!

究其原因,因為以色列人作為異教徒,強行從阿拉伯人的地盤上割走一塊不說(聯合國決議),還佔領了聖城耶路撒冷!穆斯林在對待異教徒上從來心都很齊,所以對待以色列的態度是同樣敵視。穆斯林國家曾經五次組織聯軍群毆以色列,多個國家組成的聯軍氣勢洶洶的和彈丸小國以色列對打,卻從未獲勝,每次都以以色列勝利告終。


因為近代以來,穆斯林軍隊從來沒有掌握過現代戰爭的打法,即使擁有現代化武器,也只能打一場戰術原始的一戰式戰爭(參見兩伊戰爭)。相比於戰術精湛萬眾一心的以色列軍隊(對待生存問題,猶太人當然很團結),穆斯林軍隊基本只有捱打的份。多年來以色列小動作不斷,偷襲轟炸輪流來,穆斯林國家卻始終不能成功除掉這顆釘子,甚至只有捱打的份。


所以以色列雖然周圍都是敵人,卻因為自身的強勢將敵人壓過一頭,其實沒什麼危險。而美國對待以色列另眼相看,由於猶太人在美國的強大影響力,美國對以色列真的是傾力相助,以色列自己也非常爭氣,始終跟美國平起平坐,相比於韓國日本這樣的美國傀儡國,以色列的獨立性一直保持的很好。

而韓國的位置,實在是比以色列慘多了。

韓國倒是沒有像以色列一樣與所有的鄰居開戰,因為韓國面臨的問題嚴重的多——所有的鄰居都比他強!

中國不用說,世界第二極。老冤家日本雖然軍事實力上可能暫時不如韓國,經濟上卻比韓國強的多,綜合國力遠強於韓國。而北邊的同族朝鮮,更是個危險的窮光蛋,近萬門大炮對準緊挨著邊境的首都首爾,更有核武器助陣,讓韓國人365天每一天都在戰慄中度過。何況更北邊還有一個俄羅斯。

韓國雖然不像以色列一樣一直處於戰爭狀態,但他的每一個鄰居都是實實在在有可能消滅他的惡鄰。如果說用“群狼環伺”來形容危險的話,以色列頂多算是群狗環伺,而韓國應該算是群虎環伺了。只能說,託生在東亞“怪物房”的韓國,實在是不幸吧。


小約翰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喜歡的可以關注哦!

先說答案,韓國相比以色列地緣政治方面要更糟糕!

具體理由如下:

一、本國實力方面

韓國:擁有60多萬以陸軍為主的正規軍,自行化和機械化程度比較高,能夠“自主研發”世界先進水平的坦克、自行火炮、驅逐艦、兩棲攻擊艦和教練攻擊機等裝備。自上世紀50年代朝鮮戰爭後,韓國軍隊曾經在美軍的帶領下,奔赴越南等戰場,但最近幾十年只有與北方鄰居幾次有限交火,掌握了數次捱打經驗,軍隊戰備水平較高。

以色列:現役軍人約168000人,可在極短時間內擴充至60萬人。裝備大量世界先進水平自研或引進裝備,能夠自行研製具有世界先進水平輕重武器、坦克、無人機等,據說擁有規模有限的三位一體的核反擊力量。先後與阿拉伯國家打了五次中東戰爭和數不清的反恐作戰,作戰經驗極為豐富,軍隊戰備水平極高,可隨時應對任何突發事件。



雖然韓國軍隊實力在紙面上要數倍於以色列,但在裝備、訓練和實戰經驗上要遠遠落後。尤其是所謂的裝備研發能力,韓國基本就是簡單的堆砌美歐先進裝備總成,本國就造了個殼子沒有完全整合,裝備紙面數據很高,一旦使用笑料百出。以色列能夠結合自身實際,將歐美提供的先進裝備完美地整合到自己的裝備體系中,能夠消化理解吸收,進而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改進,並研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先進裝備。

二、盟友方面

美國作為韓國和以色列的共同盟友,在對待盟友方面有著天壤之別。

以色列能夠從美國得到除了核武器和F22等非賣品以外的任何裝備,而且在價格上非常之優惠,美國還每年向以色列提供30億美元左右的軍援。以色列在裝備研發方面得到了美國大力支持,可以說的上毫無保留,以色列是唯一一個得到F35戰鬥機源代碼的國家,這種待遇連美國的最佳跟班兒英國都沒有得到。F35交付以色列時更是由以色列飛行員自主駕駛飛回國內,凸顯了以色列在美國盟友中一般的地位。


韓國在美韓同盟屬從屬地位,在裝備購買方面,只能購買美國願意出售給韓國的裝備,在價格方面沒有任何優惠,甚至還要花出遠超裝備原價幾倍的價格購買性能大幅縮水的裝備。在裝備研發領域,美國只願賣給韓國裝備總成,最多隻願在韓國建設組裝廠,嚴格控制韓國的裝備研發能力。裝備供貨時間,更要在諸多盟友中排在後面。

日本作為東亞地區美國重要盟國,雖然與韓國沒有訂立軍事同盟,但是一旦有事駐日美軍必然馳援韓國,日本必定會不甘寂寞的插上一腳。但日韓兩國曆史恩怨極深,相互算計和猜忌使兩國必然不能精誠合作,互相挖坑和出賣將不可避免。

歐洲諸國距離以色列非常之近,歷史上與猶太人也有著非常多的恩怨情仇。二戰後,猶太人建立以色列,雙方合作大於分歧,雖然因為阿拉伯國家以向歐洲出口石油作為要挾,雙方不能結為盟友,但軍事合作領域一直沒有中斷。比如法國因為以色列對阿拉伯國家的攻擊,中斷了幻影F1戰鬥機和導彈快艇的合同,但對以色列偷開導彈快艇回國和盜取戰鬥機圖紙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後也沒有采取任何手段追究。德國由於慕尼黑事件和二戰中納粹對猶太人的屠殺,以半買半送的方式向以色列提供先進潛艇。

三、對手方面

韓國的北方鄰居政局穩定,常備軍過百萬,雖然裝備水平非常落後,人口也只有韓國的一半,但由於其地理位置極為靠近韓國首都,機械化水平也比較高,更專門研發了能夠打擊韓國首都的谷山大炮,對韓國造成極大的震懾。由於大國博弈的考量,美國在半島行動上畏手畏腳,也限制了韓國能夠使用的手段。

以色列一面臨海三面受敵,被數個阿拉伯國家環形包圍,但由於阿拉伯國家之間的矛盾衝突,如同一盤散沙不能形成合力,給了以色列各個擊破的機會。近年來阿拉伯世界風起雲湧,埃及和黎巴嫩政局不穩、敘利亞內戰不斷、沙特狂懟伊朗和也門。整個伊斯蘭世界也矛盾重重,宗教矛盾、教派矛盾、民族矛盾已經亂成了一鍋粥。以色列裝備水平對周圍國家形成碾壓,美國的情報支持非常到位,使以色列能夠對周邊敵對國家進行打壓,可以說現在是以色列建國以來周邊環境最好的一個時期。



汪淳浩瀚

韓國的地緣政治和以色列相比,哪個更糟糕?我的答案是韓國。


我覺得最大的理由是雙方面對的假想敵實力不一樣。韓國和以色列雖然都被假想敵包圍著,但面對的對手實力跟以色列面對的不在一個水平線上。身處東北亞的韓國,本地區本身就是一個情勢嚴峻的“火藥桶”。韓國跟朝鮮是死對頭,跟日本又有“獨島”爭端,而因為美國的因素而對中國和俄羅斯多加防範。這幾個對手,哪一個都不是省心的料。稍有不慎,即使背後有美國撐腰,那也夠韓國喝一壺的。


特別是朝鮮,隨與韓國同宗同族,但由於歷史原因,跟韓國的恩怨極深,誰都想著吞併對方。目前,雖然韓國的包括經濟和軍事技術在內的綜合國力勝於朝鮮,但誰都知道並不意味韓國就真能輕鬆吃下朝鮮。朝鮮隨落後,經濟弱小,但好歹全民皆兵,武裝到牙齒,特別是成功得研發了核武器,這讓其他大國都刮目相看,更別說還要依靠美國保護的韓國了。


與韓國的處境相比,以色列就輕鬆多了。雖然以色列看起來情勢更嚴峻,周圍被阿拉伯國家環繞,幾乎都有過爭端,歷史上打過好多次大仗,即使是現在也還時不時爆發衝突。但之所以以色列並沒有那麼大的亡國憂慮,是因為週末的敵對勢力其實都並不怎麼強大。有的阿拉伯國家雖然很富有,因為擁有很多石油儲量,但畢竟地方小,人也少,加上阿拉伯國家內部也有諸多分歧,所以並不是一個攥緊的拳頭,更像是一盤散沙。

所以,即使以色列本身也不大,人口只有幾百萬,但由於注重教育,大力投資科技,所以其科技實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有實力的。但這樣一個全民皆兵而又擁有非常先進的科技的國家面對一盤散沙似的敵人時,它還會怕嗎?所以,歷史上的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大多都是以色列佔據優勢。以前是,我想在今後依然會是這個結果。


兵者詭道也

韓國和以色列!地緣上來可以先比較一下!首先看韓國!朝鮮半島,被美蘇一分為二,後來經過朝鮮戰爭,周圍大國深度博弈,赤膊上陣,基本上維持了現在的情況!可以看出,半島的情況是半島人民不能為自己的命運做主,基本是被周圍的強國,世界強國所左右的!歷史上也是如此,現在朝鮮半島處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不過這個穩定的臨界點快來了,就是朝鮮的核導問題!這其中還是大國博弈,小國利用大國之間的不信任,已經在其中取得了很大的利益,但是又會因為朝鮮如果實質擁核引發新一輪的地緣動盪,對,是地緣動盪!這麼說吧,朝鮮半島是不動則已,一動盪起來,那可是引發中美俄三強,日本等的深度博弈,很有可能引發世界大戰!不亂說,這裡很危險!

好了,說說以色列,以色列是二戰後硬生生捏造出來的一個國家,也在動盪的中東,原本很多矛盾的中東,加入了一個矛盾,阿以矛盾!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是主角,以色列從建國起,就是處於高度的外部壓力,阿拉伯世界隨時都有可能消滅他,我不說能力,至少,在穆斯林,阿拉伯世界,以色列已經成了意識形態的敵人!儘管穆斯林世界很亂,力量也不集中,並且,中東也有可能會繼續亂下去,並沒有穩定下去的可能。不過以色列的生存危機並沒有解除,一旦成為了一個群體的意識形態的敵人,恐怕,這就等同於世仇了……所以,在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沒有真正達成和解之前,無論以色列看起來多強大,以色列面對的威脅遠遠比韓國,以及朝鮮半島要大得多!!很好理解!朝鮮半島面對的威脅主要是大國經常有可能會奴役,控制半島,比如說日本曾經吞併過半島!美蘇劃分半島……並不存在會被消滅的問題!可是以色列是實實在在的在某些群體眼裡,是要被在地圖上抹除的!


涵涵爸的憂桑





可以說,韓國和以色列的的地緣政治格局都不大好,都屬於政治和軍事‘’死地‘’。但對比而言,韓國的應該更差一些。

先說韓國,朝鮮半島問題是二戰遺留問題。屬於冷戰產物,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分裂。和前東西德國一樣。韓國的後臺是美國,朝鮮的後臺是俄羅斯和中國。由於冷戰,朝鮮半島處於戰略平衡狀態。彼此誰也吞併不了誰。達到軍事與政治均衡狀態。但冷戰結束以後。朝鮮半島戰略安全急劇惡化。朝鮮數次核試驗,導彈試射。引發韓國極大憤慨和戰略不安。國際社會開始全面制裁朝鮮,但越制裁越是引發朝鮮戰略不安,也就越要發展核武器。如此以來造成惡性循環,美國與日本又趁機干涉東亞以及威脅中國和俄羅斯國家安全。形成了中國,朝鮮半島,日本,俄羅斯相互防範,戰略對立。而朝鮮半島在其中不過是個棋子而已。也就是說,朝鮮半島問題已經不是韓國和朝鮮可以決定的了

而以色列問題徹底是美國和西方國家人為造成的了,歐美國家強行分裂巴勒斯坦國家領土主權。讓以色列建國。導致阿拉伯國家群情激憤。統一聯合起來討伐以色列。四次中東戰爭。以阿拉伯國家敗北, 以色列全勝告終。以色列好比打不死的小強遇挫越強。最終成為中東第一強國。雖然四周強敵林立。處於四戰之地。卻屹立不倒。毫不在乎。以色列之所以如此強大,最關鍵是美國的支持和縱容。再就是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危機意識和高度的國家使命感。雖然地緣政治很差,四周沒有一個朋友和盟友,但依舊做為一個強國處於國際社會當中。

以色列雖然從外表來看,以色列地緣政治很差,但戰略主動全始終在以色列自己手裡。而韓國雖然身邊就朝鮮一個‘敵人‘’’但國家的軍事最高指揮權在美國人手裡,地緣政治主動權還沒有朝鮮高。而整個朝鮮半島的主動權,雙方都沒有。楊堅因此而言,韓國的地緣政治是最糟糕和最差的。


清水空流

肯定是以色列更糟糕,而且放眼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地緣危機比以色列更糟糕的了,但以色列人愣是能挺過來,而且穩的住。

從地圖上看,以色列國土面積小,且南北狹長。與巴勒斯坦的國土還交織在一起。周圍全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國家,幾次中東戰爭的歷史也昭示著以色列險惡的處境。

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從四面八方進攻以色列,而以色列的國土情況註定了他們沒有所謂的“戰略縱深”,幾乎沒有任何可以持久抵抗的條件。

但是以色列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和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的支持,硬是打贏了前三次的中東戰爭。 據說其中一次當以色列面臨危機的時候,美國動用了空軍全部的戰略運輸力量來給以色列運送戰略物資。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美國竭盡全力或者換成另一個實力稍遜的國家來接濟,那以色列估計就危險了。 現在以色列通過其他國家的調停,與周邊的埃及約旦等國基本上保持了良好的關係,但黎巴嫩真主黨,混亂的敘利亞以及伊朗仍對以色列有重大的威脅。

再看韓國的情況:

雖然國土面積也比較小,但韓國自戰後面臨的危機比較單一,那就是抵禦來自北方的威脅。臨海相望的日本雖然和韓國有歷史問題。但都屬於美國陣營,基本上不是威脅來源。

另外九十年代之後,中韓建交,俄羅斯與韓國之間也沒有什麼衝突可言,韓國的國際環境更加良好了。

總兒言之,以色列現在是時時處於戰爭狀態,而半島雖然常常爆發危機,但總的來說都是政治問題,向延坪島炮擊這類的低烈度衝突對於韓國來說已經是大事件了。所以以色列和韓國誰的地緣政治更糟糕就一目瞭然了。


布魯科夫

韓國的地緣政治與以色列相比,哪個更糟糕?(本文約兩千三百字)

韓國和以色列都是單一民族佔優的國家。韓朝南北分裂,韓國(人口5061.7萬2015年)處於較低地勢,平原相對多;朝鮮(人口2515.5萬2015年)處於較高地勢,高山多。

以色列813萬人口(2014年,猶太人611萬)單獨被敵視的、人口數億的阿拉伯國家包圍著。

如果把韓國視為朝鮮族主體,那麼近期韓國處境糟糕,長遠則是以色列堪憂。為什麼?

先看韓國,半島歷史按存在期大致可劃分為:史前時代、檀君朝鮮(大部落,外界認為是神話傳說,但南北一致承認)、箕子朝鮮(半島北部)和南部的辰國(部落聯盟)、衛滿朝鮮、漢四郡與前三國時代、三國時代、新羅統一時代、後三國時期(892-936)、高麗王朝(918-1392)、李氏王朝(1392-1910)、日據時期(1910-1945)、朝鮮戰爭(1948-至今)。(資料來自網絡,部分劃分會有差異)

半島面積約22.2萬平方公里,東南西三面環水北面是崇山峻嶺,獨特的地形使朝鮮得以半封閉發展。然而到了近代“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海洋不再是保護的屏障,變了成入侵者的通途。半島地緣由過去“東西強鄰,北方蠻族”的態勢變成了中俄美日“四強力量交匯點”,雙方力量對壘,使半島不能統一;但作為一個已有上千年曆史的族群,南北雙方生死搏殺同時,對“統一”都未懷疑和放棄。

現在世界形勢出現重大變化,中國力量上升,而美日俄的力量都在下降,反而使半島局勢出現了轉折。最近半島危機加劇,主要是美國試圖攪亂中國發展,另一方面則是南北方出於統一的需要故意為之。

將來四方無論是哪一方勢力足夠強大,強大到足以驅逐其他勢力;或者是各方退出半島,默認將半島作為“緩衝帶”;半島都會統一併恢復和平。即使情況惡化到爆發了熱戰,最後也不會改變朝鮮族的繁衍和發展,作為族群而言沒有存亡的遠憂。

再看以色列,以色列人即猶太人,舊稱希伯來人,公元前11世紀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希伯來王國,後分裂為北部以色列國和南部猶太王國。前者在前722年亡於亞述,後者在前586年亡於新巴比倫。公元前539年後,巴勒斯坦先後被波斯帝國、馬其頓及其分裂後的托勒密和塞琉西統治。前168年,猶太人在猶大·馬加比領導下反抗塞琉西的統治。前141年,猶大之弟西門在耶路撒冷及周圍建立哈斯蒙王朝。前63年羅馬佔領巴勒斯坦,猶太人遭鎮壓,大多數逃離並流散各地。

19世紀後期,猶太復國主義興起。一戰後,巴勒斯坦由英國統治,復國主義團體得到英、美等支持。大批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購買或強佔已生活在此1300餘年的阿拉伯人土地,雙方因此衝突不斷。1947年,聯合國通過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次年5月14日,以色列國宣告成立。

以色列領土不斷擴大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衝突,在上世紀60至90年代是世界焦點。自從埃以關係正常化伊始,又經歷兩次海灣戰爭後,周邊阿拉伯國家失去了團結,忽視巴勒斯坦的命運。那麼以色列可以高枕無憂了嗎?非也!看待一國的長久國運,要從歷史角度來看。而現在,中東地區出現了足以讓以色列滅國的危險前兆。

現代以色列是由西方國家鼎力支持建立的(第一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得到西方提供的武器、金錢和經驗豐富的僱傭兵)。為什麼西方國家要支持一個已消失了兩千年的國家復國?這牽涉到西方世界對阿拉伯文化的打壓,美蘇兩大國和西歐諸國的地緣戰略等多重原因。(有關地緣戰略學的內容,可關注本號,看最早發的兩篇文章。)

現今被冠以“阿拉伯”的國家有22個,面積大約1340萬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4億,分佈於中東、北非和東非地區。有統一語言和風俗、宗教(分遜尼和什葉兩派)。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阿拉伯地區分為北非和阿拉伯半島兩大塊,以色列正位於兩大板塊陸地聯結的咽喉部。

歷史上阿拉伯地區(中東部分)曾有過多個大帝國,其中在阿拉伯民族興起後出現的有:阿拉伯帝國(632年—1528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約1300年—1918年)。兩大帝國都以宗教影響號召周邊地區,主要統治核心地帶都位於中東,都曾對歐洲的基督教文明形成極大威脅。

因此美蘇及西歐諸國對阿拉伯地區可能出現的統一局面感到擔憂,在以色列復國上達成共識。幾次中東戰爭,埃及、約旦、敘利亞、伊拉克的軍隊曾全副蘇式裝備,由蘇聯教官幫助訓練,卻屢屢戰敗,成就了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其實根本原因是蘇聯就沒打算要讓阿拉伯諸國消滅以色列!

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超級大國蘇聯分崩離析剩下實力大減的俄羅斯;一家獨大的美國在兩次金融危機後力不從心;西歐諸國社會動盪,實力全方位下滑。在此期間,為了阻止阿拉伯統一,美國幹掉了薩達姆;然後是奧薩馬本拉丹,利比亞的卡扎菲身亡、埃及的穆巴拉克下臺,曾經有志統一阿拉伯地區的強人都不復存在。列強和以色列此時大概鬆了口氣吧。

沒想到,極端組織IS興起,迅速席捲伊拉克和敘利亞。正當國際社會各懷鬼胎地聯手出擊,磨磨蹭蹭將滅未滅其時,胡賽武裝又在也門崛起了。手握鉅額石油美元、頂著聖地光環的沙特組建多國聯軍,想快速消滅胡賽武裝,不料反暴露其虛弱本質。

眼見沙特如此不堪,雄心未滅的土耳其試圖恢復奧斯曼帝國榮光,阿拉伯的千年宿敵伊朗想建立新波斯帝國,不知還有多少野心勃勃的梟雄暗中蟄伏。

種種現象表明,阿拉伯地區存在一統可能性,這無疑是以色列最大的噩夢,因為它所在的位置,無論是哪方一統(中東和北非兩大板塊其中之一),都不會容忍它的存在。

支持其建國的大國衰落中;數量龐大的敵人雖暫時群龍無首,不斷地相互廝殺,而一旦有勝出方,就會自動成為新領袖力量。(參考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或是普魯士統一德意志諸侯)以色列將在缺乏大國鼎力支持的情況下,面對一支久經戰火、精神堅韌的強大軍隊,還有比這更可怕的嗎?

所以,如果將韓國視為一國,則命運堪憂;視為一個族群的主體,則雖有磨難但民族傳承無憂。而以色列長遠看必有滅國之虞!

另:二戰期間,猶太復國團體曾與日本軍國主義勾結,企圖在中國東北立國;日本則想利用猶太財力發動戰爭,在1934年通過“河豚計劃”並付諸實施。後因與預期目標相去甚遠、美國猶太財團反對以及德國的影響,日本改將猶太人驅離。


英熊不問出處

其實兩個國家地緣政治都不好,但是兩者非要比較地緣政治劣勢的話,其實本來以色列更壞,但是由於玩家操作問題,變得韓國更壞。

先上一張以色列形勢圖。

以色列位於地中海東岸,由於西面臨海,而其他陸地方面均為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埃及等阿拉伯鄰國,由於宗教和民族矛盾,在以色列立國之初,就遭到幾乎所有阿拉伯國家的反對,並在宣佈建國開始就先後與阿拉伯國家爆發了多次中東戰爭,因為在態勢上,屬於被阿拉伯國家包圍狀態,所以地利極差,阿拉伯國家軍隊可以從四面八方向以色列發動進攻,可是正是在這樣極端劣勢之下,以色列經過自己頑強的努力,並在美英等國支持下,不僅全部打贏了五次中東戰爭,打敗了任何一個敢於在中東地區敢於叫板的阿拉伯國家,而且完全扭轉了自己屬於四戰之地的態勢,轉劣勢為優勢,被動變主動,由四處捱打變為想打誰打誰,成為中東地區的小霸王,以色列曾經佔領了整個西奈半島,埃及以色列和解後,歸還埃及,薩達姆叫囂著研製核武器轟平以色列,結果核設施剛剛建完,就被以色列的F15給轟成了渣子。

第三次中東戰爭中,甚至佔領埃及的西奈半島

目前的以色列已經與很多阿拉伯國家實現和解,建立正常的外交關係,對於不服以色列的,以色列會不時的給予顏色,這完全是因為以色列的自強不息,短短几十年已經為發達國家,發展程度遠強於周邊阿拉伯國家,同時美國等大國的強力支持也是重要因素,另外一點就是對手太爛。


再看看韓國,1945年日本投降後,根據美蘇對朝鮮半島北緯38線的劃界佔領,導致38線南北出現了兩個國家,從形勢上看北棒背靠毛子和兔子等世界級的大國支持,韓國的劣勢明顯,但是由於現代戰爭條件下,美國的強大的海空力量的支持下,朝鮮戰爭期間,經過兩年多的廝殺,最後仍在回到起點,以38度線為臨時停戰線。

由於朝鮮半島的特殊地形,三面環海,韓國東面鄰近日本的美國基地,向東、向南發展都能夠得到強力支持,特別是韓國的漢江奇蹟之後,國家經濟迅速發展,已成成為經濟強國,而本身韓國的軍事力量也比較強大、政治體制建設也比較完備,韓國發展的不錯。可是韓國由於國內市場狹小,外向型的經濟模式,對國外市場依賴太過於嚴重,因此一旦遭遇制裁,就會遭遇到重創,更可怕的是,由於韓國北面直接挨著的同宗同族的北棒,一個頑強的堅持畸形變態發展軍事武裝力量的國家,而且在經濟發展嚴重滯後的情況下,發展“xianjun政治”而且“光腳不怕穿鞋的”,經常向韓國發出戰爭威脅,正想互聯網流傳的段子一樣:

"誰打我,我就打南棒"

"誰打我,我就打南棒"

"誰威脅我,我就打南棒"

有這樣的一個兄弟般的鄰居,韓國真是積了八輩子德了

由於離得實在太近,韓國及後臺美國老大的高科技對付北棒無邪幾乎是無效的,在強大的攔截系統,也擋不住暴雨般的大炮襲擊。

除了軍事上的威脅外,在經濟上韓國由於鄰近天朝和日本等經濟強國,對外的依賴程度高,也往往受制於外部市場,更可悲的是韓國還總自不量力的稱自己為“宇宙大國”,引起了周邊國家的民眾的反感,因此韓國的地緣形勢,沒有根本性的好轉。


大東北的小豆包

韓國的地緣政治好過以色列。首先從地理位置上看,韓國三面臨海,一面由一條人為的“三八線”,把一個民族分隔兩邊,成為暫時的兩個國家。表面看來,雙方經常劍拔弩張。但實際上是虛張聲勢的時候多,統一是雙方共同的願望。而且不時有友好的小行動,如運動會共同參加,建立工業園區等。

歷史上韓朝一家,一直為我們的藩屬地。僅在甲午戰爭時被日本入侵,這也是半島第一次在地緣政治中的巨大事變。二戰結束,美,蘇分別佔有了三八線南北,後均宣佈撤出,但美國保留了“軍事顧問團”。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參戰,大舉北犯。志願軍入朝作戰,把敵軍由鴨綠江逐回三八線。從此,南北對峙。


除了南北關係的偶爾緊張,韓國幾乎受不到任何方向的威脅,即便過去的宿敵日本,現在也沒有能力和意願對韓國形成任何威脅。倒是駐紮在韓國境內的美軍,在保護韓國的藉口下,給韓國帶來很多麻煩。韓國在經濟上,工業上,軍事上都是較強的國家。這就讓北方的兄弟緊張。近年來,半島的核問題成了焦點。但,文在寅政府上臺後,在棄核的前提下,雙方已開始接觸。當然還有很多路要走,但地緣政治環境是向好的方向發展的。

而以色列則不同,以色列是二戰後才建國的。建國後的第二天就和周邊的阿拉伯國家發生了戰爭,而且後來又多次發生。對以色列來說它是幸運的,因為戰爭的結果它都蠃了。不僅沒失土地,還又多出來不少,連埃及的西奈半島一度也佔了,現在還佔著敘利亞的戈蘭高地。而它除了西邊面臨地中海外,北,東,西的黎巴嫩,敘利亞,約旦,埃及都是和它交過手的,而且,一打就是一哄而上。


所以,你不得不承認,以色列的政治地緣環境很差。但以色列這個民族也是個遭受過巨大民族災難的民族,但別是二戰時受到納粹德國的催殘,很遭人同情。再加上以色列人在國際政治中有西方國家的支持,自己的攻關能力很強,周圍的國家又無可奈何它。所以雖然地緣政治環境不好,但國際社會都逐漸默認了以色列存在這個事實,可以說無論在國際政治環境還是在地區地緣政治環境上都有所改善。看來,無論是生存,還是發展,直至強大,都要靠自己。


天太2

當然是韓國,其地緣環境條件要比以色列惡劣得多。不過環境歸環境,實際上以色列遭受的實際麻煩要比韓國多(多次的中東戰爭和武裝衝突),不過這已經成為歷史了,如今的以色列要比

首先說韓國。韓國的誕生和二戰有很大的關係,當時在朝鮮半島上,美國和蘇聯約定以卑微38度線來劃分雙方控制的界線,並扶持了支持自己的政權,因此誕生了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而韓國誕生之初就極為依賴美國,很多方面的建設需要美國的支援。

而同時,韓國與周邊國家關係也非常複雜,首先是同文同種的朝鮮,兩者的意識形態對立造成了長時間的隔閡。而與其隔海相望的日本,在歷史上雙方也常有衝突,雖然都是美國的盟友,但是並不妨礙日韓之間的矛盾,比如獨島之爭就是一個例子。此外,韓國周邊還有中國、俄羅斯這些大國,即使韓國的實力再強,也沒法和這些國家相比,只能淪為美國的一個棋子,藉助美國的力量發展自己。

而以色列,雖然在建國之初就飽經血雨腥風,歷經戰火,但是好在以色列人堅持了下來。同時,而在上世紀80年代與阿拉伯國家的和解之後,以色列已經不再面臨很嚴重的實際威脅了,其綜合實力在中東地區僅有沙特等國才能媲美。而多年來,以色列的主要威脅就是巴勒斯坦的武裝力量等,實際威脅不是很大,因為在政治上其和周邊國家基本處於穩定狀態,同時與美國等西方國家的關係良好。

而與此同時,像韓國,雖然其軍事實力相對於以色列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其海軍要比以色列要強得多),但是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還是無法確保絕對的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