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對孩子來說到底好不好?

明天會更好jrtt

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對孩子來說到底好不好?

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對孩子來說,肯定是一種身心的折磨。但對於家長來說,美其名曰是一種磨礪,並且理由充分,藉口響亮,叫什麼從小培養自立自強的能力。

如果說一年級的孩子能上繼續學校,就可以推導學前教育的孩子也可以上寄宿幼兒園,再可以繼續往前推,孩子一生下來就可以交給保姆或者爺爺奶奶帶,自己當個甩手父母,這樣的事顯然是父母高興,孩子不高興。

非要說對孩子好不好?孩子太小處於弱勢,沒有發言權。但作為過來人,我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六歲左右的孩子還處在身心發育不健全的時候,最需要父母的關愛與陪伴,過早地把他交給社會,對孩子而言是某種程度上的摧殘。

我的這個觀點不一定受人歡迎,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受名利觀的影響,受某些教育專家的影響,認為孩子要高起點學習,不要輸在人生的起跑線上。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事實,孩子過早地遠離父母是違揹人倫與天道的。

孩子的成長如果離開了父母脫離了家庭,學習成績最優秀也不值得大家提倡,人生人生,一個孩子過早的離開了自己的父母親人,那個生活有時候叫生不如死。當然,我這種說法幼兒寄宿學校的人肯定是一千個反對。

我認為不是窮得沒有辦法,父母必須背井離鄉外出打工的話,自己帶孩子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如果確實因為生活所迫,你必須將孩子交給寄宿學校的話,就不要問對孩子好不好了,只需把自己當成6歲的孩子,問一下自己好了!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山人的生活感悟》探討人生,感悟生活,共話養生,閒聊文學,共同學習進步。


山人的生活感悟

您好,很高興有機會回答您的問題,並且希望我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根據您的提問我們並不能完全依靠孩子的年齡來判斷好與壞,而是根據孩子自己的目前情況決定,比如有一些孩子比較自主自立,很小的時候就有很強大的性格,而且也可以獨立完成自己的生活起居,也不是很依賴父母,那麼完全可以提前進入寄宿學校,而且寄宿學校可以讓孩子迅速提升,在社交能力和生活能力上都會有很大的進步。反之,如果孩子還處於比較依賴父母的階段,而且非常難與他人交流,甚至產生過牴觸的情緒,那麼我們就不建議太小就讓孩子進入寄宿學校,因為這樣反而會拔苗助長,讓孩子產生孤僻,自卑,叛逆等情緒,極其不利於孩子成長。

另外,對於很多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都會比較矛盾,其實這個可以完全根據孩子的自身情況以及他自己的意願決定,當然通常來說孩子遲早是要離開家裡,經歷寄宿的時期,畢竟現在很多高中,甚至大學都有軍事化管理或者離家比較遠等情況,因此媽媽們也不要太過著急,只是說如果能夠早一點進入可以讓孩子提前學習到如何與他人接觸,甚至還可以交到一些比較好的朋友罷了。

最後,處於父母對孩子的愛與關心,還是建議爸爸媽媽們都跟孩子要交流,然後多瞭解一下孩子的意願,父母也可以從言行中得知孩子處於哪個階段,是比較依賴型,還是獨立型,這一點非常重要喲。


孕媽學堂

“我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在這裡學習,因為太造孽了!”——私立學校一位年輕女教師的原話!能夠在一年裡就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不僅對自己狠,對孩子更狠!


首先,據我所知,一年級就開始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有兩類!

第一:家庭條件富裕,子女上私立學校。

既然你選擇讓孩子讀私立學校,說明你對孩子的發展很用心,也希望自己花的錢能夠有收穫。但是私立學校管理嚴格,有個要求就是必須寄宿制,家長可以在開放日探望孩子,但是時間到了,必須離開。

作為一名曾在私立學校實習的老師來說,一年級就開始寄宿制生活,對孩子來說,真的很殘酷!有的孩子在學校,中午的飯不合胃口,無法下嚥,生活老師沒有時間和精力像父母那樣細心呵護,於是孩子就餓著,到了晚上,不想吃也得吃!


對於內向的孩子來說,很容易產生孤獨感,最大的孤獨就是群體熱鬧,而他一人孤獨!當時,有個學生每節課都“沒事找事”,一會兒肚子痛,一會兒頭痛,到校醫那裡去檢查,啥事也沒有。其實,他就是想在上課的時候溜出去玩,再打電話給爸媽,尋求安慰!

還有個孩子爸媽都是本校高中部老師,很忙,雖然孩子在小學部,但也很少見到孩子。孩子與父母相處時間少,覺得工作佔用了媽媽的時間,於是特別厭惡語文(他媽媽是教語文的,他認為語文搶走了自己媽媽!)其他課接近滿分,語文卻接近0分!


還有的孩子反應慢,做作業速度慢,做任何事情都慢!那時,我就天天晚自習守著他們幾個人,做完了再送回寢室去!說實話,孩子覺得惱火,老師更覺得要命啊!

小結:小學一年級學生自理能力弱,需要家庭的呵護,所以我不建議一年級就寄宿。儘管可以增加在校時間,但是童年少了爸媽的陪伴,不利於健康性格的養成,真的很慘!

第二:地處貧困山區,學校裡家遠,學生必須寄宿。

我到過涼山州黑水縣鄉下小學支教,那裡的幼兒園、學生一年級至六年級都寄宿,大多是藏族孩子。學校條件差,冬天鍋爐不能及時供應熱水,孩子們就端著盆,用山上的雪水洗臉洗腳,小小的手端著盆子,讓人看了十分心酸!可是,那裡的村落散佈,不可能每天跑通宿,孩子呢一週回去一次,有的一個月才回家一次!


由於地理條件限制,所以孩子們必須寄宿制,克服許多困難,這也讓他們歷經磨難,迅速成長!

我的建議:如果你更注重孩子內心感受,請一定不要讓孩子那麼小就去上寄宿學校!如果你本來就忙,孩子每天放學沒有人帶,那麼你還是放在寄宿制學校吧!

(我是 桃李不言夢夢,以上觀點,純屬筆者淺見,歡迎讀者提出觀點,留言討論!)


桃李不言夢夢

不知道為何要讓一年級的孩子去上寄宿學校。就我所在的江蘇一個三線城市,只有一所學校是有小學就開始寄宿的,是北京新東方投資建設的從一年級到高中畢業一貫制的寄宿制外國語學校。但是身邊極少有耳聞把六七歲的小朋友送進去的,常見的是家長們在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就想方設法傾家蕩產去買天價學區房,沒有能力買房的父母也挖空心思竭盡全力給孩子上了當地出色的民辦學校,這些小學都不是寄宿制的。我在想,是什麼樣的家庭會讓孩子去上這所在本地沒多少口碑且學費極貴的新東方外國語學校。一個共同點——家庭經濟條件不錯,其他的就學理由無非是想走出國發展的道路、家中沒有人帶孩子、無法每天接送、父母長期在外掙錢的、覺得早點給孩子獨立是有好處的奇葩價值觀……

回到問題本身。一年級的孩子,我並不建議送去寄宿制學校,這個年齡的孩子處於心裡和生理都非常稚嫩的階段,是應該每天依偎在父母身邊的幼獸,尚不具備獨立生活的能力。孩子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想必孩子的內心是恐懼的,很多第一天上學的孩子都會止不住地哭泣,此時家庭和父母的撫慰是任何老師都無法替代的。一直就不贊同孩子需要過早地獨立,童年那麼短,孩子需要你的日子轉瞬飛逝,有什麼理由比陪伴他長大更重要呢?

今天恰好看到句話特別好: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掙錢,不去管教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孩子一年就掙到了。


菅蒹

做為一名參與過寄宿制私立學校辦學的過來人和家長,我的一個建議是:小學階段,初中階段孩子如果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條件也允許,最好不要送孩子去讀寄宿學校。

這種全日制封閉式寄宿學校基本都是私立學校,公辦的寄宿學校主要是初高中階段,小學在縣級以上城市是看不到的,為何?因為沒有老師能夠一天二十四小時守護著孩子,孩子集中在一起,萬一出點什麼事情,這個責任實在是太大了,沒人能夠扛得住。

我們自己辦過私立全日制寄宿學校對此深有體會,每個月放一次月假,學生回家一次,其他時間學生都要關在學校裡,老師要時刻看著學生生怕學生整出點什麼事情來,但再怎麼緊張,學生中的打架現象,欺凌現象還是難以避免。

因為私立寄宿制學校的學生來自範圍廣,家庭背景複雜,沾惹各種不良習氣的也多。孩子在寄宿制學校讀書期間,如果性格懦弱受到高年級同學或同班同學欺凌也不敢告訴老師,父母也不能及時知情,對孩子的傷害是特別大的。

若孩子是實施侵害的一方,父母也不知情,最終釀成大禍,無可挽回。

我們這個學校投資了幾百萬最終問題重重,想幹一番教育事業的校長和教職員工都非常痛苦,最終學校還是堅持不下去。教育本身是一件投入非常大,回報十分不確定的事情。

小學階段的孩子,父母的陪伴,父母的愛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成長營養。

父母辛苦掙錢圖個啥?不就是圖孩子健康成長,以後能夠成為一個性格能力全面發展的完人麼,孩子的教育若是失敗了,父母掙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呢?所以忙著掙錢,忙著工作,沒時間管孩子,丟到寄宿制學校以逸待勞這種想法是非常不可取,也是極其不負責任的做法。

我有個朋友和前妻生了個兒子,後來又再婚,兩口子做生意,沒人管這個孩子,就把這孩子送回湖南老家一所規模很大,名氣也很大的寄宿制私立學校讀書,上的也是一年級,結果只上了一個學期,身上長滿疥瘡。我們所有認識他的人都說他這種做法非常不對,說這孩子太可憐。

上過寄宿,身上長過疥瘡的人會知道這是多麼難受的一件事情,我高中時上的是寄宿,三四十人一個寢室,上下鋪擠四個人睡,傳染上了疥瘡,渾身瘙癢難耐,折磨得整個高中階段都沒心思學習。現在幾十年過去了,回想起這個經歷依然心有餘悸。

所以,作為父母親,既然把孩子生下來了,就要努力給其提供最好的成長環境,讓其快樂成長,不要在成長過程中留下太多陰影和無法抹去的傷痛。這即是對自己負責,對孩子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胡侃砍

我送孩子上寄宿的時候,身邊人都說我自私,我承認就是自私,原因是我家老大在私立學校上學,孩子每天除了學習就是學習,周內到週日還有各種補習班,每天晚上作業寫到幾乎都是10:30-11點多,連個興趣班都沒時間學,我們週末想帶他出去玩,他都沒時間,過節休息了,他更不願意出去(原因是難得不寫作業不補課)太辛苦了。所以老二我不想讓她每天寫作業到12點更不想讓她上各種補習班。在寄宿學校晚自習就班主任帶到7:30寫完作業,會宿舍有生活老師照顧,8:30-9點睡。週末作業也不多,週六週日報個自己喜歡的興趣班。我是每週5下午接回家到週日全天都陪她什麼都不做。孩子非常喜歡寄宿學校。老大馬上中學,我們準備讓他上寄宿學校。不想讓孩子太辛苦了。


康雲花小朋友

總體來說,不好。但有的孩子讀寄宿確實是父母無奈之舉。我們全面來看看這個問題應該怎麼思考,以及如果要去讀寄宿,父母在平時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做補充。

第一,小學一年級是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個有競爭有合作有挑戰有困難的群體。他們需要在新環境中找到歸屬感,獲得認可,在情感上需要陪伴和支持,需要和父母一起傾訴,並且在父母的指導下能夠面對學校群體帶來的挑戰。

第二,一年級的孩子和父母的合作關係邁入一個新階段,和幼兒園中親子關係有了變化。父母也需要從陪伴過程看體會孩子的成長,全家人在一起快樂,哪怕是每天鬥鬥嘴,都會彼此有很好的情感交流,這樣的愉悅感就是情感的增長,才會有家人相處的樂趣。

基於以上兩點能看到一年級的孩子讀寄宿會帶來情感上溫暖陪伴的缺失,而六七歲的孩子情感需要旺盛,並且調整情緒的能力弱,如果情感沒有得到支持,對心理上帶來的隱患是比較大的。而同時和家庭其他成員的情感經營也會有難度。

當然,如果孩子沒有讀寄宿,父母在情感支持和幫助上什麼都沒做,也就和讀寄宿沒有什麼區別,這點也需要父母們注意。

有些情況確實父母們很難選擇,就是父母因為家庭的原因不得不讓孩子讀寄宿,那麼我們可以怎麼做來彌補這樣的缺失呢?

首先,和老師保持良好聯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因為孩子在學校的情感波動很有可能週末回到家自己就不願意提及。不提不代表孩子不需要幫助,也不意味著這件事對他的情感沒有影響。只是忘記了,但是實際影響確實存在。所以除了詢問孩子之外,也需要從老師那裡瞭解具體的情況。

其次,週末安排豐富的家庭活動

孩子需要的溫暖和歸屬感都可以通過豐富的家庭活動獲得。比如電影、博物館、野餐、吃飯,所有的遊戲都能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能讓父母的愉悅感增強。

第三,如果有可能,每次孩子離家去學校,可以帶上有父母情感意義的物品

孩子們回學校的時候,父母有時候可以給孩子寫封信,或者錄語音,還可以錄視頻。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的陪伴,同時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有父母意義的陪伴物,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隨時在身邊。

最後,就是關於愛的表達。父母對孩子情感的表達也需要給到孩子。

不表達的愛,不是愛。父母的表達對孩子很重要。我也能理解父母在表達上會有很多挑戰,所以在“蘭海說成長“ APP裡有示範課程,可以去看看”溝通表達技術“。

選擇寄宿或者不選擇,肯定有成年人不得不面對的很多困難。如果一定要選擇,我們就需要知道缺失什麼,平日需要補充什麼。如果孩子沒有寄宿,也不代表父母就做的很好。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需要父母有意識的行動,才能幫助孩子。


蘭海

就這個問題我來說說我家外甥的孩子的情況。

孩子從幼兒園就到城裡上學,因為村子裡沒有幼兒園!無奈之下,外甥和媳婦在外打工,我姐感嘆自己的孩子沒有知識在單位誤事,就一咬牙,把全部希望寄託在孫子身上,帶孩子到城裡的私人幼兒園周託管。

可想而知,孩子走時大哭大鬧,中間也是時常有不好好吃飯的現象,每到週六日,孩子和平時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有說有笑,歡喜無比。

直到孩子上小學。

一直寄宿。每週回一次家。和父母爺爺奶奶的感情明顯生疏,學習更是一塌糊塗。

有幾大特點不得不說。

(1)心理脆弱,家長不能批評,一批評就哭。

(2)回家寧可做家務也不看半眼書,對學習沒有半點興趣。

(3)吃零食代替了吃飯,人發胖。

(4)花錢大手大腳,一星期的生活費,三天就沒有了。

(5)作息時間錯亂。

(6)電視代替了親人

總之,好端端的一個孩子,對人沒有半點熱情,生活習慣很糟糕。學習習慣沒有養成。



寄宿,對於家長來說除非萬不得已,否則,孩子小學幼兒園之類的啟蒙階段,萬萬不可把孩子一丟,自己說是為生活奔波,忽視和孩子幼小心靈的需求。

孩子沒有了安全感,沒有了對親情的感受,長大後會怎樣,不知道了,但和每天享受父母的擁抱關愛的孩子們相比,幸福感不言而喻。

可能有人會說,孩子獨立能力培養起來了,答案是不一定!孩子身體和心理的撫慰,沒有親人的參與,一定是殘缺的。

我女兒的班裡,有個長期尿炕的女孩子,因為家窮,孩子姐妹兩在一所學上,蓋一床被子,妹妹尿炕,姐姐和妹妹每晚都是溼漉漉的被子,尤其冬天,可想而知。即使有生活老師,但孩子總是尿炕,誰能像媽媽一樣對孩子無微不至地關心?

所以,孩子小,家長就陪陪吧,在學校寄宿真是下下策。孩子有了自理能力,家長再放手吧。

真的,你不陪她小,他能陪你老嗎?


漫語慢文

不好,很不好,超級不好。

我小時候是留守兒童,9歲的時候 就開始寄宿在別人家裡讀書,因為我們那兒的學校離我們村子有2小時的路程,於是我跟我哥哥被寄宿在親戚家,爸爸媽媽在外打工,家裡就奶奶一個人,我們在親戚家寄宿一年的時間,後面他們讓我們繼續寄宿,後面我們就吵,然後拎不過我們,於是每天早上我們要走2小時的路上課,早上5點就要出發,因為7點要上早自習,每天凌晨,同村的小夥伴們打著火把,東家一個西家一個的叫上,一路上就有了一群小孩子,那時候很開心,每天早上要準備中午的食物,有時候是炒飯,有時候是煎餅,不過每當到中午12點放學,基本都是冷的了。

學校在車路旁邊,那時候的是那種泥車路,一群小孩拿著鐵盒子在一個廢棄的房子裡吃飯,那個房子的主人全家出門打工了,哪兒就成了我們的聚集地,有時候哪兒會有打架,會在哪兒睡午覺,但是最羨慕的還是那些能回家睡覺的同學。

慢慢長大後我們開始上初中了,當時13歲,一個人去報道,哥哥早在14歲讀4年級的時候就輟學了,因為別人笑話他口吃,但是我哥哥成績,特別是數學成績很好的。

初中在外面租房子住,一間小小的房間住18個人,房間裡面只有一個走路的通道,其他全是床位,吃飯需要在外面吃,一頓1.5元,滿滿的一大碗,但是很少菜,最羨慕的也是那些回家吃飯的同學,所以寄宿學校不好,最好是能讓孩子每天回家,每天都能吃爸媽的飯。

現在我在廣東,已經參加工作實習了,如果小時候我爸媽也在身邊,哪我現在肯定也不是這個樣子。


小小奶油小生

一年級算什麼,我們這邊農村老家,幼兒園開始就寄宿了,也就是三歲多的孩子,就開始寄宿,並且還蔚然成風!
具體的呢,就是週日下午,幼兒園的校車,去村裡把孩子接走,週五的下午再由校車把孩子送回來,每次去幼兒園呆五天。在農村,家庭條件都一般,往往一家裡,爺爺奶奶要種地,爸爸媽媽要去打工掙錢養家。普通幼兒園每天早上八點入園,下午五點放學,有的中午還要回家吃飯,所以說一家裡,基本有一個人什麼也不用做,得專門管接送孩子,所以大家都覺得麻煩,乾脆讓孩子周託,省事。我們家呢,當初有孩子要去幼兒園,家裡說,看這周託很省事呀,咱們也這樣吧,我直接懟一句,孩子送到這樣的幼兒園,還不如送到孤兒院,這樣她和沒有父母的孩子有什麼分別!主要是才三四歲的孩子,對外界認知,對自身瞭解都還不成熟,這麼小,就讓他們獨自面對,感受不到家人的存在和愛,實在是可憐。之前親眼叫我老公的外甥女,住了一個學期的周托幼兒園,每次一到週日早上,孩子就表現的分外憂愁,心事重重的樣子,到了下午,狀態更差,等到四五點,幼兒園校車來了,基本就是快要哭了的樣子。有時不坐校車,就由家人送到幼兒園,每次都是拉拉扯扯的,好不容易到了校門口,孩子哭的撕心裂肺的,只得把孩子扔在院子裡,狠心走了,任憑孩子怎麼哭鬧。



所以一般只要我在,我就想辦法不讓孩子去,可是我能做的實在是徒勞。到現在,我自己的孩子,我都是堅持自己帶,即使不是整天陪著,我也讓他們每天能見到我,特別是晚上睡覺時,和他一起說說當天的見聞,幼兒園的事情,然後告訴我的孩子,我愛他們。我常常說,錢很重要,但是孩子更重要,錢可以以後再掙,但孩子童年如果有缺陷,那麼一生可能就留下毛病了。
那麼我們回到題目,一年級的孩子到底適不適合寄宿學校?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年級的孩子,也不過是七八歲,童年還沒有過完,感情認知也不完整,就這樣把她們丟在陌生的環境裡就算是以後都熟悉了,但到收到的,也不會是家,也不會體會到父母的愛,安全感得不到保證,性格肯定會出現缺陷,從而影響一生!儘管寄宿制學校能讓孩子們更加獨立,更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當我覺得,愉快而充滿愛的童年更能溫暖一個人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