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把幼兒園的東西拿回家,應該怎麼辦?

壯仔媽寶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到了幼兒園,大多數孩子都明白拿走不屬於他們的東西是不對的。即便如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會因為覺得某樣物品可以幫助到自己,私自拿一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且在他們心中,可能結果也不嚴重,沒什麼大不了的。比如,有個孩子在書法課上“偷”了同伴的筆,因為同伴的字寫得比自己好,他覺得這支筆能讓自己提高書法能力。

如果家長當場發現孩子的行為,那就要讓他明白,拿不屬於他東西是不對的。朋友在這個年齡段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指出,做這樣的事情也會破壞他和朋友的友誼。不要給孩子立馬貼上“小偷”的標籤,也不要把重點放在他的偷竊行為上。相反,告訴孩子,家長關心的是如果他拿了別人的東西,他的老師和朋友會如何看待他。

當與孩子討論這個問題時,讓孩子將物品歸還並道歉。讓他為“受害人”做點什麼補償。比如,課間休息時,他可以在教室裡幫助他的同伴,或者帶點特別的東西去分享,或者給朋友一個小禮物。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他做錯了什麼,他需要怎麼去彌補。

如果家長懷疑孩子用藉口推脫,那先請仔細觀察情況。比如問孩子揹包裡的溜溜球是從哪裡來的,如果孩子說是他的朋友給他的,那就需要詢問一下朋友的家長,看看是不是這樣。如果孩子真的是不問自拿,但家長又聽信了他的藉口,孩子會“喜歡上”這樣的做法,會越來越不誠實。有時候,家長也要整理一下孩子的房間,如果有多出來的,明顯不是爸爸媽媽送給孩子的玩具或物品,最好要問清楚來源。

偷竊是一種家長不想讓孩子染上的惡習。如果家長已經努力教導孩子,孩子卻還有這樣的行為,那就尋求專業人士的建議。可能是孩子有潛在的心理問題,需要專業的幫助。


蜜桃姐姐

首先作為一名幼兒教師,一定是要知道的,孩子這種行為絕對不能和盜竊劃等號,因為孩子對於這種行為的性質與嚴重性還沒有足夠的認知。

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以教育和引導為主,那麼怎樣去教育和引導幼兒呢?對此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開展相關教學活動。


如果班裡孩子出現了這種情況,那麼作為老師一定要開始重視,可以順勢組織一次相關的教育教學活動。給孩子普及相關知識,讓孩子們瞭解這種行為的嚴重性,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念與意識。

第二:通過多重形式滲透。

除了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進行滲透。例如設置相關的活動區角,或者利用圖片繪本以及故事案例的分享,讓孩子們對此形成意識與觀念,這種方法家長同樣適用。

第三:與家長交流溝通。

如果孩子出現了此類情況,老師一定要告知家長,同時也要讓家長清楚,孩子這種行為和偷盜是不同的,需要的是幫助孩子認識嚴重性與危害,並且在家也要教育和引導孩子,做到家園共育。

第四:教會孩子正確的方式。

孩子會把這些東西拿回家,證明孩子對這個物品的喜愛。那麼不管是作為老師還是家長都應該教會孩子運用正確的方式去獲得。例如可以向老師說明情況,借用物品到期歸還,或者拿別的玩具進行交換,方法有很多隻要孩子學會運作正確的方式,對於孩子的以後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李夢龍

相信很多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會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即便如此,有些小朋友,再去別人家玩的時候,或者在幼兒園的時候,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還是會順手拿回家。如果孩子把幼兒園的東西拿回家,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我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會在班上教育小朋友。讓他們知道別人的東西不能拿,拿了別人東西是不對的道理。我會跟他們說:“如果哪位小朋友不小心把幼兒園的東西,放到書包裡面拿回家了,那改天把東西拿回來就好了”。不要給小朋友隨便貼一個“偷”的標籤,這樣會很傷他們的自尊心。


第二,跟家長溝通。私底下跟該小孩的家長溝通一下,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情況,並能夠一起教育孩子。我覺得更多的是言傳身教吧,如果自己家的小朋友拿幼兒園的東西,那家長能夠,及時的制止,並且及時歸還,那麼以後小朋友就不會再拿幼兒園的東西了。相反的,如果小朋友拿了幼兒園的東西,家長髮現以後從來不說,那就助長了小朋友拿幼兒園東西的壞習慣。

我們要教育小孩子,別人的東西不能拿,即使再喜歡,不是自己的東西,拿了就是不對的。以上是我的兩個觀點,如果大家有其他的點子,歡迎討論。


幼兒我最棒

幼兒園的小朋友喜歡拿別人的東西,這是因為他對這個東西很感興趣,他覺得好玩,自己家裡也沒有,他很羨慕這個小朋友的東西,所以他就想拿去玩下。他就是這麼一個簡單的想法,不像家長想象的那麼嚴重,所以家長不要太緊張。不能以大人的思維去給這個孩子貼標籤,不能去嚴刑拷打他,更不能說“偷”這個字。

這種事情我們做家長的該怎麼去糾正他呢?我們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愛惜東西的觀念,特別是他自己的東西,你要告訴他要愛發自己的東西,你的東西不見了,你會不會不開心呢?家長還要教育孩子換位思考一下,站在別人的角度教他同比的心理去想。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語氣,用平和的口氣和孩子交流。你可以引導他說要是你自己很葉歡的東西不見了,被別的小朋友拿走了,你會不會不高興呢?他肯定會說,會啊,我肯定會不高興,很生氣。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反問一下他,孩子肯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答覆。

我們自己在家裡,也要尊重孩子,孩子有什麼願望。他想要一個什麼玩具的時候,我們也要給孩子一個自主的權利,讓他自己選擇。當然也是要在對他有幫助的前提下,他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而我們家長不能及時的滿足他,也要告訴孩子一個理由。

如果孩子很想要一個什麼玩具,你又不給他,他又非常想,那他當然就拿別人的東西來玩了。但是不管怎麼樣,當孩子拿了別人的東西回家,我們做家長的都不能著急去批評孩子。我們可以跟孩子談談心,就和上面說的一樣去問一下孩子。讓他意識到自己的不對,能夠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對方肯定不高興,很著急。我們可以一起陪著自己的孩子去把那個東西還給人家,並且對那個小朋友道歉。

這樣一方面讓孩子認識到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另外一方面也能讓他做一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平時我們要跟孩子多交流,溝通,要及時瞭解孩子的想法,出現了問題,我們也能及時的去糾正。孩子有些動作、行為都 是無意識去做的,他拿別人的東西他沒有主為這是不對的,他只是想拿回來看看,僅僅如此。可能也有很多原因,也許他在家裡覺得沒有安全感,很多因素,所以在心理上我們要疏導一下孩子,不要去責罵孩子,更加不要去當著很多人的面去指責他,那樣會適得其反。

做家長的可以成就一個孩子也可以毀掉一個孩子,經常說一個沉默的眼神可以激勵孩子,也是會傷害孩子。我們用多少語言上的利器去傷害孩子,那麼到時候可以就會讓我們用加倍的溫馨話語去溫暖我們的孩子。所以我們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話,那就會變成問題的本身了。當發現問題的時候,我們要以平和的心態去解決。不要想的過嚴厲,不要把大人過激的思維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家長多去跟孩子交流,我覺得寶貝們跟你談一次心以後,肯定不會再去拿別人的東西。


jollyswan

我們幼兒園裡有類似的情況,一個小朋友把幼兒園的玩具裝進口袋裡了,被萌萌老師發現之後萌萌老師是這樣做的


整理完區域之後本來要繼續下面的課程,但是萌萌老師發現這個問題之後,她調整了一下課程,對孩子們進行了一下,隨機教育

給孩子們講了一個故事,象寶寶要回家:

一個小朋友把幼兒園的小象玩具帶回了家,晚上,她在睡覺的時候聽著有哭的聲音,原來是小象寶寶哭著要找媽媽,他想幼兒園了,想幼兒園裡的媽媽了

這位小朋友聽了小象寶寶的哭訴,覺得很愧疚,就把小象寶寶送回了幼兒園

然後萌萌老師用擬人的手法,讓小朋友們聽一聽,哪裡有聲音,唉?好像是玩具寶寶在說話

玩具寶寶再在說:

這裡好悶啊,這裡好悶啊,我要出去,我要回我自己的家

“哪裡來的聲音?小朋友幫忙找一下吧!”

那個把玩具裝到自己口袋裡的小朋友悄悄的把玩具拿了出來

“老師,我找到了,我把她送回家”

然後萌萌老師就誇獎了這位小朋友,因為他讓玩具寶寶回家了,是一個樂於幫助別人的好孩子

通過這件事情之後呢,我們幼兒園策劃了一個家長會,就專門針對這個問題,跟家長做了一下交流

大概內容如下

  1. 遇到孩子把玩具帶回家,這樣的事情請家長不要小提大作,這不能說明別的問題,只能說明孩子特別特別喜歡這個玩具,家長協助小朋友把玩具送回幼兒園,送回玩具的家就好
  2. 這樣的事情發生,提醒家長幫孩子保護她的界限的安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有鄰家的小孩到我們家來玩,如果家長不經孩子的允許,就把孩子的玩具讓別人玩,這樣會導致孩子界限不清楚,所以對於別人的東西他也覺得可以拿,孩子一方面努力的抓取,維護自己的東西,不讓別人玩,而一方面又侵害別人的界限。有人到我家來玩,我都會非常認真的問我家陽陽讓哥哥玩一下好嗎?得到他的同意,我才會把他的玩具分享出去,否則我是會拿我的東西來分享給別人,而絕不會動他的東西
  3. 如果孩子又碰到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的時候提醒孩子可以跟別人說一下:我可以帶回家嗎?得到別人的允許之後才可以把玩具帶回家,並且第二天要還回來。
  4. 孩子不打招呼就把東西帶回家,還有一方面的可能,他認為打了招呼也不會得到允許,那這樣的事情就反射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孩子的需求是否經常滿足?記得之前有一個教育實驗叫做延遲滿足,但是在我看來一個經常不被滿足的孩子,他會更多的抓取,因為得來不易,所以更要抓取更要想盡辦法獲得,所以提前家長多關注一下孩子的需求吧,如果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不是太過分的話,儘量滿足孩子吧!

上面是我們給予家長的指導,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學慧育兒經

我個人認為這個事情可以爭取家長的協助。我相信大多數家長還是會認為這是不好的行為,也不願意自己自己的孩子養成這種習慣。當然孩子有時並沒有偷這個概念,他喜歡就拿走,思維很簡單。所以,老師在跟家長溝通的時候也要站在孩子不懂的這個角度來說。要告訴家長孩子這種情況出現過多次,所以才需要家長協助監督,告訴家長要幫助老師讓孩子明白,公共的物品可以挖玩,但不能佔有的道理。告訴家長你正在保護他的孩子不被貼上小偷的標籤,家長一定要重視,無論在哪兒都要教孩子不要拿不屬於自己的東西。



SS135409617

幼兒園這個年齡段孩子剛剛建立自我意識,他們願意嘗試各種新的事物,對自己做的事沒有像成人一樣有很強的好壞意識,所以這時候最忌諱的就是,大聲指責、批評,懲罰孩子,強化孩子把東西拿回家這件事。

做父母的學會換角度跟孩子說,比如孩子把幼兒園他喜歡的繪本帶回家了,首先弱化把繪本拿回來這件事---設想孩子拿回繪本的目的是為了讀,跟孩子說“孩子你是因為特別喜歡這本書,又沒有看完所以拿回來接著讀的,是嗎?”

然後告訴他不能這樣做的理由:“可是這本書是幼兒園買給大家的,如果同學都這樣做,別的好書你也看不到了,明天媽媽跟你一起把書放回去,以後幼兒園的書要在幼兒園讀,回家把看過的故事給媽媽講講,媽媽愛聽你講故事。”

接著要讓孩子承擔責任,把書還回去:第二天讓孩子帶上書,當你的面把書給老師,回家要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孩子還書這件事,讓孩子知道,即使做了不太好的事情,要承擔責任,父母也是愛他的。

處理孩子的事情,不要情緒衝動,千萬不要上來就指責,發脾氣,要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跟孩子交流,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看,瞭解孩子為什麼這樣做,他的動機是什麼,不要過分解讀孩子的行為。

只要把握兩個原則,第一,把孩子的行為導向一個良好的動機並強化它,讓孩子承擔責任自己糾正錯誤;第二,孩子糾正錯誤後,要給予鼓勵和表揚,你不會再焦慮糾結孩子犯錯了。

孩子的問題,其實都是家長的問題,孩子出現什麼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錯誤的處理方式,孩子出現問題如何解決,是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正確面對不斷學習的。


阿笨是隻貓

孩子拿回幼兒園的東西,其實是無意識的,大人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而斥責孩子,而此時大人應正確引導孩子,並告訴孩子這個東西是幼兒園的東西,寶貝以後不可以帶回家,這個東西只能在幼兒園裡玩,不可以帶回家。大人送孩子上學後可以陪孩子一起把孩子帶回家的東西交給老師,然後在這時要記得表揚寶貝真棒,以後不可以拿幼兒園的東西回家嘍



冉冉媽媽

孩子在2-3歲的時候,就已經有物權認識,知道什麼東西是自己的什麼東西是別人的。我孩子3歲入園之前就已經分清楚借、送、拿的意思,他們班級上也沒有聽說過誰會把幼兒園的東西拿回家。

覺得老師應該和家長溝通一下,在幼兒園的時候,和小朋友們要強調幼兒園的東西用完之後歸還到原處,不可以藏起來。比較幼兒園的東西不是私人物品,養成這樣的習慣也不好。


宸寶的雜貨鋪

前幾天接孩子的時候就遇到孩子班裡的老師在跟一個小朋友的家長私下交流這件事。

我覺得如果是老師,其實是完全可以與家長一起協商,解決這個問題的。很多時候小朋友不懂,家長可能也沒有特別注意到,所以會有這樣的習慣。這跟去超市買東西,要告訴孩子不能不付錢就拿回家是一樣的,讓孩子學會理解物品所有權就行了。

如果是家長,其實就是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給孩子灌輸這種物品所有權意識,逛超市,去小朋友家裡玩耍,去公共場所玩耍,引導他們理解規則,做出正確的行為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