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發現問題真相併輕鬆解答問題的思維?

希言自然81

在教育孩子時應該適當提問,這是啟發孩子思維的重要手段之一。父母向孩子提問能夠起到設疑、解疑和反饋的作用,也能夠幫助孩子指明方向、啟發思維和調節氣氛。

如今,提問的方式已經成為了一門藝術,並且具有很強的技巧性,父母在向孩子提問時,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一、提問時要有適當的層次性。父母在給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培養孩子的問題意識,沒有問題對孩子來講並不是件好事情。不管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按照孩子天真和好奇的天性,他們必然會對自己周圍的事情產生好奇,而在學習的時候,因為自己的理解能力有限,自然會存在問題。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和疑問,這樣就能夠讓孩子變得更加積極。

提問的時候保證問題的層次性,這樣不僅能夠讓孩子願意回答自己的問題,更能夠幫助孩子建立理性思維和邏輯思維,讓孩子在與父母交流的時候變得更加主動。

二、提問要有合理的導向性。向孩子提問的最好效果是將“質疑”這種教育方法引入日常教育中,讓孩子在設計的問題和指導下,能夠自覺地形成問題意識,既能夠讓善於發現問題,又敢於去提出問題,樂於研究問題。

注意在提出問題後觀察孩子的表情,隨後要鼓勵孩子去回答問題。當然在提問的過程中,要留一段時間讓孩子去思考,這樣孩子才有機會收集並組織信息,進行合理的歸納總結,從而才能夠形成有條理的答案。

要注意實施“父母少問,引導孩子多問”的方法,在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是被提問的對象,要對孩子進行引導,讓孩子漸漸地學會自己去提問題,這樣能夠讓孩子由被動變為主動,更能夠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三、提問中應避免出現問題過於簡單,答案過於開放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會這樣問孩子“你想吃什麼呀?”“你想玩什麼?”“你想看什麼呀?”等等,似乎這樣的問題才會被孩子接受,可以隨意地去回答問題。而實際情況是,問題的想象空間太大了。

千萬不要覺得答案越開放,就越有利於孩子回答。關於類似這樣的開放性的問題,提問時一定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因為孩子有時會偏離標準答案很遠。比如,孩子可能會回答:“我想吃大白兔奶糖。”為了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一定要把問題調整成為選擇題,儘量讓孩子在限定的範圍內做出選擇,回答問題。


壹父母

你看到的並不是真相,思維導圖讓孩子“挖開”大腦,看清問題本質

您是否經常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1、您買了很多書,可惜很多都沒有讀?就是有幸讀過也掌握不了多少?

2、走進書店發現新書、想買的書層出不窮,可是總擔心買回去也沒有時間消化?

3、您是不是感覺學生學習都比較吃力,只有刻苦才能通過考試?

4、在工作中您是不是感覺學習能力不如學生時代,在激烈的競爭面前感覺知識更新緩慢?

5、當您面對無限豐富的知識、智慧和技能您是不是感到力不從心?

是我們的能力不夠嗎? 是我們的大腦不好使?

這時候就需要用到一個神奇的工具——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的由來: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東尼·博贊在研究大腦的力量和潛能過程中,發現偉大的藝術家達·芬奇在他的筆記中使用了許多圖畫、代號和連線。他意識到,這正是達芬奇擁有超級頭腦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礎上,博贊於20世紀60年代發明了思維導圖這一風靡世界的思維工具。

用圖文並茂的方式來學習和傳播信息,是未來十年學術和商業世界的大趨勢。思維導圖能很好的幫助小朋友練習這種能力,並且深度開發邏輯思維。思維導圖在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 教育領域也有廣泛應用,在提高教學效果方面成效顯著。有些國家從小學就開始展開思維導圖的教育。

它可以幫助孩子學會有序、全面、細緻地觀察、思考、分析,理清思維,學會獨立思考。對於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思維導圖發揮著不同的作用。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理解和應用思維導圖,我們總結整理了一套《思維導圖PPT入門教程》,內容精煉,淺顯易懂,希望大家能認真學習,並加以應用。

課程開始之前,我們先看一組圖片《你看到的並不是真相》放鬆一下,來體會一下思維導圖在挖掘思維、發現問題本質的具體表現。

下面正式開始我們的PPT課程(因篇幅有限,只能展示部分內容),

需要完整高清版PPT教程,可以點擊上方”關注“,關注我,之後可以私信我或留言免費索取。


我會持續更新,最新鮮的乾貨。與我一同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難題,為孩子學習尋求非凡的出路,不一樣的精彩。


小象教育

我認為關鍵在於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以數學為例,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我們幼兒園孩子的故事。

孩子A

孩子A從小就是完全放養式,家裡從來沒有系統性教他一些數學知識,只是在生活中遇到了,順口告訴孩子。

比如:帶著孩子去買水果,學會了從1到10的數數,在給錢的時候讓孩子知道原來找錢的行為,其實就是加減法。

這個孩子在課堂上學習時,能迅速舉一反三,將課堂上的知識,融匯貫通。無論是多麼“繞”的問題,這個孩子都能很快反應過來,給出結論。

這都歸功於,他在一開始接觸數學時,就是從實例開始學習,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數學。

孩子B

這個孩子則是從小開始,家長就是以書面式的手段,給孩子進行早教。簡單來說,就是不斷刷題

這個孩子在5歲左右,家裡已經讓他完成了近5本左右的數學早教習題。這個孩子,在接觸一些常見數學題時,總是能第一時間給出答案。

但是奇怪的是,一旦我們問一些複雜的,需要孩子自己推理後才能得出答案的題目,這個孩子就完全懵了

究其原因,在於家長只知道給孩子刷題,沒有關心孩子是不是真正理解這個知識點。


題主的提問,其實關鍵就是在教育孩子時,應該確保孩子理解知識點,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孩子才能發現問題本質到底在考察哪些東西。

歡迎大家關注我,跟我一起挖掘更多數學早教方法。


何秋光學前數學

1.提高孩子的感知和觀察力,人的思維活動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需要積累大量感知材料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努力提高孩子的觀察能力,讓孩子多點去觀察,去認識、去思考、去體會,擴大孩子的印象範圍,使之容易形成對事物正確的概括,以發展思維能力。 2.啟發孩子積極思考,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提出些小問題,讓他積極運用已有的感知經驗去獨立思考和找答案,在孩子思考問題遇到困難時,家長可以啟發孩子的思路。3.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孩子的好奇心比較強,見到新鮮的東西喜歡摸一摸、問一問、拆一拆、裝一裝,這些都是孩子喜歡探究和旺盛求知慾的表現,家長可以

因勢利導,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培養孩子勤動手、肯鑽研的好習慣。 4.讓孩子暢所欲言,家長要鼓勵孩子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哪怕是錯誤的也應讓他說完,適時而又恰當地給予指導,這樣孩子的思維會比較活躍,分析問題也比較透徹,對某些問題也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