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最是温情时

回家最是温情时

6

回家最是温情时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这是一趟搁置已久的行程。因为琐事缠身,回家看望母亲的计划一再被耽误,对母亲,我心里一直充满愧疚。乘着长假,终于可以好好与母亲相处一时了。母亲自然喜出望外,一早打电话询问我回去的时间。

可能是客居外地,加上语言不便,与二弟一起居住的母亲一直感到难以适应。而我们则因为工作和生活,分散各地,难得有与她聚在一起的机会。总是匆匆而来,又匆匆话别。拿母亲自己的话来说,见面不如不见的好,每次见面一顿饭的工夫就要离开,反而引起伤感。我知道,我们就是母亲心头那遥不可及但又挥之不去的身影。

母亲从小倍尝生活的艰辛。那时候,外公家子女众多,在那个靠工分来养家糊口的年代,家大口阔往往意味着入不敷出。为了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她只读了四年书,早早就辍学回家挣工分,与大人一起起早摸黑地劳作,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这种经历让她养成了勤劳而肯干,朴实但又倔强的性格,即使处于最艰难的境地,母亲也从来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我一直由衷地感谢母亲,在那个物质还依然匮乏的年代,面临我们兄弟三人读书的极端困难,父母并没有让我们像其他乡村少年一样过早地离开书桌、走上辍学打工的道路。在没有任何依靠和帮助的情况下,仅仅靠自己紧衣缩食、勤扒苦做,把我们一个个送入大学的校门。每每回想起自己的成长历程,我由衷地感谢自己的父母,是他们的无悔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走向成功、过上幸福生活的可能。

回家最是温情时

母亲在哪,家就在哪。小时候,母亲做的饭菜最可口;长大了,母亲做的依然是最熟悉的味道。尽管母亲会做的,永远是几道简简单单的家常小菜,但始终散发着独有的清香,不断唤起我对少时光阴的想念,对童年岁月的真切记忆。这种粗茶淡饭的香味不仅影响着我们多年来的味觉与审美,更影响着我们一直对生活的态度。

在母亲眼里,我们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总是照顾不好自己的粗心人。尽管我们总是把最开心、最得意的事情讲给她听,而她却总能品味到我们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她总是告诫我们,咱家世代是农民,从来都是踏实干事,靠勤劳养家,坑蒙拐骗、糊弄人、昧良心的事不能干。钱来得干净,生活才踏实;粗茶淡饭,日子才长久。多年来,这些话语已深深印在我们心里,沁入骨髓,伴随着我们一路成长。

岁月无情,人生迟暮。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爬满皱纹的脸,蹒跚脚步,还有那略显迟缓的动作,我很难将眼前的她与多年前干净利索、脚底生风的母亲联系在一起。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母亲开始变得絮絮叨叨的了,谈起经年往事没完没了;饭菜也经常咸淡不匀,有的甚至半生不熟;就连当年麻利灵巧的双手,也变得颤颤巍巍,脆弱无力,每每此时,心中总感觉一种莫名的心酸。

与母亲在一起的日子总是太短。离开的日子,我更愿意一言不发地悄然离去,与其依依惜别,倒不如让彼此默默的守望、静静的思念。《礼记》上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对母亲的思念、对父母的敬意化为生活的动力,为爱我的人、我爱的人努力地奋斗,做一个淡泊之人、朴实之人、勤为之人。

回家最是温情时

回家最是温情时

田大勇,湖北黄冈人,1979年12月生。以新闻写作见长,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发表稿件数十篇。爱好散文写作,在各类杂志、网站发表散文30余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