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做到,27歲就不用上班,只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的

我是一個90後,目前的身份是外貿人和心理諮詢師。

算是斜槓青年吧。

本科在一個不算好的學校學習一個不算好的專業,應用心理學。

說起心理學,老師都說我們以後的就業只要是有人的地方我們都可以去。

然後告訴我們心理學是朝陽產業。

通過和師兄師姐的接觸。我知道,老師說了20年心理學是朝陽產業。

而學長們大多,去了各處EAP,人力資源,學校老師。

基本上和心理學沒有多大關係了。

一般學校心裡老師,也不見得有什麼心裡工作。我曾去應聘過,那邊的人說,你是否接受做其它各科老師的助理。

我拒絕了,就不想當心里老師了。

還有一條出路,也是很多人走的出路,考研究生。

我也考過,慘敗。我想放棄了這條路。

然後還有一條路,去公司,做項目或者做人力資源。

都不是我想走的路。

因為我喜歡為人解憂。所以很想當一個心理諮詢師。我瞭解到,一個班上最終會出一個心理諮詢師。

但需要很多很多錢來支撐。因為心理諮詢是養不活自己的。很多心理諮詢師因為情懷然後在溫飽線上徘徊。

我在想,那我乾脆把心理諮詢這個當作興趣愛好來吧。

然後我就去找能賺錢的行業,12年的時候,速賣通在興起中。

我開始加入了一個創業公司,我們老大是一個很神奇的人,知道我是心理學畢業的,以及我想要做心理諮詢。他說,想多給我每月500的補貼,然後當作一個禮物送給其它員工。

其它員工如果有什麼心理方面的困擾,都可以找我,且我必須要保密。不能透入任何信息。

我想這肯定的啊。

然後我就開始了一邊做外貿,一邊作為我們公司的心理諮詢師活著。

漸漸的外貿工作走上了正軌。

我只需要上架圖片,找客戶,於是我搬到了月租很便宜的廣州鄉下郊區。

開始了在網上發佈,以98每次的價格做心理諮詢。

漸漸的,有一些人覺得我便宜又真誠。

漸漸的,有另外一群人覺得心理諮詢在保護自己的心靈。

漸漸的還有一群人,覺得我跟其它機構的人不一樣。沒有賺錢的壓力,但也付一點小錢。既避免了愧疚又可以在我這邊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漸漸的,在這種自由的氛圍中,大部分人的自信,情緒以及未來的方向都慢慢清晰在眼前。

而後有人開始創業,有人開始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有人開始去面對一直忘不了的戀情,有人開始嘗試和爸媽對話。

而我越來越發現心理諮詢我喜歡。

所以我現在,一邊做著賺錢的事情,一邊做著愛好的事情。

我是個女生,沒那麼想買房子。

我追尋支出只滿足自己,但精神滿足更大的社會需要的生活,

我就這樣過上了30歲之前,不用上班的生活。

你找到了你的人生熱愛,工作對你來說就是事業,而不是僅僅為了生存不得已的選擇了。

希望大家也漸漸過上,不用上班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