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劉備摔孩子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煙雨說天下



劉備為何摔阿斗?

劉備字玄德,幽州涿君涿君縣人,西漢中山靖王之後。劉備素來以仁義著稱,為人忠義,一生不懈奮鬥只為匡扶漢室,但早年顛沛流離,艱苦萬分。尤其是當陽一戰,劉備損失慘重,軍隊消耗殆盡,雖然自己僥倖逃脫,但家人都生死飄零,關羽張飛下落不明。趙雲血戰長叛坡,獨佔曹操百萬大軍,七進七出,救的少主劉禪,劉備接過劉禪,將其扔在地上,痛斥道:為此子,險喪我一員大將。劉禪是劉備的唯一血脈,劉備為對劉禪何痛下狠手,有何目的或難言之隱呢?筆者以下做簡要分析。



第一種說法:劉備為收服趙雲人心。所謂千足易得,一將難求,趙雲是有勇有謀的稀世將才。長坂坡一戰出名,也讓劉備看到了趙雲的價值所在。所以劉備摔劉禪是出於愛將之心,也是對趙雲的精神賞賜。阿斗是劉備唯一的血脈,也是蜀漢的唯一繼承人,劉備摔子,足以證明他對趙雲極為重視。尤其是在劉備事業跌入低谷的時候,趙雲這樣的將才和自己的兒子,劉備還是要掂量一下的。趙雲感激涕零,從此誓死效忠劉備。



第二種說法:劉備阿斗是一次精彩的馭人術表演。劉備素以仁義道德服眾,劉備摔子,正是向大家展示,劉備不會因私廢公,不會偏袒自己的家人,將士的生命比家人的生命更為重要。劉備正是讓眾人明白,每一位為大漢盡忠的人都是最值得敬重的。劉備收買的不僅是趙雲,更有關羽、張飛、諸葛亮。尤其是諸葛亮剛歸順劉備,劉備更要展現其仁義一面。同時也教育感化了在場的所有文武官員,實為一石二鳥之計。



第三種說法:劉備率子,是本人的一次昇華:從織蓆販履到一代風流人物,他正是以此來昭告天下——劉備仁義曠古絕今,號召天下英雄豪傑追隨自己,匡扶漢室,拯救天下。《孫子兵法》曾說:為將者應具備智、信、仁、勇、嚴五個方面的才能。帥不僅要懷有威嚴,更要有仁愛之心,愛兵卒、愛部下,劉備這一摔,標誌著他成功邁向優秀的三軍統領。天下英雄豪傑,知道劉玄德仁義,必然俯首帖耳,馬首是瞻,可見劉備率子,也贏得了天下人心,甚至摔出了蜀漢江山,三足鼎立。

劉備仁義天下皆知,這也是許多英雄望風而歸的原因,關羽曾這樣說:大哥胸懷與天同大,與地同寬,這世上我只服他!劉備摔子,真真切切的證明了他惜將如子,對將士們的愛不可言表,這也是為什麼劉備一無所有卻能建立蜀漢政權的原因。你是如何看待劉備摔子的?


三國逐鹿

有句歇後語叫劉備摔孩子-刁買人心!其實就是想收服趙雲的心,讓其對自己死心塌地!三國中魏蜀吳三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天時!孫權繼承先輩遺產佔據江東,佔地利,劉備雖然自稱皇室後裔,是正統,劉關張桃園結義,又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但還是比曹操,孫權可困難多了,只有多多培植自己的勢力,收買人心才能和另外兩家抗衡!

來看看原著是怎麼說的!

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遂解視之,原來阿斗正睡著未醒。雲喜曰:“幸得公子無恙!”雙手遞與玄德。玄德接過,擲之於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將!”趙雲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後人有詩曰:“曹操軍中飛虎出,趙雲懷內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擲馬前。

傳聞劉備雙耳垂肩,目能自視其耳,雙手過膝!手都過膝蓋了,劉備接過阿斗擲之於地,個人認為就和放在地下沒區別!看看,把兒子放地上就能得到一員虎將的忠心,多划算,三國演義裡感覺劉備最陰險,但是被寫的代表正義了,但不陰線的,也成不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得說其有本事!

劉備摔孩子最終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趙雲為其賣命一輩子,忠心耿耿!


無常動漫

三國演義裡面的劉備摔孩子,的確是有很多種解讀,但是至少劉備通過那個摔就緊緊的拴住了趙雲的忠心,讓趙雲能夠忠心耿耿。當然是說他不摔,趙雲也能夠忠心耿耿。所以他不是給趙雲看的,而是摔給天下人看的


那劉備為什麼摔呢?如果從三國演義裡面去分析的話,劉備他需要人才,因為劉備什麼都沒有,只有一個名聲劉皇叔,一個好評仁,按照我們現在的觀點來說,那就是無形資產。無形資產沒有實物支撐的時候,無形資產最後也會消失掉。所以劉備急需一塊地盤,也需人才幫他打地盤。


劉備這個摔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收攏人心,因為長坂坡之戰10萬軍民跟隨劉備,結果被曹操衝散,相信他們對劉備還是有點怨言的,因為本來以為跟著劉皇叔有飯吃,有房住,結果劉皇叔不但保護不了,而且連自己老婆孩子都丟了。通過這個摔告訴全天下人,告訴這些逃難的人,我沒有放棄你們,我把你們看得非常的重。

摔的效果有沒有得非常好,後來劉備征討荊南四郡的時候,大部分地方不戰而降,這幾個地方可是劉表花了好多年都沒有徵服的,劉備的赤壁之戰之後,短短時間全部征服。


知常容

相信喜歡三國的朋友們都應該聽過一句話: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這個歇後語的由來是因為在長坂之戰,趙雲為了救出阿斗,衝入百萬曹軍之中,七進七出終於救出阿斗,將阿斗抱到劉備身邊,劉備一把抱過阿斗,將其擲於地,大罵“為汝這孺子,幾乎損我一員大將。”而這一段故事的敘述來自羅貫中先生的小說《三國演義》,正史上並無記載,那麼我就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談談。


收買人心。這個作用是很明顯的,首先收買的就是趙雲的忠心,要知道當時可是戰火紛飛的年代,劉備從白手起家到如今的地位,靠的就是身邊的這幫兄弟,所謂千軍易得,良將難求,而像趙雲這樣的名將,更是難得了。劉備在三國裡可說過一句名言“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他打起仗來,經常是丟掉老婆轉身就跑的,但對兄弟的確是沒的說。而劉備性格他摔阿斗,搞不好是真的摔,所以有人就說阿斗就是劉備摔的。當然這一摔效果的確明顯,趙雲死心塌地跟著劉備,一直都是默默奉獻,無怨無悔。

其次,收買諸葛亮的忠心。諸葛亮剛剛出山不久,他和劉備之間沒有建立起非常牢固的關係,而劉備素來以仁義愛才聞名,諸葛亮就是被劉備的一片赤誠所感動,才出山幫助劉備。對於剛剛認識的諸葛亮,劉備恐怕還不能完全放心,以曹操之前對待徐庶和關羽的手段,難保諸葛亮不會離他而去,所以他摔孩子這也是像諸葛亮表明自己的愛才之心,用來感動諸葛亮,從而和諸葛亮之間快速建立信任。結果呢效果也很明顯,諸葛亮一生為蜀國嘔心瀝血,最後積勞成疾,諸葛亮可以說將自己的一生貢獻給了蜀國。



最後,劉備收買了文武百官,以及和自己一同逃亡的百姓。要知道劉備當時攜帶著百姓一起逃亡的,他當眾摔阿斗,也是要向身邊的官員和百姓傳遞一個消息,你們“得主如此,夫復何求?”而劉備在治下也確實有著自己的一套,他所管轄的地方經常被描繪的猶如世外桃源一樣,百姓對劉備也是愛護有加,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劉備對於這一點的領悟可以說是非常到位的。

凝聚人心,宣傳自己。當時劉備身邊幾乎無人,兵無戰意,將無戰心,倉皇而逃,十分狼狽,情況和處境都非常不好。劉備呢,他擔心的卻不是曹軍,而是人心渙散,一旦人心散了,他也就玩完啦!所以劉備這一摔成功的凝聚了人心,讓大家又看到了希望,絕了一些人其他的想法,讓他們更加堅定的跟著自己走出絕境。而且更有利的是,還可以為自己做一做形象宣傳,更多的人知道自己的愛才之心。

三國中劉備的御人之術無疑是頂尖的,他的一些作為是很了不起,比如這一次的摔孩子,再比如託孤諸葛亮時說的話,劉備這一摔摔到的是整個蜀漢政權,但阿斗究竟是不是劉備摔傻的這就無從考察啦!


古今注

劉備,字玄德,漢末梟雄,漢昭烈皇帝,三國時期蜀國的開國皇帝,年少時曾拜盧植為師,參與過鎮壓黃巾軍起義,曹操攻打徐州時劉備受徐州牧陶謙之請幫助一起抵抗曹操,後陶謙病故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而後徐州又被呂布所得,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聽從諸葛亮的建議與孫權聯盟,在赤壁擊敗了曹操,而後奪取了荊州,又繼續向西奪取了益州,在益州稱帝,後因為孫權偷襲了荊州斬了關羽,劉備與孫權對戰,被孫權手下大都督陸遜擊敗,在白帝城託孤身亡。

趙雲,字子龍,三國時期蜀國名將,開始在公孫瓚的白馬軍裡,後來劉備投靠公孫瓚與趙雲相識,跟隨劉備多年百戰百勝,與人對戰時總會先大喊一聲我乃常山趙子龍是也!敵人無不聞風喪膽!在長坂坡懷揣小主人阿斗七進七出殺出曹營,七十歲時隨諸葛亮出征北伐,還能與姜維打個平手,人稱常勝將軍。

當年長坂坡一戰,趙雲懷揣阿斗,在曹營殺了個七進七出,出來後在當陽橋下遇見了張飛,張飛說他來斷後,趙雲揣著阿斗就去見了劉備,趙雲以為當時孩子已經死了,劉備也很是傷心,但是劉備抱在懷裡突然阿斗哭了一聲,劉備轉悲為喜,回頭一看趙雲渾身是血,回頭就把阿斗摔在了地上,說就是因為你差點損失了我一員大將,當時趙雲感動的是痛哭流涕,覺得這個主公他真是跟對了。


大家都知道劉備摔孩子刁買人心,但是他這麼做我覺得有三點原因,

第一是摔給趙雲看的,趙雲看到主公竟然為了自己的傷而不顧自己的孩子,心裡一定是萬分的感激絕對不會對劉備生出二心,一生誓死效命於他!這也是劉備想要的。

第二是摔給全軍將士看的,將士們一看我的主公好仁慈竟然為了一個將軍而不顧自己親生兒子的死活,所以也會更加的效忠於劉備。

第三是摔給他自己看的,做大事者不拘小節,孩子摔一下不會有什麼事情的,但是這麼一做全軍由將軍到士兵哪一個不會一心一意的為他誓死效命,就算是孩子真的死了也值了,沒有這點狠心怎麼能成就一代霸業。

空空認為,其實劉備是真摔也好,假摔也罷,證明他這個人心思敏捷,他知道怎樣取捨,所以他會成為一代帝王。我們現在的人有時候就不太懂得取捨,所以我們常常很糾結,有時候我們真應該看看古人的傳記,真的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空城

僅僅是收買人心嗎。收買趙雲,收買關張馬黃等,收買諸葛亮,收買十萬百姓,收買天下人。可有一句話,棋不是你一個人下。如果現在一個小鮮肉穿越成趙雲,麻煩了,你劉備是真有病,不要這孩子,要我,你早說啊,讓我費這麼大勁,再見,爺不伺候了。對劉備來講摔孩子之前有沒有想過,摔死孩子,走了趙雲呢?

可見,收買人心說是受了開篇那十四個字的影響,小看了劉備。

摔死孩子,走了趙雲,也要摔,但儘量避免這個結果,一定要讓天下人知道,我劉備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手段,有辦法。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這也是作者看不慣的地方,作者是一壺濁酒喜相逢的人。

謝謝閱讀。


葡萄架下3



劉備是個什麼樣的人?厚黑兼備的人!

我們先說下劉備的厚:

劉備,字玄德。僅憑“劉”姓尊自己為帝世之胄,開始抗起大旗,興復漢室。從最初的桃園三結義,到然後的投靠劉表劉章,死皮賴臉的求他們給自己個去處,好了,最終收留了劉備,給了他起步的機會。再後來,劉備以“周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容其眾”和魯肅口中所稱的“與共拒曹操”為由,從孫權“借”得了“荊州”(事實上,僅借了荊州的南郡而已)。人家把荊州借給你了,你劉備倒是還啊!結果留下個歇後語“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再然後遇事就要自刎,痛哭流涕。美其名曰:為了天下百姓,免於水火,興復漢室,其實只為鞏固自己政權!臉皮之厚,無人能敵!

我們再來說劉備的黑:

劉備哪裡黑?心黑!

從哪點可以看出呢。

第一,桃園三結義。可以說劉備能發展起來,離不開為他出生入死的兩兄弟。而關羽張飛都只是劉備的早期棋子而已



為什麼這麼說呢?

關羽以義氣著稱,講義氣!既然結拜了,你又是大哥,你說咋懟就咋懟!

張飛呢,有勇無謀!既然大哥二哥都說懟了,那咱就懟!

劉備早期能夠站住腳,還多虧了讓兩兄弟出生入死!自己好得大業!

再後來蜀國政權建立!為抵抗曹軍,不惜和吳國結親,以保全自己。可是他的想法是什麼呢?當然是世上無三國,只有蜀國。最後這點兒也得到了證實,強大之後就和吳國翻臉!只是可憐了美麗的孫姬!

劉備的黑還體現在一方面。

劉備無才,但是有德。這個德是真的嗎。其實不然。

之所以禮賢下士,思賢若渴,無非就是讓他們為心甘情願自己賣命,好以圖大業!

就像提問說的,劉備摔阿斗真正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第一是,做個樣子給趙雲看。畢竟趙雲在曹軍中七進七出,血染銀袍才救出了阿斗!當時劉備看到趙雲救出阿斗什麼反應?先是一驚,然後接過趙雲遞過的阿斗,望著阿斗痛哭流涕!看!他又哭了!是為自己的兒子哭,可不是為了趙雲!再看他怎麼說的:“為你這儒子,險些損我一員大將…”

準備摔了啊!然而那是看著趙雲的表情摔的,如果哭的不到位,趙雲不接咋辦?原書是這樣說的:“手過膝蓋…”你沒看錯。就是在膝蓋以下,這哪是摔啊!

然而趙雲卻感動的一塌糊塗,借趙雲之口,讓渙散的軍心又給聚攏了,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這演技絕對實力派!

綜上所述,真正摔孩子的原因,就是借趙雲之口,宣傳自己,收得民心,然後鞏固自己政權!


農村二帥

劉備摔孩子,當然是收買人心,但絕不是僅僅收買趙雲的忠心。當時劉備正值攜民渡江,實在是窮途末路、無處安身,大小官員、上下軍士、萬千百姓,都眼巴巴的跟著劉備東逃西竄呢。

其一,收買趙雲、諸葛亮等主要將領、文官、謀士,更一步夯實他們的忠心;其二,此舉足以穩定慌亂的三軍之心,兵士們能義憤填膺、同仇敵愾,誠所謂哀兵必勝也;其三,收買民心,劉備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舉給他帶來了“仁德佈施天下”的美名,所到之處人心所向!

劉備是國家一級演員,在攜民渡江和摔孩子兩件事上,他大飆了一把演技。

在攜民渡江時,劉備的夫人及兒子阿斗被連夜衝散,不知去向。趙雲單騎救主,在曹營七進七出、血染戰袍,將劉備的獨苗兒子阿斗安然無恙的帶回到劉備面前。


劉備接過孩子,聲淚俱下的說道“為這孺子,幾損我一員上將”。看!他要摔啦,他摔啦!他毅然將孩子摔在趙雲面前的空地上。趙雲連忙雙手接過,感激涕零、頓首而拜,說“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你看這演技、這收效!

民間統一的說法是,劉備雙手過膝,那麼他扔孩子其實只是輕輕的往地上一丟,即便趙雲接不住,也只是摔個屁股墩而已,無傷大礙。如果這時候有個毫無演技的新兵蛋子突然建議道,說主公,你就在江邊,你可以往河裡扔啊,保證淹死;劉備的臺詞估計就斷片了,當然這是笑談。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摔孩子之前、也就是攜民渡江那一段,劉備是怎麼表演的。當時萬千的百姓跟著劉備奔逃,牽羊拉牛、挑擔推車、呼兒帶女、哭爺喊娘,跑丟的、踩死的、淹死的,不計其數。此情此景,劉備大哭不止,先是發表了愛民如子、誓同生死的言說。

接著又在諸葛亮、趙雲面前佯裝跳河,被眾人苦苦勸住。


等到樹林中安歇暫緩時,他又痛呼疾首、涕泗交流,說什麼“萬千生靈因我遭此大難,縱鐵石心腸能不悲乎?”於是在張飛和三軍面前拔劍自刎,果然被眾人跪成一片、苦苦勸住,眾口同聲情願誓死追隨!

大家還記得曹操嗎?馬踏麥田後,也是拔劍自刎,最後以發代首糊弄過去。


我想說的是,玄德,孟德,你們當初煮酒論英雄的時候,是不是還討論了演技?奧斯卡真的欠你們一座小金人!


鳳凰西遊

正史沒有記載的事情,《三國演義》的精彩之處。當年單田芳老師在評書裡面講到這一節時就說到過原因:收買人心。



長坂坡,是《三國演義》的重頭戲之一,是小說的高潮之一。趙子龍七進七出血透戰袍救出阿斗,劉備接到孩子看了一下往地上一扔,說道:為汝一孺子,險壞我一員大將。趙雲當時就跪那兒了,哭道:雲一生漂泊,今幸逢名主,雖肝腦塗地,萬死不辭!



其次,這一扔,也是扔給所有跟隨在身邊的將士看的,在此末路窮途之時,不亞於給所有人打了一針強心劑,有主若此,夫復何求!



想起那個黃梅季的雷雨天,長廊青梅煮酒,雙雄對坐,指點天下英雄。曹孟德輕敲臺案,“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


野叟觀書



一是現實因素,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籠絡人心,不能排除這個因素。劉備要籠絡的,不止是趙雲。劉備摔子明智,是要向所有跟隨自己的人以及天下人表明,劉備不會因私廢公,不願或者說不會因為自己的個人私利,而使跟隨者陷入險境。

二是感情因素,說明劉備確實很看重趙雲,對趙雲是有感情的,對趙雲的赤膽忠心很感動。如果不看重趙雲,對趙雲沒什麼感情,就算要籠絡人心也用不著摔孩子。痛哭一番,對趙雲大大誇獎一番即可。而用摔孩子這種行為,說明劉備當時確實有點感情激動。趙雲也不是傻子,未嘗不明白劉備摔子可能有籠絡人心因素,但是能做出摔子這種過激行為,而不顧天下人的看法,就不能說完全沒有感情因素了,足見劉備對趙雲之心。所以趙雲也很感動。

其實也很好理解這種現象,趙雲是和劉備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愛將。劉備和趙雲也有深厚感情。如果是年齡大的劉禪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趙雲去冒死搏殺。劉備估計會狠揍或者狠狠處罰劉禪,這其中不止有現實因素,也有感情因素。至於對尚在襁褓中的劉禪,當然不能打罵,不過輕輕摔一下也正常。就像現在的大公司大集團老闆,因為自己兒子過錯,導致損害了和自己一起創業打天下的重要元老和股東,老闆教訓兒子很正常,不止有現實原因,也有感情因素。

所以綜合來看,劉備摔子的真正原因,是現實因素和感情因素的結合所導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