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哪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

周億軒

為什麼要挖掘古墓葬呢?每每遇到類似問題,我總感到我們的敬畏之心缺了點。

看題主的配圖,這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合葬陵——乾陵司馬門外的無字碑,我不知道題主是不是認為女皇武則天的乾陵是世界上最難挖的陵墓?

我還是先說說古墓葬包括帝王陵墓的發掘問題,除了上世紀我們國家發掘了個別皇帝陵墓外,絕大多數皇帝陵墓沒有發掘過。但是歷史上的皇帝陵墓大都遭受過盜擾,除了個別陵墓遭到較大規模的盜掘之外,大多數帝陵基本上是完整的。加上國家文化遺產保護政策的規定,帝王陵墓是不可能被允許發掘的,所以不存在哪個好發掘,哪個不好發掘的問題。

那麼,題主所說的“挖”如果是指盜掘古墓葬的話,那我順著這個意思,簡單說說乾陵遭受的盜擾。

(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則天的乾陵)

傳說盜掘乾陵的第一個人物是黃巢。說黃巢由長安城裡拉來了四十萬大軍準備盜掘,但是不知道乾陵的墓道口和地宮在什麼位置,他組織人馬在乾陵主陵西面亂挖一氣,根本沒有找到墓道口,只是挖出了一條溝,最終無功而返。說當地人把黃巢留下的那條溝叫做“黃巢溝”。

史載,準備盜掘乾陵的還有一個人物,就是五代時候的節度使溫韜。按照司馬光在《資治通鑑》的記載:“華原賊帥溫韜聚眾嵯峨山,暴掠雍州諸縣,唐帝諸陵發之殆遍。”在唐代末年,關中北山一帶的唐代帝陵已經被溫韜翻了個底朝天。

而歐陽修在《新五代史·溫韜傳》中說:“韜在鎮七年,唐諸陵在其境內者,悉發掘之,取其所藏金寶……惟乾陵風雨不可發。”根據這個記載,溫韜把關中唐代十八個皇帝陵墓中的十七個都挖了,但是他要挖掘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合葬的乾陵時,天宮有眼,下起了瓢潑大雨,溫韜想挖掘乾陵的想法沒有實現。按照這個說法,武則天乾陵似乎是唐代帝陵中唯一沒有被盜掘的陵墓了。

(唐乾陵的朱雀門和無字碑)

傳說民國時期,孫連仲帶隊伍也來光顧過一次乾陵,當他弄開墓道口時,突然狂風大作,天相詭異,嚇得孫連仲倉惶而逃。

我曾經踏勘過“黃巢溝”,那其實是乾陵西面漠谷河的衝擊溝,當地人祖祖輩輩叫做“荒草溝”。

傳說乾陵是最難盜掘的皇帝陵墓,實際上反映了老百姓對武則天這個偉大女性的敬仰。至今陝西乾縣人還把乾陵叫做“姑婆陵”。


文蹤旅跡

世界上哪個皇帝的陵墓最難挖呢?相信很多小夥伴會說是秦始皇陵,畢竟這麼多年,這大山包還沒被打開,裡面的機關也被傳的神乎其神。

但是,小君覺得,秦始皇陵還不能算世界上最難挖的陵,因為這座陵至少還知道“在哪裡”,可有一座陵,連在哪裡都不知道,你何談還要把它挖出啦?!

那麼,這座陵是哪一座呢?

就是它(如下圖)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我去過,怎麼說它找不到呢?!”

聽到這個回答,肯定有小夥伴會有疑問了:“成吉思汗陵現在不是旅遊景點嗎?就在鄂爾多斯市附近,建的還挺豪華的呢,怎麼可能說找不到呢?”

不就是圖上這個地方嗎??

其實這個陵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而已,裡面根本沒有它的屍骨。

而關於真正的成吉思汗陵在哪?這是一個千年未解之謎。

“蒙古人的喪葬習俗”

蒙古人和漢族人不同,他們的皇帝和貴族死了並不是修個豪華的陵墓下葬,而是採取“秘葬”,即下葬之前先圈好一片“禁地”,然後在這禁地下修建陵墓,將屍體埋於其中,最後再用上百匹戰馬將陵墓的封土堆踏平,並種上綠草樹木,讓人乍一看,這塊地和沒修陵墓前一模一樣。

同時蒙古人信奉薩滿教,他們認為祭奠亡者不應該祭奠肉身,而是應祭奠靈魂。所以祭祀祖先的地方不是埋葬屍骨的地方,就像今天鄂爾多斯的成吉思汗陵裡,並沒有他的屍骨,相傳裡面有一捆“靈魂的駝毛”,即將公羊駝的駝毛放在將死之人的嘴和鼻處,等他沒了氣息,就認為他的靈魂已經附著在駝毛上了。

而埋葬成吉思汗肉身的地方則另有它處。

“成吉思汗陵到底在哪”

關於成吉思汗陵到底在哪裡?史學界說法太多,簡直可以寫一部小說了。比如有說他是採取的水葬,沉入水底,這水就是今天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伊塞克湖。

不過前些年,考古學家在《蒙古秘史》裡找到一些線索,這本書裡詳細記載了成吉思汗死於西征西夏的途中,當時他採取“秘不發喪”,以防軍心動搖和西夏降軍的反叛。而他的屍體就採取的秘葬,位置大概在今蒙古國境內的“不兒罕合勒敦”,蒙語裡就是“大禁地”的意思。

不過奇怪的是,當時考古專家們在此找尋成吉思汗陵時頻頻遇到怪事,比如挖到毒蛇,汽車莫名駛下山谷等等,所以最後挖掘工作也暫停。

在最近的一些考古學成果中,專家們意外的找到了當年隨成吉思汗出征的大將軍突拔都寫的一部文字,裡面詳細記錄了成吉思汗當年因為死的突然,又正直夏天,而蒙古人覺得屍體腐爛太快會影響昇天,所以隨軍國師建議採取“天葬”,即:

將成吉思汗的屍體用馬車裝著,然後任由馬車自己走,等第二天再循著車轍去尋找這輛馬車。當找到時,成吉思汗的屍體已經不見了,所以國師說他已經和自然融為了一體,昇天了。

因此,成吉思汗陵有可能根本不存在,所以更別提去挖它了。

成吉思汗陵傳說太多,但小君更寧願相信上面所提的最後一種說法,它和自融為一體,根本沒有陵,人的一生不就應該從自然來,又回到自然中去嗎。


宮殿君

關於世界上皇帝(君主)的陵墓情況不夠了解,但對於中國皇帝的陵墓,還是有一點自己認識的。

皇帝為九五至尊,死後自然不希望別人去幹擾他的墓葬。因此,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都採取了極為嚴密的防盜措施。但有防範就有方法,縱觀歷代皇陵,大多被盜掘一空。那有哪座皇陵不敢讓盜墓賊惦記呢?我認為有以下幾座皇陵。

秦始皇陵。通過對秦兵馬俑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得知秦始皇陵的規格是非常龐大的。同時對照司馬遷的《史記》,秦始皇陵採取了極為嚴密的措施,陵內按生前身份排布,以汞為河,有劇毒物質。盜墓賊輕易不敢盜掘秦始皇陵。




唯一一座兩位皇帝合葬墓:乾陵。乾陵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合葬墓,是唐代墓葬中唯一沒有被盜墓賊盜掘的墓葬。其中的原因很多。一可能是墓內有萬全的防盜設施。二傳說武則天是天上神仙轉世,死後又重新回到天上了,盜她的墓不祥。


涑水司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