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為何有人練掌法而非拳法?

潘雅靜

掌法更有利於保護自己擊打部位不受傷,也可以進行拿抓。

在實戰中打,用拳頭,雖然更有力量,用的是近節指骨直接擊打,這個部位幾乎沒有肌肉,就一層表皮,很容易受傷。


而用掌就不同,尤其是掌根有很厚的肌肉組織,可以緩解力量。同時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是穿著衣服,如果擊打時隨手抓衣服,是極易破壞對手的平衡性。進行拉、扯、摔、等動作。


福州禪武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家傳武學,父親傳授家鄉武術。武術淵源是明末武術家所傳拳法,有九肘九膀四掌一錘的內容體系,由清初反清復明的金道人逃難至我家鄉從而流傳至今,代代習武。

言歸正傳,我所認識的掌法:

掌法的多變性與巧妙性註定其高於拳法,只是很多人沒有見過真功夫,對掌法產生了誤解。不說內力,因為我不懂內力。我學的是家傳武術,其中的掌法體系叫做“迎面鐵扇掌”,主要以手掌和手背擊打面部,用砍掌襲擊頸部,殺傷力非常大。 之所以會有掌法我認為主要是兩個方面:

1. 以柔克剛,對方再剛猛的攻擊你都可以用手掌去拍掉它(不要去硬碰硬,拳的力量在拳鋒,要拍在前臂上,最好是對方手腕,這需要嚴格的練習與模擬訓練),這是人類的一個長處,而且手掌經常在用,很有力(想象拍桌子、拍欄杆、拍籃球和扇耳光的力度)。

2. 相對於拳法,掌法非常靈活多變,並且可以隨機應變去轉換攻擊方式,比如掌變爪,爪變拳,比如彈掌變推掌,下推把打中之後抓住對方拉回來繼續打。

再補充一下掌法運用:

很多朋友在懷疑用掌能否接住拳。其實這個懷疑是錯誤的,不是接,而是截拳道一樣去截或者是拍,看你的打法風格。截是控制他的攻擊手再打他,拍可以用力地手來打手,腳來打腳。這樣是否清楚一些呢? 還有就是問這個問題的朋友可能真的不懂實戰或者不懂真正的武學,在真功夫真打鬥的面前,對方只要進入攻擊範圍就要身體自然反應開始用掌法了,不會像初學練習一樣斯斯文文等對方喂招。

為什麼現代競技沒有掌法?

首先,的確真正的武學沒有發揚光大,大家接觸的要麼是城市的花架子,要麼是影視作品; 其次,帶上拳套之後沒法發揮任何掌法。

歡迎各位有興趣的朋友和我交流,我熱愛武學,擅長肘法和掌法,很希望更多的同胞理解真正的中國功夫!


笑對頸上刀

呵呵。拳法是萬萬不能跟掌法相比的。我六陽掌運功擊出,掌力激盪,碗口粗的樹應聲而斷。開石碎碑不是跟你開玩笑的。我光靠掌風就能撕裂衣衫布帛,我師傅更列害,十米外一招仙人指,雙磚砌的水泥牆直接透了一個洞。世人練武不練功是不行的,沒有追蹤到武學本質練幾十年都是垃圾。


請叫我雲生

中國武術,如果你用最簡單的思維來理解,其實,無論何種門派,基本原理,一練攻擊;二練防守,也就是格擋。

先說攻擊:拳頭雖然整體力量大,但我們學過物理的都知道,因為拳頭有更大接觸面。所以,掌法真的練習好了,在攻擊上,如果是針對一個點的攻擊,掌法,用側邊攻擊,更具有殺傷力。另外,在攻擊上,掌法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變化多。比如我一拳打過來,但我拳頭和攻擊部位還有一定距離,化拳為掌,用手指瞬間彈出去,就可以起到攻擊的作用。所以武術就有彈指的掌法練習。另外,掌法在貼身近推,會比拳法有效得多。掌法,用在劈上,以掌化刀,攻擊力更加成倍增加。具體來說,掌法有“撩、纏、靠、點、劈、推、絞、彈、抓、扣”等多種手法,但拳法的變化就要少很多,無非是在擊打上,有直拳、勾拳、擺拳等區別。

再說格擋:打擊可以自己試驗一下,我們在格擋別人的進攻時,用掌法一時可以增加我們的防護面,特別是對面部的防護。二是我們在格擋別人的拳頭攻擊,掌法起到以柔克剛的作用,不至於硬碰硬。三是你會發現,用立掌、橫掌來格擋的時候,更有力量和對力的控制度更好。

當然,大叔雖然小時候練過三年左右武術,但實在算不上高手,以上也僅是我個人的看法。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天問說人生

你分別拿手掌、拳頭一樣的力打牆壁你就知道了。



庸醫Quackdoctors

內家拳才用掌較多,主要不是靠硬度攻擊對方,而是通過靠透甲力,去直接攻擊對方內臟。你讓別人在你背後打一拳,然後拍一掌,拳打的疼但是就疼一下,掌打的不疼但是能讓你覺得一會兒喘不上來氣。類似於兵器裡的刀和錘的差別,碰上盔甲錘比刀管用。


全球反抗軍

這就和為什麼有些兵種不用刀劍斧矛而用大錘是一樣的道理…護甲尤其是板甲對刀劍的防禦力很好,但是對錘就幾乎沒有防護能力。武俠小說裡虛構出來的掌法就和錘子差不多,錘子靠慣性(動量)把人震傷,掌法就是靠內力了。


田中鶴

拳法注重快速有效的殺傷對手,相應的要具有相當的爆發力。而掌法不是著重擊傷對手,而是在推拉間利用掌法拉開或拉近與對手的距離,再配合靈活的身法慢慢的消耗對手的有生力量。

實戰方面看的話,近距離的格鬥拳因為沒有足夠的距離產生足夠大的加速度,無法對對手造成足夠的殺傷力,而這種情況如果使用掌法推開距離,再找合適的時機利用拳法造成殺傷會比較好。

例如在詠春拳中,許多的招式中帶有掌法,更多的是具有防禦性。所以我認為厲害的實戰武術家都是精通拳法和掌法而達到擊敗對手的目的的。


5DV587傑

古人和今人都練掌但意義和內涵以大不相同!古人練掌,不但練掌的硬度更練掌的用法及發力。練掌的人更有功夫更有大家風度,而練拳則古時也沒有護具,練拳交流切磋比武一動手就可能鼻青臉腫也不好看!

掌訣雲

氣自丹田吐,全力注掌中。

按實始用力,吐氣須開聲。

推宜朝上起,緊迫短馬蹬。

三字沾按吐,都用小天星

古人用掌擊人被掌擊之人如遭雷擊,大都打成內傷,尤以摧心掌為最。




而今人練掌一是練純硬功的鐵砂掌,試想有功無法,不就如你手裡拿塊石頭打不到


人不還是沒用嗎!二是練各種花稍的掌法,皆以推、送為主,間有劈砍也皆表像,所以



說古今同樣練掌用掌則大不相同了!

講武堂胡春泉

本人習練傳統武術,殊不知掌擊比拳頭厲害多了,打下去一者青淤外傷或至暈厥,一者看似不顯於外實則傷及臟腑造成內傷,多易致死。道理簡單:拳掌相比,手掌結構簡單,勁力傳導路徑短,並減少了指關節的中間環節,既能減少勁路損耗打出整勁和透勁,又能避免巨大的動能衝擊對指關節軟骨的傷害。前提是傳武習練內功深厚者才能將全身整勁發於手掌打出力道,含義著掌法需要較高的功力和技巧,沒有拳頭簡單易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