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懷孕得癌卻生下孩子的媽媽還是走了:孩子,死亡這道門究竟怎麼穿越

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那个怀孕得癌却生下孩子的妈妈还是走了:孩子,死亡这道门究竟怎么穿越

工作室的客服妹子突然跟我請假,說要回家祭祖。

我一愣,才想起來,啊,怎麼這麼快,清明節就到了。

我家是一個特別沒有儀式感的家庭,我從小到大也沒有參加過祭祖,所以對清明節總是後知後覺。

1

一直也很幸運,從我記事到如今,沒有經歷過親人的離世。

但我自己,卻曾經和死神擦肩而過。

那年,我和拍爸還在談戀愛。他開車,我坐在副駕駛,一條寬敞的馬路,車也不多,卻毫無預兆地,從對向馬路衝過來一輛私家車!

拍爸當時急踩剎車,卻已經來不及,我們嘭地一聲,直接迎面相撞。這一幕在我腦海裡一直很難抹去,現在回憶起來,都會心跳加速,血流加快。

那時我恐懼到了極點,卻又來不及做任何反應,一聲巨響以後,我的腦袋像被人狠狠敲了一悶棍,撞出了安全氣囊。

所幸,我們的車結實,速度也不快,我只是腦震盪,拍爸的手受了傷。後來才知道,對方是大白天酒駕,在那個酒駕還查得不嚴的年代,我們三個人都命大。

從那以後,我都不敢獨自開車。

那个怀孕得癌却生下孩子的妈妈还是走了:孩子,死亡这道门究竟怎么穿越

自從有了小拍,我更慫了,只要我們開車去遠一點的地方,我坐在車上都是瞪大眼睛盯著前面的馬路,絲毫不敢懈怠。

我總有一個沉甸甸的包袱埋在心底,感覺自己的生命不只屬於自己,還屬於我手裡牽著的那個小小的人兒。

做了三寶媽以後,我的心更沉了。三棵小樹,都在依附我遮風擋雨,可我卻弱不禁風,一個偏頭疼就能把我擊倒。

有時疼得暗無天日,心裡就在喊,我是不是要死了,趕緊給我一刀讓我死得痛快吧。殘存的理智常常會全力遏制住我的瘋狂——我怎麼能死,老孃還有三個娃要養!

咬牙切齒地挺過去,挺出比鋼鐵俠還要堅硬的意志。

現在寫出來好像有點莫名的喜感,但我確實不敢想象,三個娃沒有我的生活。

因為膽小而堅硬,這世上沒有比媽媽更分裂的角色了。

2

可是當我最近得知,前年我寫過的《人間世》紀錄片裡的張麗君,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我半晌說不出一個字來。

有的媽媽,連膽小的資格都沒有啊,死神選中了她,她無處可逃。

那个怀孕得癌却生下孩子的妈妈还是走了:孩子,死亡这道门究竟怎么穿越

她當初唯一可以選擇的,就是不做媽媽。

那時她懷孕5個月,正是充滿期待和喜悅的時候,卻被診斷出了胰腺癌晚期。

可她的第一反應是問:“我的腫瘤會感染到孩子嗎?”

醫生說,不會。

她說:“那我要把孩子生下來,誰讓我引產,我就從樓上跳下去。”

那个怀孕得癌却生下孩子的妈妈还是走了:孩子,死亡这道门究竟怎么穿越

堅定,決絕,不帶一絲怯弱。

她心中始終有一個信念,“把寶寶帶到這個世界來,是對他滿滿的愛,我要看著他慢慢長大,我相信我的決定是正確的。”

可她最終還是離開了她的孩子小籠包,在小籠包還不會叫媽媽的時候。

寫到這裡,就覺得心扎得疼。現實那麼殘酷,奇蹟沒有發生,她再也沒辦法看著孩子慢慢長大了。

孩子還會記得她嗎?

這是張麗君生前最擔心的問題,於是她強打起精神,穿上喜慶的紅大衣,早早給小籠包錄好了生日視頻。

1歲到18歲,用這樣的方式陪伴孩子到成年。

那个怀孕得癌却生下孩子的妈妈还是走了:孩子,死亡这道门究竟怎么穿越

“嘿,小籠包,今天是2016年12月3日對不對,我們的小籠包一週歲了!媽媽現在這裡祝你生日快樂,叫媽媽,媽媽就有禮物送給你哦,每年的生日,媽媽都會陪你一起過......”

想象小籠包會說話以後,他問的第一個問題會不會就是,媽媽去哪裡了?

小籠包的爸爸,會怎麼回答呢?

現在再回看兩年前的紀錄片,我還是哭得稀里嘩啦,心被一塊石頭堵著一樣難受。

3

美國醫學博士大衛·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單》裡曾說,人這輩子其實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身體的死亡,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


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從社會地位來說,你死了。


第三次是再沒有活著的人,記得你的時候,你才是真的死了。

小籠包和小籠包的爸爸,應該會永遠記得張麗君吧,那個26歲在鏡頭前,笑著說自己會永遠26歲的女人。

那張麗君也許會像電影《尋夢環遊記》裡的亡靈一樣,死了以後依然可以過得很好,每年還會像從外地旅遊回來一樣,和小籠包重新團聚在一起。

那个怀孕得癌却生下孩子的妈妈还是走了:孩子,死亡这道门究竟怎么穿越

每每想起這部電影,就會覺得死亡也沒有那麼可怕了,小籠包會長大,會有自己的生活,但他只要永遠記得媽媽,媽媽就不會離開他。

似乎也沒有什麼不敢想象的了,如果我死了,我的三個孩子也會如此吧。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我們永遠逃避不了告別世界的那一天。

想到大家都在談對孩子的死亡教育,其實如果我們自己都無法坦然地談到“死”,那真正缺乏死亡教育的人,不是孩子,其實是我們。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