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報國而喪其妻,焉能不慟?——毛澤東《蝶戀花·向板倉》讀罷

蝶戀花·向板倉

   霞光褪去何悽楚,

    萬箭穿心不似這般苦。

    奈何吾身百莫贖,

    待到九泉愧謝汝。

    無感霜風侵蝕骨,

   此生煎熬難與外人吐。

    慟聲悲歌催戰鼓,

    更起刀槍向敵仇。

    毛澤東

    一九三零年寒冬

丈夫報國而喪其妻,焉能不慟?——毛澤東《蝶戀花·向板倉》讀罷

這首毛澤東早年填寫的《蝶戀花》詞,從未公開發表過。整首詞悽婉悲憤,讀後使人潸然淚下,同時又叫人同仇敵愾。這是毛澤東聞知夫人楊開慧壯烈犧牲後,為悼念其所作。《黨史文苑》2014年第三期首次公開披露了這篇詞作。

這首《蝶戀花》詞,用毛筆行草書寫在10行(豎行)信箋紙上,紙張陳舊,尺寸約為285mm×198mm。

《蝶戀花》又名《鵲踏枝》、《鳳棲梧》、《黃金縷》等,古人用這種詞牌一般抒寫纏綿的情感或憂愁的心境。毛澤東用此詞牌抒發驚聞愛妻楊開慧犧牲噩耗的心情。

《蝶戀花·向板倉》的創作完成時間據推測是1930年12月19日至31日左右,創作完成地點基本可以確認為寧都縣的黃陂、小布地區。

毛澤東一生創作的數十首詩詞中,豪放風格的佔大多數,這成為他詩詞創作的主流趨勢。但他精心創作的幾首婉約風格的詞也不可小覷,包括這首《蝶戀花·向板倉》,可謂獨領詞壇風騷。這是一首婉約詞,但與其他婉約詞略有區別,即婉約中不失豪放,這在毛澤東詞作中少見。“詞”的上佳之作乃是詞牌、內容與音律的完美結合,《蝶戀花·向板倉》基本實現了內容與形式的統一;詞中多處用典,信手拈來,常人較難覺察,凸顯毛澤東深厚的國學底蘊 ,亦只有詩詞大家,用典才能做到如此行雲流水,不留痕跡。這首詞應該是毛澤東詩詞中的上品之一。

全詞集悽楚、痛惜、愧疚、哀慟與悲憤為一體,如泣如訴,哀婉絕倫,聲情並茂,悽美動人。上闕用比興和象徵的手法寫對楊開慧犧牲的極度悲慟和無限痛惜,表達自己深深的愧疚和感謝之意;下闕先是悲情的宣洩,繼而是怒火的噴發: “慟聲悲歌催戰鼓,更起刀槍向敵仇。”這是此詞的精華,也是臨戰之前的誓言,更是毛澤東鮮明個性的藝術再現,既催人淚下,又震撼人心。

讀罷該詞,我們是不是能感到毛澤東彼時情意纏綿足令草木含悲,文辭悽美更讓山河垂淚?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丈夫報國而喪其妻,焉能不慟?”

丈夫報國而喪其妻,焉能不慟?——毛澤東《蝶戀花·向板倉》讀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