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憂思悲恐驚,什麼是七情致病?(下)——中醫身心療法

七情致病,是中醫身心療法裡重要的基礎理論,

因為內容較多、篇幅較長,所以我分為上中下三篇,相繼闡述,

而且因為涉及的中醫術語名詞很多,所以建議大家先收藏,然後慢慢閱讀。

如有不當不盡之處,還請大家多多指導!以便我繼續學習、提高!謝謝!

喜怒憂思悲恐驚,什麼是七情致病?(下)——中醫身心療法

1、恐,恐是害怕之意。一是對未來的懼怕,二是指突受外界刺激後產生的某種驚懼心理。

是在異常情況下的應激情緒,《靈樞·邪氣臟腑病形》說:“心下淡淡,恐人將捕之。”

《詩經》說:“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恐歸腎屬水,腎在志為恐,腎氣不足則恐。

《靈樞·經脈》說:“腎,足少陰之脈,氣不足善恐。”

腎藏志,心藏神,血不足則志歉,志歉則恐,恐則神怯。

故《素問·調經論》言:“血不足則恐。”

內臟氣血不足導致恐懼發生之後,恐懼又能使氣機功能紊亂。故《素問·舉痛論》說:“恐則氣下,精氣下陷。”是指由於恐懼過度,則消耗腎氣,精氣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常,故腎主二便、主生殖的功能失調,而出現溺頻溲多,甚則二便失禁、陽痿、遺精、滑洩等病症,同時,“恐傷腎”、“恐則脾氣乘”,由此還可引發癲癇、癲狂、痙厥等更為嚴重的身心疾病。

喜怒憂思悲恐驚,什麼是七情致病?(下)——中醫身心療法

2、驚,驚即驚嚇之意。

與恐相似,但驚為自不知,

從外而致,恐為自知,從內而生。

驚是驟遇危險,突然面難,不知所措,

或目擊異物,耳聞巨響,致目瞪口呆,甚至昏厥。

《臨證指南醫案·驚》:“驚則傷膽,恐則傷腎。”七情之驚致病,主要傷及心、膽二經。

《素問·舉痛論》:“驚則氣亂……心無所依,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也。”

臨床出現心悸、怔忡、驚厥等。以上這些認識,有助於人們在臨床診治過程中區別對待,

抓住要領,從而準確地遣方用藥,或針對性地應用情志相勝療法

關注我,一起關注身心健康!

喜怒憂思悲恐驚,什麼是七情致病?(下)——中醫身心療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