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歲的王大爺是山西芮城人,自從實施“新農村,新變化”以來,農村實行垃圾統一回收統一處理,他就擔任垃圾回收員負責兩個自然村2000多口人的垃圾回收工作,回收總站把各村為片劃分責任到人,為每個回收員配備一輛農用三輪車,一個電喇叭,由於電喇叭不經用還必須手持,回收員既要駕車又要手持電喇叭,很不方便。圖為進村后王大爺停車後先敲銅鑼,再喊幾聲。


60歲的王大爺是山西芮城人,自從實施“新農村,新變化”以來,農村實行垃圾統一回收統一處理,他就擔任垃圾回收員負責兩個自然村2000多口人的垃圾回收工作,回收總站把各村為片劃分責任到人,為每個回收員配備一輛農用三輪車,一個電喇叭,由於電喇叭不經用還必須手持,回收員既要駕車又要手持電喇叭,很不方便。圖為進村后王大爺停車後先敲銅鑼,再喊幾聲。

由於電喇叭使用起來很不方便,總站給他們配了個銅鑼,既方便有好操作,又區別於一些流動小販的電喇叭叫賣聲,只要他已進村敲擊聲銅鑼再叫喊一下,村民們紛紛把家裡的生活垃圾全部拿出來倒進車裡,這樣,長期以來形成良好的習慣後,家裡巷道及衛生又幹淨,同時有減少了病菌的傳染。圖為王大爺一個巷道挨著一個巷道收集。

聽到鑼聲的村民紛紛把積攢在一起的垃圾拿出來,放進回收車裡。

自從鄉村實施垃圾統一回收統一處理後,村裡的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昔日垃圾亂倒隨處可見的景象一去不復返,現在是巷道乾淨,樹木成蔭,花香飄逸。圖為一大爺把自家門口的路面清掃乾淨,等待垃圾車的到來。

王大爺根據村裡的垃圾量的大小,固定為3、6、9日子來村收集,只要逢這幾個數字他都會來村裡收集,一天兩次,早上和下午各一次,一次要走三四十里路,不論颳風下雨固定不變。若是過大年他要天天來村裡並且每天三四次。那幾天是工作量最大的時候。現在巷道乾淨門口整潔,村民們有了個舒適的生活環境。


有些村民外出不在家,就提前把垃圾放到家門口,王大爺就一一收集到車裡,他說,按要求是村民自己把垃圾倒入車裡,我只負責開車收集,可是咱過來了就把它倒入車裡吧,都是鄉里鄉親的,能給別人方便咱盡力給別人方便。

在小編拍攝過程中,聽的最多的是“他人可好了,實在、勤快,這麼幾年了還沒聽說過把誰家的落下了”。面對鏡頭王大爺不好意思說:“我就是個收垃圾的有啥好拍的,能做點事,總比閒著強”。圖為面對鏡頭王大爺開心的笑了。

王大爺幫著村民把垃圾裝入車裡。

他一天兩次收集兩個村再交到幾公里外的中轉站,回到家裡基本上是快天黑了。圖為王大爺收完一條巷又打起鑼吆喝著進入另一條巷。

王大爺的鑼聲和吆喝聲已是村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固定模式。他就是普普通通千萬環衛工人中一個縮影,正是有他們默默無聞辛勤的工作,我們才有了乾淨整潔舒適的生活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