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珠和尚答源律師

源律師問:禪師常談即心即佛,無有是處。且一地菩薩分身百佛世界,二地增於十倍,禪師示現神通看。

師曰:闍梨自己是凡是聖?

曰:為凡僧。

師曰:既是凡僧,能問如是境界?

經雲: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此之是也。


源律師最兇,是宣揚戒律的人。即心即佛是大梅祖師跟馬祖的一段公案。

大梅到江西馬祖道場參馬祖。

問:如何是佛?

馬祖說:心就是佛,即心即佛。

大梅說:我明白了,那我回去。

他回到大梅山保任,我心是佛,不汙染它,時時觀照這個心,念起即覺,覺便化空。

觀照了兩年功夫,馬祖擔心他,是否真的知道即心即佛的道理呢?就派侍者去考他,侍者跑到大梅山,

對大梅說:大德你為什麼到這裡就這麼住著?大梅說:我當年在馬祖那聽說,心就是佛,我就在這裡安住、保任。

侍者說:現在馬祖的佛法改變了,馬祖現在說非心非佛。

大梅說:這老漢糊弄人,儘管他非心非佛,我還是即心即佛。站住腳了,你不站住腳,人家一糊弄就走。

侍者回來告訴馬祖,馬祖說:梅子熟了。說明他能站穩腳跟了。


源律師說:禪師說的即心即佛,我認為無有是處。他說:一地菩薩分身百佛世界。心即佛是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初地菩薩,初地菩薩在天台的教理上講,一地菩薩分身百佛世界,二地菩薩增生十個百佛世界。大珠和尚即心即佛,最起碼是初地以上菩薩,是明心見性的人,你能現百千億化身,到百千個佛的世界去嗎?

闍梨自己是凡是聖?闍梨指教授師的意思,問源律師,你是凡夫還是聖人?

他說:我是凡夫。

師曰:既是凡僧,能問如是境界?既是說凡夫怎能測佛心?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心,二地菩薩不知三地菩薩心,八地菩薩不知道十地菩薩心,等覺菩薩不知道佛的心,你既然是凡僧,怎能知道明心見性人的境界?怎能問如此問題呢?經雲:仁者心有高下,你就是這樣,一地、二地菩薩的,在這裡高低分別,不依佛慧,不依明心見性的真理。如果明瞭明心見性的道理,一念就是三千,三千是就一念,每個念頭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盡虛空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你的一念,都是你的化身,何止十佛世界、百佛世界。你不知道明心見性人的心境,你沒有明心見性佛的智慧,怎能揣測明心見性人的心?

又問:禪師每雲若悟道,現前身便解脫,無有是處!現前身指當下身。禪師說:真正悟道的人,每個念頭畢竟空,每個念頭都是真如自性,當下就能解脫。源律師認為這完全不可能。大律師當下不能承當,心外求法,是焦芽敗種,不能成佛。要多少劫地修下去,不知道何時能成就?

師曰:有人一生作善,忽然偷物入手,即身是賊否?曰:故知是也。偷是不告訴物品的主人私自拿去,犯偷戒。有個學生出國了,在外國的佛學院,看到些好書,就託運回來,書到家後,他想:犯了盜戒,怎麼辦?想了很久,最後打電話給佛學院長說:我再把書運回去吧?佛學院長說:你知道錯了,懺悔就好。一花一木都有主人,沒主人同意,你拿來就是犯盜戒。 有人一輩子做善事,偶然偷東西,犯了盜戒,你的身體是不是賊?曰:故知是也。明知故犯,當然是賊。一次作賊,你就是賊,今生就是賊。你分辨:我不是賊。你偷過一次,人家就叫你賊,人家就不會說你是大善人。人一旦犯錯誤,人家就不說你的優點,只看缺點。明知不對還去偷就是賊。師曰:如今了了見性,云何不得解脫?你過去迷惑、不見性是凡夫,你現在當下見性了,那你是不是明心見性的人呢?賊作一次就是賊,你見性一次,就是明心見性,一樣的道理,怎麼不敢承當?

曰:如今必不可,須經三大阿僧祗劫始得!現在就要解脫,必定不可能,須經三大阿僧祗劫。三大阿僧祗劫是說見性前,要兩大阿僧祗劫,見性初地後,還要一大阿僧祗劫才能圓成。還有說,見性前一大阿僧祗劫,初地到八地一大阿僧祗劫,八地到圓成佛果一大阿僧祗劫。不同的教,不同的劃分。阿僧祗劫是無量長的時間,無量無邊的時間。

《楞嚴經》講:一微塵能容納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能放到一微塵裡。也就是一剎那是無量無邊的時間,無量無邊的時間就是一剎那,三千大千世界就在當下一念,當下一念現無量三千大千世界。三大阿僧祗劫你說是多長的時間呢?

師曰:阿僧祗劫還有數否?有時間數量嗎?阿僧祗劫沒有時間相,時間空間本來畢竟空,時間空間是人分別出來的,本來沒有時間和空間。沒有空間就沒有時間,阿僧祗劫沒有數量的概念。

源抗聲曰:將賊比解脫,道理得通否?

師曰:闍梨自不解道,不可障一切人解,自眼不開,嗔一切人見物。

源作色而去雲:雖老渾無道。

師曰:即行去者是汝。

源律師生氣地說:拿賊比喻解脫,道理能講通嗎?見物是開智慧;不開是無智慧。禪師說:自己法眼不開,還嗔恨別人開智慧。好多人這樣。有些人參禪一輩子,上坐就打呼嚕,下來就清醒,坐一輩子沒開悟。自己沒開悟,別人開悟了,他不但不相信,還否定你,我修行多年沒開悟見性,你怎可能開悟?源律師非常氣憤地走了,還罵大珠和尚年齡不小了,卻很糊塗,一點道也沒有

大珠和尚慈悲,回曰:即行去者是汝道。兩層意思:一是明心見性的意思,剛才能走的那個就是你的心性,若還不懂,你自己就是你所說的那個老混。第一次這麼指點他,最後還這麼指點他。你罵我老渾無道,然後就走,你能走的那個就是你的心性,你沒有心性,你不能走。另一層意思是這樣指點你,還不明白,那麼即行去的那個人,就是你所說的那個老渾無道者。把無禮的話很巧妙地奉送回去。這麼一再的指點你,你還不能悟道,那就是自己的事了,不是別人不盡心。

禪師有慈悲又有智慧,他的慈悲在智慧中。智慧是巧妙的把“老渾無道”這句話踢回去,我不老渾無道,我不受這句老渾無道,你若是還不明白,老渾無道的是你自己,既指點了他,又把話踢回去。

踢回去了,他還不明白。 我們向開悟的人請教時,一定要謙虛。你不謙虛,帶著己的知見向人家請教。人家慈悲地指點你,你一個字都聽不進去,還拿你的知見否定人家,否定人家講的法。太可惜了!自己在彎路上繞圈子,永遠不能解脫。

——乘一法師

大珠和尚答源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