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稅率下降1個百分點 消費者能得多少好處

增值稅率下降1個百分點 消費者能得多少好處

2018年4月4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發出了《關於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將原適用17%和11%稅率的,分別調整為16%和10%,自2018年5月1日起執行。然而,由於對增值稅降稅的認識不一,各企業對降稅的應對不一,如有的將減稅額全額變成降價額讓利消費者,有的讓利一部分,有的則一分不讓。從2018年“五一”節前後商品市場的價格來看,有少部分商品的價格已因降稅下調,如汽油、柴油、某些品牌汽車和某品牌手機等,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降稅惠民的目的。然而,更多商品並沒有體現降稅惠民,降低了社會對本次降稅的感受。那麼,名義稅率降低1個百分點,對企業、政府和消費者的影響究竟有多大呢?這要分三種情形來分析。

第一種情形:消費者享受了降稅全部優惠。

2018年4月30日前,某款品牌手機的零售價為每隻8388元,其中含17%的增值稅銷項稅1218.77元、不含稅價為7169.23元。2018年5月1日起,該款手機每隻降價72元,降為每隻8316元,其中含16%的增值稅銷項稅1147.03元、不含稅價為7168.97元(不含稅銷售價實際未變)。那麼,名義稅率下降了1個百分點,實際稅負下降了多少呢?

比較該款手機在增值稅稅率由17%降為16%前後的每隻手機增值稅銷項稅額,減少了71.74元,增值稅稅負的降幅為5.89%(71.74元/1218.77元)。但必須注意的是,每隻手機實際降價72元,大於增值稅的降稅額度71.74元,這是因為商家在對該款手機降價時,不僅將測算的71.74元取整為72元,而且還將72元全額降低了零售價,即商家將政府對應納增值稅的優惠全部轉變為對消費者的優惠,消費者購買該款手機少付的價款實際上是因政府降低增值稅稅率後少收的增值稅稅款,商家在本次增值稅降稅中沒有獲得好處,消費者享受了增值稅減稅帶來的全部優惠。

由此可見,在不含稅銷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增值稅名義稅率雖僅降低1個百分點,但原適用17%稅率企業的增值稅稅負降低率為5.89%左右,企業降低的稅負將相應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增值稅收入。在此情況下,消費者享受了增值稅減稅帶來的全部優惠。

第二種情形:消費者享受了部分降稅優惠。

2018年4月30日前,某地某型號汽油最高零售價為每噸8880元,其中含17%的增值稅銷項稅1290.26元、不含稅價為7589.74元。2018年5月1日起,該型號汽油每噸降價75元,降價後為每噸8805元,其中含16%的增值稅銷項稅1214.48元、不含稅價為7590.52元。那麼,名義稅率下降了1個百分點,實際稅負下降了多少呢?

比較該型號汽油在增值稅稅率由17%降為16%前後的每噸銷項稅額,減少了75.78元,增值稅稅負的降幅為5.87%(75.78元/1290.26元)。但必須注意的是,該型號汽油實際每噸降價75元,小於增值稅的降稅額度75.78元,即商家僅將因增值稅稅率降低而減少的稅負75.78元中的75元讓惠給了消費者,消費者每購買1噸該型號汽油將少付75元,這少付的75元是由於政府降低增值稅稅率少收的增值稅稅款。由此可見,消費者享受了增值稅降稅帶來的大部分優惠,但商家每銷售1噸該型號的汽油仍有0.78元沒有讓惠給消費者,即沒有因降低稅負而將全部降稅額相應降低增值稅含稅銷售額,少降低的0.78元仍然需要消費者買單,這部分仍由消費者買單的銷售額在繳納相應的銷項稅後變成了商家的利潤。在該情況下,商家實際降低的稅負為5.81%(75元/1290.26元),小於全額讓惠消費者時的5.87%。

由此可見,在降低增值稅稅率時,如果企業僅是將從政府獲得的降稅優惠的一部分讓給消費者,即僅是降低部分不含稅價,未降低的銷售收入(即未讓惠給消費者的部分)在繳納相應的增值稅後將轉變為企業自己的利潤,這時,企業實際降低的稅負應小於全部讓惠於消費者降低的稅負。

第三種情形:消費者沒有享受到降稅帶來的優惠。

2018年5月1日後,某大型超市的某款麵包沒有因增值稅稅率降低而降價,每隻仍為6.8元,其中含17%的增值稅銷項稅0.99元、不含稅價為5.81元。儘管零售價未變,但由於增值稅稅率降為16%,所以,增值稅銷項稅降為0.94元,不含稅價增加為5.86元。不難看出,每隻麵包增值稅銷項稅減少了0.05元,降幅5.05%(0.05元/0.99元),不含稅價提高了0.05元,增幅0.86%。在此情況下,超市沒有降低售價,沒有因稅率降低讓惠於消費者,而是將相當於降稅優惠額的這部分銷售額在繳納相應的增值稅後變成了商家自己的利潤。而消費者每購買一隻該款麵包仍要支付6.8元,負擔沒有下降,沒有享受到減稅帶來的優惠。

由此可見,在含稅銷售價不變的情況下,增值稅名義稅率雖僅降低1個百分點,但原適用17%稅率企業的增值稅稅負降低率為5.05%,企業降低的稅負將相應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增值稅收入。但在此種情況下,政府降稅帶來的實惠全部被企業享受,消費者沒有得到任何實惠。

從上述三種情形還可以看出,不管企業將減稅額全額變成降價額讓利消費者,還是讓利一部分或者一分不讓,不管降稅給各市場主體帶來的影響大小如何,降稅都將使企業減少對增值稅進項稅和銷項稅的負擔和付出,減少現金流出,增加企業的現金流,與此同時,政府是實實在在讓出了稅收。

(潘春慧 劉志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