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凡誠 作品)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狄更斯《雙城記》的第一句,

網上用濫了的毒雞湯,

說多了就成了屁話。

天色將晚,抱妻上床,

時間萬事,去他個娘。

趙哥正準備和嫂子親熱之際,

嫂子脈脈含情的問一句:

親愛的,你打算啥時候買房子?

聽到那句後,趙哥渾身癱軟,手腳冰涼,

邪魅狂狷的臉,變幻幾種顏色,

小腹的一股熱氣,化成寒意倒灌回去,

自此了無生機。

這個時代

為一套房,

多少錚錚硬漢患上了“精神陽痿”。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1

北上一套房,樂壞丈母孃。

這種說法起於何時,

如今已無從考證。

但隨著丈母孃們的胃口不斷膨脹,

買房標準也隨著炒房時代的瘋狂,

上升為“一線、超一線”,“兩套或三套”。

人的慾望,永無止境,

房市也曾燒過幾把野火,

人聲鼎沸,徹夜通明。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2

08年奧運會,是個分水嶺。

在那之前的很多年,

房市居然也能透著歲月靜好。

很少有人把買房當成一種投資,

做生意的依舊四處奔波,

白領們數著時間等下班。

08奧運一聲發令槍響,

大波大波的資金突然湧向樓市。

最開始的浙江福建炒房團,

還只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似乎那些瘋狂投資早已存在許久,

他們賺他們的錢,關我屁事?

直到某一天鄰居王奶奶的聲音在院子裡響起:

“北京的房價快兩萬咯!沒想到咱也能當回百萬富翁”

晴空一聲炸雷!

廚房切菜的張叔險些剁掉拇指,

幾年前,他剛把祖傳的四合院賣出去。

從今天的資料來看,

08年第三季度到09年年底,

北京住房均價從13000飆到19000,

也正是那個時候開始,

草頭老百姓真正慌了。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3

有車有房的,慌啥?

慌啥?

衚衕口高中沒上完的二狗,

糾結了一幫朋友,湊錢拿了十套房,

銀行貸款,循環抵押,

四五個月時間,幾十萬本錢變成幾百萬。

剛剛好像去寶馬4S店提車了,威風。

於是有點閒錢的開始動心思拿二套房,

沒房子的開始四處舉債,咬牙買房。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最可惜的,卻是悶頭上班,起早貪黑的那群人。

苦了十年好不容易攢到二三十萬,

跑到中介一看:3萬/平,即將售罄。

三十萬買個廁所?一氣之下走了。

過幾年,均價漲到4萬,

還得灰溜溜回來交首付,

沒辦法,兒子大了,得娶媳婦。

4

上週回家改造陽臺,

兩位裝修師傅操著胡建口音,

開價3000:材料費500,工錢2500,

細問之下,來寧已有10年,

寄回去好幾十萬,卻一直沒買房。

講到這裡,他們的眼神突然黯淡,

除了懊悔,重複最多的一句話是:

咱沒念過幾年書,就有股子力氣,哪想到買房,

現在年紀大了,也快做不動了。

送走他們,我靠著門框出神。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十年前的暑假,我還是個初中生,

和老爹一人一輛破自行車,

幾乎跑遍縣城所有樓盤,

最後看中一套靠縣中心的。

挺貴,2400,買不買?

老爹一咬牙:就拿它,漲起來快。

讓我記憶最深的,不是後來房價呼呼上漲,

而是之後兩三年,每天早晨喝白粥,

每年穿著同樣的棉襖拜年走親戚,

老爹的那頂破洞帽子,一直戴到我上大學。

作為一個國企老員工,前些年他終於光榮退休,

勞碌半生,換來一套房子,四線水平。

即便如此,這套房子也足夠為他帶來許多榮光,

和他一起走出農村的叔輩們,

有不少至今還窩在鄉下搖搖欲墜的老宅,

無助地看著房價慢慢漲,和血壓一起。

5

也有從來不擔心房子的。

昨晚和朋友吃飯,他給我看手機朋友圈的妹子,

一張妝容精緻的臉,和背後一套同樣精緻的房。

上面這樣寫道:

剛剛在淘寶上買了一棟別墅,

大家快來誇我賢惠眼光好!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我也打開自己的淘寶購物車,

裡面是一件看了又看,

沒捨得下單的打折球衣。

妹子自然要誇一誇的,

只用一下午的閒暇時光,

做了我老爹鼓足半輩子勇氣才做的決定。

從來無力幻想買房如買包的人生,

但很顯然,這件事上資本一不小心露出了尾巴。

6

提及房價,無論是業內人士還是行外人,

都能感受到2016年“9·30”新政後的肅殺,

調控之嚴格,史無前例。

“假離婚,買號黑幕,房叔房姐,”

一夜之間偃旗息鼓,

一邊是合肥的業主喊肉痛質問政府,

一邊是重慶打飛的炒房團滿臉懵逼。

投機的買房熱潮終於開始歸於平靜,

浪花退去,一地雞毛和屍骨。

強力宏觀調控,在可能的失控來臨前,

無疑是一劑良藥。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但少不了有人心裡不平衡,

我剛拿房子還沒嚐到甜頭就進冰箱,憑什麼?

沒人會耐心向你解釋憑什麼,

每個人都會為“一夜暴富”的迷夢慾火中燒,

社會有點浮躁的時候,機會彷彿無處不在,

一旦調控開始,整體又趨於平靜,

我等凡人再做選擇時,就得帶上更多腦子。

7

細細品味會發現,

和西方社會最大的區別在於,

中國的現代化是在一個極短的時間範圍內進行的,

從汽車、電話到手機、電腦,再到高鐵、支付寶,

幾十年時間,全社會飈了一次又一次車,

中國人超乎尋常的適應能力也不斷顯現出來,

但在這個進程中,人們開始習慣超快的變化,

一邊嫌惡毫無變化的現狀,一邊追尋內心的平靜。

無法自控的小老百姓被推著向前,

毫無主見帶著恐慌一頭扎進樓市股市,

他們在怕什麼?怕落後於人,怕吃虧。

所以吃虧的往往正是普通人,

不安於現狀,卻習慣讓行動先於思考。

再看眼下,房市的利好時代似乎正在成為歷史,

沒佔到便宜的,也不必抱怨和遺憾。

房子本來就是給人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想明白這層,自然也就心安了。

買對一套房抵10年工資的時代,就這樣到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