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老是玩手機,怎麼教育他呢?

慧聲慧色的小哥

我們生活在一個全面信息化的時代裡,手機、iPad已經成為生活裡必不可少的物品,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不讓孩子接觸這些電子設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事實上,我們也沒有必要視它們為洪水猛獸,孩子們可以看也可以玩,但前提是,我們做父母親的一定要把規則和範圍設定好。

比如每天看的時間和內容是什麼,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規則制定中來,這樣更能使得規則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在我們家,我兒子有段時間喜歡看《小豬佩奇》,我們就一起制訂了規則——每天看4集,每天看手機的時間不能超過30分鐘,但在什麼時間段看,由兒子自己靈活掌握。之後,每個星期進行彙總和評比,執行得好,就能在積分榜積分,積分可以用來兌換他喜歡的一些其他內容。

規則制定出來之後,兒子執行的非常好,即使有時候意猶未盡,也依然能夠戀戀不捨地把手機還給我們。

但我和先生清楚地知道,只有這些肯定不夠,為凡是對手機產生依賴的孩子,大都源於興趣缺乏,活動不夠,或者是父母的陪伴不足,而只要能和孩子多在一起創造一些合適的親子游戲,沒有孩子會主動對屏幕上癮。

事實上,在我們觀察或者調查過的家庭裡,我們發現,凡是那些能夠的抽時間陪孩子玩各種遊戲,打網球、搭積木、讀書,節假日一有時間就去戶外踏青等等的家庭,孩子們幾乎沒有任何屏幕依賴症。

所以,不要再把孩子喜歡看手機之類的結果歸因給孩子,如果有這樣的情況產生,一定是我們自己做的還不夠。


壹父母

對與小孩玩手機,現在真的見怪不怪了。舉個例子吧。

我鄰居她的小孩,上小學,老師佈置作業都在手機上,必須要用手機完成,我就在想,之前沒手機,作業就不佈置了,現在小孩對手機的痴迷,一點不亞於大人,甚至更嚴重。對於小孩痴迷玩手機到底誰的錯?我們暫且不說。


那麼話題轉回來,怎樣教育小孩老玩手機這個毛病,其實更多的是言傳身教,首先我們把自己玩手機的時間,用來陪孩子,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漸漸讓ta們忽略手機.

第二;我相信很多人看過某臺的爸爸去哪裡兒,其實他們所表達的是讓小孩遠離電子產品,零食,更多的是對孩子的陪伴,一種健康的成長方式。

我知道很多家長天天都各種忙,回家都想玩會遊戲,或者安靜的待一會,但是面對熊孩子的糾纏,很多家長就是,給小孩放電視,或者拿手機給小孩,讓他們自己去玩。久而久之小孩迷上了電子產品,這個時候,家長才發現小孩這種行為不好,其實忽略了本身,小孩玩手機,不是他們去硬搶大人的手機,最初都是大人給小孩玩的。


題外話;與其教育小孩,不如先改善自己,言傳身教是必須的,其次就是陪伴孩子只有那麼幾年的光影就長大了,抽空多陪陪孩子吧

圖片來源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秒刪

笨狐狸墨依

關於這個問題,筆者以為宜疏不宜堵。



首先,時代在進步,科技的發展極大的改變了人類的生活環境和習慣。現在的成年人沒有手機是不可想象的,手機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大家有目共睹。購物,出行,查資料,電視娛樂……尤其是手機遊戲,隨時隨地,想玩就玩,那叫一個方便!君不見,下班回家,累了,手機點外賣,邊吃邊玩手機,電視機成了擺設。有人曾經玩笑說“手機已經成了每個人的伴侶”,這話確實有點道理呢!



其次,成年人都是手機寸步不離,手機對成年人都有那麼大的吸引力,更何況孩子呢?筆者經常反思這樣一種現象,以前教的學生喜歡看書,連環畫,兒童文學,少年時代等等,喜歡聲情並茂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甚至上課也喜歡講話,現在的孩子不喜歡開口,背誦課文很艱難,一首篇幅稍長的現代詩歌兩節課也不能背誦下來,上課不講話了,發呆,神遊,喜歡低頭,不願看黑板。造成這些現象跟手機怎麼會沒有關係呢?低頭玩手機,沉默不說話,一玩可以一天一夜不知飢餓!手機對孩子們的吸引力太大了!



再次,面對這種現實情況,作為家長,老師,要起榜樣作用,以身作則。下班回家或者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不玩手機!除了接聽電話,自己帶頭不做低頭族!規定孩子玩手機的時間,週一到週五絕對不能碰手機!週末休假完成了所有學習任務,可以玩手機,但是時間限制!玩手機也不能光是遊戲,可以家長帶領孩子共同查找資料,天文地理,古今中外,風土人情等等,增長知識的同時,有滿足了孩子對手機的慾望。



總之,手機是個好東西,利用好了可以促進孩子的學習,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利用不好卻會害得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學習下降,不思進取,身心受到極大傷害。請家長們以身作則,帶領孩子們好好使用手機。

(圖片來自網絡 謝謝圖片作者!)


花瓣上的螞蟻

這個問題的解答,以我家庭為例來說說吧。

先介紹我家情況

現在女兒上二年級,兒子是幼兒園小班。女兒回家除了寫作業需要用到手機,其他時間是不碰手機的。兒子去年春,回家也是不要手機的,後來,吵著要玩手機是源於一次我手機裡安裝了王者榮耀,並在家玩了一次。他看到我玩時,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以為你手機不能玩遊戲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到後來,自己會下載小遊戲,喜歡拿手機看動畫片等等。


兩個孩子的情況為什麼會如此不同?

前面說了,兒子的手機癮,起源於我的一次玩手機遊戲。
那問題怎麼解決,未雨綢繆。剛開始,我把遊戲刪除。不行,吵著要。怎麼辦?我就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到說話算數。做不到的,堅決不答應。答應了的,堅決做到。這樣彼此建立信任關係。當一個誘惑出現時,就用說話算數,來約束他。他要失言時,我就說,那我答應你的也做不到了。他就會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選擇。

開始的時候,說話算數能做到,約定多長時間,就多長。有時會哭,那就哭去吧。此時,會一早到晚的唸叨。也會出現想拖延,多玩一會的想法,我堅決不答應。

現在這個問題基本淡化,說要玩遊戲,看動畫。我說可以,十分鐘。再快到時,先通知他,還有一分。過一會,說時間到了。他就會立刻把手機給我。而且,手機上看動畫,基本消失了。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抖音這樣的app我們家是不玩的.即使刷一下,也是在孩子睡以後。還有就是一定要對孩子提出明確要求,並自身作則,創造一個遠離手機的家庭環境。


想象與可能

現在手機成為人們不能離手的東西,不管走路、坐車、等人等等,看到的都是低頭玩手機的人,小孩子愛玩手機跟我們身邊的環境有關,我的建議是: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1、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拿手機

自從寶寶出生後,我的手機一直處於靜音模式,每次等到寶寶睡覺了才會拿手機看看,電話永遠都接不到,所以朋友經常會說我,要手機幹嘛用。父母整天拿個手機看,小孩也會有樣學樣,看手機了,如果爸爸媽媽在孩子面前總是看書,寶寶也會喜歡上看書的。


2、控制寶寶看手機時間

孩子大了以後一定要看手機,可以給孩子看手機時間,一次不超過30分鐘,這個規則一定要遵守,家長也要監督好。



3、多陪寶寶

孩子感到無聊了自然想看手機、看電視。如果父母可以陪孩子講故事、玩遊戲,她自然也不會多看手機了,孩子只是希望大人多陪陪他們,他們要求也不高的。


總之,孩子的成長需要爸爸媽媽用心細心呵護、陪伴,以身作則。


萌媽養娃記

小孩子玩手機的危害還是蠻多的,比如,視力下降,導致頸椎病出現。影響孩子注意力從而靜不下心來學習、思考,甚至走路玩手機導致意外。有些孩子甚至還會玩上癮,與外界交流障礙。

怎麼教育他呢?

建議以下幾點,1,規定時間,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聽從安排,下次就還可以玩;否則下次沒得玩。2,轉移注意力,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家長可以用玩具,遊戲,吸引孩子,轉移小朋友注意力。3,家長少在小朋友面前玩電子產品。以身作則,多陪孩子互動,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嚴謹的節操

現在小孩不玩手機的不多,可是怎麼避免呢,我就從我帶我家寶寶的經驗說說,首先大人在孩子面前一定不能玩,第二,如果孩子想起來要玩怎麼辦,轉移孩子注意力,出去玩玩,孩子一般也就忘了,當然有的時候孩子也不聽話,不那麼配合,那就得軟硬兼施,時間久了孩子沒那麼大癮了,也就行了。第三,要幫孩子培養一種興趣愛好,比如閱讀,拼圖,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