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貼」日本“Sango Pearl”桑戈珍珠

「技術貼」日本“Sango Pearl”桑戈珍珠

圖1:Sango珍珠(左和中)和珊瑚珠核(右),每個直徑約6毫米。

十年前一種叫做“桑戈”的粉色珍珠被引進到日本Akoya養殖珍珠中,使用粉紅色的珊瑚核在松本來進行人工培育。這家日本珍珠養殖公司位於愛媛縣的Uwajima。Sango在日本是珊瑚的意思,它可能是一種珊瑚藻,它是從日本太平洋沿岸收穫的珍貴珊瑚之一,尤其是在高知州南部,極為少見。松本珍珠成功地結合了兩種美麗的有機寶石材料,來生產這些美麗的粉紅色珍珠。

本文研究中的珊瑚核呈現粉紅色或橙紅色,直徑為5.60-5.90毫米。在顯微鏡檢查下,有時會觀察到白色層狀,條帶狀結構以及珊瑚息肉相關腔體。珊瑚核在短波和長波紫外下分別表現出弱白色和較強的白色熒光。珊瑚珠的拉曼光譜(圖2,頂部)顯示1129和1517cm -1處的強色素位移和方解石典型位移,鑑定為珊瑚物種。可見光光譜與天然粉紅珊瑚的天然色素吸收峰的密切相似,這與CP Smith等寶石專家的檢測結果驚人的相似。可見光範圍反射光譜(圖2,中間)顯示468,482,590和666nm處的峰值,就像CP Smith等人在天然珊瑚光譜中觀察到的那些峰值相似(2007年)。正在檢測的Sango珍珠與用作核的珊瑚珠具有相似的尺寸(5.60-6.00mm)。在使用放大鏡或顯微鏡在鑽孔或其珍珠質表面上觀察,沒有顏色濃度的變化。在顯微鏡下使用小型表格測量,珍珠層厚度在120-400微米(0.12-0.40毫米)之間。實時X射線(RTX)圖像中也可見不同的珍珠層厚度(圖3)。珍珠表面有優異的光澤,並且在長波和短波紫外線輻射下分別呈現弱黃色至綠黃色熒光。

這些觀察結果表明,10個樣品的粉紅色珍珠著色是天然的,儘管還有待觀察的是粉紅色是源於珍珠表層的珍珠質層還是底層的珊瑚珠。

「技術貼」日本“Sango Pearl”桑戈珍珠

圖2:第一幅,在1129和1517cm -1處具有顏色相關峰值的珊瑚珠(黑色線)和Sango培養的珍珠(粉紅色線)的拉曼光譜。珊瑚珠的峰值在這些波長處更強。第二幅圖,珊瑚珠(黑色痕跡)和兩種Sango培養珍珠可見近紅外光譜顯示不同的反射率值。深粉紅色的線條代表較薄的珍珠層(120微米厚)而淺粉色線是指珍珠質有400微米厚。第三幅圖,基於珊瑚珠的平均反射率(差異反射率= R Sango珍珠 - R 珊瑚珠),繪製珍珠岩厚度與Sango珍珠在482nm處的差分反射率之間的關係。

「技術貼」日本“Sango Pearl”桑戈珍珠

圖3:Sango培養珍珠的RTX圖像,顯示較大的珊瑚珠核和較稀的珍珠質過度生長層之間的明顯分界。左

使用能量射線X-射線熒光(EDXRF)光譜儀的化學分析顯示,錳含量為0至28 (濃度),鍶含量為1077至1719 (濃度),表明該樣本在鹽水環境中形成珍珠。發現一個有用的觀察現象是,珍珠的顏色似乎與珍珠質厚度有關:薄珍珠質產生了更明顯的粉紅色,而厚的珍珠質導致粉紅色呈現較不飽和狀態。同樣,拉曼和可見光範圍的反射光譜也與珍珠厚度有關。具有較薄珍珠質珍珠的拉曼光譜在大約1129和1517cm -1處顯示出更強的顏色峰,其強度與珊瑚珠中所述的相似; 在較厚珍珠層的珍珠中,僅有與文石相關的峰,沒有色素峰。(見圖2,頂部)。具有較薄珍珠質的珍珠的可見光譜也更貼近珊瑚珠,儘管反射率較低(圖2,中部),而較厚的珍珠質珍珠則具有較高的反射率。通過將珊瑚顏色的因素與482nm處的最大可見光譜相關聯,可以測定珍珠層厚度與珍珠可見光譜之間的關係(見圖2,底部)。482 nm處的強度表明,Sango珍珠的粉紅色最有可能源自其珊瑚核。

雖然Sango珍珠不是第一個使用以其他寶石材料為珠核的非典型珠核養殖珍珠,但這是作者首次分析了Sango珍珠的詳細顏色來源-以軟體動物為主的珠核。並知道粉色珍珠具有相對薄的珍珠層,這讓使用天然珊瑚核創建新商業類型的akoya養殖珍珠成為可能。


翻譯自GIA

原作作者東京GIA公司的寶石專家–Kazuko Saruwatar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