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流感高峰,兒童醫院的這些退休老專家主動延長出診時間

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廣東好醫生”,快速關注

致敬!

2017年入冬以來,我市流感持續高發,特別是進入去年12月以後,兒童中流感病例數急劇攀升,尤其在幼兒園和小學一二年級中,流感疫情上升較快。

我們也就只會看看病。

但就是這簡單的“看看病”,安撫了不少患兒家長的心。

為應對流感高峰,兒童醫院的這些退休老專家主動延長出診時間

陳寶玉

為應對流感高峰,兒童醫院的這些退休老專家主動延長出診時間

現在,陳寶玉堅持每週出四天門診,倒也不覺得辛苦,特別是病人不太多的中午,她總會和另外3個大學同班同學一起吃午飯,“她們仨退休之後也來出診。”每天這段“同學兼閨蜜”的相聚時光,也能讓一上午的辛苦煙消雲散。午飯過後,四姐妹又分別到不同的診室,迎接下午就診的患兒和家長。

宋淑媛

73歲老專家自覺打擊“號販子”

為應對流感高峰,兒童醫院的這些退休老專家主動延長出診時間

按照計劃,宋大夫每天的門診時間從上午7點持續到下午3點,但流感高峰期,為了能讓更多的患者及時看上病,73歲的宋大夫把工作時間延長到晚上6點,“晚上回到家裡,我發現自己的腿都腫了。”

年紀大了,多少有點基礎病。宋大夫腰椎間盤突出,每次出診時,坐在診室裡看病超過1個小時,就會有護士走進來,輕輕地提醒她,“宋老師,您腰不好,站起來活動一下吧。”這次流感來勢洶洶,再加上工作強度大,上個週四,宋淑媛看完門診回到家裡,發現自己也“中招”了。剛好週五週六她休息,“我在家裡狠狠地吃藥,從早到晚吃藥。”週日一早,宋淑媛又出現在診室裡,“一進診室的門,我就覺得自己的病都好了!”

張錫沛

練就一雙甄別危重患兒的“鷹眼”

一位60多歲的醫生,是如何堅持一週出診六天、每天面對數百名患兒的?張錫沛的秘訣之一是把工作之外的時間主要用來休息,“每天晚上我7點多就休息,為的是第二天早上4點就能起床。”

為應對流感高峰,兒童醫院的這些退休老專家主動延長出診時間

為什麼兒童更易患流感?

流感病毒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更容易傳播。

兒童免疫力相對較低,尤其是幼兒園、學校都是人員密集的地方,更容易在人群中傳播感染,建議大家儘量不要帶寶寶到人群過度密集的地方,也不要去通風不好的地方玩,比如超市、商場等等。

5歲以下兒童為流感高危人群,更應加強預防;而2歲以下者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兒童流感有什麼特點?

在流感流行季,超過40%的學齡前兒童以及30%的學齡兒童容易得流感:

家校健康APP,為您孩子的健康保駕護航,歡迎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