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拳懂勁的三個階段:逆從、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領詳述

粘走:

這裡須要解釋的是什麼是懂勁?

懂勁又是如何修煉出來的?什麼是自然力?

王宗嶽《太極拳論》中說:雖變化萬端,而理為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其在這段論述中明確的提出了懂勁的概念。而又在後面的文章裡解答了懂勁的概念和攻防功夫的具體內容了。其說:欲避此病,須知(分)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在這段論述中明確的提出一條懂勁的秘訣,就是:須知(分)陰陽。這裡有體、用兩方面的內容:從體立論,陰者外形,陽者內氣。陰陽體之功能就是陽剛、陰柔。從用立論,合而用之的基本法則就是柔化剛發,以柔用剛的技術方法。此乃明白自己的內氣、外形的基本功能了,算是懂自身的勁了。此乃自明。還要懂得如何運用自己的內氣、外形的攻防技擊的方法用來知人,能知人之勁形動變之跡象而能“粘走”順隨者,才能具備知人的功夫。只有知彼知己而能利用者才是懂勁的真功夫。

內家拳懂勁的三個階段:逆從、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領詳述

其說: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在這段論述中提出了在與人比武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必須做到:無過不及,隨曲就伸。這樣的含形隨應至變的以靜制動的“無為”法則。並同時提出了具體的技術方法: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這就是具體的以柔用剛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無為法。又名無上法。習拳者只有認定此法,遵從此法而修煉,依據此法而運用,才能真正的做到懂勁。即能夠在與人比武較技的過程之始終皆運用的是“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隨”的法式。就是“知彼知己”之懂勁的真功夫得矣。

為了讓習拳者徹底的明白: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式的可適用的範圍的廣泛性,王宗嶽先生又在文章中列舉了六個方位的例子,其曰:

左重則左虛、(右已去),右重則右杳、(左已去);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逾長,退之則逾促。

在這段論述中其論說了左右、上下、進(前)退(後),立體六合的六個方位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也就是說傳統拳術中的攻防招式無不是以“粘走”的法式實施的,能於此者,是為懂勁,是為懂拳了。這就是懂勁功夫階段修煉的含形隨應至變,皆從他力取法的精義之所在。即在懂勁階段之修煉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惟此法不用之原則。

到底“粘走”的攻防技法有什麼奧妙所在呢?

就這一點,王宗嶽先生又在文章中有詳細的論述說明,其曰:“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其在這段論述中闡述了“粘走”法的三點妙處所在。第一,就是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毫不受人之力妙處。能不為他人之力所拘,自己乃是自由之身,其能奈我何?但是,一定要牢牢的記住:要想不為人力所拘,就要有不攖人之力的功法、功夫。功法就是“粘走”法式,與其外形接觸而自己的勁力不與其勁力接觸;功夫就是懂勁。第二,因為運用粘走的無為法式,就是以靜制動的法式。不先於他人而動,又不攖人之力。(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故而,人不知我欲何為,我確獨知其人意欲何為。這樣,其一動我便知其咎,隨而發之則無不應驗。此就是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之以靜制動,後人發而先人至的後發先至的技法之精義。什麼:以弱勝強,小力打大力,以慢打快,以靜制動,等等之說法,無不是在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這一無為攻防技術方法的基礎上論說出來的。第三,由於運用的是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無為技法,此法式具備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毫不受人之力和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兩點妙處,此正是以不變應萬變的無為妙法,故而與人比武較技,即可以所向披靡而無對手可言了。此正是“不與人爭,天下莫與之能爭也”的無爭為爭的精武之妙諦。此法古人視為是:萬人敵的真功夫。

習拳練藝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此的藝境,其法不難,就是習拳練藝遵依: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式即可功到自然成。所謂:“拳打千遍,其理自現”的這一說法,就是在此正確的方法準則基礎上之修煉而說的。如果在錯誤的方法準則基礎上的修煉,就是拳打萬遍,其道理也不會顯現的,功夫亦不會上身的。

什麼是自然力?

傳統拳術攻防之道中的自然力是如何提出來的?最早見於哪一家武學拳術經譜?

根據我所見到的武學拳術經譜的認識來看自然力的出處,乃是元末明初畢坤先生撰著的《渾元劍經》一譜中。其在“靈源秘筏”一文的飛仙劍法中說:

飛仙劍,乃含形隨應致變之劍,亦當暗暗純習,克造其極。皆從他力取法,要在心空靈,而手靈妙,猝變無心動中徨徨之色,動靜皆自然,非勉強也。自然之力,由於習慣也。爾等能潛神熟煉,自可時至神知,山人亦必從而默為誘勸、比較,何患劍術不成也?(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其在此文中提出自然之力的概念,簡曰就是自然力。其在《劍髓千言》又進一步解釋自然之力時說:

內家拳懂勁的三個階段:逆從、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領詳述

保合太和之氣,以之生成,在人則空靈無間之氣也,即真氣。其中剛柔渾合、陰陽互生,即所以結丹粒之道也。其大莫喻,其小難破,而來往造化之神涵於其內。故曰:放之彌六合,卷之藏於密,直養即勿妄勿助,直(養)自然先天之力,在神為非人力也。無害者乃順生機之自然,去其害生機者也。養至真息圓滿,百慧從生,永生無滅。小可經綸,大可讚譽天地,故曰則塞於天地之間。

此段論述中的:“保合太和之氣,以之生成,在人則空靈無間之氣也,即真氣。其中剛柔渾合、陰陽互生”的精義。充分說明,自身的健順和之至,太和一氣者的能力,就是自然力。所以,其在後文中說:“直(養)自然先天之力,在神為非人力也。無害者乃順生機之自然,去其害生機者也”。就充分的說明修煉傳統拳術的本質,在於充分的發揮與生俱來的“聽探之良知,順化之良能,及其相互為用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簡稱為:自然力。(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而前面所論述的懂勁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功夫,藝境。如果以能力來論,就是懂勁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能力了。簡單的說就是自然的攻防能力,在簡單的說就是自然之力,再簡單的說就是自然力了。故知,自然力亦有體、用的認識之分別。以體言,就是健順和之至,太和一氣爾;以用言,就是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之能力爾。

故而知道,現在的拳家在談拳論藝之時所運用的自然力三個字的內容,就是指懂勁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能力而說的。不要認為其還另有其他含義了。

此文所論的“粘走”的攻防功夫藝境,乃懂勁階段攻防功夫的內容。繼而就要進一步修煉懂勁的第三個階段“皮打”的攻防功夫藝境了。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內家拳懂勁的三個階段:逆從、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領詳述

內家拳懂勁的三個階段:逆從、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領詳述

內家拳懂勁的三個階段:逆從、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領詳述

內家拳懂勁的三個階段:逆從、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領詳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