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懂劲的三个阶段:逆从、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领详述

粘走:

这里须要解释的是什么是懂劲?

懂劲又是如何修炼出来的?什么是自然力?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说: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其在这段论述中明确的提出了懂劲的概念。而又在后面的文章里解答了懂劲的概念和攻防功夫的具体内容了。其说:欲避此病,须知(分)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在这段论述中明确的提出一条懂劲的秘诀,就是:须知(分)阴阳。这里有体、用两方面的内容:从体立论,阴者外形,阳者内气。阴阳体之功能就是阳刚、阴柔。从用立论,合而用之的基本法则就是柔化刚发,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此乃明白自己的内气、外形的基本功能了,算是懂自身的劲了。此乃自明。还要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内气、外形的攻防技击的方法用来知人,能知人之劲形动变之迹象而能“粘走”顺随者,才能具备知人的功夫。只有知彼知己而能利用者才是懂劲的真功夫。

内家拳懂劲的三个阶段:逆从、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领详述

其说: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在这段论述中提出了在与人比武较技施招用手、施手用招必须做到:无过不及,随曲就伸。这样的含形随应至变的以静制动的“无为”法则。并同时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方法: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这就是具体的以柔用刚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无为法。又名无上法。习拳者只有认定此法,遵从此法而修炼,依据此法而运用,才能真正的做到懂劲。即能够在与人比武较技的过程之始终皆运用的是“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法式。就是“知彼知己”之懂劲的真功夫得矣。

为了让习拳者彻底的明白: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式的可适用的范围的广泛性,王宗岳先生又在文章中列举了六个方位的例子,其曰:

左重则左虚、(右已去),右重则右杳、(左已去);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逾长,退之则逾促。

在这段论述中其论说了左右、上下、进(前)退(后),立体六合的六个方位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法式。也就是说传统拳术中的攻防招式无不是以“粘走”的法式实施的,能于此者,是为懂劲,是为懂拳了。这就是懂劲功夫阶段修炼的含形随应至变,皆从他力取法的精义之所在。即在懂劲阶段之修炼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惟此法不用之原则。

到底“粘走”的攻防技法有什么奥妙所在呢?

就这一点,王宗岳先生又在文章中有详细的论述说明,其曰:“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其在这段论述中阐述了“粘走”法的三点妙处所在。第一,就是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毫不受人之力妙处。能不为他人之力所拘,自己乃是自由之身,其能奈我何?但是,一定要牢牢的记住:要想不为人力所拘,就要有不撄人之力的功法、功夫。功法就是“粘走”法式,与其外形接触而自己的劲力不与其劲力接触;功夫就是懂劲。第二,因为运用粘走的无为法式,就是以静制动的法式。不先于他人而动,又不撄人之力。(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故而,人不知我欲何为,我确独知其人意欲何为。这样,其一动我便知其咎,随而发之则无不应验。此就是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施招用手、施手用招之以静制动,后人发而先人至的后发先至的技法之精义。什么:以弱胜强,小力打大力,以慢打快,以静制动,等等之说法,无不是在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这一无为攻防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论说出来的。第三,由于运用的是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无为技法,此法式具备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的毫不受人之力和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两点妙处,此正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无为妙法,故而与人比武较技,即可以所向披靡而无对手可言了。此正是“不与人争,天下莫与之能争也”的无争为争的精武之妙谛。此法古人视为是:万人敌的真功夫。

习拳练艺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的艺境,其法不难,就是习拳练艺遵依: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的粘走相生,化打合一之法式即可功到自然成。所谓:“拳打千遍,其理自现”的这一说法,就是在此正确的方法准则基础上之修炼而说的。如果在错误的方法准则基础上的修炼,就是拳打万遍,其道理也不会显现的,功夫亦不会上身的。

什么是自然力?

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中的自然力是如何提出来的?最早见于哪一家武学拳术经谱?

根据我所见到的武学拳术经谱的认识来看自然力的出处,乃是元末明初毕坤先生撰著的《浑元剑经》一谱中。其在“灵源秘筏”一文的飞仙剑法中说:

飞仙剑,乃含形随应致变之剑,亦当暗暗纯习,克造其极。皆从他力取法,要在心空灵,而手灵妙,猝变无心动中徨徨之色,动静皆自然,非勉强也。自然之力,由于习惯也。尔等能潜神熟炼,自可时至神知,山人亦必从而默为诱劝、比较,何患剑术不成也?(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其在此文中提出自然之力的概念,简曰就是自然力。其在《剑髓千言》又进一步解释自然之力时说:

内家拳懂劲的三个阶段:逆从、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领详述

保合太和之气,以之生成,在人则空灵无间之气也,即真气。其中刚柔浑合、阴阳互生,即所以结丹粒之道也。其大莫喻,其小难破,而来往造化之神涵于其内。故曰:放之弥六合,卷之藏于密,直养即勿妄勿助,直(养)自然先天之力,在神为非人力也。无害者乃顺生机之自然,去其害生机者也。养至真息圆满,百慧从生,永生无灭。小可经纶,大可赞誉天地,故曰则塞于天地之间。

此段论述中的:“保合太和之气,以之生成,在人则空灵无间之气也,即真气。其中刚柔浑合、阴阳互生”的精义。充分说明,自身的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者的能力,就是自然力。所以,其在后文中说:“直(养)自然先天之力,在神为非人力也。无害者乃顺生机之自然,去其害生机者也”。就充分的说明修炼传统拳术的本质,在于充分的发挥与生俱来的“听探之良知,顺化之良能,及其相互为用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简称为:自然力。(少林寺武术易筋经洗髓,道教形意拳桩功站桩)而前面所论述的懂劲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功夫,艺境。如果以能力来论,就是懂劲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能力了。简单的说就是自然的攻防能力,在简单的说就是自然之力,再简单的说就是自然力了。故知,自然力亦有体、用的认识之分别。以体言,就是健顺和之至,太和一气尔;以用言,就是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之能力尔。

故而知道,现在的拳家在谈拳论艺之时所运用的自然力三个字的内容,就是指懂劲之粘走相生,化打合一的攻防能力而说的。不要认为其还另有其他含义了。

此文所论的“粘走”的攻防功夫艺境,乃懂劲阶段攻防功夫的内容。继而就要进一步修炼懂劲的第三个阶段“皮打”的攻防功夫艺境了。

如果真喜欢武术的话,建议大家站桩,练练桩功。这是现在很多人都验证过的,比较认可的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无极桩修正身法,混元桩进行换劲,然后三体式或者太极拳套路练劲,经过进一步练劲用劲,效果非常显著。

内家拳懂劲的三个阶段:逆从、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领详述

内家拳懂劲的三个阶段:逆从、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领详述

内家拳懂劲的三个阶段:逆从、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领详述

内家拳懂劲的三个阶段:逆从、粘走、皮打!粘走的要领详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