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這種野草,長得像構葉,歷經千年不爛,被稱為“軟黃金”

農村這種野草,長得像構葉,歷經千年不爛,被稱為“軟黃金”


在我國中部、西南地區的農村,有一種常見野草,曾經是古代最重要紡織原料之一,古人甚至為它編寫了專門的種植書籍,在我國古代地位很高,它就是苧麻。經我國專家考古發現,苧麻在新石器時代就有種植,在浙江錢山漾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細麻繩和苧麻布,歷經千年不爛,保存完好,因此苧麻被稱為“千年不爛軟黃金”。
農村這種野草,長得像構葉,歷經千年不爛,被稱為“軟黃金”​苧麻又叫野麻、白葉苧麻,它的葉子和構樹葉子長得很像,但是苧麻葉子背面翻過來是白色的。在《本草圖經》對它有描述:“其皮可以績布,苗高七、八尺;葉如楮葉,面青背白,有短毛。”楮葉就是構樹葉,正面綠色,背面白色。苧麻的皮可以織布,纖維長(是棉花的6倍)、韌性強(是棉花的7倍)、能吸溼透氣、防腐防黴、質地輕盈(比棉花輕20%),是全球公認的“天然纖維之王”。


農村這種野草,長得像構葉,歷經千年不爛,被稱為“軟黃金”​苧麻種植技術簡單,這也是它能在古代大量種植的原因之一。在《農政全書》中提到種植方法:“無種子者,亦如壓條栽桑,取易成速效而已。然無根處取遠致為難,即宜用種子之法。”苧麻既能用種子種,又能壓條、分枝栽,一次栽種,管理得當的話,能連續收割100多年,因為它是多年生宿根作物,地下根系發達,每年都能發出新枝。

曾經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苧麻種植地,世界上90%以上的苧麻都是我國生產的,外國人直接叫它“中國草”,是我國的國寶。


農村這種野草,長得像構葉,歷經千年不爛,被稱為“軟黃金”​在我國古代,苧麻布十分珍貴,因為受生產條件限制,苧麻布只能手工生產,工序複雜,產地很低,曾是王公貴族專享的布料,平民穿不起苧麻布。如今都是機器生產,有很多棉麻混紡的布料,都是以苧麻作為原料,主要是夏天穿,涼爽透氣,還加工成各類床上用品,具有抗菌保健的功能,深受大眾喜愛。
農村這種野草,長得像構葉,歷經千年不爛,被稱為“軟黃金”​苧麻除了皮能作為紡織原料,它的葉子還能吃。在湖南農村,有用野苧麻葉子做野菜粑粑的習俗,民間稱“吃青”。它的做法和艾葉粑粑的做法差不多,焯熟後切碎,加糯米粉、大米粉等做成粑粑,蒸熟或者煎得兩面焦脆了再食用,味道鮮美,還能清熱解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