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豬價格在每市斤5元左右,而豬肉價格每斤在10元以上?

沉澱224007726

這個問題其實比較簡單,就像小麥一般是八九毛一斤,但是麵粉可能就要3元一斤了。裡面要有利潤在裡面,所以生豬的價格和豬肉的價格是不同的。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著整個生豬流程。首先養豬人把把豬養大後,賣給屠宰企業後,屠宰企業再賣給豬肉販。整個流程大概就是這樣。所以中間每個環節都要有利潤。越是下游,利潤越大。比如按照最近生豬5元一斤計算的話,豬肉販一頭豬估計利潤在800左右。


一般情況下豬肉販利潤也不低,比如一頭250斤的生豬,按照屠宰率75%計算的話,利潤也很可觀,一般一頭豬的利潤都在200-300元。但是由於豬肉的不同部位價格不同,所以具體利潤大小,要看豬肉販的切割技術了。

本人以前讀大學的時候,有幸解剖一頭豬,發現切割技術要求很高,所以不同豬肉販的一頭豬的收入就不太同了!


鮮農場

這個問題很簡單,比如一顆大樹,做成桌椅之後的價格會翻上幾倍!因此,生豬價格跟豬肉價格是不一樣的!


那麼,為什麼生豬價格跟豬肉價格不一樣呢?

因為從生豬出欄,需要經過豬販→二道豬販子→屠企→豬肉總經銷→豬肉販等中間環節,才能擺上豬肉消費者們的餐桌!在中間環節的運轉過程中,經過各個環節的層層盤剝壓榨,以及各種稅收及相關運費。所以,生豬價格不可能跟豬肉同價的,況且生豬肚子裡的東西也很多,不可能都是豬肉啊!

按照現在的生豬價格5塊錢,全國的養豬戶們都處在虧損狀態裡。但是,豬肉價格卻仍然很堅挺,群眾們吃肉似乎也沒有受到實惠啊!那麼,在生豬價格5元時,到底豬肉為多少價格適宜呢?

一頭200斤重的生豬,按7.3成出肉率來算的話,可以得到146斤豬肉(不計下水)。也就是收購生豬價=200x5=1000元,如果按稅收50元,加工費50,運費50,檔口費50元計算,一頭豬正常市場價格=1000+50+50+50+50=1200元,豬肉正常市場價為1200÷146=8.2元左右,至多是9塊錢吧!
然而,按照豬肉均價10元計算,豬肉可以賣出=146x10=1460元,中間環節掙了1460-1200=260元,加上下水有300塊錢左右吧。由此可知,為何人們經常說‘’養豬不如殺豬‘’的諺語了吧!


豬農巴巴

為什麼生豬價格在每市斤5元左右,豬肉價格每斤卻在10元以上,問:是什麼原因?

嘿嘿,這道理其實很簡單滴,為什麼?,下面七星老農就為你說道說道。

咱們就從養母豬開始吧,這樣你才知根知底,知道原因了。

咱們過去農戶家散養豬,喂母豬的要賺錢,喂肉豬的要賺錢,屠戶們殺豬要工價,國家要屠宰稅,屠戶們賣肉銷售稅,收豬皮的要賺錢,收小腸和加工小腸的人要賺錢,收大腸與烤臘腸的人要賺錢,收豬雜與烤臘肉的要賺錢,飯店炒菜炒肉絲要賺錢,肉食加工企業做內丸,香腸也要賺錢的,小商小販們加工食品也要賺錢。



大家看看,一頭豬的前世今生不知道養活了我們多少人,又不知道使多少家庭,企業,商家,小商販們走上了致富之路,不知道牲豬行業又為國家創造了多少的稅收了。


之所以現在牲豬價格在5塊錢一市斤左右,肉價卻還在10元一市左右排徊,不肯降價賣給消費者們,按常理來說,5元一市斤的毛豬價格,一斤毛豬殺7兩肉,肉價也只有7元一市斤左右,現在卻賣到了10元一市,那中間的錢是被上述的中間商,屠戶們弄去了,奈何啊。

[熱愛生活,喜歡交流,請大家多多關注七星老農回答,不勝感激!]


七星老農

為什麼生豬價格在每市斤5元左右,而豬肉價格每斤在10元以上?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很多人可能搞不明白。今天我去鎮上特地和刀手聊了聊肉價,現在本地白條7.5元,五花8.5元,排骨10元,以上都是一市斤的價格。那麼,為甚麼有的地方特別是城市裡,肉價還能賣到12-13元每斤呢?

城區生鮮肉類供應是這樣的。屠宰場-菜市場-市民。事實上來說,大型屠宰場多是生產線操作,效率應該比鄉下刀手更高,所以,這一塊應該是持平的,運輸多是菜市場老闆起早去批發吧。運輸費用會有,但是應該不高。當然,有的會有冷鮮肉冷鏈運輸,本地鎮上也有冷鮮肉,價格和刀手一樣的。這一塊也可以忽略。那麼,高出的部分可能出現在菜市場環節。

菜市場會有甚麼問題呢?我想,最大的差距可能在攤位費上,鄰近鎮子最近搞了個菜市大棚街,攤位拍賣,一個菜市4個肉類攤點,每個每年1.5W。這句話信息量有點大,掰開了來說吧:

1.4個肉類攤點限制了競爭的准入,可以形成協議上的攏斷。由此推想,城區的生鮮供應(屠宰)有沒有開放競爭?

2.每個每年1.5W,這是在鄉鎮上的一個大概3米長的攤位,土地是國家批的,大棚是政府投資的,就是因為他的稀缺性賦予了他商品價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打聽一下你周邊的菜市攤位價格。這個是要分攤到每斤肉上的。

當然,還有其他因素,比如城區消費水平高,要把攤主工資分攤到每斤肉當中去的。而且,這個工資還是要有相當水平的。要不人家北大的幹嗎去賣肉呢?事實是我接觸到的幾個在城區菜市長期賣肉的小日子都過的還不錯。再比如城區物價水平高,如果一般青菜都賣到4塊每斤的話,鮮豬肉賣8塊是不合理的。當然這是個玩笑。


轉眼就是老農了

回答,利潤!利潤!利潤!現在生豬價格已經到了5元了,養殖戶們已經開始賠錢了!而集市上,超市裡面五花肉的價格卻在10元左右。而肉販們還說自己不賺錢!

那中間的差價去哪了,難道屠宰戶,肉販們真的不賺錢嗎?我們來算一下:比如一頭育肥豬200斤左右,出肉率70%。是200*0.7為140斤。一頭毛豬現在的價格是5元一斤,育肥200斤,這頭豬的成本就是200*5為1000元,1000/140為7.14元。在加上下貨,豬頭等約為150元。


給屠宰場,生豬經紀人等亂七八糟八糟的150元差不多了吧!排骨賣11元,精肉賣11元,五花肉賣9元。摺合起來平均10來算,就是說肉販,超市等一斤肉賺3元。一頭豬共產140斤肉,大約賺140*3元共420元人民幣!這是什麼原因?自己看一下。
老百姓根本吃不上便宜肉,養殖戶只是賠錢。那肥的是誰呢?屠宰企業!他們賺的是利潤!


煜城

進入2018年,豬價持續下跌,有些地方豬價不足5元,哭的是養豬人,樂的是養豬產業鏈上其它所有人,不管豬價是多少,養豬人賠與賺,他們都在賺錢,換句話說,是養豬人養活著產業鏈上所有人。比如,獸醫、飼料廠及飼料經銷商,生豬中介人、生豬販、動檢、運輸車車主、屠企、豬肉經營者等,他們都要贏利,倘若沒有這些中間環節,豬肉價格會很低。我們家鄉生豬價格在4塊8至5元之間,肉價很便宜,比如,頭蹄下水只有毛斤價5元,後丘,前槽6塊5,腰牌6元,排骨8元,這個價格可能在全國也算比較低的了,可是豬肉經營者仍在賺錢。就是省去了中間環節,豬肉經營者自己到農戶家收豬,每頭豬隻交不足百元的定點屠宰費,殺完之後,取回拿到自己店裡賣,除去豬血,屎尿以豬毛,每頭豬掉份量20斤左右,約1O0元,其餘部位基本上不賠錢,這樣每頭豬還賺200元左右。

正式由於中間環節的存在,生豬從5元收購起,需要中介,,運輸費,再到屠企,屠宰之後再到.豬肉經營者,最後才到購買者手中,每個環節都增加了不少的開支,況且生豬在運輸和屠宰過程中還有損耗,豬肉賣到1O元以上不足以為奇了。


追夢人133639901

其實不管是什麼產品都一樣,畢竟中間有很多環節,這些人肯定也要賺錢,而且最後的豬肉販子肯定是要賺錢的,不然會有人做生意不求賺錢嗎,難道還免費做義務工嗎?就像藥價一樣的,從藥廠出來到老百姓手裡不知道翻了多少倍。豬肉也是一樣。

但是不管怎麼說,生豬價格下跌對於農村人養殖戶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老百姓吃肉呢價格還是一樣沒有多大的變化。以前生豬七八塊的時候,豬肉價格也是那麼多,現在生豬價格五六塊了豬肉價格還是這麼多,兩頭的沒有受益,一個是農村養殖戶,一個是消費者。受益的只是中間環節的人。

但是這世界上還會有人嫌錢多嗎?也不得不說中間這些環節的人賺錢是肯定的,前面說了沒有人會免費給你做義務工的。

從養殖戶手裡到小豬販子,小豬販子再到打豬販子一層一層網上去,最後到屠宰場,再到豬肉販子,最後到消費者手裡,這中間這麼多人能不賺錢嗎?而且還要運費,保存,人工等等。為什麼大城市的豬肉要比小縣城農村的豬肉貴,就是因為這個中間的環節太多,一般大城市的豬肉都在十五六塊,而小地方的豬肉一般就在10塊到14塊之間。小地方的豬肉販子和豬販子是一樣的,他們直接從一些當地的小養殖戶手裡買回來,以前是自己殺,現在基本上都是送到定點屠宰場殺,這些屠宰場也是要賺錢的。

其實豬肉販子賺的錢要遠比養殖戶多多了,一頭兩百多斤的豬,他們要賺300到1000左右,這個就要看賣豬肉的人的技術了,還要當地的市場了。

所以為什麼說農村養殖戶越來越難,都是讓中間這些人賺走了。這個也是目前中國農村農產品主要面對的問題。


張家界小伍

為什麼生豬價格在每市斤5元左右,而豬肉價格在每斤10元以上。

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娃,我也來聊聊這個問題。
鄉里鄉親家家戶戶基本都有靠養豬,幾百塊錢買一頭小豬開始飼養,當然農村不同專業豬場的大規模的養殖,這裡僅從農村養豬來說說自己的觀點。

從養豬成本來說,農村人一般養豬都是純糧食餵養,近年來糧食價格大幅度降低,但養豬的成本依然降不下來,如人工宰殺成本(每頭豬請屠夫120元)、宣傳介紹成本等還是很高。許多農戶養的豬都是自家種的糧食餵養,糧食近年來收購價很低,玉米一斤9毛,小麥一塊多,養豬農民把希望全部寄託豬身上。從生豬到豬肉,從價格兩三元到十元多,農民也是賺不了多少錢。因為這裡裡搭進去的成本也太多了,全年種的糧食有一半就進豬肚裡了。


所以說,糧食養殖和飼料養殖還是有區別的。飼料養殖從幾個月就可以出欄,而糧食養殖得一年。這一年花的成本就是豬肉價格十幾元也有點低。另外,從生豬、豬肉市場來說,豬肉價格每年變動浮度大,今年你養豬賺了,說不定下年也會賠。市場的監管和調控也很重要。


清水蘭心

相比蔬菜收購價幾毛幾分錢一斤,到消費者手中最少幾塊錢一斤,翻了幾倍甚至十倍。生豬價格五塊錢一斤,豬肉價格十塊,只翻了一倍。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價格才能便宜下來,從產地到餐桌才能縮小差價。中間環節越多,價格翻番的可能性越大,每個商人都不是做慈善,都要保證一定的利潤才能長久長期的做下去。

從生豬到豬肉有哪些中間環節?養豬專業戶(生豬)->生豬收購商->屠宰場->肉販->消費者。生豬到消費者至少要經過三個中間商,生豬收購商、屠宰場、肉販,這些中間商都不是做慈善的,都是要有利潤保證的。他們也是有運營成本的,人工人力,運輸成本,鋪位租金等等。中間商除去這些成本,還要保證一定利潤,只能層層加價了,流通環節越多價格越高。

為什麼以前農村生豬價格5元一斤,那豬肉價格只要7.5元錢?在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養豬,在農村有專門的一個職業叫屠夫,專門到農戶家裡收購生豬。在農村很多屠夫都是直接在農戶手中買生豬,買了之後幾個人合夥賣一頭豬,他們既是生出豬收購商也是肉販。生豬->肉販->消費者,中間環節明顯少了,價格就降低了。

這也是為什麼蔬菜從產地的幾毛錢幾分錢到市場上最少幾塊錢。


昕瑞生態

如果生豬價格在每市斤約5元錢,豬肉價格而在每斤10元以上。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豬肉賣的偏貴了,貴的還比較多。

現時生豬價格5元/斤,每條整豬重在200~250斤,每條豬屠宰費約一百元,豬宰殺好後去雜餘淨豬水(淨肉,可售賣的)約在160~210斤。也就每殺一條豬有約40斤的屬無價值的雜物,按生豬價計約有200元,這錢應計入淨豬水成本上。


按200斤生豬來計算一下豬水成本價。生豬進價5x200=1000元,加屠宰費100元,計1100元。宰殺好後豬水約重160斤,那每斤豬水價1100÷160=6.875元,也就是約6.9~7元/斤。

賣豬肉,一般都是分零銷售,也就是分類,肉有肥瘦肉,骨有排骨、腳骨、龍骨、雜骨等。各種價格不同,但歸總也可以看到,最終一條豬賣完的毛利在1斤約2元左右,就是售完利潤2×160=320元。

上面說的豬肉賣每斤10元以上,應該說的是硬梗肉,就是普通的肥瘦肉,用不著賣那麼貴,把它的售價調到9或8元/斤就比較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