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我眼中的古蔺“名人”录(一)

自小生活在偏远的古蔺小县城,在我做孩子的时代,县城的人也就一两万人。有人即是江湖,在这个江湖里,有沉默者,也有高调的家伙,只要你喜欢到这个江湖里来串串门,喝喝酒,打打架,那么你在这个小江湖里面那就很容易出名……今日闲来无事,拿出手机,泡上清茶一杯,点燃一支烟,安静下来,打开记忆的闸门,让自己的思绪飘然回到小时候,努力的搜索出那些一提起来咱们这个年代的古蔺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是伴随我这一代古蔺人成长的那些名字……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骆国乡:可谓古蔺第一代名人,据传此人属于地主,人称骆大队长,此人游走于官府和土匪之间,据说此人主持修建了胜利桥,骆大队长还剪彩,在古蔺属于相当吃得开的人物。我父亲小时候常常看到此人在我家老房子旁边的椒坪河钓鱼,后来解放军进城,据传这位大爷又勾结土匪与我大军抗衡,最终被新政府镇压……关于他的传闻由于年代太久,我所能的到的信息一切都只能靠传闻而已,至于真实性,我想,值得怀疑,但我能肯定,此人我眼中当之无愧的荣登古蔺第一名人榜……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聂登登儿;名扬天下的麻辣鸡创始人,我一直想不通当初这位美食大师咋就没去申请专利呢,唯一的解释就是那个年代每个人的这种意识基本等于零,七分钱一坨的麻辣鸡和两分钱一小块的血旺要先用专制的海椒水慢慢和上一盆,摆上桌。每次牵着母亲的衣角路过这个麻辣鸡摊位的时候,我都会使劲拉着母亲不让走,非得逼着母亲掏出七分钱,非得把这鸡肌肉的骨头都嚼碎了,才心满意足的跟着母亲走了,感谢聂凳登儿,他创造出来的这个麻辣鸡催生了如今一大批的麻辣鸡生产者,早已走出古蔺,走出四川,走向海外,也是很多游子远在他乡午夜梦回时思乡情节里必须出镜的一道美食……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杨告汉儿:这位社会底层的名人,据说年轻时到小水挑粮特别干得,挑个150斤一天要跑两个来回。小时候特别怕他,因为他的样子特别凶恶,手里随时还有根棍子,但我从来没见过杨告汉儿欺负别人,到时常常看到他被那些调皮点的孩子戏弄。据传此人小时候脑袋受过伤,一直没有治愈,难怪常常看到他嘴里都在一直念叨着谁都不知道的那些话语,高高大大的样子容易让人联想起水浒传里的武二郎,我在想,要是他脑袋正常,再穿的周正一点应该是一位美男子,……可怜的杨告汉儿……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江学涵儿:这位开玩笑大师,大得无以复加的前辈离世后留下很多有名的玩笑依然还在古蔺民间流传。我没有见过这位老先生,但他是我父亲嘴里常提起的人物,印象最深的就是关于他的故事,就是他和另外一位同事去泸州出差,那个年代去泸州要一天的车程,结果江学涵儿提前一天回古蔺,路过一起出差没回来的那位同事家的时候,看到哪位同事的夫人坐在门口晒太阳,于是一脸沉重的去告诉哪位夫人;你爱人在江门翻车,中午刚把他的尸体在江门河里捞上来,你要节哀啊……说完转身就走了,结果就是这家人呼天喊地,同时,别人的花圈也送到家里来了……我在想这种玩笑一般人不敢乱开,我实在想不通这位江老先生胆子确实太肥,这个世界并不是人人都如他一样的幽默和胆大吧,同时,这位江老先生的字画也值得欣赏,是古蔺县城四大书法家之一,很有造诣……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杨安贵:在古蔺,如果哪位冲动了去收拾别个,结果反而被人家收拾了,那么也只有古蔺人会来上一句—:杨安贵打婆娘——倒遭。

这位杨安贵,太平人士,我父亲的好友,也是一位爱酒好友的江湖人士,据说一次古蔺来了几个好友去太平找杨安贵喝酒,酒过三巡,杨安贵哪位很贤惠憨厚的老婆劝杨安贵不要喝酒了,杨安贵觉得老婆在朋友面前扫了自己的面子,于是就酒杯一摔,摇摇摆摆地冲上去要揍老婆,可万万没想到平日里腼腆的老婆居然一扫斯文,随手抄起一根粗棍子,几下就把杨安贵打到在地,此刻,客人里有一位朋友戏谑说:杨安贵打婆娘……倒遭,也许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句话很快在古蔺的任何一个场合都能随时随地的使用起来,使本来没有具备任何什么出名因素的杨安贵也就跟随这这个有调侃意味的歇后语也就出名了……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王乾林,古蔺县篮球场上的佼佼者,由于比赛时喜欢呆在三秒区里面被裁判吹犯规,故而得到一个绰号,王三秒……

王叔叔是合江人,到今天了依然还能听到他一口浓烈的合江味道;红尘汞汞(滚滚),开蒙(门)关蒙,摊摊(汤汤)非汞(很烫)……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廷文寿:俺爹,外号人称廷巴子,古蔺县体育界的有功臣。

很多人不知道俺爹这个外号怎么来的,听老头给我讲过:他小时候跟邻家长辈去打猎,哪位长辈去解手,我爹抱着火药枪玩儿,结果枪走火了,察着他的脖子的地方被烧伤一块,治愈之后也还有清晰的痕迹,于是,“廷巴子”这个名字也就叫开了,少时廷巴子,老了还是廷巴子,直到今天连我的外号都叫——小巴子……完全拜我爹所赐……

我爹年青时报考战斗机飞行员,身体,文化考试全部过关,但最后还是被退回古蔺,原因就是我爷爷解放前是国民党,政审不过关,要不然,新中国最早的战斗机飞行员里就有这位廷文寿先生……

我爹对他的学生比对我们三姐弟还要好,他七十大寿时我特意在北京飞回来给他主持寿宴时我才第一次才感受到他的学生对他的感情,那个场面,那些感动……学生们一起高呼“儿不喊声廷巴子——廷巴子!”我想我爹那晚都醉了,梦里,他也梦见了铁马冰河,雄兵百万……肚子咕咕叫了,正好母亲唤我吃饭了。

古蔺名人太多,未完待续……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作者廷小果,七一年生人,九八年在北京唱歌至一零年,一零年后进入北京佳龙集团做酒店管理公司总经理,一七年十一月由于母亲逐渐年迈,便回到泸州洁阳物业管理公司工作……

作者风采:

我眼中的四川古蔺“名人”录

秦巴美好江山,携手与您共创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