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競爭對手分析方法(五)

引言:《孫子·謀攻篇》中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那麼,下一個關鍵命題就是:如何知己知彼呢?資源作為企業競爭優勢最基礎最重要的構成因素,知己知彼的首要任務就是:盤點自己和對手的資源!下面,我們就藉助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來一起學習如何“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競爭對手分析方法(五)

本文燒腦度:★★★★ 口感:芝士岩鹽奶紅茶

  • 競爭對手分析方法一的工具是什麼❓

  • 競爭對手分析方法二的工具是什麼❓

  • 競爭對手分析方法三的工具是什麼❓

  • 爭競對手分析方法四的工具是什麼❓

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是什麼

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根本上來說就是對企業擁有的各項資源進行的分類與彙總。分類需要標準,那麼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中,對企業資源分類的標準是什麼呢?答案是:各項資源所形成的企業競爭優勢的高低水平。

因此,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就是根據各項資源所形成的競爭優勢由低到高,將企業所有的資源分為四個層析:外圍資源、基礎資源、核心資源與突破性資源

圖 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

一、核心資源

核心資源是指能夠為企業帶來核心競爭優勢的資源,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是競爭者所不具備的,或者將來也難以擁有的資源。這種資源可能是技術、人才、管理等。

例如,對雲南白藥、片仔癀這些藥企來說,其核心資源就是其獨有的配方;對可口可樂來說,其品牌就是其核心資源;對利豐集團、怡亞通來說,供應鏈管理能力就是其核心資源。

二、突破性資源

突破新資源是指,核心資源所具有的革新能力,通過革新,企業更容易獲取競爭者在短期不易具備的優勢。換句話說,突破性資源就是核心資源能夠通過不斷的更新迭代,維持其核心競爭優勢,這種能力就是突破性資源。

比如,一個技術為核心資源的企業,如果不做技術的更新迭代,技術就容易被競爭對手所攻克,甚至超越,從而導致企業喪失因為核心資源所帶來的競爭優勢。在一個以人才為核心資源的企業中,也必須投入資源對人才進行培育與迭代,才能夠維持在人才方面的競爭優勢。

三、基礎資源

在企業中,除了那些能夠產生持續競爭優勢的特定資源之外,多數企業都擁有其他的更加廉價、更加便利的資源,它們是由企業內部創造而不是外部購置的,這類資源就是基礎資源。這些資源可能不具有特色,但對於公司的日常運作非常重要,也能夠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競爭優勢。這些資源主要包括那些不足以形成核心競爭優勢的通過內部創造實現的資源,比如營銷網絡、品牌資源、信息技術、自建的物流網絡等。

四、外圍資源

出於經營策略、便利、歷史等因素的考慮,許多企業還會向外購買一些其他維持企業正常經營所必需資源,即外圍資源,這些資源也有助於形成企業競爭優勢。

比如,一個開淘寶的小店,其快遞發貨本質上就是購買了快遞公司的快遞服務資源,淘寶小店通過購買快遞服務,實現快速送貨上門,提高了消費者的滿意度,有助於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國際上許多大牌服裝企業,採購的是許多代工企業的加工服務,這些代工廠的加工服務就是大牌企業的外圍資源,大牌企業通過生產外包,將資源集中配置在品牌打造及客戶服務上,有助於構建企業競爭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資源能否形成優勢,除了資源本身的獨特性之外,還依賴於每個企業獨特的資源結構一個企業必須處理好突破性資源、核心資源、基礎資源與外圍資源之間的配置關係,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

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有什麼用

那麼,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到底有什麼用呢?

一般來說,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主要有以下三種用法

其一,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有助於競爭資源培育或購置決策制定。

根據不同層次的資源類型,企業應採取不同的獲取的策略:或內部培育,或外購獲得。一般來說,外圍資源通過購置獲得,基礎資源通過自主培育。對核心資源、突破性資源而言,一般通過內部發育獲得。但在企業能夠購買到排他性使用的核心資源時,也可以採用購買策略,比如直接買斷某項發明專利技術可能比長期的自主研發要合適。

其二,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有助於在制定戰略時準確把握戰略實施的資源基礎。

在企業戰略規劃中,戰略診斷階段必須對企業擁有的資源進行盤點,明確企業內部發展條件,這是戰略設計的基礎。

其三,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有助於分析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知彼”中,可以應用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對競爭對手的資源進行系統的分析,判斷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進而制定企業相應的競爭策略。

如何應用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分析競爭對手

具體來說如何應用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來對競爭對手進行分析,判斷其競爭優勢,進而制定企業的競爭策略呢?

這裡通過舉一個例子來說明:

假設老王開了一家早餐店,叫做王大陷早餐,主要經營的就是他的王大陷肉包子。老王發現,最近生意越來越差,一瞭解才發現原來是最近的地鐵口新開了一家叫張三早餐的早餐店,也賣肉包子,原來店裡的很多顧客都選擇下地鐵後直接去張三早餐店買幾個包子帶走,不再去王大陷早餐店了。

為了挽回顧客,老王就需要對張三早餐店進行分析,判斷其競爭優勢,以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爭奪客戶。

首先老王用競爭資源四層次模型對張三早餐店的各項資源進行了分析

核心資源——店鋪,該店鋪位於地鐵口,方便了消費者,這構成了張三早餐店的核心競爭優勢;基礎資源——肉包子配方、店面形象上,張三肉包子配方沒有老王的好,口味一般,店面裝修上也比較隨意,看上去不太衛生;外圍資源——張三僱了一些臨時工來做店裡的衛生保潔,由於沒有管理好,導致店裡面的衛生較差。

其次經過對張三早餐店各層次資源的分析,老王對張三早餐店的競爭優勢做出了判斷

張三早餐店核心競爭優勢是其店面靠近地鐵站

,方便了上班一族。但在口味、店面形象、衛生方面,張三早餐店表現一般。

經過上述分析與判斷,老王就可以針對張三早餐店,制定相應的競爭策略:比如,老王可以在地鐵口租下一個店面,方便消費者購買,就可以憑藉肉包子的口味、良好的衛生,重新獲得消費者的青睞;或者老王可以採取早餐配送策略,將早餐直接送到顧客手中,並配合傳單宣傳,重新獲得老顧客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