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PO和vivo(深度营销模式的成功典型)

引言:几年前快没落的步步高的段永平,转身逆袭成功,如今他创造的OPPO和vivo,在中国手机销量上完爆了苹果三星,蓝绿厂手机合计的销量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大半壁江山,达到近1.5亿部。其中,OPPO在国内的市场份额高达16.8%,vivo则为14.8%。相比之下,苹果去年在中国的出货量下降了23%,大约为4490万部,以9.6%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位。当这份消息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的朋友圈传阅中的时候,拿着华为和苹果,他们对这份“看不见”的光荣,一脸懵逼。那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全体懵逼,OPPO和vivo他们是怎么成功逆袭的?

OPPO和vivo(深度营销模式的成功典型)

“看不见”的光荣

为什么一线城市的年轻人身边几乎接触不到OPPO和vivo,当看到它们销量第一的数据,惊讶的合不拢嘴。这是由于中国市场的三维立体化层次导致的。

中国这样一个巨大的市场,首先从城市层级上,从一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到县城、乡镇、村庄,六个层次的差异很大,所以在一级城市的人可能看不到省会城市的人平时惯用的品牌。

OPPO和vivo(深度营销模式的成功典型)

第二,幅员辽阔的中国地理距离很大,比如南方可能和北方也有巨大的区别,民族地区之间有不同的文化差别。

第三,在年龄层次上,中国过去50年的快速发展,让年代不同的人们有巨大的意识鸿沟,这样的鸿沟延伸到了消费端,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消费习惯,品牌知名度获取渠道。在这样的国情下,OPPO和vivo,瞄准了三四五六级城市的年轻人市场,对这部分人群进行精准的营销定位,一句话概括就是:

基于精准目标市场定位的整合营销,基于中国多层次市场的深度营销。

我们先来看一看目标市场的定位。从品牌的调性来看,OPPO和vivo比较年轻,比较东方,比较清新。品牌的调性反映了其所面对的顾客。这两个品牌的目标顾客很显然是年轻人。向下可以延伸到学生,比如高中生、大学生,往上可以延伸到小白领(城市里二十五六、二十七八岁的小白领)。

在功能上,近一段时间以来,OPPO、vivo都在主打照相这样一个价值维度,单反、双摄像头、1600万像素、柔光自拍、“照出你的美”等等。用这样的一些价值诉求和价值主张,很简单,吸引了大量的年轻的、比较爱美的、有点自恋的、热爱生活的消费者。

面对这样的顾客群,在推广和宣传上,这两个品牌也同样是一个系统的整合性的考虑,比如说去抢占一些目标人群高度关注的注意力资源(高流量明星资源)。很好的乘上了国内现在日益增长的粉丝经济快车,所以OPPO和vivo采用的营销方法就是谁红找谁代言推广,曾经找过宋仲基,现在找彭于晏,杨洋,陈伟霆,杨幂,TFboys李易峰等流量小生。而且能够紧跟市场潮流变化,除了代言以外,比如今年夏天中国有嘻哈带火了一批rapper,立即就第一时间找节目里人气最火的pgone推出了一首郎朗上口的OPPO嘻哈广告歌。这样迅速、强势的广告策略,给品牌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大量曝光度和粉丝的簇拥。

除了请明星之外,这两个品牌在传播的媒体上,包括一些重大的事件、重大的庆典、重要的电视栏目,它们基本上都在现场,从不缺席。选择一些顾客认同度比较高、一定能够引起广泛反响的媒体和事件来进行广告的投放。很多人把营销复杂化,要大数据云云,其实像这样的媒体选择,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大数据分析,凭经验,凭对媒体的理解和观察就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OPPO、vivo主力产品的销售价格在2000-3000元之间,不能算很便宜。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手机这种产品比较有意思的地方。手机这种产品除了实用性的功能之外,有很强烈的心理价值。凡是有心理价值的产品,如果太便宜,对顾客来说,就是没有面子,就显得自己的收入不是很高。OPPO、vivo产品的价值定位,强调了高品位的体验和社交功能,其实是很精准的。

典型的深度营销

OPPO和vivo采取了相对传统的一种营销模式。这种模式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出现很久了,一度是消费品营销的主流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深度分销。分销这个概念,有的时候容易引起歧义,因为国际惯例的分销和中国的批发比较接近。广义的分销,其实就是销售,也包括零售。有些行业也把分销说成是零售。深度分销目前已进化为深度营销,因为深度分销比较强调渠道、强调终端,实际上现在的深度营销又有了进步,是一种立体的营销,不光是在渠道和终端环节上发力,而是包括品牌推广、产品定位等的系列、整体做法。

具体OPPO和vivo是通过以下来方面打造深度营销的 :

掌握流通价值链-决胜终端

OPPO、vivo下面就要讲到它们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柱是:渠道和终端。

中国三四五级市场渠道比较分散,分散也就意味着谈判力比较弱。如今线上有京东、天猫,线下有苏宁、国美。这些寡头在跟上游制造商博弈的时候,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导致制造商不得不让利给寡头,最后导致利润被压缩。

掌握流通价值链,我们从下游看,首先要掌握零售环节,掌握终端环节。

从OPPO、vivo的实践看,掌控终端大概有这么几个动作或做法:

第一个动作是精细化的终端布局。

首先要通过调查了解一个县城大概有多少个卖手机的,一开始开几家店,选择哪些经销商、零售商合作。在零售终端层面,需进行策略型的布局,保持好零售终端之间的协同关系,避免横向的冲突,乱价或者诋毁等等。品牌比较小的时候,渠道宽度可以窄一点。随着品牌地位的提升,宽度可以慢慢拉大。

第二个动作就是终端的建设。

包括硬件的建设和软件的建设。硬件的建设,比如店头、店招、柜台、门前的拱门、气球等等,抢占零售终端的宣传资源。软件的建设就是促销员队伍建设,派大量的、强劲的、有力量的促销员进入终端,当然也可以去培训合作经销商的促销员。

有了硬件和软件之后,第三个动作是激活终端,即终端活性化。

始终把终端的温度保持在一个高度,天天有活动,3天一小搞,7天一大搞,强劲的推广和促销。这样,消费者一进入卖场,就进入了一个信息高度密集、温度非常高的“场”。进入这个“场”之后肯定就要消费。

在决胜终端的软件方面,这两个品牌在国内基本上已经做到极致了,包括怎么接待,怎么说话,怎么和顾客沟通,怎么介绍产品,等等。这种背景下,其他的品牌在同一个卖场里,如果没有采取和这两个品牌一样的做法,份额就被OPPO、vivo一点点抢走了。这种战术叫做渐进式地增加零售张力。

提高渠道动力

提高渠道的动力,就是让经销商(首先是零售型的经销商)有非常强烈的意愿去力推OPPO和vivo的产品。尤其是三四五级市场的消费者,比较容易受到推广和渠道推荐的影响,自主决策的成分要稍微少一些。这时候,提高渠道动力的关键是保持价值链利益的均衡,即厂家挣多少,代理商挣多少,零售商挣多少,要有一个合理的切分和界定。

为了保持零售商的销售意愿,企业一定要维持住市场的秩序,这个市场的秩序就是价格体系。一旦价格体系混乱,整体渠道利益的结构就被破坏了。

首先,上游的供货口不能多,即流到各个零售终端去的水流要从一个渠道里流出来,比如说从一个区域的代理商流出来。不能让零售商到哪儿都能拿到货。到批发市场能拿到货,到运营商能拿到货,到线上也能淘到货,这个就乱掉了。最恐怖的事就是多个出货口;对零售商来说,有多个货物来源,但是每个出货口的价格水位不同,就像大坝一样,大坝上有好几个孔,不同的高度,一定是水流汹涌。

市场化交易,一体化管理

掌握渠道价值链的关键之一在于上游对零售终端的辅导、支持。主要是来自于区域的代理商以及厂家的营销组织。中国市场很大,县、乡镇很多,零售终端数量庞大,去中介化是很难的,大多数企业还是要保持和一些区域代理商的稳定合作。这个传统从步步高的时代就传下来了。比如说自己的员工去成为代理商,比如和代理商双向参股;和代理商结成利益共同体,深化双方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样的一种合作模式,就是“市场化交易,一体化管理”,即厂家和代理商之间是市场化的交易,只有市场化交易才能确定各自的责任边界,才能形成理性的交易行为。这样就可以避免无限制地压货,也不会像厂家自己办的区域销售公司那样,库存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所谓一体化管理,是指厂家和代理商在文化上、流程上、信息上、运作模式上是一体化的。在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代理商执行厂家的用意、策略、主张,去服务终端,去管理终端。这样,厂家避免了区域营销团队过于庞大、代理商也保持激情,避免了能力滑坡。

精细化的渠道激励政策

终端管理里的很重要的一点是精细化的渠道激励政策。主要做法是:分品种短周期——不同的品种比如X9、R9这样不同的产品系列,给零售商下达任务短周期任务(比如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任务的话,每台既有销售的利润空间,再会给经销商或零售商额外的激励。这样针对经销商很柔性地、细致地制定奖励政策,对于逐步扩大零售份额,非常有效。

精细化的奖励政策,是基于对数据的掌握,如对经销商经销存的数据的动态掌握,对流速(产品销售速度)的了解而实现的。所以实时的数据采集系统对于深度营销至关重要。

营销决战在店外

上面就是我们讲的掌控流通价值链的一些做法,是基于渠道和终端的。现在深度分销已演变成了深度营销,也就是说,对市场的掌控、市场的开发已不仅仅限于零售终端了。这里我提出一个营销理念,就是营销决战在店外。

这两个品牌,经常以零售终端为根据地、为阵地,走出去,到小区,到电影院,到广场,到各个消费者出现的多场景里去,进行主动营销,举办一些主题性的促销活动,到店外去引流。这里边也有点互联网的思维。我们不能认为引流只发生在虚拟空间,发生在线上,其实线下也是要引流的,也要把顾客挖掘出来,把潜在的顾客挖掘出来,这样,对其他品牌来说就是釜底抽薪了。

团队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OPPO、vivo每个区域市场,无论是厂家自己的业务团队(包括导购团队),还是经销商的团队(包括零售商的团队),规模相对较大,都有非常强的敬业精神和激情。深度营销模式实际上是人员密集的。

深度营销这种模式,最终的战斗力和保证在于团队的管理、团队的建设,这也是这个模式不容易被别人模仿和学习的地方。因为构建这样一个团队非常难,利益上要广泛的共享,文化上就有高度的一致性。这两个品牌即员工持股的范围是比较广的,业务员的收入是比较高的。光收入还不行,还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比如员工的训练啊,对员工的关怀等等。从OPPO、vivo营销团队建设的实践上,选用优秀的大学生,将他们培养成有文化、高素质、骁勇善战的营销尖兵至关重要。

步步高从过时衰竭的产品泥泞中,提炼出了核心资源和内部能力,嫁接到了新的市场、新的理念、新的产品上,复制了以往的成功,而企业则迈过过去逐渐被替代和衰落的产品,大步向前,逆袭成功。我相信OPPO和vivo的做法,会给那些坚守营销的本质、坚守营销基本规律的企业带来更多的信心。总有人在寻找新的模式,但其实我们不要被一些浮躁的概念化的东西所吸引,往往回归本质地卖东西才是真正的硬功夫。任何模式都是手段,和顾客形成水乳交融的关系才是营销的本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