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冒出來那麼多滿清皇族後代?

空白161228846

滿清皇族的後代?現在說起來就是個笑話。

滿清在100多年前就滅亡了,蔣介石的民國也是日落西山,早就不是當年的天下了。想想當年滿清滅亡的時候,北平有多少旗人?整整70萬人,到49年解放的時候再統計就只剩下了幾千人。這幾千人是真正的滿清皇族,包括沒落的王爺貝勒貝子格格和大臣戈什哈。都是登記在冊的正兒八經的滿清皇族,跑也跑不了,瞞也瞞不住的。

隆裕太后一發布退位詔書,大清國的旗人們就開始四散而去,滿洲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八旗制度土崩瓦解。原來在旗的達斡爾、蒙古族、鄂倫春族、赫哲族等少數民族都紛紛改回了原來的民族。這個時候,連愛新覺羅家族都改成其他姓氏,躲到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瞞了身份,小心翼翼地活著,誰也不說自己是滿清皇族了。民國政府一宣佈剃頭易服令,旗人們立馬在大街上拍成長隊剪掉留了幾百年的辮子,換掉穿了十幾代的旗人服飾。為什麼?都是為了消災避禍,大清國沒了,幾百年優待旗人的制度沒了,連王爺皇上太監都沒了。剩下的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哪個沒腦子地還會說自己是滿清皇族呀?

在2000年的時候,滿族能說滿語的人也就只剩下18個人了。一個民族的文化也行將消亡,滿族人甚至已經幾乎忘掉了自己是滿族人。那麼,為什麼現在又冒出這麼多滿清皇族呢?原因也非常簡單。現在國家尊重民族信仰,優待少數民族,提倡為民族發展做貢獻。所以很多人為了撈好處,就開始重修族譜,拼命地把自己往皇族裡靠。大到地方政府爭奪名人出生地死亡地,小到家族、個人爭奪名門望族正統等等,一切無非都是為了搞旅遊開發,爭取資金蓋一些仿古建築、造一些假的歷史古蹟、圈地建旅遊景區,吸引遊客來觀光消費,有些人說自己是皇族的目的就是為了謀取利益,就是為了錢。而不是真正地為了弘揚民族文化。

現在中國有多少滿族人?2010年的時候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中國現有滿族人口1070萬人,在我們身邊,現在很多人都說自己是滿族或者是赫哲族或者是其他少數民族。不過這也沒什麼,時代在變化在發展嗎不是?萬一哪一天隔壁老王要跟您說自己是滿清皇族後代您也千萬別奇怪,因為現在的滿清皇族越來越多了。

頭條作者徒步說史期待您的關注;


徒步說史

這個年代,冒出來什麼都不稀奇,你就當個笑話,當個熱鬧看了!

歷史上的皇親國戚,歷史上的名人名將,幾百幾千年的,就是說是他們的後人,就說是他們的第幾十代的後人,又有啥用呢?

就說滿清皇族,這是最後一個朝代了,這記載他們的書也多一點,演他們的戲也多一點,我們看看都寫的啥,都演的啥,好事沒看見多少,都是反面的多,把滿清的家族,歷史真真假期的翻了好幾個底朝上,說不好聽的話,有的沒有的都赤裸裸的拿了出來,多醜陋的,多骯髒的,多卑鄙的事都敢寫,都敢說,都敢演,特別是宮廷的戲,簡直都讓人沒法看了,就這樣的滿清皇族的歷史,還能出來那麼多人冒充滿清皇族後人,那又有啥個意思呀!

是誰的後人也沒有什麼驕傲的,都得靠自己,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劉家的大漢江山400多年,現在中國就有7000多萬的劉姓人口,都說是劉邦的後人有用嗎?一分錢的用都沒有,你自己不賺錢你就沒飯吃,也沒有人會白給你一分錢的!

所以誰願意說是誰的後人就讓他說吧,誰說誰是滿清皇族後人也就讓他說吧,反正你也不會給他一分錢的!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頭條問答!】


從善如劉L

為什麼一下子冒出這麼多滿清皇族後代?其實清皇族在解放後統計人己極少了,看來大多人是冒充的。
我估計是那些人是滿清的宮庭劇看多了,這些年清宮庭劇佔據了幾乎古裝劇的半壁江山,的確讓有些人是中毒太深了。

受清宮庭劇的影響,弄得滿清皇族竟成了許多無知者羨慕的對象,不說別的,圓明新園景區主殿這個拍照點,因為幫遊客化妝成清皇上貴妃拍照(80----120一張),人家每年都賺幾百萬,每天遊客排隊化妝在假龍椅上照相。看來大清朝的苦難沒人記得,大清皇室的奢華倒有許多人想過過癮。

還有一種人肯定會反駁我,現在國家都在提倡重視近代史教育,人們也對近代歷史最感興趣,為什麼你展示的近代歷史郵票會被那麼多人追捧,不正是人們喜歡近代史的明證嗎?喜歡近代史人太多,有這種需求的人也多,那麼冒充清皇室的人也就多,這有什麼奇怪的?


這種觀點我肯定不認同,國家鼓勵人們喜歡和學習近代史是為了讓人們從大清腐敗衰亡中吸取教訓,是為了“警鐘長鳴,毋忘國恥”,而那些千方百計改姓為清皇族的人,只能說是無知無識而已。

不說了,我姓“朱”,我要不要也說我是大明朝皇族後代呢?還有那些姓“李”、姓“劉”的更顯赫呢。

有些人以冒充清皇族後代為榮耀,卻不知全國人們把他們當“清宮庭劇小丑”來看待,做了小丑還自以為榮,還真是可笑得很。



湘平古珍郵館

真正的滿清皇族後代不會刻意聲張自己的身份,遇到了只是一笑而過。我中學高二的地理老師是滿族人,滿姓愛新覺羅,教課風趣幽默。其實知道他姓愛新覺羅的時候我還很詫異,他從來沒有公開講自己姓愛新覺羅,只知道他的漢族名字。上高三聽另一老師說才知道。我還有一位政治老師教政治,也是滿族人,按血統還是格格身份,滿姓太長沒記住,漢姓名字叫王維(自己取的)。



回到問題,所謂的那些在媒體上叫囂的滿清皇族後裔其實都是在譁眾取寵。大多數愛新覺羅後人都在民國時改姓漢姓,不宣揚不聲張,漸漸地成為了社會中的一份子。例如啟功先生就不以自己的愛新覺羅身份作為榮耀。


愛新覺羅只是一個普通的滿族姓,與其他民族所謂的姓氏沒有什麼區別。一個朝代的沒落,總會有一些殘餘勢力在啃著祖先的威名炫耀,以顯示他們的崇高用來掩飾內心的自卑。

我是炎黃子孫,這一點比什麼所謂後人都光榮。


涑水司馬

網上流傳廣州人士周佑錢,又叫愛新覺羅·州迪,從2002年起居家或外出,都著明黃衣服,留清朝辮子,一心一意恢復清朝作風,儼然大清復辟,皇帝再世。也不斷有人站出來說他是某個皇帝的後代,某個王爺的後代,是一個貝勒或格格。不過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我們大部分人只當熱鬧看,但有不少人眼裡卻顯露的是羨慕。不得不說,這是一種價值觀、世界觀的扭曲。大清亡國已100多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也已70年,中間還隔著一個民國,何以竟有如此多的人嚮往那腐朽不堪,險些把中華民族拉入深淵的清朝呢?這不得不讓人沉思。

難道他們想復辟?是不是在想,如果大清還在,我混得肯定沒有像現在這麼差,當不上皇帝,王爺應該沒問題吧?最不濟當一個小官應該沒問題。當然這只是我們對那些自稱”愛新覺羅“並以此賣弄的人心理的猜測,要回到帝制,我想他們夢都不敢夢。

他們或許只是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因著現在電影電視清廷戲的推波助瀾,他們頭上”愛新覺羅“的光環也越來越大,越來越耀眼,那些遺老遺少們一看清廷戲如此受歡迎,感覺自己的存在感突然變得非常突出而真實,何不出來藉此撈一把?

人們的盲目跟風也促成了這一種現象。當然這要記現在的影視劇”一大功“。那些眼裡只見錢無知又無良、缺少歷史知識的編劇、出版方毫無底線,只要掙錢,什麼劇都拍,使缺少歷史的人們對那種生活產生了嚮往之情。

對於那些自稱愛新覺羅·某某而賣弄的人,我以為簡直可笑至極!


漢唐月微史

由於滿清滅亡後,滿清統治者沒得到清算,再加上清宮劇為很多人洗腦,讓一些人有了市場,那些自稱是滿清皇族後代,大多數是騙吃騙喝的。根本原因是當年滿清滅亡後,沒對滿清統治者進行清算,否則也不會有之後溥儀(圖中這貨)勾結日本搞偽滿洲國。



蟎清之祖是通古斯野豬


為什麼當初民國時期,和文革時期不出來,而現在過了近百年了才出來?充其量也就扮演個跳樑小醜的角色,記得有個稱是皇族的人去見溥儀的弟弟時,行清朝舊禮。而溥儀的弟弟只送給了他四個字“認清現實”。


塞北少年行

主要原因還是有些人想不勞而獲。我時常讀書,對清朝並無太大的反感。而最近出的兩起清朝後裔我只能說大清不亡你們都要死1.廣州自稱多爾袞後裔,穿黃馬褂留辮子,春運期間大鬧火車站自稱皇族要火車票。多爾袞,睿親王絕後。2.香港某人,自稱皇族後裔,70年代從廣州地走到香港,現在要求住進故宮。按你的說法70年代你就是香港人說的大圈仔偷渡客大陸仔。皇族非皇帝不得入住紫禁城,即是是皇子也不在後宮居住每日五更從西華門入宮讀書。你想謀反嗎?

其實就是一群想不勞而獲的人,同時也沒什麼文化,對自己民族的歷史一點都不瞭解。黃馬褂是能亂穿的嗎?皇子只是皇帶子,宗室不得用明黃色物品。


仰望山中大海

笑話而已,跳樑小醜。


如果說中國人痛恨那個王朝無疑是清朝了,野蠻征服了文明,幾百萬人奴役了上億人。


現在冒出來這麼多所謂的滿清皇族後代,我認為是亡國奴。

不過是在政策日益開放化的產物,弱化主體民族,優待少數名族,實現中華民族繁榮。

不好好為國家的富強努力,光想著在國家強盛的時候出來享受成果,不若乎此類人了。


晚上睡的貓兒

正當八國聯軍入侵中國時,滿清八旗都被幾千外國人嚇得屁滾尿流,那些八旗子弟養尊處優的日子到頭了,滿清官員東躲西藏不敢出來,而且有些滿清漢奸幫助八國聯軍帶路燒殺搶掠,你們有什麼資格出來炫耀。

滿清政府腐敗無能,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為了保命滿清和八國聯軍簽訂喪權辱國的條約,那麼多軍隊不抵抗就乖乖被八國聯軍戲耍,誤國誤民。永遠被刻在中華民族的恥辱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