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和血虛的區別?

田飛42582965

貧血和血虛在很多人看來是同一個概念,其實這是西醫與中醫的不同解析,嚴格意義上說這是兩個不同的範疇與概念。

貧血≠血虛,那麼,貧血和血虛有什麼區別呢?

什麼是貧血?

貧血時西醫的概念。貧血是指人體外周血液中血紅蛋白容量減少,低於正常範圍下限的一種臨床症狀。由於紅細胞容量測定較複雜,臨床上常以血紅蛋白(Hb)濃度來代替。當成年男性血紅蛋白(Hb)低於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紅蛋白低於110g/L,孕婦Hb低於100g/L時即可診斷為貧血。軟弱無力、睏倦、疲乏是貧血患者最常見和最早的臨床症狀

什麼是血虛?

中醫上的血虛證指的是血液虧虛,不能濡養臟腑、經絡、組織,以面、臉、唇、舌色淡白,脈細為主要表現的虛弱證候。其臨床表現為面色淡白或萎黃,眼瞼、口唇、舌質、爪甲顏色淡白,頭暈,或見眼花,兩目乾澀、心悸多夢、健忘神疲、手足發麻,或婦女月經量少、色質淡、延期甚至經閉,脈無力等。這些症狀並非只有貧血才會出現,其他疾病也可出現,所以驗血常規不一定是貧血。

貧血與血虛的區別

1.診斷方法不同

貧血立足西醫,貧血的診斷,要有實驗室檢查指標的異常,從血紅蛋白值來判斷。血虛則是立足中醫,血紅蛋白數值僅僅是血虛的一個參考指標。

2.血虛不一定貧血,貧血不一定血虛

血虛的範圍要比貧血大,貧血患者大多有血虛(或同時兼有氣虛、陰虛),但血虛患者未必都有貧血。同時,貧血病人在中醫辨證也不一定就是血虛,不少病人屬於氣血兩虛、心脾兩虛、脾氣虛弱、肝腎陰虛、脾腎陽虛。個別貧血病人還屬於血熱或血瘀。但也有一部分貧血病人(如某些失血性貧血)辨證就是屬於血虛。

但血虛的常見表現與貧血多有類似,如面色萎黃、乏力、頭暈、心悸、目眩、耳鳴等,另外還可表現為皮膚乾燥脫屑、頭髮乾枯、大便乾結等。


聯合藥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