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決G5,卡佩拉開局連續吃餅4次,單節8+7,怎麼評價?

不懂籃球的體育迷

--從卡佩拉看當下聯盟的中鋒趨勢

2017-2018賽季是重型中鋒徹底式微的一個賽季。寫此文的時候,季後賽已經進行到了東西部決賽的尾聲,而一切擁有著重型中鋒的球隊,都毫無意外地被掃地出局,甚至還存在著被橫掃爆冷的現象。

開拓者首當其衝,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隊內的大中鋒努爾基奇被鵜鶘隊米羅蒂奇+濃眉的靈活型雙塔組合所鉗制,廢去了大半邊的武功,進攻端尚能勉強維持住常規賽的水準,而防守端卻是完全一副疲於奔命,首尾難顧的姿態。常規賽,努爾基奇有著非常不錯的護框效果,6英尺以內的禁區,對手的命中率只有53.8%,要比平時下降8.3個百分點。但在季後賽對陣鵜鶘的系列賽中,努爾基奇卻讓對手轟下了73.9%的籃下命中率,比平時反而高了6個百分點。

另一個比較經典的案例,就是猛龍VS騎士的半決賽。今年的猛龍有著大家所公認的突飛猛進的大發展,常規賽問鼎東區第一的寶座,讓多年不曾輝煌過的多倫多再度迎來振興的良機。但克利夫蘭僅四場比賽就乾淨利落地解決了多倫多人,好似一盆冷水迎面兜頭潑來。比賽勝敗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關鍵的一條,或許就是瓦蘭這樣的重型中鋒對於球隊所能給予的綜合貢獻太過於微小了。進攻端,瓦蘭的低位效率非常可觀,在場均只打2.7個回合的情況下,每回合可以拿到0.96分。多場比賽裡,雙槍狀態低迷,瓦蘭適度增加低位進攻的頻率,扛起了大量的球權,如對騎士的G1,瓦蘭21+21。但防守端,瓦蘭則被徹底地針對致“死”。首輪絕處逢生的騎士隊,在次輪擺出了科沃爾+樂福的二人轉,側翼無球掩護的戰術讓瓦蘭處境尷尬,失去了守護籃下的統治力。而其過於慢節奏的低位單打,在如今快節奏的時代風格里,根本無法用進攻端的優勢去彌補防守端的劣勢,

這是一個收益遠遠小於成本的問題。

當然,關於重型中鋒涼涼的案例,絕非限於以上兩例。馬刺被勇士淘汰,固然有實力差距過於懸殊的原因,但從時代大潮流的角度去分析,波波維奇一直以來非常信任的雙塔組合(大加索爾+阿爾德里奇)還是顯然與當下的聯盟趨勢格格不入。大加的笨重,阿德三分射程的缺乏,都是限制馬刺進攻流暢度的重要因素。而像76人、雷霆以及爵士等等球隊,他們的出局也都或多或少與以上提及的原因有關。


時代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對於新時代中鋒的定義,隨著本季的逐漸落幕,也有了新的標準。毫無疑問的一點,在未來的比賽裡,能夠佔據內線一席之地的中鋒,必然是以下兩種類型的中鋒:

  • 一種是具備著一定的三分球投射能力。不要求你能夠持球開發進攻,但至少對於空位的接球就投有著尚可的把握度。此種射程型中鋒能提供不可估量的空間戰略價值,只要他們站在底角,無形中的牽制力就能夠製造殺傷,改變對手的防守陣型。這種類型的中鋒,以樂福、特納、霍福德、格林等等為代表(儘管有時候他們的三分球一點都不準,但能不能投和會不會投顯然是兩碼子事)。

  • 另一種則是運動型中鋒。他們的身高不會太高,通常在2米10上下,在沒有射程威脅的情況下,他們憑藉著自己出色的運動天賦與身體對抗力量,屢屢衝殺籃下。擋拆後的強順下攻框,是他們的大殺器,他們有著非常可怕的籃下終結效率,在真假掩護拆開的一瞬間,便可吸引大量的協防。這種類型中鋒的,則以亞當斯、卡佩拉等為代表。


然後再說說卡佩拉的事。

整個季後賽,卡皇場均拿到12.9分11.5籃板,真實命中率為64%,這是他常規賽進攻端固有的水準,沒必要再贅述。而他的重要性在季後賽開打之後蹭蹭蹭地上去了。

  • 常規賽出場時間只有26分鐘上下,到了西決系列賽,5場比賽下來,場均出戰超過33分鐘,屬於被死草的主力之一。

  • 以及在一些針尖對麥芒的關鍵時刻,卡皇仍然會留在場上站著小球的5號位,儘管貌似塔克站的會更多一點。

其實這多出來的出場時間,就源自德安東尼對卡皇攻守兩端的信任。

西部決賽至少說明了2點,第一,卡皇的進攻爆破能力很強,比如今天G5開打的首節,連續吃餅4個,8分7籃板,與“燈泡”合作,一起幫忙搭臺子鎮場子;第二,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換防彈性和大防小的能力。從杜蘭特防到庫裡,這就是運動天賦帶來的能力。

另外,再隨便說說--

NBA以後的趨勢肯定越來越強調射程,對於球場空間感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所以射程缺乏的卡皇,如何彌補呢?其實,西決的第一場比賽就已經給了我們的答案--當火箭的高位擋拆被勇士的無限換防掐死的時候,卡皇站在底角附近的“空切扣籃位”也能起到牽制對手,減少其籃下協防次數的作用。為何?追夢忌憚卡皇的速度而已。

射程是一門技術,可以後天練個三五載,然後出師。但速度這玩意,大部分時候,就是比拼天賦。

當然,兼具速度與射程,並且還能站小球5號位的人,一般都是天皇巨星。像勒布朗-詹姆斯、凱文-杜蘭特、字母哥等等,都是那種人。

【寫球評的三少爺】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碼字不易,況且還是像我這樣碼這麼多字的,老鐵們多多支持關注哦!

寫球評的三少爺

卡佩拉:這餅好吃,好撐呀!

北京時間5月25日,火箭主場迎戰勇士,本場比賽伊戈達拉繼續缺陣。

比賽剛上來的時候,哈登率先突破得手,此後卡佩拉開啟了他的表演,先後接哈登和保羅助攻四次,開局5分鐘就拿下8分6籃板!單節也是得到8分7籃板,這對於只上場七分鐘的卡佩拉來說,還能要求再多嗎?

本賽季季後賽卡佩拉的表現確實優異,第一輪完全防死唐斯,讓唐斯打的找不到北,第二輪又力抗戈貝爾,讓戈貝爾打的很難受。

到了西決之後,雖然卡佩拉的出場時間有所減少,但是他依舊是火箭最好的護框手!

而且卡佩拉和保羅的配合,真的越來越嫻熟了!


本場比賽,如果卡佩拉等人都站出來給予燈泡組合足夠的幫助的話,火箭拿下天王山之戰的概率就很大,只要火箭拿下了天王山,晉級總決賽就不再是奢望了!

一進入總決賽,離總冠軍還遠嗎?


小明運動匯

勇士第一節的失誤太多了,給了火箭太多的機會,開局就這麼浪,不知道這場比賽勇士是否是認真在準備啊!

卡佩拉這一點在前四場比賽均被勇士給限制住了,在第一輪和第二輪的比賽中,卡佩拉場均輕鬆兩雙的水平,到了打勇士的時候,就只有8分8籃板的水平了,這說明了什麼,勇士的防守很強,尤其是對卡佩拉的限制。

所以在和勇士的對陣中,卡佩拉這一點在這前都沒有發揮出來,內線不對哈登協防,卡佩拉沒法吃餅,作用和優勢就發揮不出來。上場時間也受到限制,所以數據也不好看了。

而在今天,火箭打出了攻防轉換,尤其是在第一節比賽中,火箭抓住了勇士的失誤和低命中率的表現,連續打反擊,打勇士來不及回防,所以卡佩拉這一點出現了機會。

在能夠傳球,讓隊友得分的情況下,登哥還是很願意傳球的。卡佩拉今天在這種時刻得到了太多的吃餅機會。

同時,也看到了卡佩拉的積極性,卡佩拉在籃下的拼搶,和在進攻端的跑位擋拆,以及對前場籃板球的衝擊,非常積極,可能是因為這回到了主場,這是最關鍵的一場戰役。卡佩拉在攻防兩端爆發了,打出了狀態,這對於已經失去了伊戈達拉的勇士來講就更不好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