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盛開的白鶴

每次發朋友圈,

總有人在下面懟你。

你說今天天真熱啊!

他說還好吧,我辦公室空調開得賊冷。

你說今天天真冷啊!

他說還行吧,難道只有我今天還開著冷氣?

這種人,我們普遍稱之為——槓精。

嚴格來說,以上舉的兩個例子。稱不上“槓精”,他頂多算個“槓妖”

真正的槓精,敢於直面尷尬的硬槓,敢於偷偷摸摸的暗槓,更敢於光明正大的明槓。(注意:這裡並不是在教你打福州麻將)

其實槓精這種生物,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戰國時期。只不過當時,他們不管這個叫做“槓精”,他們文藝地把這稱為:常與同好爭高下。

比如莊子和惠子這對槓精的鼻祖

從前,有一天。莊子和惠子這對好基友在河邊嬉戲。

莊子見了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遊,心生歡喜,便說:我覺得這魚看起來挺快樂的嘛~

惠懟懟不樂意了:大哥,你又不是魚,憑什麼就知道它很快樂呢?

莊懟不甘示弱:媽耶~你又不是我,怎麼知道我知不知道魚快不快樂!

看樣子,莊子的脾氣真的超好,惠懟懟這種這就屬於傳說中的硬槓+明槓!

魚(白眼):我樂不樂與你們何干?

莊懟&惠懟:我們一起去抓魚吃吧,我看你挺會挑刺的!

絕大多數的槓精,他們並不覺得自己是個槓精。

通常都是:愛槓,卻不自知。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實打實的槓精。那是真的能槓啊,大事小事都要跟你槓一槓。給他一個槓,他能槓動地球。愛槓到了什麼地步呢,有時候說一句話,他沒反駁,你都覺得好神奇哦。

我問他:你今天是不是心情不好啊,怎麼不槓了。

他(來勁了):你現在是在說我是槓精嗎?你從哪裡看出來我是槓精的?難道只有我覺得我其實並不喜歡抬槓嗎?我覺得你這樣的思想不行,我本來就不是槓精,但是你這麼說就認定我就是個槓精。

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在他的這句話裡,不僅使用了明槓+硬槓的槓精模式,並且還使用了槓中之槓的——典型槓精句型

:難道只有我覺得.....

小姨媽的槓精典型句型分析課堂:

1、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

2、這就....了?還不如...呢!

3、沒人看出來...其中的漏洞嗎?

4、為什麼總會有人覺得...?

口頭禪滿足以上任意一條,就是槓精!

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今天,本姨媽就來教教大家,傳女不傳男的——“槓精破解術”:

1、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

破解術:對,只有你覺得。

2、這就...了?還不如...呢!

破解術:如,怎麼會不如。

3、沒人看出來...其中的漏洞嗎?

破解術:沒人。

4、為什麼總會有人覺得...?

破解術:不為什麼。

當然,最好的方法是,遠離他!拉黑他!

別白費力氣和他辯解,他就只是想和你槓而已!

無論你說什麼!都!沒!用!

對於那個朋友,我對他最管用的方法就是:你再說,我就拉黑你了。

當我真的狂拽酷炫吊炸天的拉黑過他兩次之後,他就老實巴交的夾著尾巴做人了。

(友情提示:這個方法僅限於關係夠好、不愛計較的朋友,切勿盲目嘗試。如果不是關係好的朋友....留個槓精在身邊破壞心情幹嘛,等著過年帶出去懟七大姑八大姨嗎?!

重點來了,如果你自己本身就是一個槓精。

這樣的朋友,說明你還有救。至少你還知道自己是個槓精,也知道什麼是槓精。

首先,你要知道,當你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時候,天地空氣給你錢嗎?當你懟朋友的時候,你的朋友給你錢嗎?肯定是給你個白眼讓你滾蛋。

所以,如果把你槓的精力用來工作,獲得的就是工資;如果把你槓的精力用來碼字,懟競爭對手,獲得的就是稿費;這至少都是實打實的真金白銀啊!

當你懟別人的時候,請先在心裡衡量一下,這個人值得槓嗎?我說這些話他會給我錢嗎?不會?還不如回去懟工作懟鍵盤懟電腦!

當你產生了這種心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你每槓他一次,就是在浪費你的時間和金錢。不值得!太不值得了!我不能這麼輕易的就槓他,他花錢我才肯槓!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把所有人都當做傻子。

“常與同好爭高下”的前一句就是:“不與傻瓜論短長”。

恕我直言,在座的各位都是傻子,老子的槓費很貴的,並不想和你多扯。你愚蠢的非槓精腦子,根本配不上我高貴槓精的內心。

最後一個辦法就是,找一個和你一樣的槓精做朋友,大家一起槓,槓槓更健康啊!

然後你會發現,你槓我的樣子,我真的好喜歡哦~ 我就喜歡和你做朋友,其他人都好無趣哦~ 之後你的身邊就都是一堆槓精朋友,結成槓精小分隊,槓起整個地球!

愛槓不槓,這是你的事。最後還是要告訴還沒有成為槓精,或者即將成為槓精的朋友,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槓精:

多看書、多讀報、多運動;如果你是個小身板,在運動的時候,

不要輕易選擇“抬槓”這個運動項目......

難道只有我覺得,真的很需要用這篇文章,艾特一下朋友圈裡的槓精朋友嗎?!

這就結尾了?還不如不結尾呢!



樓上的姨

1.“作業呢?”

“忘了拿。”

“你怎麼沒忘吃飯?你怎麼沒忘睡覺?”

內心:mmp

2.“你倆怎麼打架?”

“他先惹的我。”

“他怎麼沒惹別人?”

內心:mmp

3.“課本呢?”

“沒拿。”

“上戰場戰士沒拿槍會怎樣?”

內心:mmp

4.“你怎麼幹這個?”

“他讓我陪他乾的。”

“他讓你吃屎你就吃屎?他讓你跳樓你就跳樓?”

內心:mmp

5.“班級是我家,愛護靠大家。”

“天天遲到,你當這是你家啊?”

“一人浪費一分鐘,一節課就沒了。”

“你怎麼遲到?”

“因為……”

“別給我找理由!”

6.爺爺:這坑挖的太淺了。

我叔:太淺?太平洋深!

7.爺爺:這土堆得太矮了。

我叔:太矮?珠穆朗瑪峰高!

8.我爸:你買的這鞭炮不太響,買假了。

我叔:不響?原子彈響!

9.奶奶:某某家今年收的花生比咱多20多袋。

我叔:我要是用超市塑料袋裝比他家多好幾百袋呢。

10。嬸:這大米不好,做的稀飯不粘。

我叔:不粘?加點白乳膠就粘了!


白葉by

“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起整個地球”這個就是一個槓精的標準寫照。槓精無處不在,讓人煩不勝煩。

槓精的“成就感”來源被懟者的退步,屈服,放棄抵抗。槓精可不管你是非黑白對錯,只要有個點,撬動了,獲得成就感,揚起微笑去,心滿意足,然後再找下個槓點。



對於槓精,廣大網友深受其害。那槓精是如何存在呢?有哪些套路呢?我們一起看看:

1.正反對比

大小,多少,黑白,好壞,高低,肥瘦,都是反義詞組。舉個例子:這條河這大,魚真多,都是黑色,真好,河邊都是高高的竹子,岸邊上還有農家養的肥肥的豬仔。槓精來了:我看到的怎麼都不一樣,河很小呀,魚都是白的多,一點都不好,竹子也太矮了,豬好像沒東西吃一樣,沒見好這麼瘦的。大概是這樣,每一組也可能單獨被懟。

2.轉移視線或避重就輕

例如:今天陽光明媚,空氣中都有花朵的芳香。槓精來了:你的帽子真難看,你的衣服真醜,你的鞋子太難看了,你皮膚真黑,你穿搭也太土了等等,讓你氣得有氣無力。

3.含沙射影,指桑罵槐

例如:今天我男朋友來我家吃飯,好期待。槓來了:我家旁邊的小公狗今天也來找我家小母狗。例如:今天買個iPhoneX,好高興。槓精又來了:買蘋果的是窮人裝B。

3.完全無視你說什麼

例如:城東的那家火鍋店真心不錯。槓精又來了:今天要下雨了。或者淘寶特價,只要9.9,不容錯過。亦或是,今天環境保護日,竟然曬火鍋,不關心一下環境保護。



綜合來說,槓精無非是正面攻擊,要麼就是側面攻擊,要麼就是無中生有,找到亮點或者痛點去懟。


如何抵制槓精

槓精有時候就是刷刷存在感,如果無關大雅的,就當開個小玩笑,大家笑笑就過。如果有人身攻擊的,表明立場,不是開玩笑,再犯者,拉黑或者反擊。真的侵犯到自己權利,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總的來說,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能懟時懟到他啞口無言,不能懟就當做沒看見。不怕懟,敢於懟,巧妙懟,堅決抵制槓精,讓網絡環境更和諧。

……………………

作者 (段子,社會,科技)


阿梁哥兒

“槓精”一詞源自於“抬槓”和 “戲精”二者的結合。從字面意思不難看出,“槓精是精於抬槓且抬槓成癮的人,對“槓精”來說,他們很享受抬槓的過程,並且將抬槓看作人生最大的樂趣,有些人就以“國家二級抬槓運動員”自居。但是這些人往往容易引發眾怒,讓交流和溝通變得很無奈。

“槓精”現實生活中的表現在於:別人無論說什麼,哪怕陳述一個事實,“槓精”都能找到一個點挑刺,進而進行反駁。說白了,這部分就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即使反對的對象說的是一件正確的事情。事實上,仔細推敲,這些人的觀點大都站不住腳。“槓精”籍通過抬槓反對別人,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無怪乎有人說“給‘槓精’一個槽點,就能‘槓’得你懷疑人生。

比如,許多朋友在朋友圈裡分享自己的健身照、育兒心得、旅遊心得,這時候“槓精”就會說“妝太濃,臉P得太醜等”諸如此類你怎麼做都不對的言論。對於這部分“槓精”,我們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以柔克“槓”,一句“那你很棒啊”或者“你真可愛”,就能讓對方不再抬槓。

隨著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發展的日新月異,移動互聯網正以令人瞠目的速度高速發展。在這個價值多元和觀點多樣的時代,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成為一種權利,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通過打壓別人來找“存在感”。

我們今天要實現的是這樣的一種局面:在移動互聯網這個全新的空間中,培育理性的公民形象,從而進一步將構建更加真誠、友愛、人與人更加平等和諧的關係。


環球網

槓精,顧名思義,就是愛頂牛抬槓的人。

其特點是為反對而反對,口舌好戰,故這類人乳名都有戰鬥民族風格,統一格式為:

姓氏·不懟不舒服斯基。例如,有個姓張的,他乳名就是張·不懟不舒服斯基。

討論問題本身是追求真理的途徑,而槓精則早已放棄掉了追求真理的目標,將重心和樂趣放在了爭論本身,因而常常在其語言風格中,會出現詭辯術的痕跡,讓誠懇求解的其他眾人覺得不可理喻。

槓精行為的驅動力多種多樣,有些是在社會生活中不盡如意,轉而在虛擬網絡中尋求存在感,有些是為了練習懟人技能,以便在大學辯論賽上一展風采,有些是為了在職場給話語權加點砝碼,畢竟不是所有人的工作場合大家都開誠佈公的講理,有些地方有些時候確實用強詞奪理可以掙來真金白銀。

關於槓精的思維特點,大多是以偏概全,喜歡用單個反例來辯駁整體,用特殊情況來反對一般情況。現身說法一下,我曾經在悟空回答過一道題:

將才和帥才的區別在什麼地方?

於是我洋洋灑灑分析了一下,然而一條評論卻讓我眼前一亮:

象棋中的將與帥沒有任何區別。

各位感受一下。

對待槓精,最好的做法就是無視:槓精沒有科學的思維促進雙方討論思考,沒有體面的言談促成兩方友誼。因而陪他抬槓其實是揮霍我們自己的生命和情緒。

人生時間寶貴,何必跟他浪費。

名片:牆笑裂
搓衣板上練劈叉的職場探索者,外逗慧中,讓小牆教你做職場上打不死的小強。

牆笑裂

槓多為木製,少有鐵質。常見的有木槓;鐵槓;門槓;槓房頭(槓房的把頭);槓架(抬屍體用的床),在古代也為旗杆。

成精之槓多為木製,生於山川自然中,為匠人砍之,因為材料粗鄙不堪為器,故削之為槓。

古人言“物老成精”,諸般槓中,為門後之槓易存,故槓精多為門槓。

槓精有靈之後,常為人推壓,對人多有怨氣,故槓精在化形後見人就想壓他一頭。


全真道士梁興揚

其實,我們更應該討論的是,槓精具有怎樣的心態?

事物的倆面性,給槓精帶來了機會和樂趣

所謂世事無絕對,很多事情都難分對錯。再潔白無瑕的石膏,依然會有孔洞。所以,槓精可以輕而易舉的找到事物的反面,並拿到桌面上,讓其他人難堪。

沒錯,我曾經就是個槓精,以抬槓為樂,藉以表示我的與眾不同,我的態度,以及我的存在感。

但年紀漸長,多讀了一些書籍,才發現:抬槓是沒有意義的。爭論只會讓你失去對方,而非獲得。抬槓抬得純熟,意味著你在其他人眼裡是個喜歡唱反調的怪胎,你的思維不是敏捷敏銳,而是怪異而又愚蠢。

槓精其實就是情商低的具體表現

有句話叫“你不說話,沒人把你當是啞巴

”,這話特適合抬槓的人。自以為的聰明,除了讓人難堪厭惡,沒有任何收穫。

其實抬槓的人在內心是孤獨的,所以才想通過抬槓引人注意。哪怕他知道這樣會引人反感,依然樂此不疲。畢竟,通過抬槓,有人知道了槓精的存在。槓精的邊緣屬性,讓他不甘寂寞,急於尋求社會地位。

是的,所有的槓精都是覺得自己不被注意,所以才借抬槓獲得熱度,藉此慰籍自己脆弱的心。

所以,下次再遇到抬槓的,你又想清淨,你就誇他:你說得對!然後在你眼前,就會出現一個傻瓜,咧著大嘴,露出一口黃牙,哈哈哈哈,笑得像個青蛙。


錢淮28

不要和眼界不同的人爭論!

槓精就是一種……般的存在,就是無論什麼爭議,他打一開始就沒打算要聽你的觀點,而是不管有理沒理,不管對不對,就對你展開攻勢,一頓無腦噴!



舉個例子吧,籃球方面,我喜歡看球,喜歡看湖人,當然聯盟這幾年強隊的比賽我也喜歡看,比如最近的東決西決,勇士,騎士,火箭,凱爾特人的比賽都喜歡看,但我看比賽就是客觀看比賽,客觀看兩支隊伍的戰術,看球隊之間較量的見招拆招的謀略,看球星之間的對決,輸贏什麼的都與我無關,畢竟你我對比賽走勢毫無影響。


而我身邊很多籃球圈朋友就不一樣了,他們很多都是某一支球隊球迷,他們不是在看比賽,直觀的說他們就是去看輸贏。輸了就罵對面球星,罵裁判,罵角色球員發揮不力,贏了就噴對手,吹捧自己所支持的球隊,而當你與他討論他所支持的球隊的比賽時,就出現了槓精這一產物,無論你如何對比賽分析,對球隊戰術,球員狀態,攻防兩端做出分析,他根本不聽,也不與你討論場上形勢和戰術,反正就是罵,就像一個滿嘴噴糞的機器,這或許就是槓精吧!

再回到槓精這個話題,面對槓精,請遠離!

不要和眼界不同的人爭論!


湖人頻道

槓精是一類喜歡懟人的人。他們大多鬱郁不得志,沒有恆心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做出一番讓人羨慕的成績,就會去懟人來顯示自己的存在感。這讓人想起了一個外國的小說,在鎮的大街上有一個小丑,人們每天都要取笑他的行為怪異,表情哀愁。然而有一天事情變了,這個小丑見人就說,唉,你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你才知道,你過時了。這個小丑每天這樣做,漸漸的人們對他的印象有了改觀,咦,那個我們之前人人覺得怪異的小丑,是個博學多才的人哩。人們對這個小丑的印象就這樣改觀了。這個人物形象就和槓精十分的相似。

不過有些時候槓精卻也是用處的。槓精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讓人們在需要突破的時候靈感突顯,同時他也可以激勵著我們不斷保持警惕,不會懈怠。


一個渡劫的修真者

硬是和我槓母雞沒雞冠,公雞才有,旁邊一牆頭草硬是蹭著說,對呀對呀,我也這麼覺得,,母雞怎麼可能有雞冠?我說我那的農田裡有時候會有魚,又來槓,現在的田打農藥,怎麼可能會有魚?你當我瞎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