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航天大會開幕 航天院士專家為航天強國建設建言獻策

首屆中國航天大會開幕 航天院士專家為航天強國建設建言獻策

4月24日,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開幕式結束後,首屆中國航天大會拉開序幕。大會由中國宇航學會和中國航天基金會主辦,旨在打造中國航天最具影響力的學術交流和科普傳播的綜合性盛會。

首屆中國航天大會開幕 航天院士專家為航天強國建設建言獻策

會上,來自航天兩大集團公司的多位領導、院士、專家參與其中,同航天領域內眾多專家一起,圍繞航天產業政策、領域技術發展和專業前沿熱點問題等建言獻策,共謀航天強國建設思路。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田玉龍首先介紹了航天政策保障體系建設情況。他指出,未來將完善軍民航天資源開放共享的政策環境,營造商業航天健康有序發展的扶持政策,推動航天軍民融合走在全國全軍前列並率先取得突破。

航天科技集團王巍院士作了題為《邁進新時代的中國航天》主旨報告。他指出,航天科技集團作為中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承擔了國家重大航天工程所有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各類衛星等空間飛行器的研製、生產、試驗任務。未來,航天科技集團將全力完成包括載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測工程、“科技創新2030”在內的重大專項任務。

在載人航天工程方面,計劃2018年前後發射空間站核心艙,2022年完成中國空間站建設;在月球探測工程方面,計劃2018年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實現月球背面首次軟著陸,預計2019年發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實施月面軟著陸,採集月球樣品並返回地球,全面實現月球探測工程“三步走”目標。在“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方面,實施深空探測與空間飛行器在軌服務與維護系統、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工程等重大任務。

此外,航天科技集團正在力推商業航天建設。王巍介紹,截至目前,航天科技集團已經為2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施60餘次商業發射服務(含搭載14次),在軌交付15顆商業衛星。未來將繼續提供商業發射(含搭載)和衛星在軌交付等服務,將發射價格控制在每千克發射5000美元(LEO)和8000~10000美元(GTO)。

航天科技集團龍樂豪院士介紹了未來10年的重複使用航天運輸系統發展情況。他指出,到2020年,以長征三號甲為代表的現役火箭將實現助推器/子級落點控制,長征八號實現首飛、一子級整體垂直收回,並面向全球提供多樣化商業發射服務;到2025年,可重複使用亞軌道運載器研製成功,亞軌道太空旅遊成為現實;到2030年,火箭動力兩級重複使用運載器研製成功,具備完全重複使用能力。

大會通報了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風雲氣象衛星的最新進展及應用狀況。風雲氣象衛星工程經歷半個世紀的發展,已經具備極軌和靜止兩大系列業務觀測能力,風雲三號可以實現全球三維大氣、全天候、多要素觀測,風雲四號可以實現對天氣系統持續跟蹤監測和對災害應急的機動快速響應。

會上還介紹了航天科技集團空間智能技術發展情況。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的支撐下,將促進我國空間技術跨越式發展,未來航天科技集團將致力於突破空間飛行器智能自主核心技術,打造智能空間飛行器。

後續,航天科技集團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牢牢抓住航天強國建設機遇,擔負起中國航天發展的歷史責任,用新視野、新理念、新思想指導航天實踐,努力開創中國航天事業的美好未來。(趙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