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一款成功的遊戲,這輩子都不甘心

不做一款成功的遊戲,這輩子都不甘心

導語:

心懷夢想,腳踏實地。

最近想寫的文章有點多,採訪了不少業內人士也收集了很多資料素材,總結下來收穫感觸很大,有不少值得分享的內容。在未來幾個月,羅斯基要發力寫稿啦。

近期內容推薦:

現在活下來的公司不會差,因為能死的都死了

網易代理發行的遊戲沒有幾款成功的

遊戲行業現狀:尷尬、焦慮、缺產品

廣深遊戲公司買量排行榜 做的好並非沒有原因

為了摸清ARPU提升10-30%的方法 我們找專業GS維護要了一份PPT

利潤率超過多數公司 遊戲公會是怎麼賺錢的?

不做一款成功的遊戲,這輩子都不甘心

(原話:以前虧得公司都要跨了,現在有錢了,不回來做款成功遊戲這輩子不甘心。)

其實,早先也有一位製作人朋友告訴羅斯基“不做一款成功的遊戲,這輩子都不甘心”是他的口頭禪,雖然他至今仍然還在努力中。而趁著這段時間的拜訪交流,羅斯基時常會問朋友幾個遊戲行業內的常青話題:

1、為什麼加入遊戲行業?

2、是什麼讓你在遊戲行業堅持了下來?

3、為什麼中國的好遊戲這麼少?

4、為什麼中國做不出3A大作??

在行業被唱衰,從業者焦慮,大市場環境與用戶改變的情況下,依舊有一批遊戲人在努力著。只不過,在市場上生存,單純熱愛已經遠遠不夠了。大批的清華北大甚至海歸等高材生加入到了遊戲行業,其中很多已經成為了老闆或是製作人,行業正在悄然的改變中,“屌絲逆襲”的行業標籤或將不在。

羅斯基想通過下面分享的三個交流片段,傳達一個信念“心懷夢想,腳踏實地”。

01

現在有錢了

我們想回來做遊戲

“羅斯基,我今年準備回來繼續投資遊戲研發,搞什麼類型好?”

“有錢呀,不服輸,而且技術團隊都在。”

“以前沒做成,整個團隊心中留有遺憾,現在我們想重新的好好開始。”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支向羅斯基表達想回來做遊戲的團隊,之前就有過靠炒幣賺錢轉回做遊戲的類似案例。只不過這次的團隊是早在2015年底就已經轉行離開,並在醫藥、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了成績,不僅是製作人還有整個團隊都想回來做遊戲,用他們的話說“我們現在想回來做遊戲,現在做遊戲可以燒的起,即使我們五年不賺一分錢也能燒的起,我們想安安心心的做一款遊戲。”

這位製作人也總結了他的個人看法,覺得現在才是好時機,當人人覺得是機會時一定不是機會。上一次遊戲沒成功一方面是沒錢繼續做,另外也是確實是產品沒做好。現在的競爭不像以前那麼激烈了,可以安心做一款好產品,好遊戲有了生存的土壤,換皮山寨的道路已經很難走通了,遊戲好玩才是最重要的。而遊戲類型和時機很重要,以前沒看懂趨勢,比如要避鋒騰訊立項同類型產品。現在技術和團隊的遊戲底子都在,同時也吸納了一些遊戲公司人才,並且這次全是自己的錢,所以會更加珍惜這個機會。目前該團隊正在做項目調研和產品立項準備,希望未來幾年都可以安心做遊戲。

值得一提的,他們並不是要做獨立遊戲,而是要做一款商業產品。在他們看來,沒有利潤的事情是不能做的。

02

因為有這個團隊

所以我們覺的是機會

有人說產品少,好產品不好找;有人說融資難,投資少;有人說發行不好做,賺不到錢。但羅斯基卻在一家去年創業成立的發行身上看到了不一樣,不僅拿到了很大一筆融資,同時也簽下多款不錯的產品,並且整個團隊戰鬥力也很強。

這位朋友已經多年不見,沒想到再次見面時已經出來創業,而且手上籤約的幾款產品也確實讓羅斯基驚豔了一把。至於為什麼選擇這樣的時機出來,她談到了“我們是因為有這個團隊,所以覺的是機會。”

在她看來,發行失敗的原因,要麼是產品不行,要麼市場不行,要麼運營不行,再或者是商務不行。我們各個環節都能有銜接,都能比別人做的好,所以值得去搏一下,如果我們缺的是機會或是資源,那麼我們把它們找到就是了。國內的現狀是缺內容,現在的流量端也缺產品。商店渠道,越來越透明,越來越正直,只要你的產品好,沒有理由不推。同時平臺自身的用戶被反覆洗了很多遍,也希望新的內容注入。這個時候只要有好的內容,團隊執行給力,成功可能性就非常大。

他們的找產品秘籍:多交流、建立有效社交、會跟海外發行互換資源還有就是真誠講真話,不要說些虛的,同時要做好PPT。

03

沒有比對就沒有傷害

現在的環境比原來好太多了

第三個分享是與一位已經有11年經驗的遊戲製作人交流,他當年入行做策劃的時候,一個月的薪資只有1600元。在他看來,現在的遊戲環境已經比當年好太多了。

(注:羅斯基剛入行的時候是1800~)

或許現在的很多團隊還在抱怨大廠的壟斷,競爭的激烈。但如果放在PC端遊時代,對這種寡頭壟斷感受會更的明顯。而且那個時候做遊戲的收入之差是現在的很多手遊團隊無法體會到的;那個時代哪怕是項目成績好,其實也沒有太多的分紅和獎金;那個時候都是大作,一個組80多人都是少的,在這種情況下,公司多你一個少你一個也不在乎,即使是比較核心的崗位也沒有那麼在乎。如果從個人生存環境來看,包括公司生存環境,其實是整個遊戲行業是變化好的。但如果是從手遊爆發期進來的團隊,會感受到市場的落差,但如果我們從一個長的市場週期來看,其實沒什麼。相比於更早的遊戲行業前輩,你會發現,我們生存在“幸福”之中。

這位製作人還分享了他曾參與的某國內知名大公司的遊戲項目(PC端遊),在經歷了四年研發後,項目最終被砍掉了,但從個人情感上真的是很難接受項目就是這麼沒了。轉過頭來看現在做手遊項目,規模小了一點,週期也沒那麼長,即使不成功失落感也不會那麼長。

他目前正在為自己遊戲創業項目找投資。

今天的分享內容有一些偏情懷向,在最近接觸到的一些團隊和公司中,羅斯基確實看到了不一樣的地方,或許這是他們未來成功的可能。在未來,羅斯基會慢慢揭示不被熟知的那些遊戲行業事。堅守的遊戲人還有很多,低調的遊戲公司也有不少,容我們慢慢分享。

不做一款成功的遊戲,這輩子都不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