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縣城房價會漲還是跌?

呵呵117496381

縣城房價肯定還是要漲,不同城市之間只是大漲和小漲的區別而已。

漲價有長期原因和短期原因。

先說短期原因。這個大家都知道,就是去庫存,拆房子,給補貼,自己去市場上買房子。

這個PSL就是抵押補充貸款,專門為去庫存發明的,這個力度還在增加,因為按照計劃,貨幣化的比例要在2018年-2020年達到60%以上。這比例在2014年僅有9%左右。

為了鼓勵大家選擇貨幣化安置,補償額也比實物安置要高,在溫州,2017年貨幣安置摺合成人民幣,大約要比實物安置多30%-50%。

如你所想,市場上突然多了大量的錢,購買力爆棚,他們又不能去一二線買房,怎麼辦?買縣城裡買三四線城市的房子,價格上漲是必然的。

這還只是一層,另一層是槓桿效應。你以為只靠棚改就能帶動這麼大的量嗎?當然不是,棚改貨幣化只是個支點,它要撬動更大規模的觀望人群進場買房,比如農民進城買房,還有回鄉置業的,後面二者並不是棚改人群,但他們會受躁動的樓市影響,選擇進場買房。

眼下,去庫存尚未完成,開發商在三四線和縣城裡激戰正酣,房價上漲沒有任何懸念。不過還是那句話,三四線沒有優勢,在城鎮化競爭中處於全面劣勢,但分化是長期的過程,是宏觀的。

有些人必然要在三四線和縣城買房的。那麼怎麼買呢?

1、投資是絕對不建議的。特別是那些棚改已經深入開展的城市,樓市行情基本到中後期了,買了就是接盤。

2、自住,三四線城市有自己的調性,回鄉發展的,買一套沒什麼大問題。但是問題又來了,回鄉發展有沒有明確的計劃,如果只是因為接受不了大城市高房價而撤退,那這種不叫回鄉發展。

3、給老人買套房子改善下居住條件,這個其實沒啥問題。


樓市微觀察

目前政府和央行出臺了很多的文件來抑制房價的上漲,很多城市出臺了限購政策,一線城市首套房的利率也上調了10%-20%,這是什麼概念,就是說你貸款100萬的話,20年,上調10%意味著每個月多還700塊錢左右,這對於炒房者不算什麼,但對於剛需那就是增加了生活負擔啊,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每個月的工資都不夠用來還房貸,就算他們父母幫忙湊過了首付,你說他們敢買嗎?


看完上邊我寫的這些,那就有人會說了,利率上調了,那是不是剛需就少了,那就意味著房價下跌?不對,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就算壓力再大,他們想辦法也會買房子的,對他們來說,房子是他們現階段最重要的事情,尤其是現在的農村,沒有房子,就意味著沒有媳婦,你說他們買不買房子!


椰子熟了

就目前縣城發展趨勢看,縣城房價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都應該是處於上漲狀態。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從國家城鎮化發展趨勢看,隨著一二線城市發展趨於平穩,三四線城市及縣城的城鎮化發展較原來出現膨脹式飛躍。如果你注意過老家或者周邊的縣城,可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擴張現象。較好的發展趨勢多半伴隨著物價房價的逐步攀升。



2、從局部經濟來看,目前土拍和房產收入還是各地政府的一項重要GDP支柱,政府可能會限制房價快速上漲,但絕不願意看到房價大幅下跌。

3、從宏觀經濟看,房價一旦出現斷崖式下跌,房產泡沫破裂,甚至可能會引發經濟蕭條,次貸危機,參見原香港經濟動盪及07年美國次貸危機。簡單來講,你現在100萬買了套房,銀行抵押房產證貸款70萬,10年後房子降價至50萬,而你還欠銀行50萬,這時銀行會給你兩種選擇:一是補齊抵押欠款50萬,繼續擁有該房,二是銀行收回住房。而你的補款已足以買到更好的房子,你肯定不願意補欠款。銀行收回房產拍賣,也抵不掉你的貸款,銀行大面積倒閉,經濟開始下行,這就是次貸危機的縮小版。但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家宏觀調控槓桿作用下不會允許出現這種情況,這也是次貸危機對中國影響較小的原因之一。所以,房價就算不漲,也不會大面積下跌。

4、從生活環境說,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質量不斷上漲,人們對物質生活的要求不斷提高。而縣城擁有比農村更優越的教育、醫療等社會資源,且對部分人來說這些資源基本都屬於蹦一下,伸伸手就可享用的,所以越來越多的農村人開始向縣城擴散,仔細觀察下你發現幾乎每個人周邊都有生活在農村又在縣城買房的人。再加上一二線城市房市隨國家限購、限貸、房產稅等政策影響,部分投機商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三四線城市及縣城。短期來講,縣城住房供小於求的局面不會改變,房價上漲的可能性也就較大。



以上都是近期替有同樣擔憂的家弟買縣城住房時考察時的一些拙見,僅代表個人觀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Mr_li878

對於縣城的房價來說,由於人口基數不足,同時目前都是靠拆遷戶支撐,還有就是沒有大型企業提供就業保障,再伴隨年輕人追求物質生活的出逃。四重因素之下,房價絕對要跌的。就算有幸不跌,也會失去增長點停滯不前。




近幾年隨著城鎮化的大力推進和城市建設的棚戶區改造工程的加緊建設。縣城當中湧現了不少的拆遷戶,手握重金,面對縣城的低房價買了不少房子,也帶動了房價的上漲。

於此同時,賺錢機會的出現也值得大量開發商入駐建設,在商品房開發加劇的同時,為了減少樓市庫存,規避風險。縣城的去庫存工作也開進行,而且進行的很不錯。

在去庫存的引領之下,各路資本都找到了縣城的樓市掘金。近幾年可以說是讓縣城房價實現了翻番並且還在不斷上漲。



但是,我們應該理性的注意到,沒有大量人口基礎的縣城,同樣缺乏支撐房價和消費的就業和收入來源。相比一些旅遊縣城的商業機會,普通縣城就顯得乾癟了許多。

因此,資源的乾癟最終就會導致年輕人的出逃。誰不想找個大城市享受便利的生活。如果等縣城發展起來還得十幾二十年。

所以,在年輕人逐漸追求大城市生活以後,縣城的房價將會出現蕭條。



庫存是去了,但是人走了,房子也空。漸漸的開發商也撤了。失去人口的支撐就沒有了樓市的需求。停滯不前和降價就是未來縣城樓市的發展趨勢。


房產老J

作為一個窮人,一個沒有去一線城市想法的窮人,三年前在二線城市,房價是六千,那時候就想,房子這個東西,有就住,沒有就租,反正不會露宿街頭的。那時候還小,等到一年前,省會城市房價漲到一萬五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而當時,省內最發達的城市房價已經達到四萬多。而老家,三線城市的市區房價大約在七八千左右,家鄉縣城房價三四千。這個時候才想,還是回家吧,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夢想,因為有的人喜歡全世界跑,有的人喜歡跟家人在一起。


所以,去年我就回到家鄉,找了一份工作,可以天天回家,但是工資少的可憐,還沒有休班,這就是大部分偏遠地區縣城的缺點,工作差、各種資源差、沒有大型商場和超市,但是可以滿足日常的一切需求。說實話過的很累,但可以天天回家。

家鄉的房價一年之間從三四千漲到了五六千,雖然跟大城市比很便宜,但作為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縣城,已經很貴了,最重要的是,這裡的購房者都是縣裡各個村子裡的,都是在大城市買不起,又想擁有一套房的人。而且,縣城的房價是在二三線城市漲起來之後再漲的,所以還是有一定的空間的,但不會持續很長,因為本來就是一場跟風,而且,一旦房價下跌,縣城的房子將變得最尷尬。


歷史密探

一線大漲之後,部分人買房無望就會轉戰二線、三線。同樣,縣城的房價漲不漲要看當地市區的房價漲不漲。

重點要看一下如果縣城所屬的城市或者距離最近的城市的房價變動。房價是跟著土拍走的,可以網上查查這個城市土地成交價格和成交數量,還有近些年人口流動情況,二手房成交的情況。

如果這個城市外來務工人員比外出打工的多,土拍火熱,二手房也好賣,當地人均收入在所屬的省份可以排到前列,那基本上這個城市還挺好。縣城也會跟著有上漲的空間。

一般在縣城買房自住的意義更大啊(熱點城市郊區的除外)要想投資的話還是城裡的房子更合適一些。


神經叉

說幾個要點:

一、有產業支持、經濟發達的縣城房價仍然漲。

二、有大開發商要進入的縣城房價要漲,而且很容易大漲,降維攻擊、控盤力度強。

三、有棚改拆遷的縣城房價要漲,大漲。

其他不說,有這三個隨便其一的苗頭,馬上買,這就是漲價的邏輯和動力。


漂泊的公務員之路

房價會不會跌,得看這幾個條件:

1、政府賣地的價格是漲還是跌

2、人民幣是否會繼續超發,貶值率會不會繼續上升

3、能否會出現其他某種商品來承載龐大的經濟水分, 保證經濟不會出現大動盪

4、中國能否出現其他增值或者保值的投資商品

5、中國的城鎮化何時達到發達水平,出現人口從城 市“逃離”現象,使投資戰場由城鎮轉向農村空置的土 地。

6、中國社會保障體系何時達到較高水平?使人們的思想觀念發生轉變。


行走的木頭

縣城可能會跌,漲跌要看以什麼介質去衡量,比如說一萬塊錢存銀行一年收益205塊錢為例,投資縣城可能就100塊錢,說漲的確是漲了,但是實際卻是跌了。原因如下

農村規劃,建設新農村,如果解決了農村人氣不足的問題,吸引農村人返鄉,誰還去縣城買房,農村醫療教育配置都跟的上的話絕對能PK掉縣城的,根據政策發展,將來有一天可能會解決的。

縣城買房大多數是農村人,而未來會是大方向的投資到大城市去買房居住,因為子女的問題,所以縣城人氣會越來越小。


貼片JJ

我覺得只要有房貸的存在,房價就不會跌。

以實際物價舉例:

70萬的房子貸款45萬,符合大多數情況吧

45萬商貸30年,每月還3000左右正常吧

30年換完的利息是31萬,親!

此時房價成本總額是101萬,這還不算裝修等一大堆支出。

如果這時讓你賣房,你願意賣多少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