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這五個技巧,你也是講故事高手

總有人說,自己說話沒有影響力,別人聽不進去,不能打動人。

其實是因為你不會講故事,不能讓他們有代入感。想要影響人和說服人,我們需要的是一個“真情實感,富於說服力的故事”,這讓聽者從情緒上更容易接受。

但凡職場上的成功人士,如喬布斯、馬雲、俞敏洪等,都是講故事的高手。

連徐小平都說:“如今的創業者,必須是網紅,要學會用故事塑造個人品牌。”

有人可能問了:為什麼故事有那麼大的魅力?對於職場人來說,會講故事,能更好地表達你的思想,發揮你的影響力,甚至塑造你的個人品牌。職場面試時,你需要將自己的工作經驗,講成故事來打動面試官。約會聚餐時,你需要將自己的經歷,講述成故事,來吸引他人注意,展示自身的優點,甚至推演出你的個人素質......

那麼,我們該講什麼故事?又如何講好一個故事呢?

演講道 | 學會這五個技巧,你也是講故事高手

每個職場人都應該會講的4個故事:

1、“我是誰”的故事

要想獲取他人的信任,首先要學會講“我是誰”的故事。

它是用來描述一個人的經歷,讓別人能夠更好地記住你是怎樣的人。要用簡單的語言談你的改變,展現你的意志品質和命運多坎。

《故事思維》一書中,提到一個心理學理論叫“自我剖析”,即:如果一個人願意在自我經歷中暴露自己的缺點,那麼我們就會覺得,不僅他的話可信,他的其他方面也值得信任。

2、“你可以相信我”的故事

你需別人相信你,但不是你拍著胸脯說:你可以相信我!別人一聽你這話反而不會相信你,人天生都有警惕心,他們會時刻懷疑別人的動機,因此故事法能有效獲得別人的信任。

阿里巴巴和京東都有一個經典的面試題,聽說必被問道,內容是:你吃過的最大的苦是什麼?

這個問題用來檢測員工是否擁有堅定完成上級指派任務的能力。

我有一個朋友,月酬兩萬,是從事新媒體的。他去應聘的時候,人家也問了他這個問題。

我朋友就告訴人家,有一天晚上十點回家,他沒錢打車只能坐黑摩的。當摩托走到半路的時候,有人扔石頭打中了摩的司機。於是司機停下車找到扔石頭的人,原來是個小孩子。司機要打那小孩子,朋友趕緊上去拉。悲劇的是,他剛要去拉,警察就來了,並就把他抓了,說他是聚眾鬥毆。於是他和四十多人一起被拉到派出所。警察審訊到他的時候已經是第二天晚上八點,他說他只是一個路人,沒有參與聚眾鬥毆。警察不相信他的話,警察要把所有人審訊完核對口供才能判斷他說的話是真是假。等警察核對完口供,證明他只是一個路人,就把他放了。

這故事讓新媒體公司一聽就高興啊,這麼敬業的人上哪找啊?

3、“幽默”的故事

那些發生在你身上的搞笑的事、奇葩的事。

用這種事把自己扮演成一個小丑給別人開心,然後傳遞給別人一種愉悅,讓別人記住你。

4、“決意”的故事

指你在怎樣絕望的情境下,你仍然願意振奮起來併成功逆轉,絕地反擊,並堅持信念走下來的故事。這種人是英雄,能獲得別人的尊敬。高考奮戰,初入職場奮戰,創業奮戰……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

這個故事不是講給別人聽,是講給自己的,它能幫助你在面對挑戰時,心不會虛。

演講道 | 學會這五個技巧,你也是講故事高手

5個講故事的技巧

技巧一:巧妙開頭

精彩的開頭,一般都很抓人,能夠立刻吸引對方的注意力,把對方帶入你營造的氛圍中,讓你的故事成功了一半。

1、順敘

快速列出時間、人物、地點、事件,製造懸念。

舉例:半夜十二點,我一個人在公司,忽然有人拍了我的肩膀。(拋出懸念)

2、倒敘

先拋出出人意料的結果,然後再娓娓道來。

舉例:我一個月胖了15斤,只因為那件事。(引人好奇,忍不住追問)

技巧二:邏輯清晰

故事的邏輯清晰、順暢,別人聽起來才容易明白你的意思,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楚故事的情節。

小時候作文課教的:起因、經過、結果,這就是萬能的通用結構,只是很可惜很多人都忘了,上來還不清楚來龍去脈就講細節,聽得一臉懵逼。

STAR法則是講故事的常用法則:

  • Situation情景——是在什麼情景下發生的,包括時間、背景、難題

  • Task任務——你的角色和任務是什麼

  • Action行動——你做了什麼

  • Result結果——結果和成績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是,可以從宏觀到微觀,在開始開始之前加個W(What),先一兩句話說一下你要分享的是什麼故事,有個帽子定調,別人更容易明白。

技巧三:描繪出場景感

講故事的人就好像看了一部電影一樣,腦海中存儲了一部電影。你需要讓沒有看過電影的人,能夠更好的知道電影的故事和精彩畫面。

這就需要講故事的時候,傳遞和描繪出場景感,將對方帶入進去。這可以運用“感性法則”:

1、畫面感

簡單來說,就是別人聽完你的故事後,腦海裡面有畫面感,能夠產生聯想。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交代清楚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這些基本元素交代清楚了,才更容易有畫面感。就好像我們小時候的童謠一樣:

從前有座山,山裡有座廟,廟裡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

寥寥三句話,畫面感十足。

2、衝突性

故事的精彩程度,很大程度上受制於故事的衝突和矛盾,然後圍繞解決衝突和矛盾展開。怪獸難打,才能凸顯出英雄本色。就像任何一個廣為流傳的勵志故事一樣,全都是屌絲逆襲的故事,開始家境是如何艱難,最後是如何成功。

所以,前後需要有對比。故事背景需要呈現困境,過程需要突出複雜,結果展現成果。

這個過程可能是來回幾個博弈,跌宕起伏的。

技巧四:描述細節

學會講述細節,有助於讓故事更動人,讓人物能夠凸顯。描述他人時,不要只會用形容詞,因為這很沒有個性,而要將它變成個性化的細節,用生活的片段或細節或場景,去刻畫人物,這樣才會更生動立體,更有畫面感。

舉例:形容人很主動。

普通描述:他真的很主動。

細節描述:他面對任何人的時候,都會主動上前熱情擁抱,雖然撲空的幾率很大,但是他也依然堅持。

普通描述VS細節描述:後者更有畫面感,讓人印象深刻。

事實上,用具體的案例細節可以讓我們的內容更豐富飽滿。正如一篇議論文,只有論點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得有事例做論據。

技巧五:加強幽默

給你的故事加點幽默,這會更加抓人。

1、運用反轉

通過前半段,將讀者拉倒一種邏輯場景,後半段又拉倒另一個邏輯場景。

舉例:朋友圈的點開全文,前半段“有小偷溜進我家,到處找錢——”,點開後半段是“後來我們一起找了起來。”

2、運用諧音

常見於春晚等綜藝小品。

舉例:我在中藥房拿藥,喊道:“護士,拿藥,我丹參。”前面的阿姨對我說:“小夥子,算了吧,單身是沒藥可醫的!”

3、加強細節

故意加強對細節的描述,使形象更充分,更具體。

舉例:你終於來了,在等你的時候,我都看著旁邊的情侶,從相遇,到相識,再相戀,最後分手,簡直見證全過程。(用於對方遲到)

4、重複或口頭禪

用同一句口頭禪,去應對各種不同的場景。

舉例:喜劇節目《笑傲江湖》裡的“自信哥”,無論何時都會誇張地說:“因為哥自信啊”。

5、懂得剋制

要一本正經地講笑話,才能增加幽默效果。

舉例:郭德綱在講相聲時,總能夠一本正經,抖包袱,說笑話。有種反差萌。

這5個講故事的技巧,讓你輕鬆搞定面試、約會、聚會......學會,你也能成為一個講故事的高手!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演講就是講故事;說服就是講故事。如果你不知如何演講,不懂如何說服他人,那就趕快掌握講故事的技巧吧!


假如毛主席不會演講,

就成不了偉大的國家領袖;

假如馬雲不會演講,

就不能成為中國企業家在國際的代言人;

假如奧巴馬不會演講,

美國曆史上就少了一位黑人總統;

假如你不會演講,

就無法成為新時代的商業領袖!

學習公眾演講,盡在演講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