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作者 李敏

來源 十點人物誌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01

文科生的實業夢

2011年10月5日,美國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去世了。他的逝去,猶如那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它扇了扇它美麗的翅膀,然後引起了一個文學青年心中的“龍捲風”。

“那年年底,或者第二年年初,不到半年之內”,這個文學青年真正打定了主意,要像喬布斯那樣做手機。2012年5月,錘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開這家公司的文藝青年,叫羅永浩。自始至終,喬布斯都是羅永浩的精神教父。

早在新東方當英語培訓教師的時候,2000年之後的那幾年,羅永浩就是蘋果產品的用戶了,他買過蘋果的筆記本、臺式iMac、iPod。對於當時“好像是三四千塊錢”的iPod,羅永浩“雖然不差這個錢,但也還是覺得特別昂貴”。他對這個產品的使用體驗是“完全是夢幻級別的,像來自未來的產品”。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後來,朋友馮唐從美國給羅永浩帶回了一隻第一代iPhone,他對iPhone也還是覺得“非常非常驚訝,像科幻一樣的產品”。羅永浩對喬布斯的產品,“非常滿意”。

喬布斯的去世,讓羅永浩嗅到了機會。對他而言,儘管工業的大型規模化生產是全然陌生的領域,但他有自己的一套合理解釋。“蘋果紅遍全球之後,我慢慢發現一個道理,就是喬布斯、盛田昭夫和博朗兄弟,他們都是有非常濃重的文藝青年氣質的。”

羅永浩認為,只要他這樣的文科生,再拉上一些理科生一起幹活,他“運作一個科技公司是完全可能的”。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在接受《南方人物週刊》採訪時,羅永浩說,在手機行業裡,只有蘋果是不一樣的。“讓蘋果不一樣的那些核心的東西里面,我覺得一大半我是能搞定的。另外一小半搞不定的,只是需要時間和錢。”

羅永浩需要的錢,挺多的。但他這次創業,從起初就沒有太多錢,創業啟動的資金是現任陌陌科技CEO、董事長的唐巖給他拉來的,一共900萬。

不過,羅永浩對掙錢這件事情不太擔心,因為他開別的公司掙過錢。跨界科技領域之前,羅永浩開過一個教育培訓公司“老羅英語”。“剛起步的時候特別慌張,對於能不能掙錢感到特別不放心,到兩年多以後實現盈利,這個過程已經消除了我對這方面的顧慮。”羅永浩說。

相比於得到很多錢,羅永浩更需要的是興奮感,而這種興奮感的供給方,就是科技行業。無從迴避的是,他仍然缺乏軟硬件方面的技術背景。手機做了快六年之後,羅永浩參加2018峰瑞CEO年會,坦誠自己“曲藝界”的背景,讓他“沒有科技圈的人脈和資源,要想和硬件領域的人合作非常困難”。

當然,羅永浩的創業優勢也不是沒有:作為一個前網紅,羅永浩自帶流量,這也是錘子手機獲得第一批用戶的主要方式。馮唐在接受《GQ》的採訪時就說,“換另一個瘋子和偏執狂去做,沒有老羅的粉絲群,可能一年都活不下去。”

羅永浩的粉絲群,是他在新東方當英語老師的時候聚集起來的。

02

網紅和他的粉絲們

2001年,羅永浩進入新東方學校,當英語教師。他在高二輟學,之前維持生計的辦法主要是靠替人組裝電腦。輟學很早沒有把羅永浩變成一個毫無知識的人,他說自己“一直讀書並以知識分子自居”。

此後,仰賴互聯網的力量,羅永浩借“老羅語錄”迅速成名。新東方的學生把他的講課錄音製作成音頻,令他在課堂上用來活躍氣氛的搞笑段子,得到大範圍傳播。在那些語錄裡,他挑戰權威,針砭一些他覺得不公的機制。

羅永浩這樣看待過去作為個體存在的自己:“我基本上是百無禁忌和無堅不摧的。我擅長爭辯,同時三觀正,所以過去支持我的人,多年以來,主要的感覺是理直氣壯的暢快、爽。”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總之,羅永浩成名了,有了自己的粉絲群——“羅粉”。很長一段時間裡,羅粉是羅永浩做任何事情的跟隨者。2006年,羅永浩辭職去新東方任課老師的工作,創辦了牛博網。正是那些推崇“老羅語錄”的粉絲,給這個容納了多種社會聲音的網站貢獻了大部分的點擊量。

和羅永浩一起出資創辦牛博網的,是一個叫黃斌的人,他聽過“老羅語錄”。羅永浩從新東方辭職時,黃斌剛好在尋找合適的創業項目,找人打聽過身邊有沒有人認識羅。在某種意義上,黃斌也是羅永浩的“支持者”。

2007年底,運營了兩年的牛博網被強行關閉。第二年,羅永浩回到了教育培訓的老本行,創辦了“老羅和他的朋友們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老羅英語”。這一次的啟動資金,是朋友馮唐給的。

就像“老羅語錄”和牛博網,羅永浩在“老羅英語”,還是延續了他那套通過特定機構去影響他人價值觀的路子。“老羅英語”最大的戰略,是成為一個“教學品質沒有問題,並能夠給學生帶來一些價值觀影響的商業培訓機構”。

羅永浩瞧不起在他的標準衡量之下的“商業領域裡的大部分人”,因為這些人“沒文化,沒思想,沒水平,沒道德,什麼都沒有”。驕傲的自信,令他寫出了“有思想的年輕人到哪兒都不太合群,直到他們來到老羅英語培訓”這樣的宣傳廣告語。

無論是在“老羅英語”,還是錘子科技,羅永浩都很看重自己作為“文藝青年出身”,擅長表達。“這也是覺得我比較幸運的地方。我在這件事上好像沒有付出額外的努力,有時候對得到額外的好處也是挺惶恐的,但是這種惶恐對我也是很好的工作動力。”羅永浩說。

對於“賣情懷”這件事,羅永浩是推崇的:“你看蘋果廣告從來都是賣情懷的。它賣的不單是產品,還是理念、是價值觀,還有生活方式。好的企業一定是把產品做好,但是出來宣傳時,就應該是賣情懷的。”他覺得,人們感性地認同一個品牌,很大程度是對一個故事、一個理念、一個價值觀的認同。

羅永浩和羅粉之間存在的“影響”,並不是單向的。很多年後,他接受《財經》雜誌採訪,坦誠在數次創業經歷中,羅粉是他“能夠支持下去的很重要的精神力量的一部分來源”。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 《生命不息,折騰不止:羅永浩演講完整版》

天津人民出版社

但在強大的品牌塑造力的另一邊,羅永浩還要面對公司經營方面的挑戰。他在商業操作上的陌生、運作公司方面的不足,自牛博網時期就已經顯現。“很長一段時間,牛博網每個月要都虧掉幾萬塊錢,主要花在服務器帶寬上。”《南方人物週刊》曾報道。

黃斌和羅永浩一起創業,看得更清晰:“從經商角度看,老羅並不是個適合去獨立經商的人,他必須要有合作伙伴。”羅永浩的放權能力也一直被詬病。“如果管理能力不夠,放權不夠,自己又忙不過來,某種意義上是致命的。”黃斌說。

關停之時,牛博網剛剛達到收支平衡。“老羅英語”則連年虧損,直到2011年才開始盈利,盈利額是100萬。但他在2012年5月註冊運營的錘子科技,就沒這麼幸運了。

03

外行人做手機

作為一個科技行業的“新人”,羅永浩的願景,不可謂不大。

在IF2018極客公園創新大會上,羅永浩說,錘子科技“大的革命路線一直沒有變過”,“原則上還是打一場仗,做最大的市場,在那個裡面做出一個顛覆性、革命性的創新”

他想通過這種創新,去改變手機行業“平庸的、無聊的、無趣的和沒有進步”的狀態。並且,他認為自己有機會參與一次計算平臺的革命,這需要他用八年、十年的時間做好人才、技術和專利等方面的儲備。

羅永浩的另一個自信,還在於他覺得錘子科技是一家“天生差異化”的公司。在他看來,今天的手機市場同質化嚴重,“手機巨頭們拼的不是產品的差異化,而是少犯錯誤和小心翼翼地鞏固每家原有的那一點優勢”。他看不上這種改良,因為“改良是不會讓一個企業脫胎換骨的”。

他說的“天生差異化”,是指錘子科技的手機擁有“工業設計、軟件交互系統、UI界面”等“固有優勢”。另一方面,“我們講的品牌故事,理念和追求,以及市場宣傳和調性這些東西也是高度差異化的,它們幾乎和產品本身一樣重要。”羅永浩在2016年接受《財經》採訪時說。

然而,朋友馮唐對羅永浩這次創業的態度,是“反對,但不絕對反對”。馮唐的反對不無道理,用羅永浩自己的話說,錘子科技“開始走得那麼狼狽、那麼難看”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錘子科技首先要面對的挑戰是招人的問題。由於羅永浩沒有技術背景,錘子科技在前期招工程師“基本靠運氣”。2015年年底,錘子科技的軟件團隊還不到200人,“非常辛苦”。羅永浩和其他手機廠商老闆聊天,“才發現他們不管產品做得多粗糙、多糟糕,都是500-800人的編制”。

按照羅永浩在各種演講裡的解釋,缺人,給錘子科技的產品發佈造成了接二連三的問題。2014年5月,錘子科技發佈完第一款手機Smartisan T1,原本的硬件團隊應該緊接著研發T2。但羅永浩沒能如願,因為T1出現量產問題,這支隊伍先趕去“救火”,花了4個多月。

硬件隊伍只有一支,這一延宕,導致T2手機的研發、ODM項目堅果存在的多個問題的解決,都往後順延了。“最終外界看到的是——我們做了三個產品,每個都晚了半年。T2上市時,已經是市面上唯一一個沒有指紋的旗艦機。”

2016年,《財經》雜誌在採訪中問羅永浩,他覺得市場還會留給錘子多少耐心。羅永浩回應,他不擔心所謂市場的耐心,錘子科技“是一家自帶聚光燈效應的公司,只要踏踏實實地推出幾款過硬的產品,在千人一面的中國手機界,一定會大放異彩”。

但事實上,至少在2017年以前,市場證明了羅永浩心目中的“大放異彩”只是一場美好的幻想——Smartisan T1、T2和堅果系列總計銷量只有200 萬。銷售數據低迷,以至於一家科技媒體如此評價錘子科技:銷量遠遠無法與營銷能力匹配。

“湊巧又能講”如羅永浩,他給錘子科技存在的問題一一安排了“合理”解釋。

04

公司做不好,誰之過

在2018峰瑞CEO年會上,羅永浩解釋了錘子科技起初為何人手不足。他先說“不是因為我不懂這個道理”,然後搬出救兵,說自己有嚴重的社交恐懼症。“如果某個飯局上有六個人,其中四個我不認識,我的壓力就會非常大,很可能就找個藉口不去了。這是我的個人問題。”

接著,他又猛誇一通自己:“一個人年紀輕輕就敢於出來創業,通常是有一些過人的本事。”“我們怎麼高估自己的優點都不為過”,關鍵是不要高估這些優點的作用。

他說,錘子的工業設計團隊是全世界最優秀的工業設計團隊之一,但用戶卻不買賬,因為“多數人貌似在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其實只是從眾而已”。他認為中國賣得好的手機都是抄襲iPhone,而錘子科技不用iPhone的外觀設計,“就會導致一些問題”。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在羅永浩看來,進入行業的時間不對,也成了錘子科技沒有獲得耀眼的商業成就的原因。“創業公司身處紅海,很多努力會被稀釋掉。”峰瑞資本的創始合夥人李豐曾勸羅永浩做點別的事情。再者,手機的供應鏈長、複雜,資金和技術門檻都非常高,“不適合”羅永浩。

對於李豐善意的提醒,羅永浩不愛聽,“當時他這樣講之後,我就不喜歡他了。”“因為你覺得那是你的使命、你的理想、你人生的抱負、你的未來,誰跑出來勸你別做,還說全是為了你好,你心理上是很難接受的。”羅永浩說。

因為理想這麼重要,羅永浩作為CEO,在業務上極其親力親為。

他在乎發佈會,會在公司有諸多事情等著他去決策的時候,選擇花200個小時去準備時長一、兩個小時的演講。“我們發佈會都是跟做產品一樣,當它是一個作品來做的。”羅永浩認為,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發佈會可以解決更大範圍的品牌傳播和認同的問題。

他拖流程。《GQ》的一篇報道提到,羅永浩“因為特別小的事情”拖流程,曾導致錘子科技的設計和軟件跨部門協作的低效。手機系統發佈的時間點很關鍵,但羅永浩會因為對某個圖標不滿而暫緩發佈系統,而不管“失誤可以在後續更新中修改”,讓“設計的壓力非常大”。

但在另一些對公司發展至關重要的環節上,羅永浩卻沒有這麼努力。

早期見投資人,羅永浩“喜怒形於色”。黃章晉說,“他甚至聊一聊,就看手機,不搭理投資人。”羅永浩也似乎不太喜歡登臺演講,說過“如果企業的發展不需要我登臺演講也能進行得很好,我願意為此少活五年”。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最終,這個“手機行業的外行人”,還是在創業的頭五年,將公司領到了一個危險的境地。2014年10月,迫於銷售壓力,羅永浩將發佈不到半年的T1的定價下調了千元,“當時他離發不出工資只有一步之遙”。2015年,錘子科技虧損4.62億元。

2016年,錘子科技虧損4.27億元。這年下半年開始,錘子科技6次被傳倒閉,5次被傳收購,3次被曝光資金鍊危機。7月10日,媒體報道錘子科技多達20名高管離職。這年,錘子科技還兩次發不出工資,“差一點就倒閉了”。

那些受到感召到錘子科技去的人,離開了一些。羅永浩向媒體解釋,“有的人是因為自己和家庭方面的原因,有的人是覺得沒希望了,有的人是企業發展過程中能力掉隊後自暴自棄了,還有的人只是覺得太累了。”

錘子科技亟待改變。

05

“孩子”不怕

2016年,羅永浩在經歷公司低潮期的時候接受了《財經》雜誌採訪。在這個採訪中,他一改往日不知天高地厚的風格,變得願意反省和退讓了。

創業五年,他經歷了“一個難以想象的被迫產生大量收穫的過程”。

以往他好鬥、具有攻擊性人格,在做企業後,他會“去想哪個是更成熟、更有智慧、更有利於團隊大多數人的利益的想法,而不是怎麼做最痛快”。他還需要“平衡好事實、公平、情感這些複雜關係,投入大的精力去了解人性和這個世界”。

但他同時也“不想因此就和稀泥”,抹掉他一直堅持的原則。他說,在處理很多問題的時候,他“比多數沒有這類思想包袱的企業家都要困難得多”。

錘子科技的幫手也來了。2016年,吳德周加入錘子科技,擔任產品線和硬件研發副總裁。此前,他在華為工作了15年,任榮耀產品線總經理。像羅永浩能打動羅粉一樣,吳德周也被“羅永浩這個人和他對公司的想法”打動了。

吳德周的到來,令錘子科技得以在最低谷中發佈Smartisan M1/M1L。羅永浩此前看不上“中國賣得好的手機都是抄襲iPhone”,但這兩款手機的外觀,卻和iPhone“驚人相似”——這次的設計說明,“不一樣”的羅永浩,最終還是向市場和消費者妥協了。

羅永浩的中場戰事|“孩子”起死回生

此後,成立五年的錘子科技開始逆勢上揚:2017年 5 月,錘子發佈堅果Pro;8月,錘子宣佈獲得10億規模的融資;11月,堅果Pro2發佈;“雙11”當天,錘子手機在京東的銷量排行榜上僅次於蘋果、華為的手機;錘子科技還把總部從北京遷到了成都……

今年1月,羅永浩參加IF2018極客公園創新大會,抑制不住臉上的笑容:“因為(作為)第一責任人,去年完成了起死回生的任務,所以還是很欣慰的,相當欣慰。”羅永浩喜歡“起死回生”這四個字。

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問羅永浩,為什麼錘子科技走得那麼艱難,但大家卻“這麼熱情”地支持他?

羅永浩說,在今天這個創業的大時代,“大家願意看到一些走得艱難、但是有理想、有追求、不放棄的公司繼續走下去。如果我是他們,我也願意給這兩種公司喝彩。”

艱難中活了過來,羅永浩“沒有那麼多話”要對5年前的自己說。如果非要說一句,那麼他會望著自己“頭髮依然茂密的背影”,說一句:“

孩子別怕,沒啥了不起的!

五年的腥風血雨,最終令這個得瑟了半輩子的人謙遜起來。今後,“無論事情變得多好和朝著多好的方向去”,羅永浩“都沒有什麼好得瑟的”。

5月15日,錘子科技準備在鳥巢開一場幾萬人的發佈會,推出一款“革命性、顛覆性”的產品。這一次,羅永浩覺得發佈會“不重要”了,但這個發佈會要發佈的東西,他“簡直等不了了”。

在極客公園的大會上,羅永浩撂下一句話,說這個產品會“把人類習以為常的主流的計算平臺上的重要設備的工作效率,不可思議地提高300%以上”。因為這款產品的出現,“未來三年,甚至是8-10年的一切東西”,將會迎來一次改變。

羅永浩這就準備參與一次“計算平臺的革命”了嗎?錘子科技終於有機會在這個時代“扮演重要角色”了嗎?

全行業將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