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在古代中國,江、河、淮、濟被譽為“四瀆”(獨流入海的江河謂之“瀆”)。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是“生命河”,濟水是“思源河”,而淮河則被稱為中華民族的“風水河”,有“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之說。淮河是我國的第三條大河,發源於南陽市桐柏縣境。

濟水發源於濟源,後因濟水被黃河"吃掉",它漸漸為我們所忘卻,只在中國的大地上留下了濟源、濟寧、濟陽、濟南等城市的名字。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五嶽、五鎮、四海、四瀆,古之風水,山川禮祭。《尚書·禹貢》載:“禹別九州,隨山浚川,任土作貢。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禹身行九州島,規謀設法,劃定邊界,沿途砍木通道。禹先治理水土,後確定了嵩、岱、衡、華、恆五嶽之高及江、河、淮、濟四瀆之尊。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長江、黃河的源頭在遙遠的青藏高原,歷史上雖然對其多有記載,但真正認識它們,卻是1949年之後的事情。有關黃河源的最早記載,是《尚書·禹貢》中所說的“導河積石,至於龍門”,但“積石” 距河源尚有相當的距離。 1952年黃委會歷時4個月,才確認黃河正源為瑪曲;1985年,在瑪曲豎立了黃河源標誌。對長江源的認識更晚。“岷山導江,東別為沱”,是《尚書·禹貢》中對長江之源的大膽揣測,《荀子·子道篇》便直接說“江出於岷山”。1976年、1978年長江流域規劃辦公室兩度組織長江源調查隊,確認長江的源頭在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東雪山的西南側。

與江、河、濟三瀆相比,《尚書·禹貢》不但載有“(禹)導淮於桐柏”,指出桐柏淮井乃淮河之源,且清康熙年間就將鐫刻著“淮源”二字的淮源碑立於淮井之旁,它實乃中國人認知自己的大江大河的起點。

我國大江大河的源頭大多數都位於地形複雜、路途遙遠的西部地區,觀賞源頭都要冠以“冒險”、“考察”之名。相比之下,淮河的源頭位處中原地區桐柏山,這裡交通便利,十分易於遊覽探覓。去桐柏山太白頂景區旅遊可以爬爬山,呼吸一下新鮮空氣,但又不至於太累,一路瀑布和流水,綠樹遮蔭,十分舒適。

桐柏諸峰高聳漢,淮源一線細通潮;

瀾泉混混無時竭,洪流滔滔去海遙。

天地精靈知不秘,乾坤造化國多饒;

禹功千古垂青史,姿乃當年四載勞。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中國古今地名大詞典》載:“淮井,淮水之源,自胎簪山伏流數十里,湧出三泉,因浚為井”。《水經》載:”淮水出南陽平氏胎簪山“。朱雲錦《淮水記》載:”淮出南陽府桐柏縣,桐柏山下有淮井,淮源從井出“。

桐柏縣共有五眼井,均叫”淮源井“。其中兩眼在桐柏山上,三眼在淮祠(今淮瀆廟)內。

淮祠三井

淮井:是淮河之源,位於桐柏縣城西淮源鎮淮祠內,該地計有三井。東的六角井,西為圓井,中井為方形,方井亦稱“禹王鎖蛟井”。明代以前井上建有六角亭,為桐柏八景之“玉井龍淵”。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六角井

東碑廊前有古“淮源亭”亦稱淮井亭又稱禹王鎖蛟井亭。

史載:此亭建於東漢,距今有一千八百餘年,佔地面積16平方米,臺高30公分,六塊條石鑲邊,杉木為柱,簷高4米,亭下正中有井一眼,條石砌成方形,井底三泉湧出,水清澈。據記載該井建於公元前25世紀至公元前21世紀,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屢有修葺。

相傳大禹導淮時鎖水妖無支祁於井中,亭為六角,雕甍畫棟,飛簷凌空,亭內天花板上,繪有蛟龍一條射影井內,同時,井中繫有鐵索一條,此索是大禹鎖水妖無支祁之物,而今人若動索,水中蛟龍起舞,奇觀異常。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禹王鎖蛟井--淮源零公里井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據說在此井中放條魚就可游到大海里

亭下這口井叫“禹王鎖蛟井”。《禹貢》(《禹貢》是《尚書》中的一篇。是戰國時的著作)載:“禹理水,自桐柏。”《太平廣記》(《太平廣記》是宋代人編的一部大書。全書500卷﹐目錄10卷﹐取材於漢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說及釋藏﹑道經等和以小說家為主的雜著,屬於類書。)講:“禹理水,三至桐柏”。相傳,當年大禹一路治水來到了淮河之源,察覺到了淮源連年洪荒不絕的原因是一個叫巫支祁的水妖作怪。大禹十分震怒,令人捉拿。巫支祁這個水妖生得頭如猿猴,身似蛟龍,力逾九象,而且還會騰雲駕霧,變化無常,實乃神通廣大。

禹王幾番捉拿不住,才派了自己的外甥太陽神的兒子庚辰(古代傳說中的助禹治水之神。禹治水,“三至桐柏山,驚風走雷,石號木鳴”。禹怒,召集百靈,獲淮渦水神無支祁。授之章律﹑鳥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庚辰以戰逐去,頸鎖大索,鼻穿金鈴,徙淮陰之山之足下,俾淮水永安而流注海”。見唐李公佐《古》),手裡擎著避水神針才將其擒獲。擒住巫支祁以後,庚辰就用鐵鏈鎖住他的脖子,把他投入了這口井中。從此,淮水不再氾濫成災,兩岸人民也能安居樂業。

為了紀念大禹和庚辰平妖滅患的功績,秦始皇二十六年,人們就在這裡建了當時一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淮瀆廟。漢晉以來,歷代的帝王年年都要派官員來到這裡祭祀淮神。文官下轎,武官下馬,隨從匍匐前進,十分威武莊嚴。

當時大禹為了讓巫支祁在井中能夠生存,又命人在這個井的東北和西北方向挖了兩口井,以便通氣活水。當地人則說禹王投他入井時,他問禹王說:“你叫我何時出井”,禹王心裡想著將他永遠鎖在井內,就說“等著石頭開了花,你再出來吧”。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誰知到了清初,有兩個解差從信陽到南陽路過此地,聽說井內鎖有水妖,便探頭入井去看。水妖看見了他們帽子上面的紅纓帶,以為是井壁的石頭開了花,一時運足氣力,厲聲一吼,掙斷鐵索,衝出井口,呼嘯而去。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康熙皇帝聞訊大驚,急忙親書“靈瀆安瀾”四字,鐫碑於此,祈求平安。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關於這段故事,魯迅在他的《中國小說史略》中記述甚詳,並認為傳說中的無支祁,就是後來《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原型”。孫悟空隨著唐僧去了西天取經,負罪立功,終成正果。

淮井---天下第七佳水井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揚子江南零水第一;

無錫惠山寺石水第二;

蘇州虎丘寺石水第三;

丹陽縣觀音寺水第四;

揚州大明寺水第五;

吳松江水第六;

淮源水第七 。

太白頂兩井

禪寺山門左右兩側有“大淮井”、“小淮井”兩井,水清澈甘甜、久旱不竭,蹲身垂手可及水面。突兀巨石頂,怱生一口井,堪為稱奇。 此兩井均曾被人稱為淮河源頭,究竟應是哪井,未查到官方資料,有待進一步考證。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大淮井

小淮井:位於太白頂東北,距大淮井700米,海拔900米。在一段石壁峭陡,藤蔓盤結的地方,有一眼石砌方井,周圍七尺見方,人工雕琢了六根青色石柱,柱間有石欄板六塊,攔起一圈石欄杆,構成小巧玲瓏的六角井臺。井壁上青苔枯榮,匯載歲月滄桑,上有六根青石柱相圍,故有“長淮綠於苔,飛出桐柏山”之句。今雖淤積太甚,但仍有泉水湧出。這就是曾引來多少騷人墨客的千里淮河之源,被當地人當成“聖井”說的“小淮井”。井徑1.2米,深6米,井水清洌,俯身探手可觸及水面,井底有三處泉眼,細絲噴湧,隱約可見。泉水從井旁石縫中淌出來,流不多遠又滲入地下,約行半里,在那藤蔓掩映、青苔覆蓋的峭壁間又浸出來,一滴滴,一串串,滴入壁下的石窩,叮咚作響,如鐘擺,如琴音。無數小水珠,漸漸匯成細流,鑽進腳下石隙,無聲無息地向下潛流,經過一、二里,無數的細流聚成一條小溪,發出歡快的響聲,向前流淌。再行三、四里,至谷口,無數的小溪匯成跳躍的小河,撞擊著山澗的石頭,奔入河槽。就在“小淮井”這個地方,當年漢留侯張良功成身退,掛印進山,就是來到這裡,過起了隱居的林泉生活。他就住在前面山頂上的石洞內。漢高祖劉邦親自來到這裡訪察張良。他走到這裡以後,低頭探小井,舉道望大山,但見此地峰秀林茂、泉清雲祥,更有珍禽異獸、瑤草奇花,不由朗聲頌讚:”天下唯雲蒙形勝!”為什麼說“雲蒙形勝”呢?因為這裡的太白頂古稱雲蒙山。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宋朝大書法家蔡襄在此留下了“東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的名句。明代有“弘正七子”之冠的何景明,也在此表達了“他年淮源能相訪,桐柏山中共結廬”的美好願望。

中華“四瀆”(江、河、淮、濟)確源之首——淮河之源,桐柏淮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