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間隔性的不願意上幼兒園是什麼原因?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嗎?

鳶飛魚躍666

以我十年一線教師的經驗來說 孩子不願上幼兒園,大概有以下原因:

  1. 在學校裡有不愉快的事情。對於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這些不愉快的事情並不一定是,是被打了,被批評了,這樣大的事情,對於他們幼小的心靈來說,某一個小朋友說不跟他玩,這就是非常嚴重的事件,老師對她說話的語氣沒有他預想的那麼溫和,這也會讓她很難過,很痛苦。針對這個原因,需要我們和老師進行有效的溝通,委婉的向老師提出,孩子不願意上學,聽老師想一下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並且誠懇的請教老師,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如何配合老師呢?老師在陳述的過程中就是他整合自己思路,決定下一步他要怎麼做的過程。

  2. 家庭的原因。比如爸爸媽媽最近工作都很忙,沒有好好跟他玩兒,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表現的比較黏爸爸媽媽,所以不喜歡上學。像我接觸過的留守兒童,爸爸媽媽長時間沒有回家,他們就會魂不守舍,不願上學。和爸爸媽媽親密接觸之後,又會生龍活虎。針對這樣的原因,請爸爸媽媽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家庭的原因還包括,父母最近鬧矛盾,在這種氛圍中的孩子特別容易不安心,所以他也會排斥入園。

  3. 孩子自身身體狀況的原因。我感覺這一方面的原因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是願意在家裡休息的,針對這方面的原因,我建議還是讓孩子養好身體再入園,這樣既對孩子的病情有好處,而且還會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對她的關注及愛,不會對幼兒園產生厭煩的情緒。在我工作的過程中,還發現這樣的案例,孩子身體沒問題,家庭的原因,學校的原因,都沒有找出問題,可是孩子就是不喜歡上學,這可能是孩子身體不舒服的一個信號,因為在我的經歷中,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在過三兩天孩子就會生病。
  4. 孩子的需求沒被滿足就用不上學來威脅家長。這樣的案例也很多,特別是溺愛型家長養育出來的孩子特別容易出現這種狀況。針對這方面的原因,我總會提醒家長做到五個字,溫柔的堅持。

最後總結提醒一下爸爸媽媽,當孩子出現不願入園這樣的問題,從請從這幾方面入手找原因,學校,家庭和孩子自身。

請尊重孩子的感受,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不要單純的以入園還是不入園為評判的唯一標準,要站在整體的角度上來看待問題。


學慧育兒經

幼兒不喜歡去幼兒園,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不喜歡去幼兒園的原因有:

1、幼兒有分離焦慮:

一般來說,剛和媽媽分開和快要見到媽媽時孩子的焦慮是最嚴重的。

由於幼兒園是集體教育,師生比例為1:10或者1:20。也就是說一位成人負責照顧15—20名幼兒,這和幼兒在家中的環境有著天壤之別。幼兒不可能像在家裡一樣得到一對一甚至是幾對一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幼兒在入園之初感覺失去了親情和溫暖。此外幼兒在幼兒園不可避免地會處於一種競爭的環境之中,如如何獲得教師對自己的注意和關懷,如何佔據自己喜歡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兒在入園之初會感到不知所措。

解決辦法:

每天一定要準時接送幼兒,讓幼兒知道家人不會真正的離開他。

安排不同的家庭成員接送幼兒,不讓幼兒造成依賴一個人的習慣。

在家裡給幼兒獨立的空間,讓他一個人看書、做遊戲,培養寶寶的獨立意識。

2、在學校受到傷害

幼兒因為在幼兒園表現不好受到老師的責罰或者未處理好和其他幼兒的關係,常與幼兒架打鬧,心理受到傷害,因而產生排斥幼兒園的心理。

解決辦法:

幼兒每天放學回來,檢查身體有無傷痕,詢問有沒什麼特別不開心的事情,比如:飯菜好不好吃,有沒有和同學鬧矛盾之類。如果有,一定要加強和老師的溝通,介入式的解決問題。

3、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在幼兒圖哭鬧最多的孩子通常自理能力不夠,進餐、午睡、上廁所等行為都需要老師的幫助才能完成。這些幼兒在家裡大多太依賴大人,到了幼兒園需要靠自己,而自己又不會,導致心心不足,越來越不喜歡上幼兒園。

解決辦法:

幼兒對父母的依戀,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父母能滿足他們生理上的需要,如:吃、喝、拉、撒。正因為如此,才使幼兒逐漸地產生依戀父母的情感,在家裡,家長應該給予生活技能上的指導,如:要求他坐在桌子旁自己吃飯,不能在吃飯時隨意走動等。指導孩子試著在大小便後自己脫、提褲子,自己洗手,自己睡覺,認識自己的物品等等。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培養他們簡單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兒們覺得自己長大了,而不是一個樣樣都不會的“小寶寶”了。

4、社交能力不強

有些幼兒入園前生活圈子較小,社交能力不強,語言表達能力差,不會與其他幼兒相處。在幼兒園裡通常喜歡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玩具,沒有小朋友和他一起玩,因此在班上不受歡迎,所以也就不喜歡去幼兒園。

解決辦法:

加強與老師的聯繫,讓老師提醒幼兒讓他參加不同的遊戲活動,以保持他對新的環境的好奇心、新鮮感。

讓幼兒學會認識自己的物品,不霸佔別人的物品,有好玩的要和別的幼兒分享。

課後家長主動約些其他幼兒和自己孩子玩耍,一方面觀察社交遇到的問題,一方面可以增進幼兒們的友誼。


TA視界

孩子有這種間隔性不願意上幼兒園,最根本的原因是:孩子太過於依賴父母,其實,這個問題關乎到孩子的對父母的依賴已經太長的時間了,那麼,如何去解決這種問題呢?這個問題也是困擾了很多父母,下面給大家幾個方法


第一: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全面瞭解孩子是否在哪些方面有心裡問題,那麼父母要及時的去溝通解決,因為往往孩子容易生氣或者是不聽話基本上都是內心作亂,不願意聽話 ,長久下去就會很容易形成這種依賴性,等到長大就更不得了了,

第二:在暑假期間,如果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父母多多帶孩子去旅行,因為旅行可以從內心開拓一個人的視野,放鬆心情,

第三:可以詢問孩子平時喜歡玩兒什麼,那麼,可以針對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給他報名參加一些暑假的或者是週末的娛樂節目,結交朋友,這種環境下,可以讓他多一個好朋友,平時就會有更多的話題了,

第四:其實,在中國的教育裡面經常犯一個大的錯誤,就是硬逼式的教育方式,這往往是扼殺年輕一代孩子的夢想,所以,作為父母要給孩子放鬆的空間,不要隨意罵或者打孩子,這樣是不對的,可以通過家庭獎勵的方式去鼓勵孩子,激發他(她)讓他更有信心!

以上是我給的建議方法,如果有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評論留言一起探討學習,


HUANG我者菜餚

我的孩子兩歲三個月進入幼兒園,入園前主要由我自己和保姆帶,目前在幼兒園中班。她就經歷過題主說的這種“間隔性”不願去幼兒園的情況。下面就我的觀察和分析說說我處理這個問題的一些體驗。

首先,家長需要認真記錄孩子不願意去幼兒園發生在什麼時候,想想這些時候有哪些因素導致孩子排斥幼兒園。我女兒對幼兒園最排斥的時候主要是剛入園那一週、天氣不好時、睡眠不好時、我出差剛回家時。

瞭解了孩子不願去幼兒園的高發情境後,就需要針對不同情況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讓孩子自發地調整心情,愉快的去幼兒園。

第一、孩子最初對幼兒園的排斥,大多是分離焦慮引起的。分離焦慮的原因是孩子從家庭這個有熟悉的人、熟悉的環境對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的轉變的恐懼心理引起的。解決孩子從“雙熟悉”到“雙陌生”環境的恐懼感,需要家長在孩子入園之前半年就開始進行“過渡性”訓練。即幫助孩子適應從“熟悉的人+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熟悉的環境”——“陌生的人+陌生的環境”這些成長陪伴因素的轉變。可以先由家長陪伴去上親子課,再過渡為家長不貼身陪伴讓孩子自己在新環境裡玩耍。和孩子分別前跟孩子約定好再次陪伴的時間(可以從十分鐘到半小時再到更長的時間),讓孩子自己體會到家長不在身邊、在新環境下也可以玩的很好。

第二、孩子經過最初的入園分離焦慮後會在一些自己“生理體驗”不舒適的時候對幼兒園產生排斥情緒。比如雨雪天氣、頭天夜裡沒睡好等等。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先“肯定”孩子負面情緒的合理性,告訴他這種情況下大人也不喜歡出門,但我們可以克服一些困難,一起高高興興去幼兒園。我女兒的幼兒園離家很遠,冬天她不願入園的頻率非常高。我通常自己回比她早起半小時,放點音樂、拉開窗簾儘量讓她自然醒。為了讓她有比較愉快的起床體驗,我還會給她搓搓臉、搓搓手腳,給她做幾套“醒盹操”,讓她愉快的醒來再出門。遇到我出差回來孩子非常戀我不願意分開的情況,我會盡量抽時間在這幾天接送孩子,滿足孩子依戀的心理。其實五歲以前的孩子儘量多給他“滿足”,你會發現孩子其實一點也不貪心,反而你如果對孩子的需求壓制太多,會導致孩子情緒積壓到一定時候的反彈。

第三、從我個人的育兒經歷和對周圍家庭養育孩子的信息來看,有些在家裡很乖巧的孩子對幼兒園會表現出超出想象的排斥;而在家裡不是那麼好帶的孩子反而會出人意料地對幼兒園表現出好感。在家乖巧的孩子大多是天生比較敏感謹慎的孩子,對新環境會反覆觀察、確認絕對安全後才會欣然接受。家長一定要認可自己孩子天生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和幫助。

親媽:留英雙碩士,傳媒經濟學博士在讀,高校媒體專業教師,致力於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發現更好的自己。


親媽學堂

這個我覺得首先要從兩方面搞清楚原因:

01 在放鬆的氣氛下詢問孩子為啥不願意去幼兒園:

有可能是與小朋友鬧了矛盾(比如某某不想跟我玩了),也有可能是幼兒園有孩子不太理解,不想參加的活動(比如我兒子曾不想參加火災演習,不想做新的“數學工作”)等等。

02 與幼兒園老師溝通,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討論不想去幼兒園可能的原因。

03 從家庭環境方面、孩子身體健康等等方面分析有沒有什麼原因。

具體原因找到了,那具體原因具體對待,問題就不難解決了。


愛的成長

如此看來,就不是外部原因,應該是內部原因了。我推測,應該是兩個原因 第一,五一外出七天有點玩野心了,天天跟我一起美食,哈皮,上學要規律生活,而且沒有我,所以說“我不要上幼兒園,我要在家待著,跟你待著……”第二點,可能就是平時玩累了,晚上有點鬧覺,早晨有起床氣,平靜處理。

據老師說,小孩子都會有陣發性不愛去幼兒園的情況。

最後,感謝幼教工作者們對寶貝們無限的愛與關懷,在家休息兩天帶娃,很少有不發火的時候……


熊貓135510620

如果是沒有去過的幼兒園的小朋友會有一些分離的焦慮症,哭著鬧著不願意去幼兒園,但是如果是去過幼兒園的小朋友突然間不想去就是有原因的。

幫助孩子找出問題所在,為何不想去,是因為害怕什麼,還是其他的原因,找到原因對症下藥,幫助小孩子們很好的適應幼兒園教育。


遊戲育兒

孩子間隔性不願意上幼兒園,我覺得家長很有必要和孩子溝通一下,讓他說出為什麼他不願意去上幼兒園,還可以通過老師瞭解一下他在幼兒園是不是同學之間出了什麼問題,有沒有什麼反常的舉動,還是因為留戀家裡的自由不願意去幼兒園。

然後再根據找到的原因,制定相應的解決辦法。

如果孩子只是早上不願意去幼兒園,我覺得家長用他l喜歡的方式叫他起床,避免他有起床氣,而且在要送他去幼兒園之前告訴他,每天在幼兒園裡面可能會發生的有趣的事,引起他對上幼兒園的樂趣,就會對上幼兒園充滿了期待,也許他就不會排斥了呀?


諾小馬

孩子非常敏感,在大人眼裡不算什麼的事情,對於孩子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

比如我家娃可能因為今天幼兒園的菜單自己不喜歡,而不想去,也可能因為今天沒有喜歡 上的課不想去,還可能跟某個小朋友發生爭執了,不想去……

總之要先弄清楚孩子不想去幼兒園的原因,通常讓他們把情緒散發出來就可以了。

或者給他一些期待,比如去的早可以當值日生啊,可以得小紅花,有遊戲課啊……

如果不是那種天天不肯去幼兒園,嚴重哭鬧的孩子,通常都能用這處方法來解決。

另外,如果孩子身體不舒服,也會不想去幼兒園,這時家長也要多觀察。

每天回來之後,可以跟孩子多聊聊幼兒園裡的故事,讓孩子每天都有新鮮話題可說,這樣也能提高孩子上幼兒園的興趣。

最後想說的是,如果孩子特別堅持不想去幼兒園也不要一味地逼迫孩子,粗暴地認為孩子就是想逃學,偶爾放個假帶孩子出去走一走也不錯,孩子心情放輕鬆了,也會願意跟你講他的想法。

如果想了解更多關於育兒方面的內容,請關注我,我是陳妍媽媽,親子關係諮詢師、國家育嬰師,專注親子關係、兒童心理,與您一起分享育兒路上的點點滴滴。

陳妍媽媽

我覺得孩子間歇性不願意上幼兒園屬於正常情況,一般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假期或週末過後。大人都有這種時候不想上班的感覺,不過自治性強,小孩子不想去就會直接說出來很正常。這個家長可以多給孩子講講去幼兒園的好處,讓她在幼兒園多交點朋友,假期的時候不要玩的太瘋太野,就會想去幼兒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