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訊|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萬里行活動圓滿收官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大風天下萬里行” 暨天津張善子張大千藝研究會陝、川、渝、鄂、豫 採風交流活動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書畫名家和四川大風堂同門在大風堂接待中心合影

這是一次書畫名家植根傳統,謳歌時代發展、傳承發揚大風堂精神的藝術之旅。經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和張大千紀念館、張大千研究中心、四川大風堂畫院、西安何海霞美術館、樂山、夾江、重慶、老河口市文聯、美協等相關人員研究調研,周密部署,精心籌劃,通力配合,確保活動取得了實效。根據活動安排,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杜鈞、研究會秘書長楊勇、研究會副會長孫佔元、副會長李寶誌、副會長崔德明、副秘書長鄒群等書畫名家組成了藝術採風交流團,於三月底到四月初奔赴陝西、四川、重慶、湖北、河南開展采風、交流、考察和送文化到一線的活動;五月份組織書畫家進行書畫創作,並由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組織力量遴選評審,確定彙報展作品,並順延時間在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美術展覽館和各地大風堂美術展覽館舉辦彙報展覽。

天津採風團的書畫家們從西安、成都、都江堰、樂山、夾江、內江、重慶、、襄陽、老河口、洛陽等地親身感受了時代發展壯麗圖景,回溯悠久歷史脈絡,巨大的時空與文化張力中,撫今追昔,感悟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麗進程中時代發展、民族進步、國家富強的鏗鏘腳步,在感懷振奮中激發創作靈感,創作出一批可觀、可詠、可傳的藝術佳作。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崔德明、楊勇、孫佔元、杜鈞、成晉川、李寶誌在西安何海霞美術館前合影

天津採風交流團第一站抵達西安,書畫家們參觀了何海霞美術館、關中書院和書院門文化街,書畫家們在何海霞美術館現場聆聽美術館負責人現場詳細講解了何海霞先生和何紀爭先生的藝術創作歷程和展覽的藝術作品,採風團成員對何海霞、何紀爭兩代藝術家的藝術精神倍感欽佩。何海霞美術館的領導和畫家代表與天津採風團藝術家們進行了深入交流和互動,並向採風團成員贈送了何海霞先生書畫作品集。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杜鈞和何海霞先生之孫何沛先生通話,雙方表示要加強兩地藝術家的互動交流和合作。天津採風交流團在西安還參觀了關中書院和書院門文化街感受到了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關中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四川大風堂畫院執行院長鄧崇祝先生在都江堰陪同天津採風團成員參觀四川大風堂基地並和唐卡培訓班藏族學生合影

天津採風交流團的第二站是四川成都都江堰,書畫家們先後參觀了四川大風堂畫院、四川大風堂畫院寫生基地和接待中心、青城山上清宮、上清宮張大千先生故居、青城畫派書畫院,並和四川大風堂畫院的大風堂同門互贈送了書畫作品。四川大風堂畫院執行院長鄧崇祝先生說四川是張大千先生的故鄉,都江堰、青城山是大千先生在抗戰期間曾經居住、創作的地方。數年間,大千先生在此來收徒開課,傳授其藝術技巧,在四川,特別是在成都都江堰市留下了許多親傳弟子,因此,四川大風堂畫院的總部設在這裡。而天津,曾經有過張大千先生六位親傳弟子在此生活,工作,並傳續了許多二代、三代弟子,而且現在二代、三代弟子已經行成相當規模,併成立了以傳承和研究張善子張大千藝術精神和藝術風格的研究會。如今兩地藝術家走到一起,進行學術交流,對於傳承和發展大千先生繪畫藝術,有著十分重要和深遠意義。交流活動中,兩地藝術家共同協作,創作了多幅國畫作品。四川大風堂畫院參加本次藝術交流的有:張善孖、張大千親傳弟子雷良玉,再傳弟子黃洪章、四川大風堂畫院院長倪磊、執行院長鄧崇祝、副院長李柏林、徐志學、曾代全等名家。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盧新利、理事劉觀嶽、理事楊建國等書畫名家也向四川方面贈送了作品。(都江堰站的第一天在大風堂畫院執行院長鄧崇祝先生陪同下參觀了四川大風堂畫院寫生基地,參觀了在基地內學習的唐卡藝術的西藏學生,瞭解了唐卡的畫布、顏料和成品製作過程,並和當地的西藏學員合影留念。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鄒群、孫佔元、楊勇、上清宮道長、曾代全、杜鈞、李寶誌、崔德明在上清宮合影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鄒群、崔德明、楊勇、孫佔元、杜鈞、李寶誌在青城山上清宮張大千先生故居前合影

都江堰站的第二天由四川大風堂畫院副院長曾代全先生為大家當嚮導遊覽了青城山上清宮和上清宮張大千先生故居觀摩了故居周圍的張大千先生親自題寫的麻姑池、鴛鴦井、上清宮和線描作品麻姑獻壽、張天師等珍貴原碑刻,在上清宮書畫家們傾聽上清宮道長關於道家文化的講解,瞭解道家文化歷史變遷和發展,並品嚐了上清宮道家養生素齋。無論是書畫家與當地大風堂同門的互動交流,走進大風堂基地瞭解唐卡藝術還是到上清宮問道瞻仰張大千先生故居,採風團書畫家們意興盎然,樂此不疲;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杜鈞、孫佔元、曾代全、鄧崇祝、徐志學、雷良玉、倪磊、李寶誌、楊勇、崔德明在天津大風堂同門和津門書畫名家合作的贈送給四川大風堂同門的作品《古松牡丹春意圖》前合影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鄧崇祝、曾代全、孫佔元、杜鈞、崔德明、雷良玉、楊勇、李寶誌、倪磊、徐志學在四川同門合作的贈送給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的作品《古堰萬年春》前合影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李寶誌、楊勇、鄒群、杜鈞、四川大風堂畫院副院長曾代全、四川大風堂執行院長鄧崇祝、天津孫佔元、四川大風堂畫院院長倪磊、天津崔德明等人在晚宴後合影

採風團書畫家們與四川大風堂同門共同參與創作了兩幅三六尺《古松牡丹春意圖》《古堰萬年春》分別贈送對方後併合影。 四川大風堂畫院的同門們在當天舉行了歡迎宴會,在宴會上兩地協會負責人表示今後要加強聯繫並分別在兩地舉辦畫展,共同推動傳承大風堂文化精神。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孫佔元、秘書長楊勇、常務副會長杜鈞、副會長崔德明等人在成都金牛壩張大千先生故居合影

天津採風交流團第三站來到四川省會成都,全體團員參加了大風堂張善孖張大千先生侄孫“張志先”先生的下葬儀式,然後瞻仰了張大千先生位於金牛區金泉路2號金牛賓館內的故居“稅牛庵”,故居於2013年10月,列入成都市第一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故居為一層樓的磚木結構建築,由兩個偏廳和一個大廳組合而成。門前有寬寬的走廊,青磚大立柱將屋頂穩穩托起,顯得格外大氣。院落右邊有一凸出的花園式建築,拾級而上是一個寬敞的半圓形露臺,地面石塊拼綴的花朵與濃密的青苔交錯。露臺盡頭是一個小土坡,隔斷了背後的世界,讓這裡有幾分“依山而居”的意味。據成都檔案資料記載,抗戰期間,張大千故居所處的金牛壩,曾是國民政府的行營疏散區,便於居住於城內的顯貴躲避日機轟炸。當年金牛壩還保留著田園風光,長滿青松、銀杏、古楠。由於水豐土沃,地湧甘泉,是居家上風寶地,備受達官貴人青睞。張大千當年在買下該處時原本是一木製建築結構的房屋,後經過其自建成了現在保存下來的中西合璧的民居。張大千故居掩映在一片綠樹之中。上世紀40年代,離開成都之前,張大千就在這裡居住。張大千一生,有名的住處很多,巴西闢建“八德園”,美國購置“可以居”、“環蓽庵”,中國臺北建造“摩耶精舍”,俱是奇花異卉、精巧絕倫。在成都市金牛賓館內,這座普通的青磚黑瓦民居建築,外表並不起眼,卻因是張大千第一處自己的房產而顯得特別。1947年到1950年,他在這裡度過了在成都、在故鄉的最後一段時光。藝術界公認,上世紀40年代中後期是張大千藝術生涯的高峰期。對於他個人來說,那時同樣是他人生中值得銘記的一段時日。這段時光裡,他與伴隨自己走完餘下人生的四夫人徐雯波完婚,最後一次日夜教習後來藝術成就頗高的弟子何海霞、劉力上等人。成都金牛壩,這座名為“稅牛庵”的小院,見證了張大千的這段人生經歷。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藝術採風交流團成員和大風堂弟子樂山書畫院院長徐志學等人在夾江古法造紙研究所合影留念

天津採風交流團的第四站來到了美麗的樂山市和夾江,樂山書畫院徐志學院長和負責人熱情接待了採風交流團的書畫名家們,徐志學院長和天津的書畫名家在樂山書畫院進行了藝術和學術上的交流,並陪同採風團的書畫名家們饒有興致地參觀了夾江古法手工宣紙研究所,大家與古法手工宣紙傳承人進行座談,從夾江宣紙起源、製作之道娓娓道來,現場演示了製作過程,張善孖張大千三傳弟子孫佔元,齊白石再傳弟子李寶誌等書畫名家也在手工宣紙上揮毫潑墨,給夾江古法手工宣紙傳承人留下了墨寶。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左起崔德明、鄒群、孫佔元、李寶誌、楊勇、杜鈞在四川內江張大千紀念館

天津採風交流團第五站走進了張善孖張大千故鄉四川內江,在內江張大千紀念館相關領導及張大千侄孫女張若蘭陪同下參觀了內江張大千紀念館,並與張大千紀念館相關領導共同規劃“大風堂”天津門人書畫展的事宜。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藝術萬里行成員和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主任羅宗良等人合影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羅宗良先生在給天津採風交流團成員介紹張大千研究中心歷史

在內江期間又到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拜訪了四川張大千研究中心的羅宗良主任,並與羅主任深入交流了張善子、張大千的書畫藝術、愛國情懷。羅主任還向天津交流團贈送了相關書籍,肯定了天津張善子張大千藝術研究會為傳承中華傳統書畫藝術、研究張善子、張大千兩位愛國畫家、發揚大風堂精神做出的貢獻,天津張善子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孫佔元親自創作的山水畫贈送給羅宗良主任。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大風堂三傳弟子杜鈞、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大風堂三傳弟子孫佔元分別和張善孖先生外孫晏良為、張善孖先生外孫女晏良美在張善孖先生墓前祭拜合影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大風堂三傳弟子孫佔元先生向張善孖先生外孫晏良為先生、張善孖先生外孫女晏良美女士贈送山水畫作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採風團成員和襄陽老河口市有關領導合影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齊白石再傳弟子李寶誌和老河口相關領導在作品前合影

艺讯|张善孖张大千艺术研究会万里行活动圆满收官

天津張善孖張大千藝術研究會副會長、大風堂三傳弟子孫佔元和老河口相關領導合影

天津採風交流團第七站走進了襄陽老河口市,此次活動受到老河口市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和熱情接待。天津交流團遊覽了漢江美景,參觀了張自忠紀念館,與老河口市的書畫家們經行了交流,並互贈書畫作品。

天津採風交流團第八站來到了河南洛陽,參加了一年一度的洛陽牡丹節,觀摩了洛陽書畫家們在牡丹節上精彩的表演,感受了洛陽濃厚的文化氛圍。

這次活動不僅僅是一次單純的採風交流活動,更是一次走進基層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弘揚傳統文化、傳承發揚大風堂精神的活動。在採風交流活動過程中,天津交流團的書畫家們與各地書畫名家、書畫研究者、書畫愛好者共同交流、觀摩、研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