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項羽為何不動劉邦?並非婦人之仁,三大原因,項羽強忍殺心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動劉邦?並非婦人之仁,三大原因,項羽強忍殺心

鴻門宴這事兒,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衍生出了一大串的知識點,比如宴無好宴,婦人之仁等詞語。在這個歷史事件中,受傷最深的要數項羽,他不僅坐實了優柔寡斷的對外印象,同時還因為說出了告密人曹無傷的名字,成了智力有硬傷者的代表。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項羽是個智商捉急的莽夫嗎?也許應當從另外的角度看問題。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動劉邦?並非婦人之仁,三大原因,項羽強忍殺心

宴無好宴

當項羽在關東與秦軍作戰的時候,劉邦已經偷偷入了關中,根據當初大家定好的合同,誰先進入關中誰就是關中王。合同裡沒說進關中的方式,不論你是打進來還是溜進來,反正誰先進就當王。劉邦繞過秦軍主力進關中後,還派人去把守各個關口,這是最錯的地方,一下就惹怒了項羽。

我在關東戰秦軍,你劉老三耍滑頭溜進關中,居然還敢堵門?項羽這個暴脾氣,直接打進潼關,在西安東邊的新豐鎮駐紮,與駐紮在灞上的劉邦軍只有20千米的距離,火併一觸即發。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動劉邦?並非婦人之仁,三大原因,項羽強忍殺心

這個時候,劉邦滿打滿算只有10萬人,嫡系估計只有3萬人,剩下基本是宛城投降的三線地方兵。而項羽就不一樣了,號稱有40萬大軍,雖然可能不足40萬,但肯定比劉邦多,除了自己嫡系的5萬江東兵,還有一部分是章邯的一線秦軍,戰鬥力極強。

如果打起來,劉邦毫無疑問會全軍覆沒。章邯好歹也算是個名將了,帶著秦軍長城軍團,照樣被項羽打敗。劉邦臨時組織的二三線小兵團,在項羽面前基本就是一合之將。那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呢?其實有三個原因。

矛盾之心

項羽其實最開始想殺劉邦,但他這個人性格很矛盾,自負的人最需要地位認可。當劉邦一大早就趕到項羽軍營賠禮道歉,瘋狂自貶的時候。項羽其實已經得到了地位認可,看著劉邦這個50歲的老漢向自己低聲下氣的求和,氣已經消了一大半。他就要考慮下一步的戰略了。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動劉邦?並非婦人之仁,三大原因,項羽強忍殺心

秦人的仇恨

項羽的眼光是西楚霸王,他並不需要關中王的稱號,而且他也做不了關中王。因為項羽特別恨秦人,他爺爺項燕被王翦打爆,自殺了。他的精神父親,叔父項梁跟章邯作戰時候被殺。為了洩憤,項羽坑殺二十萬秦軍,與秦人勢成水火,秦國人不服項羽,他不可能當關中王。

殺了劉邦沒有什麼用,並且在當時,劉邦還有用處。項羽的敵人在自家內部以及關外,他要靠劉邦擦屁股。

三秦混戰

項羽一路走上來,賞罰不明,並且他早已經定下了分封天下的草圖。按照他的分封,很多人都會起兵反他,比如沒有封齊王的田榮,還有老手下九江王英布。此外,暫居在他的部隊中的章邯、司馬欣和董翳,也就是後來的三秦王,也是不穩定因素。他們一旦回到封地,有很大可能會聯合起來,形成一個新秦國,以秦人耐苦戰的特性,項羽還得再來一次痛苦的西征。所以,他留下劉邦,讓他跟三秦王火併,不管誰最後贏了,都將會元氣大傷,無力對關東造成威脅。

鴻門宴項羽為何不動劉邦?並非婦人之仁,三大原因,項羽強忍殺心

綜上所述,項羽其實並不傻,殺劉邦沒什麼好處,反而會對自己不利。只不過,項羽沒有料到劉邦集團的厲害,也沒有想到秦人恢復的速度。楚漢相爭的後期,有蕭何在關中搞徵兵,漢軍基本上全是秦人了,到最後,項羽其實是被秦人打敗,秦國又一次滅了楚。項羽最失策的一點是沒有拉攏秦人,放棄了最大的戰略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