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未來三年後房價會跌嗎?

曇花唱將

成都未來的房價會不會跌?

或許這是很多想要留在成都的人,即將買房的人都會問的問題,也是已經買了房的人會經常關心的問題。買房時,售樓的人會給我們講很多宣傳,其中有一句經常能聽到的就是“買吧,以後房價還要漲”,這句話真的沒有騙你。

首先,我們都能看到,成都的發展越來越好,在2016年入駐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經達到271家,這不能不說是成都經濟發展強勁的有力證據,房價也水漲船高。

第二,成都的經濟圈不斷擴大,周圍德陽、資陽、內江甚至重慶、綿陽的人才也不斷湧入成都,更多人需要在成都安家落戶,增大了房子的需求。

第三,成都作為川內最大的城市,本生人口基數就不小。特別是85後,90後也到面臨結婚的情況,婚房成為剛需。

隨著去年的落戶政策調整,和今年的購房搖號政策的實施,成都的房價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現波動,但總體價格依然不會有太大的下調。


德陽爆料王

成都未來三年房價下跌也許只是一廂情願罷了,從2016年10月份“限購政策”重啟,到2017年實行最嚴厲的“限購限貸限售”,再到2017年末的“搖號購房”政策的出臺以及今年“搖號政策補充通知”的面世,成都的房價一直攀升,雖然2018年的房價總體在保持平穩中(很多搖號房源被限價),但是可以看到積累的房價水平並不低,所以目前對於“剛需購房者”和“普通購房者”有了明顯區別。


圖片來源網絡:各個城市人才發展政策

一般房價水平和供需相關,最新的成都人口統計達到了1600多萬,而2017年開展“人才政策”實施以來,已經有36萬多人成功拿到戶籍。而2018年成都取消了“購房落戶”,轉而以“積分落戶”為主,以城市發展所需,規範落戶成都。
圖片來源安居客:成都最近房價

再來看看,以成都目前1604.47萬的常住人口來計算,未來將保持每年40.89萬人的增長,這麼多戶入駐成都,對於成都的房價又將是一個考驗,就目前來說,成都的房價相對溫和,畢竟城市擴容面積增加了不少,對於一手房的需求量很大,雖然“搖號政策”打擊一部分“炒房客或者炒房團”,但是成都的房價不會說就此下降,而是穩中有勝,如果沒有政策管著,恐怕房價更高的離譜,看看目前的成都二手房房價,雖然二手房屬於限購範圍,但是好的小區依然是價格主陣地,周邊要是教育醫療等資源完善,大家又該搶了,當然你得有這個“購房資格”。

圖片來源網絡:成都城市擴容

最後看看成都的城市發展。成都目前首要的目標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就是國家中心城市,作為西部城市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的吸附力不斷增強,可以說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人口量的增長還會持續,那麼對於房價,我們只能期待不要過快“上漲”,至於“下跌”基本不會的。

圖片來源網絡:成都城市開發規劃

而另一個目標就是2035 年發展目標,成都目前以“一心兩翼多軸”發展為主,不僅要以龍泉山森林公園作為綠色屏障,還有持續“中優”“東進”“南拓”“西控”“北改”,創建“雙城時代”和“創造另一箇中心”,對於成都東部新城崛起(簡州新城、空港新城、淮口新城等)以及國際城南中,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秦皇寺中央商務區、興隆湖科學城、雙流怡心湖等規劃建設)的不斷髮展,以及對於“西控、北改區域”不斷合理規劃產業、取締不合規產業,以2035年把成都市建成宜居田園城市(包括農業發展、旅遊產業、城市軌道交通、醫療教育科技研發等等),而那個時候,成都人口規劃為2300萬,這是一個特大城市的人口容量,可見未來房地產需求依然可觀,至於房價“下跌”基本不會實現。

圖片來源網絡:成都綠色經濟發展規劃

“堅持住房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大家拭目以待吧。
圖片來源網絡:成都地鐵或軌道交通遠景規劃圖


大內密探達康

房價的上漲和下跌,主要影響因素是成都當地的庫存和供求關係,當供大於求,則房價無力上漲!

成都樓市從最初的限購逐步升級到“限購、限貸、限價、限售、限商”等,政策升級的目的是增加炒房成本,儘可能把投資客擠出去,但無形也有說法說誤傷了剛需。

簡單來說,城市始終要發展,發展就意味著今時不同往日,買不買房沒有值不值得,那是那些投資客應該想的,如果你確實需要就買,全款不行就按揭,剛性需求,就別挑買的時間了,能上車才是正道,房價是漲是跌跟剛需一點關係沒有。

隨著政策的升級,成都房價在未來幾年這個過程中發生又會怎麼樣呢?

成都人才落戶和把二圈層納入中心城區範圍讓成都正式進入“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的發展模式。

成都老城區和天府新區是成都發展的兩個核心,加之很多人看好天府新區的發展,大部分都選擇落戶到天府新區,雖然從地理位置上看天府新區處在二圈層,但有前述原因支撐也導致了天府新區房價漲幅最快。

人才落戶也產生了一批新的購房需求,但新房限價使很多項目無法如期取得預售證而導致市場供應也嚴重不足。這種人為造成的需求和供應矛盾也是拉昇房價的一個原因。

以上種種環境影響下可以說明,成都購房者對成都房價,一直都挺看好的!


房盟網

二八定律,大部份人一致認準的可能恰恰是錯的。大家都不看好時,可能正是下手的好時機,大家都說要漲時,可能正是風險很大的時候了。房地產和股市都如此。成都房價大幅上漲只是是2016-2017開始,2011-2015房價是優惠促銷打折都不好賣,成都每年有新增人口不假,但可用土地也非常多,尤其是天府新區,土地不是稀缺概念,一旦房產稅開徵、限售政策持續、土地拍賣價開始下降,房價也會下跌。


哇咔咔與小豆子

不知誰會問這個問題,如果你是剛需,聯繫你趕緊買,趁現在還勉強買得起,越往後只會越貴,你見過幾個城市房價在跌?不管漲得多厲害,跌得多離譜,你總是要自己住啊?難道你會賣啦再出去租房嗎?如果你是買來投資,那肯定也是用的閒錢,你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買房投資發財上面,那麼漲跌對你來說影響不大,就算跌了,多一套房就當多給家人住,或者租出去。其實所有在顧慮房價會跌的,幾乎都是買不起的,那也別買了,永遠不買就永遠不擔心它會跌,就算價格低到塵埃裡,開出的花也與你無關!


熊貓婭婭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房產政策根本就沒有落到實處,對於投資者來說沒有太大的限制,因為有錢,很多問題對他們來講並沒有造成多大問題。

比如,首付三成,六成,對他們來講本來就是投資,直接全款還能少利息,多賺錢。多於真正小百姓買房,漲房貸利率,可以說是雪上加霜,對於投資者來說卻絲毫不受影響。

再加上昨天發佈的3年限售完全沒用意義,沒有人會買了房就賣。

真正為平民百姓考慮需要參考以下兩點:

1,一套房限制十年不能轉讓,二套房限制20年,除非特殊情況,比如重大疾病死亡等。

2,第二套徵收房稅,無論是否出租與居住,有能力買二套房的就應該為社會多付出,因為佔用了更多的社會資源。第二套房30%稅,每年徵收5%,第三套房70%。


兜圈圈和畫圈圈

在成都20多年眼看著房價一步步上漲!特別是天府新區、高新新區,以前二環南邊的房子是比成都其它區域貴一些,但也不像現在一樣貴得離譜;最深的體會是:工資永遠趕不上房子的上漲!其實哪個時候工資相對於房價來說都很貴,特別是沒有親人資助的工薪階層,記得20多年前單位一個大學畢業的同事,上班自己都不買手紙而是蹭其他同事的,現在想想估計當年結婚買了房子還貸款手頭緊,所以不能用現在的工資對比以前的房價;過去的房價對於過去的工資來說都是昂貴的!記得工資幾百塊的時候成都南邊二環的房價是3~4千,華陽也是幾百塊一平米,那時候的工資連自己的開銷都不夠!成都3年後的房價是漲是跌我不知道,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國家不敢讓房價大幅度降低經濟崩潰來去資產泡沫!最有可能的是:不大漲也不大跌保持穩步上升,同時通物價上漲,我覺得其實這個問題是有錢人操心的事情,對只有一套的大部人來說開始沒有意義,只有有錢人才會操心貨幣的增值保值;如果你在成都沒有住房的剛需那就去搖號吧!中了就是掙,好處比單位集資房都掙的多,如果是家裡有2套以及以上住房的就不要把家庭資產全部放在不動產上面,消費與投資是最好抵制通貨膨脹的方式,可以把錢投資在子女教育上,可以多生娃為國家人口做貢獻!反正同學、同事家裡2套以及以上房的在關注房產市場,並沒有拋售畢竟是雙方父母加子女的房產,多數每戶沒有超2套。但是從2016年開始陸續有投資客保本賣出房產,如果是我剛需沒有住的租房住只要有首付款主城區買不起就買郊區,大的買不起就買小的總要弄個窩,如果是投資就不全放一個籃子裡;以上只是代表我個人觀點希望能幫到你。


加油勝利在前方225770172

現在政府壓階,新樓盤都是壓在16年底的價位,一旦新的土拍價格的樓盤出來,就不是現在這個價格了。土拍價格都在一萬五+的樓盤,最少也要賣2萬6吧,政府不可能限制開發商賣一萬六的。所以只能上漲,何況成都房價上漲空間還很大。


讓心冬眠2

這個問題沒有辦法非常準確的回答,也只有去預估了,現在整個成都、重慶、西安是我國西部的前沿,擔負著連接中西部入口的作用,而目前國家對於西部的拓進戰略非常明顯,因此從國家整體區域發展上來看,成都是佔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的,再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成都作為四川省省會,其現在整體經濟發展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而四川又是我國主要的人口流出型省,人口基數也非常大,隨著成都整體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家政策的偏向,成都的人才吸引力將不斷的加強,越來越多的省內人才會進入成都進行發展,進而對成都房地產市場是非常利好的,因此無論從國家政策層面來看還是從人口流向的發展來看,成都未來幾年的房價下跌的可能性比較小,基於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未來三年成都的房價很有可能穩定且緩慢上漲


大頭看房

未來的房子是跌是漲主要看人口,人口聚集的地方一定是房價上漲的地方。我們國家正在向城鎮化發展,目前的搶人大戰就是先兆,說來說去,沒有人就沒有消費,現在的人口大省就是經濟大省,也是明證。大家自然而然就應該知道成都房價未來是漲是跌了,不用過多的議論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