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的自轉速度再慢一半,又將會是什麼現象?

海韻詩書畫中話

2017年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發給了美國科學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獲獎理由是發現了調控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他們的發現解釋了動植物包括人類是如何適應自身生活節律並保持與地球自轉同步。如果生活方式和生物鐘要求的節律長期不協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產生。

地球自轉速度大幅變慢,會導致動植物的生物鐘發生紊亂。生物體在地球上不會是孤立的存在,要從其他生物體身上獲取食物,這種物種的生物鐘發生了紊亂,不僅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其他生物體。大量生物會栽倒在生物鐘紊亂上。

地球白天受日照,晚上向外輻射能量,從而有著晝夜溫差。如果地球自轉變慢一半,地球上的晝夜溫差就會增大,白天的最高氣溫會升高,夜晚的最低氣溫會降低。大量的生物不會適應這種變化。

地球上有洋流、氣旋,它們受地轉偏向力(科里奧利力)的影響比較大。地轉偏向力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自轉角速度變為現在的一半,地轉偏向力就會變為現在的一半,會使得氣旋、洋流發生比較大的改變。一些漁場可能會消失;一些溫暖溼潤的地帶可能會變得荒涼,同時一些荒涼的地方可能有了溫暖溼潤的氣候。

地球是一個橢球體,赤道附近半徑約為6378千米,兩極附近約為6357千米。之所以是一個橢球體是因為地球自轉把物質甩到了赤道附近。如果地球自轉速度變慢,地球就要重新塑造自己的形狀,赤道附近的半徑會減小,兩極附近的半徑會增大。海水會從赤道附近湧向兩極附近,導致低緯度附近裸露出大片陸地,高緯度附近大量陸地被淹沒。低緯度附近突出的山巒也會在重力的作用下發生坍塌,引發地震或者海嘯。

地球上的環境稍稍變化一點也能導致很多生物無法生存,讓地球自轉速度變慢一半,地球上的生物折騰不起。


刁博

如果地球自轉慢一半,公轉速度不變的話,一天有48小時了,天一亮就是24小時,天一黑又24小時,一年的時間會縮短6個月,一年6個月再分春夏秋冬。其它的事影響暫時不用說,就是人們生活杈亂,如果按現在的生活時間的習慣安排生活,有時白天也要睡覺,有時晚上也得上班,嚴重影響人們正常生活。還有白天日照連續24小時,地表溫度大大提高,在夏天除了南北極外,大部份地方的高溫人類是無法忍受的。到了冬季,連續24小時的黑夜,地表溫度會降得很低,也大部份地方是人類無法忍受的。地球奉獻給人類的美好環境絲毫不可以隨便改變的,如果改變它,人類就無法在地球上生存。


手機用戶13769215143

如果地球自轉速度減慢了一半,就說明太陽已經到了更年期了!或者說地球長個長得太快了。恆星已經無法控制地球了,地球已經無法抓緊月亮了。地球會悄悄地離開太陽,月亮會悄悄的離開地球。而地球上的大氣層,海洋之中的水,都會離地球而去。同時,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泥土,石塊都會被拋向太空!地球會像掃掃星一樣,拖著長長的尾巴離開太陽系。在離開太陽系之途中,被宇宙垃圾或小行星多次撞擊。如果碰到了一次大的撞擊的話,地球會與撞擊的大個頭流星共同毀滅!分折得正不正確,你我他都看不到那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